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辑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950
颗粒名称: 民俗辑录
分类号: K892.452
页数: 19
页码: 214-232
摘要: 历城历史悠久,古老而文明,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灿烂的华夏文化哺育了历城儿女。随着长期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风俗礼尚。
关键词: 民俗 济南市 历城

内容

历城风俗礼尚
  历城历史悠久,古老而文明,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灿烂的华夏文化哺育了历城儿女。随着长期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风俗礼尚。
  盖闻见而广之谓之风,沿而久之谓之俗。风与俗二者义同,乃一方之风土人情。
  一、年节习俗
  历城人对年节特别重视,每到年节,各家必盛情欢度,特别是对过“年”,更为重视,尤为隆重。
  【过年】农历元旦,为岁首,俗称过“年”。过“年”是几千年形成的风俗习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称“除夕”,为“月穷岁尽之日”。天擦黑,家家要先请家堂、接祖先回家过年,用黄表纸写“三代宗亲之位”或将家谱供在堂屋的桌上,大门口放一根拦门棍,以防其他鬼神混进。除夕夜,合家围坐一起守岁,畅叙往事,展望未来,吃罢午夜饭,燃放鞭炮。初一早上吃水饺,饺子一般为素馅,取新年里素素净净之意,下锅饺子煮破了忌说破字,要说挣了,挣钱的意思。天亮开门后,身着新衣,相互拜年,长辈们要掏出崭新的票子,发给孩子,叫压岁钱。建国后,祭祖拜神之俗渐废,仍盛行张灯结彩,衣着更新,全家欢聚,走亲访友的习俗。
  【贴春联】春联,又名桃符、门贴、对联、门联,每到年根下,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以宣扬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多用红纸黑墨书写,一般人家多贴“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书香门第多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商家店铺多贴“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除贴春联外,还有贴“福”字的习俗,用正菱形大红纸中间书一大“福”字,贴时要将福字倒着贴,取意“福”到了。
  【回娘家】历城把女婿称为“姑爷”,年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要携夫回娘家。女儿回娘家拜年,父母要备办酒席招待“姑爷”。“姑爷”这天是岳父家的“贵客”,要坐上首椅子,并有内兄或同辈亲友陪席。女儿陪母亲拉知心话,夜幕降临、女婿向岳父母拜别,带妻儿回家。初二回娘家的习俗至今仍在历城流行。
  【破五】正月初五,历城有过“破五”的习俗,这天家家都包饺子,叫“捏破五”,合家饮酒吃团圆饭,畅谈年事,忌说不吉利的话;燃放鞭炮,俗称“送年”,这天一般不串门访亲。旧俗初五以前不许动刀剪,破五前所吃饭菜都是年前备好的,吃时加热即成。初五晚间“送家堂”,供奉水饺,焚香叩头,取回“拦门棍”,送走祖先,意味着年过完了。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名上元、元夜,也叫灯节。入夜,家家户户悬灯,燃放鞭炮和花筒,庆祝元宵。较大村镇举办灯会,有舞龙队、高跷队表演,人们踩在高跷上,分别扮成戏剧中的“武松”、“林冲”、“青蛇”“白蛇”“许仙”等人物,高跷队出动时红灯前导,锣鼓喧天,非常热闹。元宵节历城还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也称汤圆。分甜、咸两种,正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围桌团坐,热热闹闹吃元宵,象征阖家团圆。
  元宵为汉武帝的宫娥元宵制作,糯米圆球,故名元宵。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龙头节”,又名“青龙节”。是龙抬头的日子。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人们把龙当成“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崇拜。这天早上,人们把草木灰从大门外曲曲弯弯撒进院内,叫做“引龙回家”,以使百虫不敢动。撒灰时要边撒边念“二月二,撒青灰,蝎子蚰蜒死成堆”。也有的用草灰打囤,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谣。二月二历城还有炒“蝎子爪”(料豆)吃的习俗,据说吃了“蝎子爪”能一年不被蝎子蜇。也有“二月二,吃豆豆,人免灾,地丰收”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图吉利有刮脸剃头的习俗。
  【踏青】阳春三月,清明前后,历城人有外出踏青的习俗。古时叫探春、寻春,“清明踏了青,一年不生病”,踏青不仅可以解除春天的困倦,增强身体器官的功能,还陶冶情操,尽赏桃红柳绿的大自然风光。过去,每年三月初,历城各地都举办山会、庙会,人们便携儿带女出游,女人荡秋千,孩子放风筝,热闹非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明节】清明一指节令,二指节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过去人们多在这天植树,门上插柳,以柳枝青焦验晴雨;给儿童头上戴柳圈,以驰毒明月。民谚有“戴朵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之说。清明节也是缅怀先人和英灵的节日,有扫墓祭祀的习俗。是日,人们带着供品到祖坟祭供,焚香化纸,为坟墓添新土,意为祖先修屋,表示后继有人,这一习俗相沿至今。解放后,清明节也成为人们拜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各界人士扫墓献花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清明节注入了新的内容。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节,又名端午、端阳、重五、始也。是民间三大节日之一(春节、端午、中秋),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城最为流行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屈原投汩罗江后,沿江百姓为避免其遗体被鱼虾所伤,纷纷包糯米粽子,以彩线缠绕投入江中,意为鱼虾吃了粽子就不再吃屈原尸体。以后逐渐沿变为悼念屈原形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以红枣、粽米、黍米为馅,用苇叶或竹叶包之)。另外,在历城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艾蒿味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能杀菌治病,而菖似箭,俗说能镇恶,因此,端午各家门前有插艾蒿的习俗。过去,端午节有饮雄黄酒之俗,因该酒以多种中药泡制而成,具有驱虫毒、杀菌的作用。还有带香包、扎五丝、驱五毒的习俗。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晒书曝衣,此日不按节过,但照俗行。这天民间晒衣服,农家晒麦粮,士人晒书籍,僧人晒经卷。六月六晒物品可防毒、防虫蛀,起到杀菌的作用。《续修历城县志》载:“六月六日食炒面,用白糖调和,香甜、解暑”。据说吃了这天日出前炒的面可以补肚子,防痢疾。
  【七月七】农历七月初七习称“乞巧节”,也叫“女儿节”。民间有“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喜鹊填河渡织女”的神话传说,传说七月七晚上,躲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说的悄悄话,如果这夜下雨,那雨水就是牛郎织女相会时对哭的泪水。早有民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广为流传。
  【中秋节】中秋节,又名仲秋节,团圆节,圆月节。这天晚上,以饼果祭月,聚欢赏玩,俗谓圆月。古诗云“此日若无月,一年虚度秋”。此晚举家团聚,吃月饼,赏明月,共享天伦之乐,对旅居异乡的亲人,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寄托思念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身在异乡的文人都会诵这首名诗。中秋节这天,出嫁的闺女都要回婆家过节,有“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之说,家中有人外出不归,在吃月饼时切下一小块留着或寄出,表示一齐团聚。
  【重阳节】九月九日,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重阳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历城文人墨客有登高远眺、赏菊赋诗,宴饮的习俗。王维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说明重阳登高的习俗流传已久,是日,千佛山有山会,城郊人多去登千佛山、华山、玉函山游览。
  【寒衣节】“十月一,家家上坟烧寒衣”。十月朔日祭扫垄墓,以纸衣焚化谓之“送寒衣”、“十月里、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人都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这一歌谣千百年来一至流传着,唱的是孟姜女为其因修长城而累死的丈夫送寒衣的故事。它感动了长城内外父老乡亲,从而约定成俗把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寻夫送寒衣的日子称为“寒衣节”。这天人们上坟除烧纸外,还为自己的已故亲人做纸衣烧之,为其御寒。
  【冬至】又名:长至,与夏至统称“二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全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是寒冷的开始,从此,进入数九寒天。俗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离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冬至后,昼渐长,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农谚。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称腊八节,这天做腊八粥,又名腊八饭。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也有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栗子、红枣合水煮熟,再配果品等。腊八凌晨,家家都吃腊八粥,有的人为了行善,给老人祈寿,向神许愿,在这天施粥,周济穷人。
  【祭灶】原名:纪灶,是纪念最早发明钻木取火,吃熟食的先炊者燧人氏。人类从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后演化为祭灶。有云:灶王爷,本是天上一星宿,因有过玉帝贬其到人间做“东厨司命”,监督人间,每到腊月二十三回天述职,到腊月三十晚再奉旨回人间,人们据此便安排了“送灶”、“接灶”,因灶王爱吃又粘又甜的糖瓜。人们投其所好,送灶时都要供上糖瓜,为的是让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是旧社会徇私纳郁的人怕恶行败露,而善良人希望苦去甜来给特意安排的。
  二、礼尚风俗
  齐鲁乃礼仪之邦。历城人崇尚礼仪,请客设宴,颇为讲究。
  【门外迎客】历城人请客兴在门外恭候,古时兴持帚迎宾,客人来时仆人要执帚门外迎宾,意思是已把屋内外打扫干净,请客人进门入席。此礼为汉代沿之礼俗,如今人们虽已不执帚,但请客人入席时,主人将屋内清理后,仍要站在门外迎之,以示对客人的敬重。
  【宾主坐次】历城民间设宴,对左右之位甚为重视,左为上、右为下,常虚左以待上客。凡堂屋排座,以北、以左为上,偏室以面门坐为上。晚辈、侍陪旁坐恭待。主客常以社会地位、亲疏、年龄、长晚辈和求与关系等定座。
  【举案齐眉】举案齐眉,仆人给主人或宾客上食时,双手举案(木盘),目不仰视,举到和眉毛一样高,表示尊敬。此礼源于《后汉书·梁鸿传》:梁鸿夫妻相敬如宾,其妻捧盘举案齐眉送梁鸿进食,后沿用为礼仪。
  【宴席敬酒】历城人好客,敬酒时都想让客人多喝酒,以表示尽到了主人之谊。敬酒方式有如下几种:
  “文敬”即有礼节的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讲上几句欢迎光临的话,便开始敬酒。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将空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席间,主人还要到各桌上敬酒。
  “互敬”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者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就只好喝酒。在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等等。
  “回敬”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罚酒”也是敬酒的一种独特的方式,罚酒的理由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多半是带有开玩笑的性质。
  【会话用语】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许多文明礼貌用语:光临——欢迎某人到来。久仰——仰慕已久(初见时说)。久违——用于好久没见。指教——用于请人对自己的工作或作品提意见。包涵——用于请人家原谅。劳驾——用于请别人作事。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恭喜——祝贺人家的喜事。雅正——把自己的诗文或书画作品送人,请求指教。郡望——问某人家是何处。贵姓——问人家姓什么。台甫——问人家的名字。高寿——问人家的年龄。令尊——问人家的父亲。高堂——问人家的母亲。作古——说某人死了。再见——后会有期。
  【称呼用语】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别人的兄妹为令兄、令妹。
  自称父、母为高堂、椿萱、双亲、家父、家严、家慈,自称兄妹为家兄、舍妹。称干爹为义父、自称义子。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结婚叫花烛、合卺;介绍人叫媒人、冰翁、月老。初婚夫妻叫结发、原(元)配;后娶叫续弦、继室。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夫称妻叫内室、内人,拙荆;妻称夫叫夫婿、郎君、夫君。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
  父母死后称呼加“先”字,父死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妻、兄、弟、妹死后,称亡妻、亡妹。
  老师称恩师、夫子、先生;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泛指寒窗,同学称同窗。
  称别人家为府上,尊府;称自己家为寒舍、舍下、草堂。
  【帖式称谓】正月请客写新正春或眷茗;清明请客写敬气新火,蒲具小酌;重阳请客写敬涤萸触;端午写洁治蒲触;冬腊写新成椒杯、有公事用公款请客写丑酌。
  【通称】有姻亲称姻亲,无亲写世亲、愚弟。同窗写砚兄,仁兄写如弟。舅与甥写再辈不写顿首。岳父写眷生,愚外舅,内兄与妹夫写眷弟,内侄与姑夫写眷侄,先生与学生书称友,学生与先生书称门人,门人与老师称门生,门生之子与太老师、学生之子与太老师具门晚生、小门生。长与幼称眷生,世谊称世弟、世侄、世愚侄,有年谊称年兄、年侄,表亲冠表字。侄与伯、叔、婿与岳父,学生与先生具用顿首拜。
  【帖类用语】贺敬(喜庆用),燕敬(娶亲用),添桩(嫁女用),祝敬(庆丰用),煖席(寿用),弥敬(孩满月),赆敬(送行用),程仪(喜庆用),乔敬(迁移),修敬(送柬修),节敬(送节),菲敬(通用),贽敬(拜师),觌敬(小辈拜见),陪敬(单客用),奠敬、引敬(吊丧用),鞠躬(民国间改代拜字)。
  【敬具用语】敬具(恭具),寅具(早具),谨具(通用),敬备、敬祝(拜寿用)。
  三、婚、丧、喜庆礼仪
  “婿曰婚,妻曰姻”,男女按礼结合,曰:婚姻。婚制、婚俗皆以义起,以礼结,以仪合。即:必以某种仪式取得社会承认,男女结合始为正当,是曰婚俗。反之,则曰淫、私、奸、姘。
  丧礼,是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拜踊哭泣的礼节。人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晚辈对老人生则尽心奉养,死则以礼葬埋。我国葬俗有露葬、坑葬、火葬、水葬之别,历城原为坑葬,从90年代实行火葬。
  【婚嫁】清末、民国年间,历城广大农村盛行早婚,男孩子十二三岁,女孩十四五岁即订亲结婚,有钱人家还实行一夫多妻制。婚姻习俗一般按相亲、订亲、结亲三步进行。婚姻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由双方父母作主。双方交换生辰八字,测为不克,即可“换柬”,富者以金银首饰、衣料钱币等下订礼,一般人家只送几件衣料,贫者无礼相送,则以言为订。“结亲”择定吉日,送“娶帖”通知女方,届时男方备花轿至女方迎娶。新娘凤冠霞帔,由亲属扶上花轿。轿至男家,奏鼓乐,燃鞭炮,由伴娘、傧相扶新郎新娘举行大礼。即先拜天地,后拜高堂,再夫妻对拜,进入洞房,婚礼结束。次日夫妻同回女家,俗称“回门”。
  建国后,实行新婚姻法。男女双方同意,符合婚姻法即可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结婚即受法律保护。联姻过程也大为简化,男女双方见面即是相亲;双方同意后照合影像即订婚,婚礼也不强求一致,女方有坐车或步行至男家的,也有外出旅游结婚和举行集体结婚仪式的。
  【丧葬】清末民初,丧葬礼仪繁琐,人死先浴身、穿寿衣,立灵位,摆祭品,去村头烧邪钱(纸扎轿子或马),名曰“指路”(回阴间),然后由主丧人定入殓殡葬之期。为亲朋好友送讣闻,称“报丧”。死者一般在家停灵三至五日,其间全家举哀。子女一日三时去土地庙送浆水。悼祭至出殡之日将死者入殓盖棺,扎灵棚,正式设灵堂,子女披麻戴孝,亲友前来举哀吊丧,送祭挽帐。挽联或奠仪等。富贵家庭还要“送三”,聘请点主,请僧人念经做功德,所谓以度亡灵。出殡时引魂幡,纸制陪葬品(纸轿、纸马、纸锞等)前引,棺置罩(称“杠”),鼓乐先导,孝眷扶棺大哭,亲朋随之。将棺抬至坟墓掩埋,聚成坟头,葬后分“赴三”、“三七”、“五七”、“百日”等,孝子、孝眷都要到墓地祭奠举哀。贫困之家人死后只买口薄皮棺材或用破席卷之,无钱发丧筑坟。
  建国后,提倡丧葬从简,拆除了土地庙,废除了棺罩,繁琐的丧葬习俗逐渐废除。50年代后期平了坟头,死了人一般是木棺深葬。从80年代丧葬改革,历城建了火化场。悼念仪式随之变革,人死后火化,家属臂缠黑纱,亲朋送花圈,有的开追悼会,骨灰盒存放骨灰堂或土埋。
  【贺喜】妇女生小孩后,街坊携带红糖、喜面、鸡蛋等礼物登门贺喜。小孩生后100天过“百日”,富裕家庭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产妇不到满月不得出门,外人也不得进人产妇住房。
  【庆生辰】富者每逢家庭成员出生日期,全家欢聚庆贺。为出生者做好吃的,称做“生日”。
  【祝寿】老人至花甲(60岁)生日,亲友族家带寿面、寿桃、酒肉前往为之祝寿,富有大户还要招艺人演出助兴,从60年,拜寿仪式废,宴饮习俗尚存,席间忌说死亡之类话语。
  四、陋习
  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人民深受其害。建国前,历城有不少陋习。
  【缠足】建国前,女孩长到六、七岁时,即用棉布条缠足。至十四五岁时足型即成又小又尖的形状,名曰“金莲”。女子不缠足,要受舆论的讥讽,甚至影响本人婚姻,辛亥革命后提倡放足。民国时期放足者日增。建国后,缠足根绝。
  【赌博】建国前,赌博较为普遍,城镇尤多。形式有押宝、骰子、推牌九、打麻将等。有的赌博酿成倾家荡产,流为匪盗,甚至斗殴杀人。建国后,人民政府从教育入手,辅之行政手段,赌博恶习大为渐少。
  【童养媳】建国前,穷苦人家因生活困难养不起女儿、娶不起媳妇,将十岁左右的女儿送到男家作童养媳,成年后完婚。实际是一种买卖婚姻,建国后废除。
  【守节】建国前,妇女死了丈夫不准再嫁,称之守节。寡妇改嫁被视为大逆不道,要受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各方面刁难,甚至遭凌辱和打骂。建国后此风已绝。五、衣、食、住、行史话衣、食、住、行人生必备。历城人向以勤俭持家,粗布为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衣着渐渐向精向艳发展。言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民以农为本,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城人食品也由粗而细,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变。居住条件也发生明显变化,草舍茅屋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瓦房,有的住进了高楼。人们外出不再以步代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已成为人们外出的交通工具。
  【衣】清代境内富贵人家男人多穿长袍,罩马褂、戴帽垫,着绸(布)便鞋;妇女外出上衣下裳(裳即裙子),穿右襟上衣,系长裙着绣花鞋。饰物有钗、环、戒、镯等银制品,黄金饰物较少。普通人家男人多穿对襟褂袄,腰束布带;妇女多穿偏襟,带大襟上衣,用巾包头,用带扎腿。姑娘束辫,媳妇盘髻,衣料多以家制土布为主。民国后城郊妇女穿旗袍和衣料用细布者渐多。
  建国初期(50年代),中老年人穿大襟或对襟便装,文人罩以大褂。男青年多穿中山装、国防服(仿军衣);女青年则多穿列宁服(掩襟)、人民服。60年代初期大兴布拉吉(连衣裙),花头巾、服装款式和衣料色彩逐渐增多,盛行花布,格条哔叽、华达呢、府绸等面料的服装。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人们衣着款式简单,色彩单调。男女青年多穿绿军装,戴绿军帽,着解放鞋;其他人则大都穿蓝色中山服、工作服、国防服、戴蓝色圆顶帽(亦称解放帽)。小青年戴军帽。70年代中期,化纤衣料增多,80年代城乡居民制衣广泛采用各种化纤、针织品、丝绸、人造革、羽绒等。青年男女大都在市场购买时装,式样有夹克、运动服、拉链衫、驳头西装、连衣裙、西服裙等,90年代,不论城市、农村人们着西装者广及而且面料高档。
  【食】历城人习惯一日三餐。建国初期一般农家多吃高梁、玉米、地瓜等粗粮,贫苦者辅以糠菜。主食制成窝头、饼子、煎饼等。早晚习惯喝汤或粥。平常人家常年以家腌咸菜、辣椒、葱蒜佐餐;富贵官宦人家常年除吃玉米、小米、高梁外,还吃白麸馒头、花卷、包子、面条等,有时以蔬菜、鱼、肉等佐餐,并有酒、烟、茶。年节或婚丧待客,一般农家多以8盘5碗(俗称13太保),富裕之家讲究“三八两大件”,即海参鱼肉做主菜(大件),配荤素凉热24个副菜,备烟、酒、糖、茶,面食有花卷、馒头、蒸包、水饺、卤面等。
  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提高,80年代平原地区全年基本以细粮为主,山区兼食粗粮,肉、禽、鱼、蛋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一般农家佐饭有菜,待客备酒,90年代举办宴席讲究色、味、美、器和营养价值。饮用的酒、菜向中、高档发展。饮酒、饮茶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住】建国前,境内山区人的居住房屋多以乱石砌墙,山草苫顶;平原则用土坯垒墙,麦秆苫顶,院落为土墙柴门,或无院墙,居住条件简陋。富贵人家一般为四合院或砖瓦房,高墙大门,正房坐北朝南,间数多以三间或五间。长辈居堂屋,东西厢晚辈居住。
  建国后,人们家庭居住条件逐步改善,1978年后,建房多采用钢筋、水泥、玻璃及各种预制构件,改变了只使用石、土、木的老传统。不仅国家机关、厂矿、企业建起高层楼房,富裕起来的农村也开始建筑宽敞、明亮的瓦房和二层楼房。
  【行】清末民初,人们外出多为步行,女人因缠足走路困难,走亲戚一般骑毛驴,有的骑马,沿河地区人们习惯乘船。官人坐四人抬或八人抬的银顶黄盖红帏轿。逢年过节举家串亲,贫困人家坐手推车(独轮),一般人家坐牛拉车(两轮铁瓦),富贵人家乘马车、马拉轿车(车箱有布棚)。进入50年代,人们外出除坐马车外,骑脚踏车者(自行车、又名洋车)渐多。60-70年代,自行车普及,出远门者坐拖拉机,个别的乘汽车。80年代,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人们出远门乘汽车、火车、轮船广及,有的坐飞机,短途骑摩托车者增多。
  六、方言俗语
  历城方言属于山东西区方言,东部临近章丘县的彩石、孙村、唐王等乡镇,有些语言与章丘方言相同,南部靠近泰安的柳埠、高而等地,某些方面与泰安方言相近。
  【特殊字音】
  下列58字,先列方言读音,后列普通话读音。
  笔beibi刚jianggang
  做zouzuo堆zuidui
  胞paobao倾qiongqing
  哺pubu足juzu
  触zhuchu酿rangniang
  剖paopou脚juejiao
  贞侦zhengzhen郭geguo
  披peipi浸qinjin
  粥zhuzhou缰gangjiang
  殊chushu捆qunkun
  否faofou含henhan
  深伸chenshen去qiqu
  某谋mumou缘yanyuan
  阐shanchan松xiongsong
  乐luole闰yunrun
  偿shangchang瞅qiuchou
  履li1ü药yueyao
  蛇shashe俗肃xusu
  嫩lunnen疟虐yuenue
  更jinggeng损笋xunsun
  淋jinglin凝nining
  粽lunzong畦xiqi
  烙luolao
  【称呼】
  (一)日常称呼用语
  父亲,称爹、爸爸。母亲,称娘,妈。伯父,称大爷。伯母,称大娘。叔父,称叔。婶母,称婶子。岳父,称丈人(见面时随妻叫)。岳母,称丈母娘(见面时随妻叫)。丈夫,称爱人,当家的,男人,他爹。妻子,称爱人,屋里的,他娘。儿子,称孩子,直呼乳名。女儿,称闺女,直呼其名。祖父,称爷爷。祖母,称奶奶。外祖父,称姥爷。外祖母,称姥娘。曾祖父,称老爷爷。曾祖母,称老奶奶。
  (二)生活用语。
  对不住,即对不起。不敢当,即对赞语不敢承当。好说,即能办到。一霎霎,即一会儿。利落,即办事迅速。趁早,指及早。后上,指晚上。夜来,指昨天。咋着,指怎么了。嘀咕,指小声说话。猜摸着,指主观认为。约摸着,指估计。诳我,指说谎。捣古,指拾掇。嘎古,指吝啬。不冷搁,指没空。老些,指许多。干粮,指熟食。饥困,指饿了。踢蹬,指不老实。糊弄,指马虎,应付。了了,指物体损坏了。旮旯,指角落。窝囊,指肮脏。捅咕,指打通。
  (三)发问词
  “上那里”,指去那里?
  “干啥的”,指做什么?
  “咋”,指怎么样?
  “吃饭了吗”人们见面后通用的话。“民以食为天”说明人们最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讳语】
  皮笤篱,指不漏汤。
  寿器,指棺材。
  过去了,指人死了。
  送钟,因与送终谐音。
  药锅子,指常年多病的人。
  绿帽子,指妻子有外遇。
  破鞋,指与人通奸的女人。
  二流子,指不务正业的人。
  【谚语】
  (一)农谚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宜时。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春打六九头。
  冬至交“九”。
  冬至十天阳历年。
  东虹风,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北虹出来下涝雨。
  大寒食、小寒食,一百五,清明日,
  大雾不过三,过三就变天。
  二月二龙抬头。
  二八月乱穿衣。
  伏里有雨好种麦。
  瓜离土、四十五。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六月六,看谷秀。
  淋了伏头,旱到伏尾。
  麦收八、十三场雨。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
  三月雨,贵如油。
  天上钩钗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钻天,下一满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枣芽发,种棉花。
  (二)常用谚语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巴掌大捂不过天来。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吃过黄连苦,才知甘草甜。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吃饭穿衣量家当,擦油抹粉量衣裳。
  秤砣虽小压千斤。
  打蛇不死终是害。
  大的不正,小的不敬。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当家才知柴米贵,出门方晓行路难。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喝了人家的酒,跟着人家走。
  虎为百兽之王,人为万物之灵。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紧紧手,年年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天不负有心人。
  理不辩不清,话不讲不明。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名师出高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脑越用越灵,手越用越巧。
  千口唾沫淹死人。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事在人为。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正人先正己。
  纵千只手,难捂众人口。
  【歇后语】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枣(早)
  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
  打着灯笼走亲戚——明来明去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对着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水缸里摸鱼——稳拿
  沙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太岁头上动土——好大胆
  铁公鸡——一毛不拔
  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光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油炸麻花——干脆
  出窑的砖——定形了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冻豆腐——难拌(办)
  倒了磨砸碾——实(石)打实(石)
  狗咬吕洞宾——不认真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的美
  躺着说话——不腰痛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洋鬼子看戏——傻了眼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嘴上抹石灰——白说
  墙上挂帘子——没门
  (以上谚语、歇后语只选用了广泛流行的一部分。)
  风俗礼尚,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的民风民俗,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应该大力提倡之。“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邻村有异、同。本文仅述一般,不妥之处难免,请读者指正。
  赵延君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