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317
颗粒名称: 从历史到生活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43-144
摘要: 本文讲述了对于真实踩踏在先哲故里的问道者而言,朱子已不再是被学科理论节节支解的人物,而是个如此真实而立体的伟岸生命,其精魄穿越千载、凛凛犹生。一名学术研究者,只是观看朱子之路;唯有生活实践者,才能算走上朱子之路、体现朱子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行道者”。在考亭书院前,导览的老师提及当地将筹资,以考亭为中心,打造一座朱子文化城。此一立意诚然美善,但如何让朱子文化不只是一项观光产业,而能够成为一种落实于生活的内涵;换言之,除了行销朱子文化,当如何实践朱子文化,也许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省思的课题。
关键词: 历史 生活 朱熹

内容

除了盘桓于武夷胜地,我们也一同静坐于铅山鹅湖书院、奠祭于黄坑朱子墓园,并于寒泉精舍、考亭书院等地,遥思大儒典型。对于真实踩踏在先哲故里的问道者而言,朱子已不再是被学科理论节节支解的人物,而是个如此真实而立体的伟岸生命,其精魄穿越千载、凛凛犹生。
  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一部大作,将理学研究从思想观念的抽象辨析,拉回到产生思想的历史时空之中,让具体的政治社会意涵得以呈显。然而我更关心的是,除了让“观念”回归“历史”以外,能否进一步让“历史”走入“生活”? 对理学家而言,道在日用寻常之中,其生活是一求道的生活,其思想除了有着因应政治社会的特殊性,也有着安立人格、提撕生命的普遍性。特殊性的一面显现在历史世界之中,供人无限怀想;普遍性的一面则可通向今人的生活,藉着不断的实践,延续起千载的慧命。
  我一直深信,传统中国学问的根本特质在“兴于诗”的一“兴”字,文学艺术偏重情意的兴发,思想义理则偏重灵觉的兴发。古人对现实人生的真切感受,落于文字、形成经典,后世子孙闻之而兴起,兴起而再创造,文化的源泉于是乎能够生生不息。在这个“先觉觉后觉”的兴发传统之中,生命的体验与实践始终是一窥堂奥不可或缺的钥匙。透过体验与实践,才能让丰厚的传统资源,灌注于现代人的生活与学习之中,获致滋润其身心的真实利益。
  因而,走在朱子之路上,不仅仅是历史的踏寻,更意味着生活的实践。一名学术研究者,只是观看朱子之路;唯有生活实践者,才能算走上朱子之路、体现朱子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行道者”。与我们同行的华东师大教授朱杰人先生,近年来致力于让古礼重获新生,在座谈会上朱教授播放了其公子的婚礼影片,仪式采用的正是《朱子家礼》,看着朱教授谈论古礼的投入神情,不啻体现着行道者的特殊风采。
  在考亭书院前,导览的老师提及当地将筹资,以考亭为中心,打造一座朱子文化城。此一立意诚然美善,但如何让朱子文化不只是一项观光产业,而能够成为一种落实于生活的内涵;换言之,除了行销朱子文化,当如何实践朱子文化,也许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省思的课题。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孟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