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溪县” 相关
共 4826 条 76 / 322
112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的审计机构,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其中,国家审计机关自1984年5月起开始对各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实行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机构则根据《审计条例》设立,对本单位和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技术经济效益进行监督;...
112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的审计分类,包括工业交通企业审计、商业粮食外贸企业审计、农林水企业审计和文教卫生事业审计。对于工业交通企业审计,主要关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商业粮食外贸企业审计则注重审查商业交易的合法性和外汇交易...
112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审计局的审计管理,包括计划管理、人事管理和质量管理,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计划管理包括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审批;人事管理注重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质量管理则强调审计报告的审核和重大案件的集体研究决定;机关档案管理则...
112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财税的情况,介绍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以及管理的相关内容.
113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清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田赋、丁役、粮米、厘金、盐税等。民国时期税收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加。解放后,税收仍然是主要收入来源。财政支出方面,明清时期大部分用于官兵薪饷和祭祀等费用,民国时期以政党自治经费和公安...
113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1949年至1990年期间的财政收入情况。其中,税收收入是主要来源,包括农业税类和工商税类。农业税类包括农业税、特产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而工商税类则包括货物税、商品流通税、工商统一税、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此...
113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财政支出重点因时期不同而变化,但主要涵盖官兵薪饷、祭祀、政党自治经费、公安保卫警察经费、文教卫生经费、经济建设经费和其他支出。解放后的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预算外支...
113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代、清代的财政管理机构主要由主簿、主管和库书组成,他们负责记账和出纳工作。民国时期开始设立财政委员会、会计室等机构,并逐渐建立了财政预决算制度。解放后,财政管理体制有了较大的变革,实行了财政统收统支的体制,并逐步划分了县一级和乡...
113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税务的情况,介绍了田赋、农业税,契税,工商、地方各税以及培养税源和税务管理的相关内容。
113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税务的情况,介绍了田赋、农业税,契税,工商、地方各税以及培养税源的相关内容。
113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至清代,安溪县设有税务官员负责盐商税务和税课的征收。民国初期由于政局动荡,税收管理机构不太稳定,每种税种设立一个征收机构。解放后,建立了国税征收机构和地方税征收机构,分别负责国税和地方税的征收工作。地方税征收机构从县屠宰税局和...
113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金融活动历史悠久,包括典当、民信局、银行等机构。1949年后,安溪金融事业进入崭新时期,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1978年后,金融体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体系。至199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
113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的典当行、民信局和票局等金融机构。典当行主要是典当和借贷服务;民信局负责解付侨汇和提供侨批服务;票局则专门从事货币兑换和汇兑业务。此外,还介绍了民国时期的银行机构,包括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还有中...
113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的典当、民信局和票局等金融活动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
114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金融历史,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金融机构及业务活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