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蔡振丰” 相关
共 17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由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台湾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主办,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协办的“2009年台湾朱子之路研习营”在8月6日至13日顺利举办。这次研习的学员,除了有两岸的研究生外,还有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的韩国学者郑墡谟博士参与,可说是具有...
2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亚朱子学的诠释与发展》是台湾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专题计划中“东亚朱子学”研究成果的结集,含台湾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等学者的八篇论文。
3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 类型: 正文
本书以东亚儒学的视野,深入研究朝鲜儒者丁若镛(茶山)的四书学。通过对丁若镛四书学的细部诠释和整体理论架构的讨论,与中国学者和日本古学派进行比较研究,使研究有东亚的宽阔视野。全书分八章,涵盖了丁若镛四书学在东亚儒学中的地位、与朱熹四书诠释的异...
4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2014年台湾地区朱子学研究的相关资料。
5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2019年部分朱子学论文索引。
6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亚儒学研究的再思考的情况。其中包括对抗与政治化、变迁与全球化、革新与混血化、结语等。
7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台湾学界的“东亚儒学”研究,其成果和目的都不是基于政府政策的需要,而是由学术权威通过研究经费的分配所建立的。参与的学者研究取向不具有统一性,其团队成员具有多元组合的意义。子安宣邦质疑台湾学者未深入检讨过去的历史的发展,而可能成为“...
8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亚儒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发展历程。东亚儒学研究最初是基于学术趋势而产生的,旨在探究东亚各国如何适应和转化全球化经济体制的问题。东亚儒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儒学在面对、改变、适应政治及生活情势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
9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亚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及其在东亚和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东亚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同的群体、组织、国家、地区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尽相同,因得益与损失不一致而引起新的争端。东亚化和全球化所以能继续进行,也说明了人们在此过程中满...
10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政治化”“全球化”“混血化”三个关键词,探讨了东亚儒学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法。实体化的东亚概念和中华文化一元论存在缺陷,应去除政治化并坚持学术独立性。东亚化和全球化具有相似性,其思想成分能革新原有文化体系。在跨文化交涉下,混血化成为...
11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徂徕学的鬼神观入手,探讨了其与中国儒学的差异及其在东亚儒学中的特殊性。文章首先介绍了徂徕学产生的背景和其对中国儒学的批判,然后从朱子学的鬼神观入手,分析了其理论基础和特点,最后通过对比徂徕学和朱子学的鬼神观,阐述了徂徕学在东亚儒学...
12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荻生徂徕是日本古文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批判孔子后学,尤其是朱熹的理学思想。丸山真男认为徂徕学的兴起对于瓦解朱子学和国学具有近代意义。丸山通过近代性精神的转变来分析徂徕学的意义,认为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有一种日本文化的内在理路。丸山的研...
13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鬼神的基本定义可以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理解,即鬼指人死后不可见的状态,神指泛指生养万物的天神地祇。在儒学中,人们对鬼神问题的讨论并不关注鬼神是否存在,而是关注人如何看待鬼神。儒家不先肯定鬼神存在而进行祭祀,而是倾向于心存诚意,祭...
14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与中国儒学的鬼神观相比,徂徕的思想呈现出更接近宗教的伦理形式。他将鬼神定义为祖先和外神,并否定了宋儒的理气形上学观点。徂徕相信鬼神是具有独立意志的存在,不是理气的变化,而是真实存在的精神实体。他抨击无鬼论,认为鬼神是确实存在的,并...
15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徂徕学与中国儒学在鬼神观和祭祀理念上存在一定差异。根据保罗·田立克对信仰的定义,徂徕学偏向于主张客观的实在,而中国儒学倾向于主观的心灵状态。徂徕将鬼神视为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并认为只有圣人才能见到鬼神的情态,而一般人只能从祭祀中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