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24 条 204 / 1342
3046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唐五代石嘴山地区建置的定远城,定远县,警州,新昌军等内容.
3047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定远城是朔方军屯兵重地,第一次为景龙元年(707年)朔方行军大总管张仁愿所筑;第二次为先天元年(712年)由朔方行军大总管郭元振筑的内容.
3048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新昌军是是唐初关内道直属九个军府之一,位置在今平罗县东北的内容。
3049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筑定远军城的名将,定远军城始筑者张仁愿,筑定远军城的名将,定远军城修筑人郭元振,羊马城筑城者李祎的内容.
3050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唐代石嘴山水陆交通的民族团结之路——参天可汗道,黄河水运,魏少游与六城水运使的内容.
3051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参天可汗道是唐太宗决定修建的一条交通大道,由灵州向北直达贝加尔湖以南的回纥衙帐,是唐贞观之后很多少数民族纷纷要求举部内迁的一个重要原因的内容。
3052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高祖巩固北部边防,一方面招募江南造船工人到灵州造战舰,一方面“大发卒”抽调兵员,组建成黄河上的水师,春夏秋三季行河巡防的内容.
3053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魏少游与六城水运使,黄河水运是是朔方军镇的生命线,朝廷在灵州专设六城水运使,管理河外六城的水上运输的内容.
3054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朔方军镇驻兵重地定远城的朔方军镇驻兵重地定远城,定远军城的内容
3055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朝初年,北方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势力强大,动辄以数十万骑兵南下掳掠,成为朝廷的主要边患。朔方军镇设立的伞形防御线的内容。
3056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定远军城是塞北江南的北面门户,朔方行军大总管郭元振认为“西受降城远阔,丰安势孤,所以在此修筑城池,以便互为应援的内容.
3057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唐末五代石嘴山地区少数民族的后突厥,回纥(回鹘);吐蕃;党项的内容.
3058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后突厥(682年~745年),是突厥阿史那氏族在蒙古高原重建的东突厥汗国,又称"后突厥汗国"、"后东突厥汗国"、"突厥第二汗国"的内容.
3059
吐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
3060
党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于唐太宗贞观、唐高宗显庆年间开始迁入石嘴山地区,唐中后期大量进入的内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