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头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27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头饰
分类号: TS941.742
页数: 11
页码: 43-53
摘要: 本节记述了闽东畲族的头饰,其中包括了福安式头饰、霞浦式头饰、福鼎式头饰、飞鸾式头饰等。
关键词: 头饰 闽东 畲族

内容

一、福安式头饰
  1.凤冠
  凤冠是畲族姑娘出嫁时所必戴的。其遮脸部分俗称“圣疏”,戴在头上的部分叫“髻栏”。冠身以竹笋壳为骨架,外用红布包缠后缝成长方形的头冠。冠上缀以一片片四方形且轻薄如纸的银牌,银牌上錾有凤凰、蝴蝶等图案。并用红线穿成一串串的五色料珠,垂挂在凤冠的四周。冠的正面系有7~9根银链,链上再系上大大小小的凤凰、鱼儿之类图案的银牌与铃铛。凤冠戴在头上,珠串和链牌遮住脸部,直垂到胸前,走动起来摇摇晃晃,叮当作响,寓意“凤凰带仔又带孙”。凤冠作为畲家姑娘陪嫁礼物之一,在她逝世时,还要戴它入殓。
  2.银簪
  银簪约2指宽、15厘米长,像目鱼骨形。两头略宽,中间略窄,呈目鱼骨状,勺状凹凸,梳福安式“凤凰髻”时插于头顶部。此簪有大、小两种尺寸。大的长约19厘米,最宽处3.4厘米,最窄处2.2厘米,旧时习惯用一块“七钱三”的银元锻制而成,约合现在的25克。小的长约12.5厘米,最宽处2.2厘米,最窄处1厘米,上錾各式花纹。大的为妇女所用,小的为少女之用。
  3.耳坠
  耳坠,也称耳环,有大奶头型、小奶头型两种。大奶头型,如手镯大,为已婚妇女所戴。小奶头型者小于大奶头型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为少女们所戴。
  二、霞浦式头饰
  霞浦县畲族妇女传统首饰,多为银制品,有头笄、头簪、头钗、头花、头夹、耳环、耳坠、耳牌、项圈等等。用量可观,仅1982年由有关部门分配的特需银饰品就达2000余件,折白银14.25公斤。
  1.凤冠
  凤冠原称髻(畲语“荟”,音huì),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结婚和随葬的独具风格的专用冠戴。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颊。其结构特殊,冠体内层以竹箨圈制,外蒙黑布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装一精致银制小方镜,并配微型剪、尺、书、镜等物件,传说是高辛帝皇后凤冠遗制,能趋吉辟邪。冠项以竹篾编织成金字塔形骨架,外蒙红布,各面贴缀大小不一的银片,上部后侧及前两侧,各缀挂一蝶形银饰,上各缀挂五串各式小银片,两端饰玻璃料珠串,尖端装饰二片三角银片和红缨络。装饰的银片均錾凿吉祥纹样。婚礼凤冠,还羁系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俗称“大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整体若帘,垂于面前,银牌多錾双龙抢珠图案,银片则为鱼、石榴、梅花等寓意吉祥图案。
  由于凤冠银饰多,造价贵,一般人结婚均临时借、租,而入殓则改用简单的只作为象征性的凤冠,用竹篾做内层骨架,外蒙黑布,其上只缀若干廉价的金属片。
  据崇儒等地畲族老人说,先前新媳妇参加劳动仍然戴“荟”。改戴尖顶花斗笠,只是近百来年的事。
  2.花斗笠
  霞浦式尖顶花斗笠做工特别精细,俗称“畲家笠斗”,亦称“花笠”,相传是“公主顶”演化而来的。
  这种斗笠,直径约38厘米,窝深约8厘米,顶高约3厘米,重量只有普通斗笠的一半或三分之二;面层用篾多达224~240条,篾条宽度只1毫米左右,编成的斗笠星只有5~7毫米,最细的放不下一粒谷子;配以水红色绸带、雪白的织带及各色珠串。编成的斗笠花纹精巧,形状优美,富有民族风格。此斗笠技艺要求高,花工大(编1个需花工2天),艺人稀缺,故弥足珍贵,多为陪嫁之物。平时偶得一顶,则视为珍品,仅节日赴会、走亲访友时才戴上;改着汉装者,则收贮为珍藏之物。
  3.头笄
  首饰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盘龙髻”上的头笄(俗称“髻簪”或“横钯”),横贯髻端,长约10厘米,最宽处约2.5厘米。侧视呈弯弓形,正视呈变体扁方胜形,像两片相连的垂叶。上錾有凿花纹。这种头笄样式,系自古世代相传的,不容更改。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认为:“此非普通的头饰,而是自古代传下的一定图腾装饰。”
  4.大耳环
  也很有特色。它与“盘龙髻”相配套,形若翻转的问号,约3厘米,近耳处有小倒弯。小耳环,形同大耳环,系少女所戴。
  另外,有一些利用自然原料自制的饰品,山区以豪猪针为簪,涧珠(野生禾本植物果实)串为项链、小石串络为佩饰……沿海以鲎尾为簪、贝壳制饰件等。20世纪50年代后,渐次改用玻璃料珠串、绸花、塑料发夹、头箍等饰件,部分为金银首饰。
  三、福鼎式头饰
  1.凤冠
  凤冠,畲族姑娘举行婚礼时才戴。凤冠由冠身和冠尾两部分组成,冠身用竹笋壳编成,外蒙黑布,正面镶两块长方形银片,有乳钉纹及各种花卉纹饰。尾端还吊着一块11厘米长的木簪。插上左中右3组(3朵1组)合成的银裂,分上、中、下3层,上具有“八仙”及吉祥动物之像,中层有10只头朝下的狮子,额前的下层有一环12只昂首的凤凰,口衔12条的银链珠串、银片、银牌。从额前垂挂到颏下,银链长的还垂挂到胸头。制工精细,可谓银饰之珍品。
  2.头花
  福鼎装,最有特色的首饰是头花。婚礼上用的头花,三朵一组,上镂人物、动物图案,制工精细,为银饰之珍品。还一种“金针花”,形体细长,末端连五朵小银花,内装小铃铛,做工精细,走起路来,叮作响,颇为别致。
  四、飞鸾式头饰
  1.凤冠
  蕉城区飞鸾装的凤冠与福州市连江县、罗源县畲族妇女的头饰相仿。冠身为一竹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5厘米,下端开一弧形缺口,上裹红布,红布外包着银匮。银匮是加工成薄如纸的长方形银片,宽约14.5厘米,长约15.5厘米,下端有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弧形开口。上錾各种花纹和神像,正面为变形龙头纹。冠身覆一红色纻布罩饰,尾部伸出,饰以竹木制四齿发簪,外蒙红绸或红色细麻布。冠首两旁各饰两条蓝色玻璃珠与尾部连接,还附上各种银链、银簪、牛骨簪等饰物。冠身戴在发髻顶部,尾饰插于发髻后,用与匮配套的银簪固定,玻璃珠饰分垂于两肩。
  蕉城八都镇一带畲族凤冠,用竹箨制成梯形的头冠内套,长约20厘米,前额宽约15厘米,后尾宽约8厘米,高约6厘米。竹套外包红布,再缝上一围五色波纹的“冠栏布”,镶着一片片薄如纸、大小如拇指,錾有双龙、凤凰、蝴蝶、花鸟等图案的小银片。额前正中悬立一块精致的“双龙戏珠”银饰,左右两旁配饰两个“武士”,左骑驴、右提剑。下面贴镶两片长约12厘米、宽约3厘米的银质“冠栏”片,其下并排悬挂4片正方形錾花小银片,表示盘、雷、蓝、钟四姓联姻之意。再下挂9个“银星”,象征天下统一、九州安定。九星下串挂9穗小银片,银片上錾有各色花鸟鱼兽,每穗串9片,寓意久久长寿。冠的四周垂挂着用红线缀起的、长达50厘米的玻璃珠串(古时串玛瑙),珠串尾连接4个元宝形银牌。冠髻之后垂挂一块也錾有“双龙戏珠”的银牌。冠左右两侧各挂一块蝴蝶形银牌,串联16片正方形錾花小银片。髻上横插一根髻针,用以固定凤冠。
  2.项圈
  3.头饰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服装种类、发式、头饰、服装款式、服饰工艺、服饰材质、服饰调查;建筑、雕雕、壁画、编织、刺绣、剪纸、银饰、陶瓷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