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唐五代石嘴山地区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9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唐五代石嘴山地区建置
分类号: K243.1
页数: 3
页码: 133-13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唐五代石嘴山地区建置的定远城,定远县,警州,新昌军等内容.
关键词: 唐五代 石嘴山 定远城 定远县

内容

唐代石嘴山地区多数时期属于关内道的灵州管辖。关内道,就是靠近京城的“内地”,也就是“京畿”地区。唐末至五代还曾设独立的警州。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置有:定远城、定远军、警州、新昌军等。
  定远城
  是朔方军屯兵重地,在“灵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外”,即今平罗县南姚伏镇附近。这个军城筑过两次:据唐代史籍《元和郡县图志》《通典》记载,第一次为景龙元年(707年)朔方行军大总管张仁愿所筑;按《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郭元振传》记载,第二次为先天元年(712年)由朔方行军大总管郭元振筑。两次筑城位置都在“灵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外”,而且都属“关内道九军府之一,受节制”,只是时间相差5年。《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通典》的作者杜佑都是唐代名臣,当朝人写当时事,应属“信史”。《旧唐书》作者为五代后晋刘昫,《新唐书》作者为宋代的欧阳修、宋祁,虽属后代人写前朝之事,因属“正史”,查阅了大量档案,也不能轻易否定。这座军城筑毕后,也没有毁坏的记载。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张仁愿是始筑,5年后驻军增多不敷使用,郭元振又拓展面积重筑。
  开元九年(721年),朔方节度使设立,定远军成为所辖七军府之一,常驻军士7000人,编制战马3000匹。朔方军由于有很多北方游牧民族的战将和士兵,唐诗中称其为“六蕃子弟”(后详)。
  定远县
  置县时间不详,疑在天宝元年(742年)之后,位置就在定远军城之侧,原名羊马城,是信安王李祎(唐太宗李世民嫡孙)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前后所筑。今姚伏镇田州古塔东,20世纪70年代尚有马场大队,原属通伏乡,现属姚伏镇,很可能就源于“羊马城”。其城池规模不小,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为“幅员十四里”。后在此置定远县,因民户较多,为上等县,上隶灵州,辖今石嘴山市的河西各地,唐末至五代为警州属县。
  警州
  本定远军城,唐末撤销定远军,于景福元年(892年)设置警州,辖定远一县。五代的后梁、后唐仍为警州。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四月废州,改置威肃军,隶灵武节度使。
  新昌军
  是唐初关内道直属九个军府之一,位置在今平罗县东北,即西魏所置临河郡,详址待考。天宝年间(742~756年)撤销,其驻军并入定远军。
  石嘴山市的河东地区,在唐代由于黄河的河道变迁,冲毁大片农田,所以没有州、县设置。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