第四章 现代闽东畲族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80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现代闽东畲族服饰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40
页码: 57-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东地区,即福建宁德地区,现有畲族近18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全国畲族最为集中的地区。目前此地区,畲族遍布9个市县,120个乡、镇,有131个畲族村民委员会,其中畲族人口平均占行政村总人口的60%以上,并维持着较为传统的畲族文化生态系统。
关键词: 现代 闽东 畲族服饰

内容

闽东地区,即福建宁德地区,现有畲族近18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全国畲族最为集中的地区。目前此地区,畲族遍布9个市县,120个乡、镇,有131个畲族村民委员会,其中畲族人口平均占行政村总人口的60%以上,并维持着较为传统的畲族文化生态系统。
  福建畲族服饰历来独具特色,清代福建永定巫宜耀《三瑶曲》,赞叹畲女风采:“家家新样草珠轻璎珞妆来别有情。不惯世人施粉黛,明眸皓齿任天生。”如图4-1所示,在1963年6月30日国家邮电部就曾发行过一套“中国民间舞蹈”(第三组)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即取材于福建霞浦县畲族婚礼服饰。
  畲族服饰因地域分布而有所不同。如图4-2所示,闽东畲族服饰大致可分为福安式、罗源式(宁德蕉城飞鸾式)、霞浦式和福鼎式四种类型,穿着人口约占畲族总人口的一半,具有一定代表性[34]。对以上四种服式,笔者于2010年4月分别选取了代表福安式的福安市社口镇牛山湾村和宁德蕉城区八部镇猴盾村;代表罗源式的宁德蕉城区飞鸾镇向阳里村和南山村;代表霞浦式的霞浦市溪口镇半月里村;代表福鼎式的福鼎市硬门乡等地进行田野调查。
  4.1 福安市社口镇牛山湾村(福安式)
  牛山湾村共约200多人,其中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村里平时只剩老人和小孩。据村民雷石进介绍,1986年还有畲民在民间自发对歌时穿着畲族传统服饰,而现在村里人平常已无人穿传统畲族服装
  村里现在年岁最长的一位老人叫雷进轩,91岁。我们见到他时,他的穿着与汉族没有区别,平常不穿畲服。他家里存有一件20世纪80年代制作的传统男式畲服“烟筒衫”,为蓝色斜纹布右衽犬襟长袍,在距领底、襟边和袖口边2~3厘米处各有一道压缉线(图4-3)。
  调研团队去时正值“三月三”乌饭节,福安乃至闽东许多地区的畲族歌手都来参加政府在牛山湾组织的歌会。如图4-4和图4-5所示,歌会上的歌手大都穿着现代“改良”的畲服原先畲服自织、自染、自绣的手工艺基本上部被工业化大批量机器制作所取代对服饰风貌影响最大的是传统手工绣花改为电脑打版机绣,一方面,由于电脑绣花针法的局限,机绣用线不能太细密,这就使传统刺绣纹样为适合电脑图版的制作而失掉其精巧细腻性,流于简陋呆板;另一方面,传统畲服刺绣多为畲族绣师随手作绣,手随心动,不必打稿,除了刺绣的区域、外轮廓和排列布局约定俗成外,适合纹样的题材和造型可以千变万化,这就使得畲族服饰在款式大致统一的共性下、每一件服装单品又能以其独特的刺绣花纹显现出个性魅力,可以说每一件畲族服装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图4-6)目前广泛使用电脑机绣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大批量机械操作来减少劳动力、节约成本,但是生产出的服装却千篇一律,失去了其丰富的异质美(图4-7)。在刺绣机械绣花代替手工绣花的同时,服装材料也有较大的变化过去畲服面料主要是自织、自染的麻布和棉布,质感粗硬现代改良的畲服大量应用密实耐用的斜纹劳动布、丰盈华美的绒布、柔软悬垂的呢料等现代织物,丰富了畲服的构成、手感和视觉效果同时,现代织物的良好功能性,如柔软度、吸湿性、弹性等,使得畲服的人体舒适度得到了提升,造型得到了很大扩展。
  在歌会上我们还见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位畲族妇女将一条闪闪发光的腰饰佩戴在传统的福安式畲族服饰外,如图4-8所示。此腰饰有明显的西域少数民族风情,这呈现出信息交换日益便捷的当下传统服饰所受影响来源的多元化
  歌手们所穿现代改良畲服有一部分是政府统一制作配发的(图4-9)。应邀为2010年6月“海峡两岸畲族联欢活动”设计制作畲族服装的闽江学院服装系陈栩教师介绍,目前,她们设计现代畲服的理念是在尽量不折损传统畲服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使之适应当下工业制作环境。她们在设计霞浦、宁德、罗源、福鼎系列现代畲服时,在收集了以上各地大量传统畲服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款式、纹样、工艺、面料等物质文化元素及其有关寓意、传说、历史等非物质文化元素进行梳理提炼后,再以现代技术手段重现这些元素。但事实上,现代畲服设计的真正决定权并不在设计师手中,而往往是组织活动的当地政府领导。政府领导与主流汉文化接触较多,受其影响较大,促使汉族审美意识和标准较深地渗透到畲服当中,促进了畲服的汉化。
  4.2 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福安式)
  宁德薫城区八都镇猴盾村同样流行福安式畲服,其情况与福安市社口镇牛山湾村有所不同。猴盾村约有百户,七百多人,均为畲族。其中六十岁左右即20世纪50年代前后出生的妇女中,有些还在穿着畲服;有些四十岁左右的人拥有畲服,但平时基本不穿;而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就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畲服了。
  蕉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局雷良裕局长把这一现象归结为畲汉文化交流的深广性,特别是畲汉通婚情况的增加。据他介绍,以前当地畲汉通婚的情况很少,但现在畲汉通婚在畲族新婚中的比例约占三分之一一。结婚时,如果新郎新娘都是畲族,新娘子才会穿上传统的畲族婚礼服——凤凰装,如果有一方不是畲族,则不穿。而新郎礼服已经全都改为西装,这与汉族无异。
  据猴盾村村长介绍,目前村里约有十多位畲族妇女常年穿着传统服饰,但是我们在村里只见到雷珠英
  和雷仁雪两位老人还在穿着传统畲服(图4-10)这两位老人的畲服是十几年前在邻近的七都镇制作的,制作样式严格按照传统制式。然而,四十岁以下妇女所收藏的畲服基本上都是用简单织带代替手工绣花的现代改良畲服,如图4-11所示。
  在后续的采访中,我们逐步了解到猴盾村几位老年妇女穿着畲服并不完全出于自发,而是由于村政府每年拨几百元钱要求她们一年到头穿着畲服。
  福安市、周宁县、寿宁县和蕉城区北部区域畲族妇女的发式叫“凤身髻”,俗称“凤凰中”,如图4-12所示。这种发型的梳理方法是:已婚妇女梳头时,将头发分成前后两部分,将后面头发用红毛线扎成坠壶状向头顶方向梳拢,与前面的头发合并后,沿前额从中央往右再经脑后梳成扁平状盘旋绕头顶一匝,头发若不够长则需续上假发(大多数人都需续假发)绕头一匝的头发高达脸部的二分之一,中间用红色毛线缠绕固定,上部略向外张,故又称为“碗匣式”或“绒帽式”。
  为了使梳成的碗匣扁平挺直,则需用数只发卡夹住头发,顶部压一条两指宽的银簪,并插银耳钯、豪猪簪各一枚。凤凰中发式梳成后,正面宽大平整如黑色缎帽,侧面看如富贵凤身。
  未婚少女过十六岁,头发也梳成斜筒高帽形状,但不向外扩张,而是把前面部分头发向后拢,与脑后头发合并后从脑后右往左缠绕呈直筒型,头顶不压银簪,而是用红绒线代之。已婚妇女耳朵两旁分别挂有耳坠,未婚少女耳朵两旁,只挂一个拇指大的银圈。
  畲族妇女发间的黑色、蓝色和红色绒线环束可分别标示出老、中、青不同的年龄,同时丧偶的妇女还会用绿色和白色的绒线圈头。
  4.3 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向阳里村(罗源式)
  飞鸾镇毗邻罗源,其传统服饰是典型的“头顶红色‘凤凰髻’、大襟交领、胸前饰银‘扁扣’装饰……”的罗源式[34],如图4-13所示,飞鸾镇共有四个畲族行政村,向阳里村、南山村、新岩村和蒲岭村,畲族人口约1400人,传统服饰特征相同。
  从1993年开始,福建省岀台了“造福工程”,很多原来居住在山里的畲民向山下迁移,通过政府赞助买地建房,集合在汉族聚居的城镇边建成新村,向阳里村即是如此据向阳里村支书兰知斌介绍:向阳里村现在共有约800人,其中75%是畲族。在20世纪80年代,老年人基本上都还穿着畲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五六个会常年穿畲服,约占当时年轻人总数的20%~30%,现在平时几乎没有人穿畲服,只有逢年过节、照相和结婚时会穿着畲服,且结婚也是新娘新郎双方均为畲族时才穿。现在村里总共约有20多套传统畲服,是作为嫁妆置办的,而能梳凤凰髻的人整个村只有五六个。男子服饰无论婚前婚后都与汉族相同。
  据钟月珠女士(1965年生)介绍,她童年时畲族妇女常年穿畲服,连干活时也梳凤凰髻,甚至晚上睡觉时都不拆,当时所见畲服远不如现在华美(图4-14)。老年人穿的服装花边更少,肩部里层和外层分别有简化的三排和两排花边,围裙仅仅是黑色底布中间镶拼白色贴布。现在无论是青年畲服还是老年畲服都较之前繁丽。现在村里比较流行、公认“比较漂亮”的盛装大都是2000年前后由罗源兰曲钗师傅制作的。
  4.4 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南山村(罗源式)
  同属于飞鸾镇的南山村,其大部分村民还居住在位于山腰的祖居地。据村长兰意良介绍,村民多是畲族,约有560多人。除了春节和结婚外,大家一般不穿畲服。制作畲服即使从南山村到宁德市区比到罗源便利,但村民都到罗源找兰曲钗师傅制作畲服,因为他们认为宁德市的师傅只会做福安等样式,而这些样式并不是飞鸾镇畲服的传统款式。由此可以看出,当地畲族对代代相传的传统服装款式的固守。然而,即使有着对传统服饰的强烈民族认同感,但南山村民族服饰传承现状仍然堪忧。整个南山村现在只有个别妇女能够掌握传统飞鸾式凤凰髻的梳理技巧。按照畲族当地风俗,结婚时给新娘梳凤凰髻的妇女一定要是“有福之人”,即双亲健在、家庭美满、儿女健康。村里上一任梳头的妇女由于丈夫过世而失去这一资格,现在继任的是雷爱珠(1972年生)。如图4-15所示,我们请南山村妇女主任雷兰钦作模特,请雷爱珠为我们展示了给雷兰钦穿戴整套传统服饰的过程。可以看岀,雷爱珠还不是很熟练,梳头花了一个多小时,整套服饰穿戴完毕总共花了约两个小时。全套服饰包括凤凰髻、绣花交领上衣、黑色长裤、黑色及膝裙、绣花围腰、一条红色麻质嵌条纹腰带、一条两端有绣花织带装饰的蓝底白点仿蜡染腰带,上衣还必须内衬一件白色西式翻领衬衫,穿时将衬衫的白色翻领翻出领口。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服饰搭配也透露着不同的身份信息:婚前穿裙;结婚时在婚前的基础上再加上凤冠、银挂面;婚后一般只穿长裤与围腰。
  在穿戴过程中,不时有村民过来观望到穿戴妥当,围观的村民由衷地发出赞美,“真好看!”可以看岀人们对传统畲服发自内心的喜爱,其中雷爱珠女儿的反应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她年龄在17岁左右,正在镇上读高中,当天是周末,放假在家,雷兰钦女士整套穿戴传统服饰的过程都是在雷爱珠家客厅完成的,雷爱珠的女儿知道我们在拍摄穿戴畲族传统服饰的过程开始时她显得漠不关心,一直在旁边的卧室看电视当雷兰钦演示完毕,把畲服脱下让她穿上拍照时,她先是显得很不屑地说:“我才不穿这个呢!”后来终于在众人劝说下穿戴上,还主动找出自己的鞋子和裤子进行搭配,对畲服加入了她自己的审美与设计最后立于镜头前的她,面若桃花,露岀发自内心的笑容(图4-16)。笔者也好像从中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对畲族当代青年人的感召和洗礼。
  调研团队有幸在村里见到了兰加妹老人(1924年生)收藏的两件畲服,一件为棉布冬上装(图4-17),一件为麻质夏上装(图4-18)。据老人所说,两件衣服大约是在她三四十岁时所制,故应为20世纪60年代款式。很明显,当时的花边等装饰较之现在要少,款式大致与现在相同,均为交领、大襟、长袖衣长及臀,两侧开衩的上衣。
  4.5 访罗源市竹里村兰曲钗师傅
  在兰知斌等人的带领下,团队来到距离飞鸾镇约—小时车程的罗源市竹里村,拜访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兰曲钗师傅(图4-19)。
  兰师傅生于1964年,从13岁就开始从业学做传统畲服,祖传裁缝手艺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整个家族里有30多人都从事服装行业。当年学做传统畲服时,是父亲教会哥哥,哥哥再教姐姐,姐姐教他,一个带一个,手把手地教。兰师傅有亲兄弟姐妹各一个,都会裁缝。弟弟和妹妹平时在福州的一个服装厂工作,在兰师傅忙不过来的时候会过来帮忙兰师傅的夫人也是兰师傅的得力助手。
  当谈到传统畲服能不能变的问题时,兰师傅很肯定地说:“一定要变!我从13岁从业到现在,一直在变!”在保持传统款式的基础上,兰师傅一直在尝试通过增加绣花花边、丰富色彩等各种方式来美化畲服同时,兰师傅也提到“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下子变得太漂亮也不行”,“一下子(把装饰)加上去会太复杂,不敢穿出去。”所以要一点一点地增加装饰,并接受群众的检验,“大家说好看就保留下来”。在这样的创作思路下,兰师傅所制作的畲服成为了标志着罗源式畲服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兰师傅也在2008年被授予“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畲族传统服饰)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图4-20)而罗源式畲服在兰师傅手下也越来越绚丽多姿,成为最能代表畲族特色的服饰样式之一。
  兰师傅在看了兰加妹所藏服装(图4-17、图4-18)的照片后,证实这也是当年他学艺时,即20世纪70年代时的畲服款式。当时的面料主要是棉布或麻布,有自织、自染的,也有直接购于市场的,但即使自染,燃料也都是从市场买来的工业染料。红色腰带由传统织机制作,而另一种蓝色蜡染花纹腰带在过去是通过蜡染工艺制作,后来将纹样交由工厂,定做相同图案的印花布这说明罗源式畲服的传统手工制作模式在三四十年前就受到了工业生产模式的冲击,并且这种影响还在逐步扩大,兰师傅讲到1990年“新样式”(指西式服装)开始流行,传统畲服受到影响,穿着普及度和市场需求都大大减少。
  兰师傅制作畲服所用到的面辅料涉及绣线、布、缎、花边、珠片等,除织腰带仍为邻村传统织机制作以外,大部分材料是从各地市场搜集来的现代工业产品。兰师傅制作服装的工具主要包括家用缝纫机、缲边机、烫衣机、熨斗等包括腰带在内的一整套罗源式畲服需要5天时间制作完成,总价在1000元以上。
  据2010年调查,具体价目为:衣服450元,围兜170元,银扣140元,腰带50元,织腰带70元,合计880元,加上鞋子总价1050元。
  近年来,几乎所有罗源式畲服都出自兰师傅之手。甚至闽南的厦门、漳州等地畲族也来请兰师傅为他们制作畲服,以罗源式作为他们的畲服样式。除了罗源式外,兰师傅也应邀制作宁德式等传统畲服。
  兰师傅刚制成了一件福安式畲族女服装,如图4-21所示,根据是从一位80岁老人处收来的服装(目前收藏于畲族宫或民委)改制,将羊毛线改为手缝线,更为精细,花纹稍加改动。袖口内侧贴边花色依次为:红、白、红、蓝、红、黄、红。
  4.6 宁德市霞浦县暨访雷英师傅(霞浦式、福鼎式)
  来到霞浦,调研团队先拜访了霞浦县办公室主任钟光荣。钟主任(1953年生)是《霞浦畲族志》主编,对霞浦畲族的情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霞浦县共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7万,畲族为4.4万。目前,霞浦县只有60岁以上的畲族老人还保留日常穿着畲服的习惯。现在即使在畲族聚集区,畲民结婚用也不穿畲族服饰,但是新娘出嫁时会陪嫁一套畲服作为嫁妆,不过这套服饰没有头饰。现在只有白露坑的一个艺人会做结婚时用的头簪、凤冠,而且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包括刺绣艺人在内,都是男师傅制作畲族服饰。
  霞浦的畲族服饰分为两路:西路霞浦式和东路福鼎式。
  西路,如图4-22所示霞浦式,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和东部一些畲族村庄,是霞浦畲族的代表服式,故又称“霞浦式”。式样为左右衽两穿式斜角大襟式小袖服,比汉装偏长5厘米左右,小立领、无口袋、前后衣片等长,可正反两面穿用。领口钉一铜质或银质圆扣,绣花若干组,分“花领”、“一行领”、“二行领”和“三行领”。右衽斜角大襟处(当地称为“服斗”)刺绣红花1~3组,分别称为“一红衣”、“二红衣”和“三红衣”衽角至腋下以布条制琵琶带系结,衣衩内缘和袖口亦绣制花边。老妇和少女装花饰偏少。
  东路,如图4-23所示福鼎式,流行于霞浦县东部水门、牙城、三沙等地大部分畲族村庄。为右衽大襟式小袖服,复领,领口较高,只供单面穿用,其他与西路式相似。盛装领口添加两枚红绒球,俗称“杨梅花”,布托叶十余片;右大襟有两条红飘带,袖口装饰花边,有的在衣后装饰银制小薄片。
  据史料记载[35],畲族男裤色重靛蓝或黑,女裤色重黑色,式样同汉族。有的女裤稍短,至小腿之半处,称“半长裤”。霞浦畲族男子上衣,普通装色黑(青)或蓝(靛蓝),式样同汉族。
  男子结婚礼服,多为靛蓝色,通常为右衽大襟无领长衫,裾长过膝,领口及大襟钉铜扣或布纽扣5枚。有的在胸前刺绣方形盘龙图案,四周滚镶红白相间的纟昆边,衩口绣以云纹。随葬礼服,式样同婚礼服,俗谓“死人扮礼身”。
  畲族女子结婚专用半身裙称为“大裙”。有筒式和围式两种,皆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面,故又称长裙。婚礼时,系于衣内,同时系束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佩蓝色绸花今多改穿红色长裙。
  图4-24所示的凤冠又称“公主顶”,是霞浦畲族女子结婚和随葬的专用冠戴。冠体正中上部装饰精致银框小方镜,方镜上配以微型剪、尺、书、镜等,寓趋吉辟邪之意冠顶呈金字塔状,贴缀银片若干,左、右、后侧挂银蝶、银片串、料珠串等饰物,顶端装饰两片三角银片和红缨络凤冠所用银片均雕刻吉祥图纹。婚礼凤冠,另系一块长方形银牌与九串薄银片组成的银饰遮面,宛如垂帘,俗称“线须”。
  畲族男子专用于婚礼与随葬的黑缎宫帽,俗称“红缨帽”或“红包帽”。帽檐宽且外敞,帽顶缀直径约2厘米的铜质圆球或红布球,并系以红缨穗,后逐渐改用圆檐礼帽。
  畲族妇女劳作所用围裙俗称“拦身裙”,由裙头、裙身、裙带组成,如图4-25所示,霞浦式围裙裙身为黑色,呈扇形,裙身上方及腰线两侧镶红、黄、蓝、白、绿等颜色相间的添条彩边,沿彩边刺绣图案,多一式两层次,呈马蹄形;裙头蓝色,两端钉布耳系裙带,带末端为穗状。福鼎式围裙如图4-26所示,裙身为长方形,通常裙身上中部加一层淡绿色绸布为装饰,裙带为编织有几何或文字纹样的花带。
  绑腿又称脚绑或脚暖,畲族妇女用于装饰小腿部位,兼有防护、保暖作用一绑腿多用白色龙头布缝制①,呈三角形,通常长55厘米,宽28厘米,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织带,包扎后红缨络垂于小腿上。至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少用。
  畲族传统鞋子为圆口,黑布面、千层底或木底有外凸红色中脊的“丹鼻鞋”。女子专用中脊一道、方头“单鼻鞋”,鞋口边缘绣花或用色线镶制,男子专用中脊两道、圆头“双鼻鞋”。民国以来,传统有鼻鞋多作为婚礼与随葬专用鞋,平日用鞋与汉族相同。
  畲族男子发型与汉族无异。女子传统发型,未婚少女头发通常盘梳成扁圆形,以两束红绒线分别饰于发角、发顶,额前留“刘海”,或以红绒线夹杂发中,梳辫挽盘头上呈圆帽状,如图4-27所示。已婚妇女,西路发型为古典式畲族“盘龙髻”,又称“凤凰髻”,用竹箨卷成筒、红绒线和大量假发夹杂扎成盘龙状高髻,大银笄横贯发顶中央,发式犹如苍龙盘卧,昂扬屈曲,独具一格,如图4-28所示。东路少妇发型,头发前部梳拢于左耳上,后部盘于头顶,额上裹青帕,中老年妇女则在脑后绾髻,大而扁平,外罩发网,额上裹青帕。
  霞浦畲族妇女的传统首饰多为银制品,主要有头笄、头簪、头钗、头花、头夹、耳环、耳坠、耳牌戒指、手镯、脚镯、胸牌、项圈、肚兜链等。其中:头笄长约10厘米,形如两片垂叶连成的弯弓,上錾凿图腾花纹;头花上镂人物、动物图案,制作精细;耳环形如倒置的问号(图4-29)。20世纪80年代后,金首饰逐年增多。
  按照钟主任的指引,笔者在霞浦西关直街一条小菜市街里找到了雷英师傅的服装店(图4-30)店里悬挂着各色衣料,雷师傅和她母亲在缝纫机旁忙碌着。
  霞浦地区领导岀席活动时穿的畲族服饰大都出自雷英师傅之手。雷师傅1965年生,她的手艺大半是跟母亲徐建珍学的。徐老人生于1938年,从十七八岁就到崇儒上水开始学艺,当时霞浦共有十几个裁缝,只有徐建珍是女裁缝。徐老人学艺时先学普通汉族服装的做法,学好之后在22岁时跟随畲族师傅蓝石吉(15岁开始学艺)再开始学做畲族服装。如图4-31所示,雷师傅在1989~1996年设计的畲族舞台服装照片那几年,她参加了多次畲族服饰大赛,并屡获嘉奖。
  如图4-32所示,雷师傅收藏的珍贵的畲族围裙老照片。照片中的围裙为新中国成立前徐建珍的师公所制,到现在已有70多年历史。依此来算,雷英应是畲服第四代传人。
  雷师傅和徐老人亲身经历了畲族服饰的变迁。她们提到,畲服衣襟边的绣花在20世纪70年代的畲乡随处可见;到了90年代,经过当地的104国道通车时,沿途能看见身着畲族传统服饰的畲民;现在60多岁老人的服装基本都已经汉化了。目前,整个霞浦地区只有屈指可数几个八九十岁的老人平常穿着的还是老款式,所谓的老款式也只是保留了衣襟边缘的花边。
  雷师傅拿出两张大约20世纪80年代畲族人对歌的老照片(图4-33),照片上面歌手的穿着正是原汁原味的畲族传统服饰
  霞浦式与罗源式传统畲服相比,手工刺绣为主要的霞浦式服装装饰手法,耗时往往需半个月;而罗源式服装以编织的织带作为装饰居多,耗时相对较少
  当问及现在传统畲服生意如何时,雷师傅说没有多少人做,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人来做给老人穿,即使畲族婚嫁时畲族人也不穿畲服了雷师傅做畲服的材料往往取材于当地,然而现在市场上以前的传统材料都没有了,比如绣花线以前为三股纱线,现在只有两股且相对纤细易断
  由于现在做传统样式畲服基本上是做给老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作为老人的寿衣,所以布料必须为土布,不能用化纤制品。
  除了老人外,对畲服的需求还来自于畲族领导出席外事活动的着装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的要求往往聚焦于美观方面,要求“好看点”、“刺绣多一点”、“边少点”、“手绣多一点”。
  雷英师傅对于传统畲服形式的恪守有自己的坚持。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畲族人居住的地区就在设计销售“新式畲服”,但她仍然认为传统畲服的样式必须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对于畲族服饰制作行业的业内交流,雷师傅也很关注,在我们聊到兰曲钗师傅的情况时,她表现出浓厚兴趣,马上记下他的姓名、电话和非遗传人的称号,似乎想做进一步的了解。
  4.7 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半月里畲族村暨访雷马福师傅(霞浦式)
  按照钟主任的指点,调研团队从霞浦市区出发,坐客车到水潮,在南边客运站乘坐去溪南的车,然后搭乘摩托车行10公里到半月里,最终来到著名的“畲族文化名村”白露坑。
  溪南镇白露坑村是“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也是霞浦县最大的一个畲族聚居村,溪南镇辖有白露坑、半月里、牛胶岭、岔头、东瓜坪五个自然村,共有345户1420人,其中畲族335户1378人,占总人口的97%,其境内山青水碧、林壑幽深,自然景观秀丽,浓郁的村野之趣和淳朴的风俗人情,孕育了灿烂的畲族文化,是闽东境内唯一与畲族历史地位相匹配的文化遗存,也是闽东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处人文景观。白露坑民风古朴,几百年来畲族习俗世代相传、保存完好,极具特色的“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隆重热烈,富有民族韵味。
  白露坑村还遗存清代古民居和与之配套的大量珍贵文物。半月里自然村中的三座清代宅第、雷氏宗祠、龙溪宫等古民居雕梁画栋、气势非凡。如图4-34所示,整个半月里村子呈坡状依山势斜铺而下,一眼望去,层叠的屋瓦、半露的扉门、参差的院墙错落有致。
  听说半月里有一个畲族博物馆,调研团队首先找到了馆长、民间收藏家雷其松先生的家。
  雷先生的博物馆位于村子的最高处,沿青石阶而上,雷先生和夫人雷华香迎接了我们。雷先生1975年出生,本是一名畲族青草医①,17岁开始跟随爷爷学习畲族医术,认识近400种草药,虽然身在偏僻的山村,但雷先生一直希望能把畲族文化带动起来。因此,他从23岁开始搜集、收藏畲族文物,从2003年开始筹建畲族博物馆,到现在已经收集了800多件藏品这两年更是放弃行医,靠之前的积蓄和亲戚朋友的支持,投入20多万元专注于收藏在宁德市兴建畲族中华宫时,雷先生曾捐助部分藏品。
  雷先生拿出珍藏的几件畲族服饰,三条清代围裙,其中两条“作表姐”②时穿,如图4-35所示,一条平时穿,如图4-36所示。围裙是畲族非常重要的服饰品,按照当地风俗,大舅舅在外甥女出嫁时要准备绣花围裙给她作为嫁妆,此外,还有一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褂,如图4-37所示。
  雷华香1978年出生,16岁结婚,她对畲族服饰也相当了解,雷华香的姨爷爷正是雷英师傅的师公蓝石吉。
  畲服手工艺繁复,一件传统上衣需耗时8天半,日常围裙需3天,“作表姐”时穿的围裙需要2~3个月。说起围裙,雷华香提到他在收藏过程中在盐田见到最精美的一条围裙,上面绣着48个手拿武器的人物纹样。如图4-38所示,围裙上面绣着40个人物纹样。
  一般围裙上较为常见的图案有龙、凤、鹿、孔雀、麒麟、双狮、牡丹花、双龙戏珠、八仙、许汉文拜塔(白蛇传)等。这些围裙上的图案和上衣衣襟处的刺绣图案大多来源于当地流行的闽剧(图4-39)。三月三歌会时,闽剧常和畲歌同台表演,可见闽剧在畲乡的流行程度。
  围裙上的腰带具有身份标识作用,如未婚妇女的围裙上系绣花或织花绑腰带;已婚妇女系白色腰带;老年妇女系绿色或白色腰带。
  半月里现在常年穿畲族传统服饰的一般只有八九十岁的老妪。有一位以前做畲服的雷向佺师傅,现在60岁,他最后一个徒弟是雷马福,51岁,两个人现在都不再以裁缝为业与畲服搭配的银饰要到村外去打制,在附近的水潮村有一位银饰师傅,现已过世,其手艺传给了孙子。
  雷马福1958年出生,
  20岁时学艺,当时畲服还很时髦,但是制作畲服用的绣花材料只有霞浦镇上唯一一家浙江平阳人开的店才有,线材紧密结实,不易断,不褪色,配套出售草绿、蓝、大红、橘红、黄五种颜色为一套。后来店老板去世,便再也买不到了。现在的线材很松散,刺绣时穿插布面几次就拉断福州电视台曾经请雷马福师傅做畲服,由于材料不全而无法完成。雷师傅做的最后一件传统盛装是在20年前。最传统的服饰用的是铜扣,雷师傅30多岁的时候市场上还有铜扣可以买到,后来买不到了,大家就用钱币加工成银扣使用(图4-40、图4-41)。
  雷师傅还提到,畲服上的图案有一定的搭配规矩,如鹿一定要和竹搭配;鹤一定要和松树搭配,在大题材基调一致的情况下,细节可以自由发挥,如龙纹,可弯曲或伸长。
  下午,笔者见到了雷国胜村长,1961年生人。他说在20世纪70~80年代,也就是他20岁结婚时,当地的风俗是请三到五位裁缝师傅到家里,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做七八套男女服装陪嫁,多的达到十二套甚至十八套。以十二套为例,包括一套三重花边的婚礼装;五套一重花边的干活儿时穿着的劳动便装;五套两重花边的作客时穿着的日常礼服和一套蓑衣劳动便装和日常礼服包括夏装和冬装,笔者下车时见到一位阿姨,名叫钟昌娥,年龄80岁,身上穿着的就是一重花边的劳动便装,如图4-42所示。
  除通常了解的畲族女子服饰有已婚和未婚的区别外,雷村长提到,半月里畲服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一是未订婚女子的头饰很简单,而订婚女子的头上装饰增加,如增加了银簪、绑头发的红带“洋带”(工业生产红色头绳)等;二是由于订婚时男子要送女方刺绣礼服作为彩礼,故订婚后女子衣着会更精致华丽;三是未订婚女子所系的围裙绑带中间有花纹,已订婚女子的围裙绑带用纯白色宽带,中间没有花纹。两者下身都穿裤,打“脚绑”,即绑腿。现在半月里的畲族服饰大都是少女头饰配已婚妇女上衣,如图4-43所示,围裙可以通用,但在织带花纹上有所区分。现在很多人将头饰改造为直接套上去的黄绿色头套。
  对半月里的畲族男士服饰而言,过去男子穿对襟衫,富人用铜扣,一般人用布扣。
  霞浦畲族服饰三红衣的最大特色是前片左右衽都是大襟式,都有服斗①,气如图4-44所示,衽角和腋下均以蓝色布条制琵琶带系结,三红衣可两面穿。右衽左襟沿服斗和下摆衩角有刺绣,为逢年过节做客时穿,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时穿反面。
  4.8 福鼎市硬门乡暨访雷朝灏师傅(福鼎式)
  调研团队在福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见到了兰新福局长,他介绍说,福鼎地区与霞浦地区的畲族服装样式很相似,只是刺绣不同。20世纪60年代以前还有妇女日常穿着畲族传统服饰,70年代以后就渐渐没有了。福鼎的畲族服饰曾经参加过1996年在云南举办的全国畲族服装展,并获得了二等奖。福鼎畲服最具特色之处是衣襟侧角上长约50厘米的飘带,其末端略超过下摆。传统款式畲服的飘带原本只有一条,到近代渐渐出现两条飘带的款式。另一特色是袖口的装饰,黑底上绣蓝色、红色花纹,再加两个随机择取的颜色,例如水蓝和水红,一共五种颜色,代表福鼎地区雷、蓝、钟、吴和李五个畲家姓氏。其中雷姓、蓝姓和钟姓是畲族常见大姓,吴姓和李姓据说是在明末时通过招赘而加入畲族。
  福鼎式畲服最为精美的是前胸衣襟“服斗”部分的刺绣,绣花需要17天才能完成,而且必须要用丝线来绣制。
  传统福鼎式绣花图案的题材来源于“状元游街”、“云卿探姑”、“祝英台”、“白蛇传”、“奶娘传”、“薛仁贵”、“钟良弼”、“九天贤女”、“乌袍记”、“八仙”、“七仙女”等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与霞浦地区不同的是,福鼎畲民不看闽剧,喜看木偶戏木偶戏是当地的一个剧种,操闽南话或本地话,多是由汉族除魔收妖类小说改编的剧本,20世纪70年代还有“木偶剧团”。
  兰局长展示了福鼎民族宗教事务局收藏的三件福鼎式畲女盛装,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制作,如图4-45、图4-46和图4-47所示。
  兰局长特意介绍了福鼎式传统围裙:样式为上窄下略宽的梯形,腰头比较宽且绣有大花,腹部位置一般绣两朵对称的凤穿牡丹图案;用来系扎围裙的织带比较宽,上面绣有汉字,一般为腰围的两倍长,在腰侧打蝴蝶结。织带图案有抽象的代表河流的犬牙纹样,也有“毛主席好,共产党好”等带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还有“一去二三里,全村四五家,高楼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式的诗句。
  兰局长认为当代畲族传统服饰的没落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20世纪90年代,丽水师范学院学生每人都有一套畲服。到2000年,他向裁缝定做十件畲服,平均每件价格1700元,如果只做一件价格是2200元。而此时,用100元甚至50元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一整套流行服饰,所以大家自然选择穿日常服装。以他的经验,20世纪70年代是个分水岭,从那时开始,大家才开始不穿传统服装。原来福安是穿着传统服饰人数最多的地区,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没有了。
  兰局长引荐了当地畲服艺人——硖门乡的雷朝灏师傅,我们按照兰局长的指导来到了距离福鼎市区40分钟车程的雷师傅家里:他给大家演示了传统的福鼎刺绣工艺(图4-48),并展示了他在2007年福鼎瑞云四月八歌王节现场缝制畲族服装的照片(图4-49)。
  雷师傅以前有一个叔叔和两个兄弟都从事服饰制作,但20世纪60~80年代间都陆续改为务农雷师傅从事畲服制作已有30年,现在年纪大了,用其话讲“手硬了”,但是却没有徒弟可以传承,雷师傅认为现在畲族服饰制作的最大问题是绣花线和针这些重要的材料工具都很难采办传统福鼎式畲族刺绣需要七种颜色的绣花线:大红、二红(介于大红和水红之间的红色)、水红、蓝、黄、绿、紫,现在不仅颜色很难配齐,线的质量也很差,在布面上穿插几次就会起毛断裂。目前市面上也找不到适合绣花的又短又细的针(7号或8号),以绣一个图案为例,原本需要10针,现在的针线只能容下8针,这样图案的细腻程度就受到了影响。
  雷师傅对周边地区的畲族服饰情况也很熟悉,福鼎地区早在20世纪70~80年代,还是有人穿畲服,现在基本上只有歌会等大型活动时,畲民才会穿传统服饰由于很多老人去世时要将服饰陪葬,故而现存的传统服饰越来越少。
  硖门乡政府工作人员钟墩畅先生提供了一些畲服老照片,如图4-50至图4-53所示。据他了解的情况,1980年以前,泰顺还曾有师傅来硖门乡常驻,学习服饰技艺。在清朝末年时,如果泰顺畲民要做衣服,也是从福鼎请师傅到泰顺制作。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人穿传统款式的畲服,钟先生的祖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80多岁时还穿传统畲服。目前水门茶岗村还有人穿传统服饰,但已经没有人做了,主要是由于成本高,价格昂贵。20年前(20世纪90年代)畲民结婚还有人穿畲族盛装。福鼎式的凤冠和霞浦款式一样,银饰主要包括样式简单的手镯,但是现在没有人会做了,模具也没有了。原来的银匠兰文俊,已快70岁,手艺由他儿子兰光华继承,现在改为以打金器来维持生活。
  钟先生说以前破门畲族妇女主要着长裤,穿裙子的比较少,裙长一般及膝。20世纪60年代还有绑腿,后来就少了。裙子的腰头一般为150厘米长(约5尺),在腰间来回盘绕绑紧,着草鞋。畲族妇女在15岁以前戴胸牌,16岁上丁(成人礼)后取下,其他服饰不变。订婚前后的服饰差异不明显,但是结婚头饰会有变化。
  福鼎的畲语有南北之分,靠北接近苍南口音,从地缘上讲,福鼎与苍南的交流较与福安容易,因此无论是语言还是服饰,都受苍南影响较大。可见畲族文化不是以行政区划为范畴,而是以城关(市区)为分界岭。如前文所述,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霞浦。
  钟先生还提到,畲民自古迁徙流散,在全国广为分布。现在在中国台湾有兰姓畲族约6万人。主要是清朝上半叶“兰氏三杰”携台繁衍而来,其他地区的畲族长期迁徙后都没能保留下畲族特色,如从厦门迁至福溪再至赵家到赤岭以及武平迁至上杭芦溪的两支等。
  4.9 访福安市钟桂梅师傅
  2010年暑假,在参加中美畲乡夏令营的契机,笔者有幸结识并釆访了福安著名的畲族服饰设计师和工艺师钟桂梅师傅,如图4-54所示。钟师傅生于1970年,籍贯是穆阳镇坂中乡井口村,7岁时作童养媳,2002年来到福安市区,钟师傅自述小时候比较懂事,有主见,很多事情都自己拿主意,从16岁那年开始学做服装,当时她一面四处搜集相关书籍阅读自学,一面和几个同伴一起请一位师傅来教,七八个女孩子每个人出30元,师傅在各家轮流吃住,20岁后正式跟师傅在店铺学习一年。有一天,她回家插秧师傅跟她说:“你不能在家里待下去了,现在20岁出去还来得及。”钟师傅当时21岁,正好丈夫毕业分配在穆阳工作,她也就随夫到穆阳镇,并开了一个服装店,自己裁剪,找个女伴缝纫,生意非常好2002年因为丈夫工作调动来到福安,她在福安开了家新店,原来的店就不再开了,但新店没有客源,到2003年就停业了。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雷春美书记找到她,拿来一件传统畲族服饰旧衣,希望改造后可以穿去北京参会。雷春美是闽北南平市书记于是钟桂梅又开始了畲服的制作钟师傅拆下老衣上的部分绣花,用丝绒为主要面料重做了一件。款式主要类似霞浦装,在衣领后面采用了双龙戏珠的图案。经钟师傅改造的服装受到大家一致认可,从此上门定做畲族服饰的客户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位于闽西的龙岩畲族馆;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的三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的乡长钟秀美;2009年参加在内蒙古举办的民族服饰展览的宁德歌舞团;福安著名银饰品牌珍华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雷金梅等。
  除福安式以外,钟师傅也会做宁德式、罗源式等其他样式的畲族服饰,在做衣之前她都会征求客户意见,是想要新潮的款式还是老款式以及想要什么袖型等,客户一般要求做成传统方角领口的比较多。送去内蒙古参展的那套服饰完全按传统方式制作,只是绣花面积增加了一些福安传统绣法主要是链绣,一套衣服上的绣花全部用链绣绣法。也有老师傅会平绣,钟师傅曾经跟老师傅一起合作刺绣,但自谦绣的不够好现在机器绣花基本上都是模拟平绣针法。钟师傅认为,在正式场合应该遵循传统,但其他场合,应该融合时尚元素。例如以前老师傅用的传统面料,有些会掉色,不让人摸,钟师傅考虑很久,觉得衣服是给人穿的一定要改,所以后来大胆采用新式面料,既方便又时尚,得到普遍好评但也有客户反映“不像”畲族服饰,例如北京奥运民族村订制畲族服饰,最先的方案有人说不像畲族服饰,于是钟师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围裙和印章。然后大家就说像了;再有钟师傅给坂中乡钟丽萍乡长做的畲族服饰,有人说“不像”,但钟乡长穿起来说“很舒服”。大多数客户会要求衣服“要花多一点”,但是去参加活动的政府人员都要求隆重一些。
  一般做一套畲族服饰要一个月,面料、绣品很多从义乌买来钟师傅给我们看了她用的针线,针是上海志高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9号众牌钢丝手缝针,线是益民绣线厂生产的百花牌绣花线。
  说到学服装的动机,钟师傅说:“自己从小没上过学,其他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都走出去了,学服装也是为了出去,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尊敬,另外也是为了生存。”
  对于畲服发展的期望,钟师傅想找一个标志用来代表整个畲族,这个标志要比较权威,能够得到大家认可,最好是一个比较权威的机构出面来做这件事情。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