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52 / 551
766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从福建回来,不觉已半月余,由于甫到家便病了一场,未能及时执笔整理思绪,此时回忆起来,一些所见过的画面已有些模糊,但途中的某些心情感受,反倒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愈加深刻和清晰。作为一位系统接触中国哲学才不过一年的研一学生,能够有机会...
767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朱子之路的成行,倾两岸许多人力。众人带着不尽相同的目的,刻意开发出这么一条旅程。许多难能可贵的因素,成就了它的价值,其中之一便是路线。迥异于一般观光行程,我们浩浩荡荡翻山越岭,可能只为一汪寒泉,或是一座古墓。这些地点多数难凭己力而...
768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现代交通的便捷足以让古人瞠目结舌,从福建武夷山到湖南长沙,八百多年前,朱熹和他的学生整整花了三个月,早秋启程,初冬方到。而今天,我们从长沙到福州,坐火车16个小时,坐飞机一小时十分钟。快是快了,然而我们的生命似乎也因此被压缩成一块...
769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朱子学在历代如何被继承与发展,是我近年来最关怀的问题。但是以往认识的方法,只能从文献入手,再透过对历史的理解,建构出自己的观察。但是此次去朱子之路,却给我另一番新的启发,就是朱熹的继承与发展,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式;不仅是在文献上...
770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希望这条朱子之路,每年都能继续举行,让学子们都能亲临朱熹曾经行走之处,对朱子之道有更深的体认 ,让朱子学能够渊远流长,继续被发扬光大。
771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八天七夜,身为认识义理的初心者,我似乎也在懵懵懂懂间被天、地、人三方面填实了。朱熹之于我,再也不仅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也不仅是古圣先贤中,因认识不深而对其言行无深切理解的那号人物。世界朱氏联合会将推展先祖朱熹的思想视为重大目...
772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很高兴参加朱氏宗亲会举办的“朱子之路研习营”,在八天的行程中,游历了福州、南平、建阳、武夷山等地,尽览闽北的山水风光,也对朱熹的生平足迹了解更透彻,以前只是地理名词的福建山水,悉数至眼前。热带地区樟树何其多,但要和这两棵相媲美,又...
773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吃一壶武夷大红袍的桂芳香,坐在“鸢飞鱼跃”书帖前,点阅着一张张来自福建的青山绿水,以及……天幸我能够参加这个特殊又平凡,陌生又熟悉的旅程。一群仿佛受着祖先的声声召唤,四面八方聚集着无形而有力的心愿,促成了这趟寻根之路。连日来,尤溪...
774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台湾朱子学研究会、台湾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组织的,由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中央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逢甲大学、中正大学、成功大学,和湖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共11所高校的教授,和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40人组成的“...
775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对于真实踩踏在先哲故里的问道者而言,朱子已不再是被学科理论节节支解的人物,而是个如此真实而立体的伟岸生命,其精魄穿越千载、凛凛犹生。一名学术研究者,只是观看朱子之路;唯有生活实践者,才能算走上朱子之路、体现朱子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
776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距朱子之路研习营结束已有一段时间,而我终于有了时间,来清理自己颇为纷乱的思绪,将关于朱子之路的些许心得零星记下。犹记得8月6日,初到武夷山,阳光热烈得让人炫晕。几乎是毫无准备地,一下子就开始了朱子之路的行程。据悉,“鹅湖之会”的经...
777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一个活动的成行,其背后都有许多默默付出的人在帮助,他们的信念一致,就是想要透过这个活动,传达出朱熹对于世人的关怀,感谢每个单位的付出,以及全体师生学员们的参与,让年朱子之路顺利圆满,在此致上最深的谢意!
778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此地因朱熹的诞生而闻名遐迩,南溪书院古朴庄严,正堂中立了朱熹的塑像,两旁则是朱熹手写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相传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
779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五夫镇位于武夷市东南部,是个纯朴而宁静的偏壤之地。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是朱熹从师就学长达四十年的理学思想的形成地,此地留下了兴贤书院、朱子巷、紫阳楼等历史遗迹。朱熹曾在兴贤书院讲学授徒,“兴贤”其名之由来据说是“兴贤育秀,继...
780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位于九曲溪畔,是朱熹完成《四书集注》并以它为教材创立学院、广收门徒 、著书讲学、培养人才的摇篮。朱熹的理学思想由此传播,当代著名的学者都曾就学于武夷精舍,一批理学家也相继在此择地筑室,读书讲学,有的还以“继志传道”为己任。由于朱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