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探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924
颗粒名称: 史林探幽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1
页码: 148-168
摘要: 2000年第3期《齐鲁文史》刊登李铭先生《唐秦季养墓志铭考略》、张昆河老师《秦季养墓志铭文考释》两文,捧读之下,我辈作为历城秦姓宗人,心情异常振奋。文中对1995年初,在济南市经七路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施工时,所发现石室墓葬的情况作了概略介绍,经市博物馆及专家研究确定,墓葬主人秦季养为唐代山东好汉秦琼之父无疑,同时墓志铭对历城秦氏的家世、故里也有明确的记载,并初步认定志石的撰写人为初唐虞世南手笔。从志文得知,墓主人姓秦讳爱字季养,齐郡历城人。二是秦季养生于齐州历城怀智里,死后亦葬于此。
关键词: 光辉历程 济南市 历城

内容

秦琼生平故里后裔小考
  2000年第3期《齐鲁文史》刊登李铭先生《唐秦季养墓志铭考略》、张昆河老师《秦季养墓志铭文考释》两文,捧读之下,我辈作为历城秦姓宗人,心情异常振奋。
  文中对1995年初,在济南市经七路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施工时,所发现石室墓葬的情况作了概略介绍,经市博物馆及专家研究确定,墓葬主人秦季养为唐代山东好汉秦琼之父无疑,同时墓志铭对历城秦氏的家世、故里也有明确的记载,并初步认定志石的撰写人为初唐虞世南手笔。
  从志文得知,墓主人姓秦讳爱字季养,齐郡历城人。幼禀仁孝,率性温恭,行义绝伦,闻于州里,任职于北齐开府仪同三司解律武都的录事参军(即掌管文书、纠查府事的官)。后北周灭齐,告归乡里。大业十年十一月廿一日(614年)终于齐州历城县怀智里宅,春秋六十九,时秦琼为隋将张须陀部下,可能因奔突战事未闻丧讯,故未回籍奔丧。
  秦季养之父名方太,任北齐广宁王府记室(即上表章、报书记的官,相当于秘书),父子同朝为官,北周亡齐后,又同时归隐。祖父名孝达,东魏时任广年县令(今河北邯郸、永年、鸡泽县间)。
  秦季养子秦琼,辅助唐室,成为开国元勋,于武德八年唐皇(625年)奖赏功臣,追赠其父秦季养为上轻车都尉。武德九年(626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于贞观元年(627年),受封为翼国公,任左武卫大将军,又追赠其父秦季养至瀛州刺史。次年,秦琼回籍葬父,距父逝世已是14年了,仍改葬于历城怀智里。
  由此可知,一是秦琼之父,祖、曾祖三代均系魏、齐两朝文职官员,文采均佳,家世当是一个读书成材的仕宦之家。长期以来相传秦琼世代冶炼、出身铁匠之说,当属讹误。二是秦季养生于齐州历城怀智里,死后亦葬于此。
  秦琼是历史上少有的气节完整的显赫人物,明清时已家喻户晓,也给家乡历城扬了名,因此生长于历城的秦氏都以秦琼为开宗之祖。今,不仅证实了秦琼家世是簪缨相继的读书士族官宦世家,故里为历城怀智里,且同时将秦氏宗谱上延三代近百年,及秦姓以国为氏的远源由来,作为秦氏后人,自然是十分幸慰和感激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少史志资料、文人墨客的书传演义,以及相沿于今至80、90年代的书刊报端,都有不少关于秦琼家世、故里的记叙。我家于清末,由德、山两辈先祖曾续修家谱,这是历次修谱中的一次续谱,时间上溯至顺治年代,下延定为“兆、道、载、若、绍、曰、宪、立、甫、世”十代辈份。老谱约尺余高,原藏于楠木盒内,每于旧历春节请出祭祀。后惜于文化大革命间焚毁。我等亦花甲之年,现据新旧《唐书》本传、《资治通鉴》、县志史料、碑墓铭文等,以及历城秦氏家族的经历等等,就其一些事情分述如下,以佐证或是补充参考。
  一、秦琼生平
  秦琼,字叔宝,以字显,齐州历城人。约生于隋开皇五年(585年),卒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约25岁时,始归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帐下,母丧,护儿遣使遂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者耶”
  隋末,群雄四起。叔宝从齐郡通守张须陀击敌卢明月于下邳。敌众10余万,须陀所统才万人,坚壁不敢追,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敌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敌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30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由是,勇名闻于远近。
  叔宝从须陀击李密于荣阳。须陀死(615年),叔宝率残部归裴仁基。仁基降密(617年),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坠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叔宝又收败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后密败(618年),改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619年)。叔宝薄世充之多诈,因其抗击官军至于九曲,与程咬金、刘黑闼、牛进闼等数十骑,西驰百许步,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世充不敢逼,来归于唐。
  高祖李渊使叔宝事奉秦王李世民(619年),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兵马总管。从征于美良川,破尉迟敬德(619年),功多。高祖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卹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又从破宋金刚于介休(620年),拜上柱国。录前后勋,赐黄金百斤,杂綵六千段。从讨王世充(621年),叔宝以数十骑,先陷其阵,世充平,晋封翼国公。从平窦建德(621年),破刘黑闼(622年),未尝不身先鏖战,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众中,莫不如志,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从诛建成、元吉于玄武门,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十月,定功臣封户总43人,叔宝食封七百户。
  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诏有司琢石为人马立墓前,以旌战功,贞观十三年(639年)改封胡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诏图画勋臣24人像于凌烟阁。高宗永徽六年(655年)遣使祭名臣图形凌烟阁者凡七人,魏征、高士廉、萧瑀、段志玄、刘洪基、虞世南、秦叔宝皆始终著名者也。
  从秦季养墓志铭看,秦琼上三代皆为文职官员,生活水平属于士族中等偏上水平的家族,比起一般百姓人家是要好多了,故长期以来相传出身铁匠,微寒之家的谬说,当不攻自破。
  饱受传统的儒家熏陶,出身三代文人官宦世家,何以秦琼却变为习武的骠将?经再三琢磨,并请教张昆河老师,可能是北齐亡后,秦季养及其父同归故里,且因,季养在族家排行老四,家庭人口众多,收入明显减少,致使家道中落。加上政局动荡,群雄四起,走以武之路,即可习武强身,又可保家卫国,争个功名。历经改朝换代,至1300多年后的清末,原本农工商兼业的富足秦氏后裔,也因外乱内讧,而迅速败落。
  作为左武卫大将军的秦琼,新旧《唐书》中都有说:“叔宝善用马矟”,矟即马上所持长一丈八尺的矛,又说:“跃马挺枪”。《隋唐嘉话》中,也说是用枪,可知他在马上使用的是长兵器,便于回合大战。而各种小说、演义、曲书、唱词等中,说他使用的是镏金熟铜锏。锏是鞭类的古兵器,短而无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在骑将回合大战中,当杀的难分上下,至使两骑相接短兵格斗或步战搏杀中,短兵器更显得灵活和使用方便有力,往往不少骠骑上将,都有长短兵器,有的还备有暗器。秦琼为伍,闯荡江湖一生,在武艺上自然有他的绝活,这就是流传俗说的看家本领“杀手锏”。据老辈传下来的说法,“杀手锏”的用法是,两骑将相接,用枪架拨对方的兵器,右手顺势抽锏打去,往往依此反败为胜,并可致敌于死命。
  又传,秦琼与姑表弟罗成,在一次切磋武艺,互教互学中,彼此间一路上演练下去,待到“秦家杀手锏”、“罗家回马枪”时,都留有后手而止,怕相传之后,只显他人的英名,不显自己的手段了。历城秦、罗两姓,据说自隋末唐初起,就是儿女亲家,此后,历代都有,至民国初,仍有秦家女儿嫁与罗家,我幼时尚记得,住在后营坊街东头的罗家姑奶奶。
  跟随主人立下显赫战功的双锏,唐高祖敕赐:“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秦王李世民亦写对联:“双锏打成唐世界(指秦琼),单鞭撑住李乾坤(指尉迟教德)”。就是在各种画册,甚至过年的门神,也是画骠骑上将秦琼,手持双锏。看来不能说秦琼不曾使用过锏,长枪短锏应该都有。
  代代传说,秦琼显赫以后,其子秦怀玉曾派他的弟弟回归故里时,带回家一只左手锏,重17斤,成为传家镇宅之宝。后世曾多次去陕西秦氏联宗,即以此锏为证物,陕西的锏重18斤,可能是右手用的。
  这只锏,曾在秦家道口家祠中祭供着,宗人传说,大清河被黄河袭夺后,经常泛滥成灾,为除黄河灾害,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就把这只锏沉于秦家道口的黄河里,据说若干年河清一次,还曾看见过,但捞不上来,这可能只是村翁的美好祝愿吧。
  又说,至清朝在花店街置家祠后,于每年腊月十五,由本省西司库房官吏,抬着放于红漆木制托盘的这只锏,锏上覆盖红绸,至花店前停下,秦姓祖长、祖人及乡绅等,恭请相迎,并请于祭席上,参拜瞻仰。秦氏祖人,即设席招待,并拿出若干税金,送给西司库房官吏后而去。
  二、秦琼故里
  1、宅居沿传概况
  秦琼是历城人,其故里何在?有关志书及诸家书记中,其说不一。此秦季养碑志中所记故里在历城怀智里,当确凿无疑。怀智里在哪里?又与其他所记地是什么关系?有代表性的主要几种说法有: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历城县志》:“秦叔宝宅在西关沙苑”。
  民国十五年(1926年)《续修历城县志》中,一说:“历城南山终宫人,显贵后建府第于净池边,今五龙潭也,又有水练寨之称,墓在城东北乡济水之阴秦家道口,至今华表翁仲及一切石兽完好不缺,嗣守有人,裔系有行商致富者居住洛口镇。”另一说:“历城西门外,唐胡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潭西精舍在历城西门外五龙潭上,即秦琼故第旧址……”
  元散曲家张养浩《复龙样观施田记》:“闻故老说,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成渊。”
  清吴振棫《花宣馆诗钞》:“龙潭侧有秦叔宝祠。”
  范垌《风论集》:“秦叔宝宅在西关沙苑。”清王初桐《济南竹枝词》、董芸《广齐音》亦均云秦宅在沙苑。尹廷兰《华不注山房集》:“……胡国公宅址,在铁塔(街名)西圆阓间……”
  近年严薇青教授《济南掌故》:“据秦氏后人说,秦琼故居,在现在济南市西郊大槐树一带”。
  从以上看出,过去所提及秦琼故里有七、八处之多。在时间上,上起元朝,下至民国当代。跨越如此大的空间,历经若干朝代和帝王,数不清的天灾人祸,致使秦琼故里难以确断。同时秦琼故里和秦氏后裔,不可能世代不变的在一个地方,在后人记述中,把秦琼故居和秦琼后人所居相混,也是可能和很自然的事。
  现以秦季养碑志文所提的怀智里,为秦琼故里起,按可能发生于时间上的顺序,把误为秦琼故居,实为祠堂、秦氏后人所居等,以框图示出。
  从框图可以概略地看出,秦琼生在属于怀智里辖区内的太平庄,后为大槐树庄的老宅。此后,乡贤父老于五龙潭(唐时叫水练寨)就地建公祠。约在宋初,移居秦家道口。清顺治时于洛口盐商,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后裔分居西关沙苑,并建花店街家祠。仲宫经营农商。后人沿住市区各地。
  2、怀智里——太平庄——大槐树庄故宅
  隋、唐时代,出历城西门,沿着官道西行七、八里,有一个偌大的村庄,名太平庄,唐朝开国元勋秦琼就出在这个庄子里,并以庄名,或是于战乱中期盼太平,起有乳名“太平郎”。这个中平士族宅第的大门座南朝北,门前有几株槐树。经过若干年后,村民渐多,秦琼也已成为显赫人物,御赐宅第扩建成前有几进院落,后有大花园的秦府了,这个庄子即依秦府门前的几株槐树作标志,沿称为“大槐树庄”了。秦琼回乡荣亲葬父,曾在大槐树上栓过马。秦琼子秦怀玉挂帅西征后,想念故里,派他的弟弟(或是他本人)回历城太平庄老宅,拜祭祖先,会见亲友,招待官吏乡贤,并把带回的秦琼一只锏(或是复制品),传于兼祧的先祖,以作为信物,大家热情的也称他为“秦二爷”,他在大槐树上也栓过马。清末光绪年间,尚存有最后一株唐槐,朽干霜皮,还长有几枝带叶的嫩枝,被士人称为“神槐”。树身上挂了不少“保佑一方”、“有求必应”的匾牌及红幅,每遇灾疫,摆桌上供,乞求平安。由于秦琼事迹的影响,故乡的父老也更加怀念唐槐,城里城外凡有古槐的地方,至今都昵称“唐槐”。千佛山上,跳伞塔旁的几处唐槐,更被称为“秦琼栓马槐”,这是故乡人民的甘棠遗爱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展修道路,大槐树庄的这株古槐才被清除。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父亲及秦氏家人,曾访大槐树街老户,经营酱园的于广义老先生,耄耋老人津津乐道,思路敏捷,说起他当年所知秦府的遗事,并指认故宅的大概范围,花园、菜园、宅院、大门以及那棵神槐的位置。
  秦琼故居既然是在历城大槐树庄,那么1995年在经七路小纬六路发现的秦季养碑志文中,又说其生、死均在历城怀智里,二者是否矛盾呢?怀智里的“里”,古时是指居民聚居之地,有一定的范围,有的包括几个村落。经七路小纬六路在大槐树东南,相距仅三、四里路,二者当属同一个“里”的范围,只不过一个阳宅,一处阴室而已,故有“其生、死均在怀智里”之说。
  3、五龙潭公祠
  清人吴振棫《花宣馆诗钞》记有五龙潭侧有秦叔宝祠,今《济南市志》也说是“乡贤就地建秦琼祠堂”。但为什么有资料说这里是秦琼故居,且在济几成定论呢?这要从五龙潭内一通秦琼故居碑说起。原来,清顺治年间,秦氏后裔因盐商致富,又把大槐树老宅整修,并在槐树南面的大门前立了石碑,篆书阴文“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嘉庆、道光年间,守宅不孝子孙把故宅分割出卖,先割卖花园菜园,又卖五进大院中的四个院落,最后卖到大门及前院时,碍于故宅碑的存在,买家不敢要,怕以后因碑在而有牵扯,欲公然砸毁又会引起义愤,遂把石碑移于社会公认的五龙潭秦叔宝祠,将碑竖在大门里头。
  我等曾对这块文物碑访看多次,确系清初秦氏后裔经营盐业致富后,立于大槐树老宅的立碑,在嘉庆、道光年间故宅出售时,移于五龙潭当时社会公认的秦琼祠内的,此后,就再无人说是秦琼祠,而认为是他的故宅了。五龙潭是秦琼故宅的说法,从公祠而来,加上故宅石碑,使五龙潭为故宅之说而谬传至今。前“文革”中寻碑不见,经了解,是有心人将被砸之碑埋于市园林处院内南边汽车房的地面下,后得以恢复。碑为青石质,顶园弧形,篆刻阴文,碑面尚完整无斑驳,无建碑年代及碑记,亦无覆亭,今位于五龙潭公园西南隅一房南侧。
  今秦琼“故宅”已与五龙潭密不可分,潭借故宅之名而盛,故宅仰潭之势而隆,互相依存。若于此处重修恢复“秦琼故宅”、或是“秦琼纪念堂”,当慰世人怀故思今,籍景凭吊古代英豪之心。
  三、秦琼后裔
  张昆河先生指出,秦琼为历城人,至今济南秦氏均其后裔。正因如此,人们往往把秦琼后裔居住地,误作秦琼故居。
  1、秦家道口——秦津墓
  史料中,只有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中提及:秦琼的墓在历城东北乡济水之阴秦家道口。续修县志载文,是引自朱照《锦秋老屋笔记》的记叙。其实这里所指秦琼墓,实为秦津墓。
  历城秦家约在宋初,族居秦家道口,多是船户兼业农商。
  秦津(约1193年——?),其先世为历城人。据其墓碑文云:津为唐胡国公秦叔宝之后,而其世不可考。只知他的高祖秦崇,曾祖秦昌皆务农,祖父秦德、父秦宝皆富足,常出资出粮接济贫苦人家。津自幼体壮力大,勇气过人。十六、七岁时恰逢天下大乱,他不畏苦,学骑马、练射箭,由于他肯勤学苦练,终在地方上小有名气,乡里中不少人自愿随他习武。后为伍,曾授历城军民提控(官名),又署历城县令兼东平军提控,后领曹州事,升德州防御使,二年后复还曹州领州事等。
  乾隆《历城县志》引崇祯旧志载:“龙山西北秦家道口,有元朝东平防御使秦津墓。墓前有秦氏先莹碑铭,……载津事甚详”。秦津之碑文与乾隆历城志书所记一致(官职等小有出入)。可知,一是秦琼的后人在秦家道口族居过;二是又出了一个名叫秦津的人物。他为官20多年中,率军征战数千里,且屡立战功,在地方治理上也卓有政绩。他有四个儿子。当时的武略将军泰安州仓使是秦津的弟弟。
  1926年《续修历城县志》时,距秦津生活的时代,已有六百多年了,只据秦家道口传有大墓,没经勘察,又未核对前志,而臆断为秦叔宝之墓,实为讹误,害人不浅矣。
  2、洛口盐商
  清顺治初年,秦、关、范三姓,取得全省的盐业经营特权,恢复了山东盐业的产销,据说,“山东盐法志”上确有记载。秦氏原是历城清河岸边秦家道口的农业兼船商世家,在航运业里熟知河道深浅,又通晓盐业利弊,且借藉祖宗阴德,具有一定实力。其敢于带头承担异族军势控制下的盐业经营,多少带些历城土话玩“地头蛇”的味道。并巧妙地利用了清廷在军事初定后,急于恢复税收,安抚民心,控制盐民的心理,取得了明代盐商也未曾有过的一些特权:如捐几品官职(即花钱买官),自办缉私武装、简称盐巡,组织水陆运输专线,行货插黄旗,不应官差,各县盐店称盐公所(店)等等,当然也是以全家性命和众多伙友的头颅为担保的。当时秦、关、范三家效仿三国时“刘、关、张”结拜兄弟之举,在洛口镇建三义街,筑有通街宅第。在历城西门里太平寺街设有镖局,后在西关建有接待所,一时显赫无比,康乾年间达到顶峰。时各县新任县长,在尚未接任视事前,大都先往县盐公所,接印后,才搬住县府,其官商地位,一直为社会公认。我家庆治公死后,追赠有蛟龙碑,可见一斑。以盐业起家,世代经商的关家,与秦家遂成为世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洛口的关友声与我父早年为小友,约在20年代,三义中最后的关家移居鞭指巷,友声先生一生从事艺术,长于绘画,又擅长书法,可算济南名士。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先祖叔明公等人去洛口复勘,三个街尚存,街头碑碣及旗杆台还在,而房己数易其主了。《续修历城志》中说:“……裔孙有行商致富者居住洛口镇。”当指于此。
  3、移居沙苑、花店街家祠
  秦氏自经营盐业发迹后,在顺治、康熙年间,为提高其社会地位,先整修了大槐树老宅,立了石碑。为便于与盐运使等官方联系,及教育子女等,于历城西关外的沙苑一带(今上元街)分建宅第,为后世各支分居打下基础。又在花店街(与上元街相接)建了秦氏家祠,维修了五龙潭公祠,置买了北园姜家庄坟地等。主事男丁往来于洛口西关,而妇老婴幼渐定居西关,铁路开通后,则摒弃洛口,全回济南。清末,在盐业经营的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把凭照卖出,改坐地经营,除断断续续的做行商,并改经他业。由于西关的沙苑逐成为商居中心,秦氏后人渐在此定居,遂有“秦叔宝宅地西关沙苑”之说,实为秦琼后裔宅在西关沙苑。
  4、仲宫传说
  仲宫是西汉终军的故里,古称终军镇,又名中公集。金代设有仲宫镇,清末名终宫镇,后沿称仲宫,是历城南部山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盐商是商、官、士的混合体,依附于封建王朝的专卖制度,以取得稳定富足的生活。秦家原在仲宫镇西南四、五里路的营而庄,有20多亩坡田,由居住在西关的高祖德刚公往来照管。道光年间,其族人有个“山”字辈的女儿,与老家在仲宫,后居家历城西关盛唐巷的毛鸿宾结婚。毛鸿宾(1811——1867年),字寄云、又字寅庵,道光年间进士,由编修累擢御史,咸丰十一年(1861年)署湖南巡抚,同治二年(1863年)升两广总督,后因事失察降调回归故里,同治六年(1867年)病故,墓在历城东大辛庄。时曾祖兆焕远赴广东探望,未被重视,临回行前,身为总督夫人的姑母,赠送阴沉木冥器一口,指定给其父备用的,另送银两若干。曾祖不受银两,谢绝。姑母无奈,便说这是她个人的私房钱。曾祖说,我替姑母留着,钱总是您的。随后运棺回来。至今我家还保留着毛鸿宾正楷书写的扇面,上款称曾祖为内侄。
  由于从广东带回来这笔“外财”,秦氏就在仲宫街上,创办了油坊和烧锅(酿酒)。仲宫的油和酒主要销往济南,是用毛驴驮到西关城顶街上货栈出售后,再把空油桶驮回家,控出桶内底油作为家用。春天花开时,家里也有人去南乡游玩,并于清晨帮采玫瑰花,供烧玫瑰酒,这些已都是百年以前的往事了。高祖、曾祖的一生都往来于洛口、仲宫之间。
  大约光绪年间,毛家败落,出售田产,成为乡绅家庭,并来索要当年承诺“钱是您的”的广东那笔旧帐。那时土地及农副产品不值多少钱,于是秦氏閤族商议,在一怒之下,将南山田产、油坊、烧锅一齐出净,因钱还凑不够,又把西关擀面巷住宅也卖掉,一次还清毛家“私房钱”,从此不再往来。
  1937年冬,日寇攻占济南前夕,本着“大乱居城,小乱居乡”的古训,全家去营而庄避难,住老友张宗成家。当年德刚公住过的老宅,已易主张宗茂家,村塾老屋的墙上,还贴着祖辈伯达公在仿稿纸上写的诗,在仲宫镇街上,走着曾祖兆焕公领修的石板路,北阁子旁大小碑碣中,有3块碑上刻着兆焕公为“首事”修阁子,修石板路的事迹,最后一次修的石板路,已辗出道道辙沟了,油坊原址,已成为农家草房小院。
  秦氏在仲宫四代百余年,属农、工、商兼业户,又办私塾,在仲宫有一定实力和声望,成为秦叔宝的后人在仲宫,自然秦叔宝也是仲宫人的习说了。故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秦叔宝是南山仲宫人”一说。50年代末兴建卧虎山水库,原营而庄址已淹入库区,现营而庄为向南山搬建的新区。
  奇怪的是,《续修历城县志》纂校采访姓氏中,有附生邑人秦兆骏。是曾祖兆焕公的本家小弟弟,看来采录讹传也有秦家人的事。
  四、敬祖与寻根
  秦琼是济南历城人民尊崇敬爱的乡贤,是历来被讴歌赞颂的英雄人物。作为历城秦氏的后人,除引以自豪外,当自爱,不辱先祖英名。还有世代相沿老人常说的一些不成文的做人处事信条。一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可老守一辈子田园;二是选准方向走到底,遇明主不二心;三是为朋友要实在,讲义气,要两肋插刀;四是强身习武,卫家保国等等。我辈自幼,即在本街的孟家花园练习武术,家里也备有石锁、石杠、砂袋等,兄弟中,从军、学工、施教,跟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走下去,足迹踏遍了新疆、甘肃、四川、黑龙江、辽宁、天津等不少地方,敬老更要颂今。
  1984年8月市领导在珍珠泉开会时曾说:济南出过历史名人200余人,其中有秦琼等。笔者即据史料及家祖传说,写成《秦叔宝生平籍贯考辩》送呈,文中提出修建“秦叔宝纪念堂”的建议。在修缮五龙潭公园时,又于1985年2月上书市领导,对于修建秦琼纪念堂,除作为公园景观,介绍生平遗迹等外,亦可设中国历代冷兵器馆,把我国古代十八般武器,尤其是冷器暗器(飞标、连弩、袖箭、飞刀、石弹子、火铳、钢铗、熏香、迷药等)等作为一总结性的陈列,这些数千年来的实用兵器,为世界各古文明国所未有,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
  1992年4月,又给省、市委书记上书,建议拍制“秦琼”电视片,并将构思的故事梗概及分集主题等交给派来的编写文员。
  早居他乡的秦氏后裔中也有不少是当年随军东征或因联姻去高丽(今朝鲜、韩国)或辗转日本,及其他各地的,一代又一代,繁衍在海外。他们至今仍牢记祖先,不忘根本,也来信寻根。如1990年11月13日,韩国人秦文宗先生来信,其信不长,但有代表性,谨录于下。
  谨启、菊秋之节:
  贵体万重仰视,托者曾研究鄙氏系谱,而间有疑点数起,故阅览本国图书馆及日本国国立国会图书馆之诸文献,然未得详解。由是,千思万虑之余,如左,仰烦依别添教示,恳望。
  阁下若有探知之道则,山东省历城县秦叔宝之阡茔,果在於城东北乡,济水阴与否?秦家道口有无如何?此乃托者之所素愿悉者也。追而,托者欲探知之事则,秦叔宝之宗谱中,最初序文,及秦叔宝以后,自五世至十世之内外关系文献也。或可问议于秦叔宝之后裔孙耶?缕缕猥烦请聆,不胜悚惧,伏惟。但有关手续费,拟于处理完竣后,一并汇寄,以利按外汇法,即将邮送璧还,补足之计耳。尊亮不宣。
  一九九0年十一月十三日
  这是一封用横条宣纸,手笔繁体字,自右竖写的寻根问祖信函,写给山东省立图书馆长的,后转来我家。看来,这位老先生,有一定的汉文基础,并对家世宗谱发生了兴趣,作了些调查了解。所提秦家道口等事,当依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而来。还关心宗谱序文、五世至十世情况,是想了解其先祖走出的原因等。经研究,由年已八十的老父回信。关于秦叔宝生平,历城大槐树庄人、五龙潭祠、花店街家祠、秦叔宝墓陪葬于西安昭陵、秦家道口有秦津墓、历城秦氏后裔及流散情况等都作了回答,回信未提冶铁世家之说。并附赠五龙潭公园的故宅石碑照。后送省图书馆转发。
  秦若轼
  苏轼与历城籍同僚刘庭式
  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1037-1101),于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州郡长官的辅佐)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此时,苏轼胞弟苏辙正在齐州——济南任职,兄弟俩虽同在山东,却难以相见,只好鸿雁传书。苏辙在信中特地介绍了时任密州通判的历城籍人士刘庭式在家乡娶盲女为妻之事。
  苏辙在信中说,从刘庭式乡邻之言中得知,刘庭式是个很讲礼义的人,在举进士之前,曾“议娶乡人之女”,但尚未送聘礼定亲。庭式及第后,其女因病双目失明。女方是贫苦农民,不敢再提与庭式的婚事,有人劝庭式“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终娶盲女为妻。
  齐、密两州相距近千里,当时书信来往当属不易,且兄弟情深,信中欲说之话必定不少,但苏辙却在信中不惜笔墨介绍了刘庭式的上述情况,这固然与刘在苏轼府中任职有关,但也可以看出苏辙对刘庭式高尚品德的敬重与钦佩。其实,苏轼又何尝不敬佩刘庭式的品格呢?他在《书刘庭式事》一文中,除了转引苏辙信中上述内容之外,还写了盲女及刘庭式后来的一些情况:“盲女死于密,庭式丧之,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复娶。”接着,文章通过问答的形式,写了刘庭式对妻子的真挚感情:苏轼有一次偶然问他,哀生于爱,爱生于色(指容貌美丽),你娶盲女,与之偕老,这是一种义(意思是说这不是爱),那么你对她的爱由何而生?她死后你的哀伤又来自哪里?庭式回答说,我只知道我死了妻子,“有目亦吾妻也,无目亦吾妻也。”如果象你说的因色而生爱,因爱而生哀的话,色衰了爱就减少了,哀也就淡忘了,那么,凡是“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岂不皆可以拿来做妻子吗?“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是指那种穿着漂亮站立街头、貌美能挑逗人心的女子。苏轼听了刘庭式的一番反驳,深为其对妻子的忠诚态度所感动。
  苏轼与刘庭式在密州共事几年,建立了深厚感情。当时,密州连年饥荒,身为太守的苏轼也是“斋厨索然,不堪其忧”。他在《后杞菊赋》中说,他和刘庭式几乎每天都一起沿着古城废圃寻找野菜充饥,一旦有所发现,两人便“扪腹而笑”,可见他们是甘苦与共的知心朋友。
  苏轼离开密州八年之后,有人告诉他在庐山见到了刘庭式(时任监太平观之职),说此人依然健壮,“面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往复六十里如飞。”苏轼“闻之甚喜”,并将这一消息写信告诉了仍在密州的友人赵杲卿(赵也是刘庭式的朋友)。刘庭式隐居庐山多年,后以高寿而终。
  李秉楹
  苏辙笔下的历城知县施辩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1039-1112)在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由陈州(今河南淮阳)调至齐州——济南,任掌书记(太守的从官),一呆就是三年。当时齐州治所就在历城县境内,三年中苏辙不可能不涉及到与历城有关的一些人和事。
  熙宁七年(1074),即苏辙来齐州任职的第二年,大雨,历城南部山区山洪暴发,涌入泺水(源出南部山区,在泺口入古济水),冲垮了城西门护城河上的桥梁,阻断了交通要道,造成极大不便。在历城知县施辩的积极建议下,州府重建了一座石桥,即泺源石桥(今趵突泉公园以北的泺源桥)。作为掌书记的苏辙,亲历了此事,感到有“不可不记”的必要,遂写了《齐州泺源石桥记》一文。多亏苏辙这篇文章,使当时历城知县施辩为民办实事的形象跃然纸上,流传至今。
  从苏辙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出,历城知县施辩是向州府申请建桥之人,他说:“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意思是说,洪水年年都把桥冲毁,因此请求建一座石桥。由此可知,原桥可能是木桥,易被冲垮,他建议修成石桥,一劳永逸,免掉年年修补之苦。可见他是个颇有眼光之人。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修建石桥的具体措施:“距城之东十五里,有废河败堰焉,其弃石铁,可取以为用。”这说明他在向州府建议之前,早已考虑到如何不增加民众负担而作过调查,足见其具有爱惜民力、勤于政事的良好官德。州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批款廿七万,并且“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财力、物力、人力都没有取之于民,在“民不知焉”的情况下,就把石桥建好了。在施工过程中,齐州太守李公(李肃之)“日至于城上”监督指挥,而历城知县施辩则“实具其材”,负责后勤供应,苏辙称赞他“敏于事”——办事敏捷勤快。
  总之,在苏辙笔下,施辩是个有责任感、有爱民心,能为百姓办实事的七品芝麻官。
  李秉楹
  华广生及其所著《白雪遗音》
  华广生,字春田,清代历城人,生卒年未详。自幼喜爱俗曲,好学不辍,精于音律。历城古为曲艺之乡,曲山艺海,源远流长,流传的曲牌丰富,传播及演唱也十分广泛。至清代,因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各类曲种、曲牌及曲艺人才流入,名家辈出,曲艺活动日渐活跃。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不致湮灭,而得以流传后世,华广生于嘉庆九年(1804)以前就开始了搜集、整理俗曲的活动,搜集的地域是以山东济南为中心,兼及南北诸曲调,搜集的方式是除本人采访、征集外,还通过友人、同好搜集、函递进行,历时二十多个春秋,至道光八年(1828)始完成搜集,编订后刊印成书。
  《白雪遗音》分四卷,共收马头调、满江红、银纽丝、九连环、剪剪花、岑儿调、剪绽花、起调及南调等曲牌的曲词,计780首。所收曲词主要反映小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大多取材于地方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应景歌词、经典掌故及格言训教等内容。搜集也极为慎重、广泛。白雪遗音描摹之细腻、语言之委婉均超过了当代的同类作品,且按曲牌编排,易于探索。本书还保留了马头调的工尺谱,使其未失民间俗曲的本来面目,是民间多方面趣味的集成,对研究文学史、俗文学史、山东曲艺史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堪称珍籍。
  在《白雪遗音》中,优美的情歌俯拾即是,而难能可贵的是在某些曲词中反映了底层民众饥寒交迫的生活,有的更把广大民众对贪官污吏的谴责和诅咒的思想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如〔马头调〕《不认的粮船》:
  “不认的粮船呵呵笑,谁家的棺材水上飘。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上写着,钦命江西督粮道,孝子贤孙,手打着哀幡,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
  它把贪官的粮船比作“棺材”,旗帜比作“引魂幡”,拍马的下属比作“孝子贤孙”,而将那些被锁拿的百姓,则比作“送殡的人”还被麻绳套着,“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意志和愿望,表现了对贪官的刻骨仇恨;再如〔马头调〕《李毓昌》抒发了人民对清官的热爱,用俗曲这个艺术形式再现了史实,伸张了正义,抒发了民众的心声;《穷妓》则反映最底层——妓女生活饥寒交迫的惨景,确如郑振铎先生所称赞的“几乎是取之尽珠玑”。华广生独具慧眼,能大胆地冲破封建传统的禁锢,将这些具有广泛人民性的作品搜集并保留下来,在俗曲史上是值得重视并大书特书的。诚然,《白雪遗音》也保留了某些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的曲词,但瑕不掩瑜,《白雪遗音》的价值正逐步为多数的学者和读者所认识,其影响越来越深广。
  仅据笔者所知:民国期间,郑振铎和汪静之先生选取其中精华分别出版,书名为《白雪遗音选》、《白雪遗音续选》;解放后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作了公正的介绍与评价;赵景深先生发表略谈《白雪遗音》等学术评介文章,并为出版的线装四卷本撰写了序言;近年来出版的《明清民歌选》及《情经》等书也选取了《白雪遗音》精华部分及有关内容。《白雪遗音》中的某些曲词至今仍传唱不衰,表现了颇具强大的艺术生命。
  谢兆有
  主要参考书目:《山东曲艺史》《齐鲁文化大辞典》《曲艺杂谈》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