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杨祖汉” 相关
共 30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2014年台湾地区朱子学研究的相关资料。
2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学界概况包含学者简介、李存山、杨祖汉、彭国翔、吴光辉、田炳郁、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日本朱子学文献编纂与研究等介绍。
3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4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祖汉1952年生广东新会人是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学士,香港新亚研究所哲学硕士,现任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哲研所特聘教授、香港新亚研究所荣誉教授,东方人文学术基金会董事等人物详细介绍。
5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6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 类型: 正文
本文评述了牟宗三先生对中国儒道佛三教哲学的诠释,以及通过对康德哲学的消化给出的中西哲学会通的途径。除了遵从牟先生的研究外,还对他在宋明理学中的诠释进行了反省,并参考韩国朝鲜朝主理与主气两系对朱子学的理解,借用康德道德哲学中提出的人性中自然的...
7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论朱子所说的“诚意”与“致知”关系的问题包括阳明与牟宗三先生对朱子致知与诚意关系的评论、致知是诚意的先行工夫如何可能、引朱子论致知与诚意关系之文献来说明、结论情况。
8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5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2015年中国台湾学界朱子学研究成果相关资料包括高荻华《从郑玄到朱熹:朱子〈四书〉诠释的转向》,葛德娜(Gardner D.K.)著,杨惠君译:《朱熹与大学:新儒学对儒家经典之反思》(初版),石力波:《钱穆的朱子学研究》(初版)等...
9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朱子对《大学》中的“明德”进行了注解,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有人认为明德是指心,有人认为是指性。牟宗三先生认为,按朱子的意思,明德是指性,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和修订。然而,通过研究朱子的相关文献,我认为明德涉及心性(理),性理在心中显现。明...
10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朱子非常看重《大学》,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明白的文章。他根据《大学》的内容,提出了儒学成德之教的程序,并对《大学》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和讨论。朱子的解读对后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士人修养的标准教法。虽然近年来对朱子学的解释有所不同,但大多数人仍...
11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根据朱子的观点,他将明德理解为性与心知的结合。他认为性理存在于心知中,是心对于理本来就有了解的结果。心对于理的了解使得德性的理在心中呈现出明亮显著的特征。朱子并不直接将心等同于明德,他强调心需要通过理的认知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德性。他关注的是心...
12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牟宗三先生认为朱子对明德的规定应以性理为主,将心性二者作明白的区分。他认为,在朱子的理论中,性是心的认知对象,心的活动是认识的作用,通过认识性理而为善。他指出,心并不是自发自律地给出道德行为的本心作用,而是依据性理为心所知的对象,进行实践的...
13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明德包含了心与理两者的关联,心是主体,理的意义在于心中得以彰显。人具有虚灵的心,而在心中万理咸备。因此,心具有本知理的作用,是人可贵之处。朱子认为人本来就有对道德之理的本知,在心中就能展现出来。朱子认为明德是人的本有,不管是何人,即使是昏愚...
14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朱子对明德的理解与性理、心知的关系存在争议,牟宗三严格区分心和理,并认为明德只能通过性理来理解,而心知对于理的了解是通过后天的经验和认知作用来使心涵摄理。牟宗三将朱子的理论判定为横摄系统和后天的渐教,并认为朱子的解释无法保证心知对理的普遍性...
15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参考文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