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唐末五代石嘴山地区少数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0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唐末五代石嘴山地区少数民族
分类号: K242.4
页数: 6
页码: 149-15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唐末五代石嘴山地区少数民族的后突厥,回纥(回鹘);吐蕃;党项的内容.
关键词: 唐末五代 石嘴山 回纥 吐蕃

内容

后突厥
  突厥内迁后又再度兴起,故名后突厥。后突厥于武则天执政时,即公元7世纪末进入石嘴山地区,公元744年灭亡后,散居各地,融入其他民族。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东突厥灭亡。贞观八年,唐太宗决定在内郡建羁縻州,选取朔方之地,从幽州至灵州,集中安置突厥降众。石嘴山地区刚好在范围之内,也安置了部分东突厥降众。公元682年,颉利可汗的后裔骨咄禄纠合5000人,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反叛,自称颉跌利施可汗,史称后突厥。公元691年,骨咄禄死,其胞弟默啜继立,拥兵40万,西讨党项及西突厥十姓部落,又远征中亚昭武九姓控制地区,东击奚、契丹等族,扩地万里,漠北各部族大多受其控制,势力稍逊于东突厥颉利可汗强盛时期。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助唐平契丹,受封为立功报国可汗。次年,默啜可汗向周(武则天时国号)索取安置在丰(今内蒙古五原南)、胜(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灵(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夏(今陕西靖边县红墩涧乡白城子)、朔(今山西朔县)、代(今山西代县)等州的突厥降户及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之地,又要求唐朝拨给农具、谷种、缯帛、铁。武则天开始不同意,但后来还是满足了全部要求,给予谷种4万石,杂缯(质地稍差的丝绸)五万匹,农具3000件,铁4万斤。这说明后突厥部众已不单纯以游牧为生,他们在南迁后学会了农业生产。至此,默啜成为盛唐时期北部主要边患。就关内道而言,经石嘴山地区南下,是默啜使用最多的南侵路线。朔方节度使成立前后约50年间,主要任务就是防御默啜。
  唐中宗即位后,以裴思谅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唐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默啜又率兵经石嘴山地区南下,在鸣沙(今中宁鸣沙镇)与朔方节度使沙吒忠义大战,唐军大败,士兵战死达几万人。后突厥骑兵南下至原(今固原)、会(今甘肃靖远)等州,抢走陇右监牧的牧马万余匹,整个宁夏都遭蹂躏。朔方军从成立到北宋初年撤销共200多年,最大的败仗就是这次鸣沙之战。公元708年,张仁愿趁默啜主力西征之机,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筑东、中、西三个受降城,又在平罗县姚伏镇筑定远军城,以阻挡其南进之路。但默啜对唐境的侵扰仍未停止。
  公元716年默啜出征战死。此后30年间,后突厥逐渐衰落。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后突厥国中大乱,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率大军趁乱北伐,一举歼灭其十一部,而回纥又出兵杀掉后突厥新立的可汗,牧地尽入回纥。突厥老可汗毗伽可汗的妻子(称可敦)率亲信投奔长安,唐玄宗在花萼楼大会群臣,设宴款待,即席赋事“美其事”,当场宣布封可敦为宾国夫人,每年赠给脂粉钱20万。东突厥的民众,有的留在原地融入回纥,有的南下与汉族相处,还有少部分向西投奔西突厥。
  回纥(回鹘)
  回纥原居漠北,贞观十九年(745年)大量迁入石嘴山地区。
  回纥原属东突厥之一部。最早源于匈奴,后称敕勒或铁勒,隋大业中改称回纥。唐贞元四年(788年)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又改称回鹘。在很长时间内,部族“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隋朝时牙帐在娑陵水(蒙古国色楞格河)上,有众10万。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又占据薛延陀牧地。据《新唐书·回鹘上》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年),回鹘新立可汗吐迷度“与诸部攻薛延陀,残之,并有其地,遂南过贺兰山,境诸河”。这段文字记载,对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石嘴山地区,是最详细的文字记载。它记述了三个问题:第一,在贞观四年(630年)突厥灭亡后,薛延陀趁势南下,占领了今石嘴山的整个河西地区。第二,公元745年,回鹘可汗吐迷度吞并了薛延陀,回鹘诸部又“南过贺兰山”,进入石嘴山市的黄河西岸,与唐朝以黄河为界。第三,薛延陀属于回纥的薛、延陀两姓,此时回纥的铁勒(敕勒)部又有九姓(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宓、跌结、浑)。这十一姓是贞观年间石嘴山地区的主体民族。
  贞观二十年(646年),回纥诸部至灵州降唐。唐置燕然都护府统管仍居漠北的回纥,下有六都督府、七州,均以回纥酋长、俟斤任都督、刺史。又在灵州境内设立近20个羁縻州,安置原在漠北又愿意内迁的铁勒九姓。中唐以后,又有
  部分回纥人以经商、贩马、助唐平乱等各种方式,经石嘴山地区南下,其中少数在此定居下来,逐渐融入其他民族。
  吐蕃
  吐蕃是藏族的前身,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大量进入石嘴山地区。
  公元7世纪初,吐蕃在青藏高原兴起。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许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弄赞亲自到扎陵湖迎娶。此后,吐蕃与唐朝保持了近30年的友好关系。公元656年以后,吐蕃逐步向内郡扩张。是年灭白兰,公元663年攻灭吐谷浑,占领青海全境。随后又与唐争夺西域控制权,公元670年攻破18个羌族羁縻州及安西四镇。不得已,唐派薛仁贵率十余万军西征至大非川,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吐蕃一直实行扩张政策。安史之乱后,更是趁火打劫,大肆东进。剑南、陇南、河西、陇右、西域、陇东乃至原州、盐州等地区,都被攻占。广德元年(763元)甚至攻占京都,在长安抢劫10日,最后郭子仪用疑兵计,才把吐蕃军吓出长安。贞元十三年(797年),吐蕃首领马重英率四万骑攻灵州,并破坏汉渠、御史渠、尚书渠,朔方军在留后常谦光的率领下力保灵州城不失。马重英率部拆毁盐、庆二州的州城后退去。第二年,唐朝派殿中少监崔汉衡出使吐蕃议和。吐蕃赞普提出的条件之一是“云州西尽贺兰山为吐蕃境”,也就是把今天的整个石嘴山辖区划入他的版图,还建议将会盟地点选在贺兰山(后改在平凉清水,即今泾源六盘山镇蒿店村东清水沟门)。这件事说明,在贞元年间(785~805年),石嘴山地区已有大量吐蕃族。元和十二年(817年),吐蕃派使臣论矩立藏到长安与唐议和,而吐蕃兵却在夏州、剑南、平凉等地大肆进攻。其中一路攻入灵州,与朔方军战于定远军城(今平罗姚伏镇)。吐蕃大败退去,被斩首2000级。9世纪中期,吐蕃发生内乱。河西等11州汉族起义归唐,唐军亦组织反攻,收复了近20个州。但很多州县仍为吐蕃部族控制,直到五代都未收复。而整个西北,到处都有吐蕃部落居住,但互不统属。如宁夏平原,到五代末、北宋初时,每个镇都有若干吐蕃乡或村,每个村为一个部落。如位于今平罗县姚伏镇的定远县(北宋初废县为镇),就有四个吐蕃族部落,即:都指挥使麴守荣、麴再遇管理的麴家族;巡检使西逋管理的竾浪族;巡检使越啜管理的富儿族;巡检使遇悉甫管理的小阿父儿族。位于今平罗县东北的临河镇,汉民才67户,而集中居住的吐蕃村有3个,每村百余户,各是一个部族:义征使崖悉逋管理的小父儿一族;巡检副使瘦子管理的鬼悉涡一族;巡检使埋逋管理的鬼悉涡一族。朝廷对这些大分散、小集中的吐蕃部族,采取“以夷治夷”的办法,任命小的部落头领为巡检使,大的部落头领为都指挥使。
  党项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于唐太宗贞观、唐高宗显庆年间开始迁入石嘴山地区,唐中后期大量进入。
  党项族原居青海、甘南、川西北一带,又名“党项羌”。隋朝时与吐谷浑为邻。唐贞观、显庆年间,因不堪吐蕃攻劫,两次降唐内迁共50万人。朝廷在灵州、夏州境设朝、吴、浮、归等十个羁縻州予以安置。石嘴山境内也安置有羁縻州,但州名不详。唐安史之乱后,党项族继续大量迁徙至今陕北、宁夏定居,形成“种落愈繁”的局面。
  唐咸通元年(860年)至十四年(873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占据宥州(陕西靖边城川古城),自称刺史,并建立地方武装。后因平定黄巢农民起义勤王有功,被唐僖宗任为左武卫将军、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节度夏、绥、银、宥四州。至此,由党项首领控制的藩镇形成。五代改称定难军节度使,仍控制陕北五州,表面上臣服中原朝廷。由于有世袭节度使的名号,可以公开扩充军队,李氏集团成为党项族的核心,凝聚力增强,势力逐步扩大至陕北、鄂尔多斯、宁夏东部。五代时,继续大量从甘肃庆阳、环县向灵州境内迁移,灵州、盐州大道沿线的居民,已经全是党项部落。据《宋史·外国六·高昌国》记载,北宋立国后派王延德出使高昌,因盐州地区道路不靖,只好从今陕西靖边县向西北穿过鄂尔多斯草原,在今平罗县陶乐镇附近西渡黄河。渡口的黄河两岸居住着党项族的一个部落,王延德在他的《使高昌行记中》称之为“茅女涡子族”。这个部落对过往行旅比较友善,只要付给一点“打当”就免费提供食宿,钱数也就与食宿费相当。他们的渡河方法让王延德看后很新奇。一种是单人泅渡,“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显然,这就是在宁夏平原长期流传的“浑脱”,用它可以组并成羊皮筏。第二种办法是“以骆驼牵木筏而渡”。黄河那么宽,需要多长的绳索?绳索没入水中就要承受河水的冲击,多少骆驼才能经住?到底怎么个渡法,王延德没有记载。推断有这种可能:先让骆驼将木筏拉向上游,然后解开绳索,仍用人力划向对岸。到了对岸,用同一方式返回。民国时期石嘴山渡口的木船过渡,就是采用这种原理,只不过将骆驼拉筏变成了人力拉纤。王延德的《使高昌行记》表明,五代末期党项族已大量进入石嘴山地区。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