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026条
析出资源
444条
图表
62条
人物
17条
事件
392条
地名
14条
专题
58条
作品
27条
实物
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济南市” 相关
共 1026 条 8 / 69
106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陈鹤声,1917年出生于济南市历城县西营村的一个善良人家。父亲陈文治一生忠厚,自幼勤劳,凭自己制作酱菜的手艺开设了“聚祥”杂货店。买卖公道,待人热情,街居有困难,他总是主动相助,很受乡亲们的好评。在校学习期间,深受爱国主义教育,接受共产主义...
107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吕素贵,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小龙堂村人。为人正直、善良,热心助人,性格倔强,敢说敢做,关心乡邻,关心社会。有救人于水火的壮志和豪情。然而,在那个黑暗的动荡年代,他只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去实践他的理想和愿望。小龙堂村中的南北大街,多年来,一直...
108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吕素贵,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小龙堂村人。为人正直、善良,热心助人,性格倔强,敢说敢做,关心乡邻,关心社会。有救人于水火的壮志和豪情。然而,在那个黑暗的动荡年代,他只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去实践他的理想和愿望。那时,村里吃水紧张。仅有的三口井,...
109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黄志太自幼参加革命,足迹纵横历城,历任卧龙、西营区组织干事、邵而、仲宫、南郊、西营、彩石、董家区及王舍人镇党委书记、公社书记、副县长等职。他革命40年,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工作雷厉风行,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作风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一身正气,...
110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64年,历城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和其他闲散劳力下乡参加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及省委会议精神,揭开了接收、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序幕。历城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除动员本县的知识青年到...
111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教育背负着家庭、社会、国家进步的责任与希望。近年来,历城教育依靠创新教育,通过确立、完善、利用与区域现代化相适应的政策、规范,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个创新”的发展战略,历城区教委敏锐地...
112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2000年第3期《齐鲁文史》刊登李铭先生《唐秦季养墓志铭考略》、张昆河老师《秦季养墓志铭文考释》两文,捧读之下,我辈作为历城秦姓宗人,心情异常振奋。文中对1995年初,在济南市经七路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施工时,所发现石室墓葬的情况作了概略介绍...
113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济南城东,济王公路彩石段,历城赵山之阳,郁郁翠柏簇生在一古老的土冢上。土家之中安息着隋代名臣、被誉为天下第一能吏的房彦谦。墓南一百二十米处立一高大的石碑,碑的左右及上部均用青砖镶砌。碑高一丈一尺,宽五尺三寸,碑额刻着“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
114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guī),古代一种用来盛食物的青铜器,也是一种用来祭祀的礼器。它仅次于青铜器鼎的实用价值,所以簋与鼎的应用是区别贵族身份高低的象征。鲁伯大父簋,1970年出土于济南历城仲宫镇北草沟村,经鉴定为春秋时代器物。据字意分析,此簋是鲁国的贵族伯大...
115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叶承宗字奕绳,号泺湄,稷门啸史。历城区祝甸村人。这样,随收随补,坚持不懈,腹中诗文,渐为充实,为其治学与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初著名学者张尔岐称赞叶承宗“有文采、喜剧曲,济南人士推为博洽。”叶承宗于明天启7年乡试中举人。清代开国后于顺治3...
116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在历城南部山区、锦绣川水库以南三公里许,有一处幽绝秀丽的自然景观,号称万亩红叶谷。2000年8月,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济南新盛置业有限公司,本着“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质量,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将其辟为“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景区...
117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历城历史悠久,古老而文明,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灿烂的华夏文化哺育了历城儿女。随着长期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风俗礼尚。
118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风俗礼尚,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的民风民俗,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应该大力提倡之。“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邻村有异、同。本文仅述一般,不妥之处难免,请读者指正。
119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衣、食、住、行人生必备。历城人向以勤俭持家,粗布为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衣着渐渐向精向艳发展。言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民以农为本,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城人食品也由粗而细,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变。居住条件也发生明显变化...
120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玉龙村,位于历城区彩石乡东面,东邻章丘市曹范镇,南依仙仁堂山,西有大龙堂,北为黄路泉。地处丘陵,是个百多户人家的小山村。过去,这里是交通不便,山岭薄地,十年九旱,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落后的地方。如今,全村群众精神焕发,脱贫致富,荒山变桃园,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