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黄河水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99
颗粒名称:
黄河水运
分类号:
K242
页数:
3
页码:
142-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高祖巩固北部边防,一方面招募江南造船工人到灵州造战舰,一方面“大发卒”抽调兵员,组建成黄河上的水师,春夏秋三季行河巡防的内容.
关键词:
唐高祖
石嘴山
黄河水运
内容
唐代石嘴山境内的黄河可通行木帆船,逆流上溯,可抵灵州、丰安军、雄州(今中卫);顺流下驶,可经三受降城至今山西省西北的河曲、保德。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渊在朝廷询问群臣:有什么良策能巩固北部边防?将作大匠于筠建议在灵武、五原一段黄河组建“舟师”,以防突厥渡河南下。中书侍郎温彦博附议说:魏挖掘长堑防匈奴,行之有效;我们可利用黄河天堑,于筠的办法可行。李渊当即采纳,一方面招募江南造船工人到灵州造战舰,一方面“大发卒”抽调兵员,组建成黄河上的水师,春夏秋三季行河巡防。唐开元九年(721年)之后,沿黄河南起今中卫市、北至内蒙古托克托县,都属朔方节度使的防区,驻有士兵近7万人,战马4万多匹。这么多的军马,后勤运输的数量庞大,光是制作军衣的布匹,每年需运200万匹。至于军粮,要运几千万斤,其中大多数以水运完成。而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的150多年间,宁夏平原没有战乱,所产粮食自给有余,就装船顺流而下,供应下游三受降城、振武军城各地的驻军。按当时的船型,每船可载26吨多,不但运量大,速度也比牛车快得多。而在唐初和唐末,宁夏平原烽火连绵,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连灵州、定远军城、丰安军城、盐州的军粮,都不能自给,须每年花费60万缗钱,从“北都”(今山西省太原市)购进军粮,再用牛车运到黄河岸边,然后装船逆流而上2200多里,运抵定远军城等地。黄河中走上水的重载船舶,按船的载重量要减载2/3,每船最多只能载9吨,而且全程都靠人力拉纤,所以规定上水重载日行程为30里,空驶40里,下水不分空重日行150里。往定远军城运一趟粮,上水要走80天,下水走15天。上水拉纤,船夫十分辛苦,而且有生命危险,所以《新唐书·食货志》说“溯河舟溺甚众”。贞元年间(785~805年),吐蕃军东进,宁夏南北战火不断。吐蕃多次破坏灌溉渠道,本地粮食绝收,只好再度从山西用船往定远军城、灵州、丰安军城运军粮。唐代的定远军城,又是一个水旱码头。河西各地有大车通往这里,河边还有渡口和码头。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