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节 重臣名宦

立业,有的归来报效祖国。

第一章人物传略本章所记人物以本籍为主、正面人物为主、现当代人物为主,也收录了数名在吉安活动的有较大影响、业绩卓著者。编纂传略582人,其中收录古代重臣名宦108人(宰辅20人、尚书53人、其他职官35 人),殿试英才38人(状元13人、榜眼12人、探花13人),古代其他人物76人,革命英烈65人,国民党将军25人(上将1人、中将10人、少将14人),人民解放军将军109人(中将12人、少将97人),副省、部、 军级以上人物86人,现当代其他人物75人。文字的多寡则根据实际需要和掌握资料多少而定。按卒年排序,卒年相同者按生年排列,生卒年不清者,按传主生活的朝代为序。

第一节重臣名宦宰辅刘言刘言(889 -953)五代时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刘言所处的时代是动乱的五代十国,是各地诸侯割据的时代。虽然他参加了数次考试,但结果都名落孙山。

唐天复三年(903)五月,北方强权朱全忠进攻入关,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手中夺得唐昭宗,控制了朝廷。朱全忠称帝后,马殷被封为楚王。马殷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广招四方宾客。此时,正好刘言来到湖南一带,他通过别人的引见前往谒拜马殷。在给马殷讲述《春秋》时,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 而且还联系了现实军事问题,深受马殷的赏识。马殷见刘言是个有智有谋、通达事务的人,立即任用他为馆驿巡官,让他负责起草奏章、檄文等工作,并参与出谋划策。刘言随马殷东征西讨,逐步成为马殷壮大势力、上台执政的得力谋士。

后梁开平元年(907),朱全忠诏令马殷与荆南割据势力高季昌讨伐郎州(今湖南常德)雷彦恭。乾化三年(913),朱友贞发动兵变,推翻了朱友珪,即位当了后梁皇帝,是为末帝。不久,晋军长驱南下,后梁京城开封形势危急。龙德三年(923)十月,晋军攻下开封,梁末帝命侍卫杀死自己。后梁灭亡后,马殷失去了后台。在此紧要关头,马殷召集谋士商讨对策。刘言根据当时形势谈了自己的看法:从我军的兵力和其他国的情况来说,我军处于劣势,只有投靠后唐才能保存我军势力,因为后唐处于上升时期,其军事势力较强。吴国一直把我军视为敌方,不能投靠吴国。马殷听了刘言的分析,立刻大喜,并即投靠于后唐。天成二年(927),马殷受后唐册封为楚国王,正式建立楚国,设置百官。刘言被任命为辰州(今湖南沅陵)刺史。他骁勇善战,深得民心。

天成三年,吴国又派将领苗璘、王彦章等率水军万人进犯岳州,马殷命许德勋为帅率战舰千艘抵御于洞庭湖中的君山之下。结果,把吴军打得大败。

马殷自封为楚王后,生活起了变化,妻妾众多,生有30多个儿子,嫡庶无别,个个骄奢。当时,刘言' 和许德勋都料到,马氏诸子日后必定会为了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刘言和许德勋也劝谏马殷应早定太子,免得以后发生王位之争。不久,马殷突然病死。马殷死后,马氏诸子的争位闹剧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内乱。此时王逵推荐刘言即投靠后晋,后晋命他为帅。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后晋灭亡,刘言又归服楚国。

吴顺义二年(922),时任吴国宰相的宋齐丘大胆提岀赋税改革,发展农业,深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不到十年,吴国民富国强。随后,吴国的大权落到李昇手里,他在金陵称帝,建立南唐。李昇在位期间, 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方面,仍继续实行吴国的保境安民政策。

南唐保大元年(943)李璟即位后,一反其父李异的保境安民政策,多次对外用兵。此时,楚国内乱连年。保大九年,南唐出兵消灭了楚国马氏政权。楚国马氏政权虽然被南唐消灭,但楚国仍然存在,许多州还与南唐对抗。其中辰州刺史刘言占据郎州与南唐抗衡。刘言凭借自己的智谋和正确的指挥,打败了南唐的军队,使南唐尽失湖南之地。

后周广顺二年(952),刘言派王逵、周行逢攻打潭州(今湖南长沙),南唐军队又大败,刘言收复了楚国马氏在南岭以北的故地。不久,南唐又派兵进攻楚国。楚国因在马殷去世后,马氏诸子争位内乱,大伤楚国元气,加上刘言与南唐多次交战,兵员伤亡较大,补员不足,新兵又缺乏正规训练,所以,楚国与南唐一交战便大败,大难不死的刘言只好带着剩下的残兵奉衷于后周。

广顺元年(951),后汉枢密副使郭威,建立后周,是为周太祖。周太祖为扩充势力,巩固政权,一方面笼络人心,一方面广招良材。正好楚国被南唐消灭,刘言依附后周。广顺三年(1953),周太祖任命刘言为同平章事、郎州大都督,充武平军节度使制置武安(驻长沙)、静江(驻桂林)等军事。同年,曾经推荐刘言投靠后晋为帅的王逵,不甘心做刘言的部下,遂举兵袭击刘言,刘言没有任何准备,兵败被杀,终年 64岁。

宋齐丘宋齐丘(887 -959)字子嵩,一字超回,号九华先生,原籍南唐庐陵(今吉安县)人,随父移居洪州 (今南昌)。父亲宋诚为洪州刺史。早年经历颇为坎坷,父亲去世很早,他依靠父亲的上司生活。不久, 母亲也去世了。为难之时,幸好一姓魏的娼妓在升州(吴国都城,今南京市)把他收留。宋齐丘好学、工文、善术数,尤喜纵横长短之说,有理政之才。五代吴国杨溥大和三年(931)任右仆射、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天祐九年(912),吴国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后为南唐烈祖李昇)被任命为升州刺史。徐知诰为发展自己的势力,改变旧习,选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士人。宋齐丘通过别人引见前往谒拜,结果大受徐知诰的赏识,把他辟为推官。昇元元年(937)任命他为左丞相;保大元年(943)授为太保兼中书令;保大五年出任镇南节度使。他凭着多谋善变,逐渐成为徐知诰壮大势力、上台执政后的得力谋士。政治上, 帮助他扩大势力,自成系统,用缓进方式,不用武力,避免震动,逐步取代吴杨政权,建立李氏政权。对北方强敌,谨守边境,不惹事端。对周围越、闽、楚、汉诸国,息兵罢战,和平相处,以便保境安民。并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加国力,巩固统治。经济上,提出赋税改革,废除了丁口税,减轻农民负担,避免人口逃亡,颇具远见。原来吴国的田税是按亩征收现钱,又有按人头征收丁口钱,因钱重物轻,百姓极为不满。宋齐丘认为,钱非从事农桑所能直接获得,征收现钱等于教民弃本逐末,因而建议免除丁口钱,田税改为征收谷帛绢等实物,交纳时按高于市价三四倍折算。此议一出,朝臣纷纷反对,认为如此将会使国家的收入每年损失亿万。宋齐丘力排众议,劝徐知诰实行。于是徐知诰把它作为“劝农之上策”颁行全国。不到10年,吴国野无闲田,桑无隙地,民富国强,为南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一步超过北方奠定了基础。徐知诰争得了民心,威望与日俱增。文化上,宋齐丘重视教育,创办金陵国学和庐山国学(即白鹿洞书院)。南唐君臣都喜爱诗词、音乐、绘画,名家辈出,影响所及,江南文风盛于五代各国。

吴国先后经历了 46年,宋齐丘任吴国宰相参政29年,仕途似无坎坷。南唐先后经历了 39年,宋齐丘在南唐仕途不顺,几度被贬。官场中的冷暖,统治者的随心所欲,关系到宋齐丘的命运。他厌恶当时官场的虚伪和恶浊,终于在后周显德年间辞职回家,晚年隐居九华山。

后周显德六年(959)春,宋齐丘含恨在九华山自缢而死,终年72岁,被谥为“丑缪” o宋齐丘是个才干过人,多谋善变的宰相,他在位期间以不得实权.心怀不平。在辅佐吴国、南唐的30年中,多有建树,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宰相,为南唐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顺义二年(922)他提出的田税改革, 使南唐经济发展,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宋齐丘擅长古文与诗著,有《化书》6卷、《增补玉管照神经》 10卷、《宋齐丘文传》13卷、《宋齐丘集》6卷等。

宋齐丘死后,九华山上的僧民按其生前之意,将他在此山的故居改为广胜寺。宋齐丘坟墓筑于九华山东麓的中心山下。宋齐丘在九华山中留下的“征贤寺”、“沉机石”等故迹,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瞻仰。

陈乔陈乔(? -975)字子乔,陈濬(南唐尚书)之子。五代末北宋初庐陵玉笥乡(今峡江县马埠镇陈家村)人。陈乔的家乡玉笥山,为天下绝境,兼有洞天、福地之重。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入学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业进步很快,文辞清丽。陈乔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大官。家庭的优越教育和长辈的传统儒学、思想言行、清廉为官的榜样,使他逐渐认识到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勤学苦读。陈乔考中进士,以荫入仕南唐,初授太常寺奉礼郎,历官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承旨门下侍郎兼枢密使,总领军国大事。由于陈乔文才出众,又恪尽职守,得到烈祖李昇的欣赏。

李昇死后,太子李璟继位,改年号为保大。中主李璟对陈乔倍加器重,有一次李璟对皇后及诸子说: “陈乔,此忠臣也,他为国家急难,汝母子可托之,我死无恨矣。”从李璟对皇后及诸子说的这段话,足显李璟对陈乔是十分信任的。李璟迁都南昌时,留陈乔辅佐太子监国。李璟去世后,后主李煜继位。李煜喜文厌武,一心钻研诗词音乐书画,不懂得处理国事,而且沉溺酒色,朝歌暮舞,拼命追求现世人生的快活, 不愿为天下百姓承担责任和义务。特别是采取“外永恭俭,内怀观望”的消极软弱国策,靠向北宋进贡大量金银财宝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甚至,为了不理朝政,想要修书让一个大臣为他管理国家大事。李后主的只图享乐,追求悠闲、安适、祥和、愉悦的情趣,把政务、国家、人民完全忘却,曾引起大臣们的不满,更使陈乔痛心。宋军攻占了江南,金陵(今南京市)城将陷,李后主自写降款。陈乔劝李后主:“自古无不亡之国,降亦无由得全,徒取辱耳。臣请背城一战而死”。充分表现了陈乔的忠肝义胆。

开宝八年(975),宋师围金陵,自缢死。

刘沆刘沆(995 -1060)字冲之,号庐山,北宋吉州永新(今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宋仁宗天圣八年 (1030)庚午科殿试第二名,是吉安历史上第一个榜眼。

刘沆参加乡试后,举进士不中,便称退士不复出,无意于仕途。经父亲一再勉之,于是赴京参加天圣八年庚午科会试,殿试擢进士第二,为大理寺评事,通判舒州(今安徽舒城)。他一上任就果断地处理了积压数年之久且悬而未决的案件,平反了一些冤狱,显示出了公正办案,依法理政的好作风。刘沆为官清廉、办事公道,能为民作主,深得民心。他奉命出使契丹,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因政绩优异,升任太常博士,历经三司度支,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后改任右正言、知制诰。庆历三年(1043) 四月,调知江宁府(今南京)。九月,以龙图阁学士、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和州(今安徽和县)、江州。再兼安抚使知潭州,镇压湖南瑶人起事。皇祐三年(1051)三月,刘沆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他积极参与国事决策,重大问题多商议解决,对政事有所救正。

至和元年(1054)八月,刘沆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当时中书省任官多近臣举荐,有法不行。刘沆向皇帝进言指出其三弊:(一)近臣保荐,授非公选,多出私门,浮薄权豪之流交相荐举,互以贸易,以致不能选贤任能;(二)任人唯亲,造成“当入川广,乃求近地,当入近地,又求在京”, 边远贫困之地,无人愿去;(三)奖罚升迁,“常格虽存,侥幸尤甚,以法则轻,以例则厚,执法者不能依法, 多以例与之”,以致赏罚不明。刘沆恳请皇帝能革除这用人上的弊端,使真正有才德的人能挑选到朝廷中来。仁宗接受了刘沆的奏请,诏令照此施行。刘沆奉诏,实行三举,革除“三弊”。一、举荐贤才;二、强化中央集权;三、竭力抑制侥幸,深入观察权近的功过是非。他敢于启用贤人,救正时弊。嘉祐元年 (1056),被论以挟私劾出御史,罢为工部尚书,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又调任刑部尚书知陈州(今河南淮阳)。刘沆一生不但政绩卓著,而且文才横溢。他年轻时就以气义自负,为了开阔眼界,经受锻炼,增长知识,他经常游览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刘沆仕途之坎坷,为政之艰难,壮志之难酬, 不能不给他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嘉祐五年(1060)二月二十八日去世,终年66岁。

刘沆逝世后,仁宗皇帝十分悲痛,阙朝三日志哀,诏赠左仆射兼侍中。神宗时,复赠太师、中书尚书令,追封究国公、吴国公。徽宗时,加封秦国公、谥文安。仁宗皇帝写了挽诗对刘沆一生作了很高的评价:“早富经纶业,终成辅弼功,立朝无党势,为国尽公忠,此日悲遗直,谁人嗣匪躬?深嗟亡一鉴,何以慰予衷! ”刘沆任地方官时,断案公允,清正廉明,弘文兴学,兴利除弊;在朝执政期间,荐用贤能,改革弊政, 不结党营私,不贪赃受贿,连仁宗赐给他几百两金器都辞谢不收,是一位爱国为民、办事耿直的贤相。

欧阳修欧阳修(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北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生于绵州 (今四川绵阳市),吉州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乡)人。少孤贫,4岁时,父病故。从母郑氏学。宋天圣八年 (1030)进士,授将士郎,试秘书省校书郎、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

景祐三年(1036)为馆阁校勘,撰文为范仲淹辩,贬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县)。庆历间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赞助新政。新政失败,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县)、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召为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十一月,擢枢密副使,加食邑五百户。次年八月升参知政事 (副相)进封开国公。英宗即位,进阶金紫光禄大夫。治平四年(1067)正月,神宗立,罢参知政事,转刑部尚书,出知亳(今安徽亳县)、青(今山东益都)、蔡(今河南汝南)三州,反对王安石新法。熙宁四年 (1071)致仕。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和政治家。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中国的二十四史,他参与编修的就有两部,其中《新五代史》 是由他一人编著而成,这在古今史学家当中是极为罕见的。《新五代史》不仅体裁与文笔堪称楷模,而且褒贬得当,启迪后人。《新唐书》的编纂工程浩大,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等部分的写作和全书的统稿工作。

欧阳修在经学方面的研究能够不囿前人,敢于提岀自己的创见。正如苏轼评价他在经学研究方面的独创精神时说:“欧阳修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他又是中国金石学的开创者,他的《集古录》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1000卷,形成了一部空前完整的金石大手册,对于纠正过去所修史册的某些谬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诗词两个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的主将,提出诗文革新主张,并亲自实践。他上承唐势,下启宋风,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天下翕然而师尊之”的一代文宗。 他的创作路子很宽,可谓众体兼备,政论文、记叙文、策问、奏表、笔记、杂文、祭文、墓志铭、杂题跋、书简、 著作、序言等,还有散文诗赋。欧阳修的政论文观点鲜明,议论削切,气势磅礴,鞭辟入里。记叙文情景交融,富于哲理。祭文和墓志铭,写得情感深沉.催人泪下,而且高度概括,发微深刻。欧阳修的书、序也与常人不同而别开生面,十分讲求描写和抒情,有机地把理和情结合在一起,做到了理中见情,情中见理,有的则表现得挚情似火,正气凛然。他的政治诗歌敢于揭露矛盾,同情民众,痛斥昏庸统治者,鞭挞如狼似虎的贪官污吏。欧阳修作词,充分地保持了宋初的风格,并且成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毕生创作中,有诗800余首,词200多首。其词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相当高的,而且思想比较开放,一扫文章中所体现出的岸然道貌。他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和鲜明风格是以抒情为主,感情婉转缠绵,十分真挚,清疏隽永,蕴藉深厚。

熙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8日),欧阳修走完了艰难坎坷的人生道,在颍州西湖畔的私邸安然去世,享年66岁。卒后被朝廷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欧阳修从政42年间,历经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官场三起三落,他刚正不阿,以风节自持;办事认真,从不懈怠,治学严谨,刻苦好学。一生倡导古文运动,勤奋写作,著述丰富。今存《欧阳文忠公集》153卷,《新唐书》225卷、《新五代史》74卷等专著。欧阳修以自己的卓越才华和创造性思维,为北宋中期的文坛、学坛和政坛,奉献了许多新的观点,开启了不少新的门径,对宋代的文化繁荣,对整个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文学、史学和经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董德元董德元(1096 -1163)字体仁,宋吉州庐陵郡永丰县流坑村(今江西乐安县)人。

董德元自幼读书勤奋,少时工诗,志在科场。16岁考中秀才,20岁参加乡试,获魁首。后累试不第, 不得不到富人家教书以维持生计。绍兴十五年(1145),再应礼部试,因特恩得州助教,初任宁远(今湖南省宁远县)主簿,复预漕司荐。绍兴十八年戊辰科中进士,廷对居第一。因董德元中进士前曾有官禄,按宋朝惯例,是不能取中状元的,便列为第二。但董德元才学超群,后来高宗赵构遂将他作为恩赐第一名。 即“恩赐状元”。

董德元获中状元后,即授左承事郎,任镇南军(今江西南昌市)节度判官。他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任吴、益王府教授和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绍兴二十四年(1154)为殿中侍御史。因秦桧引荐,绍兴二十五年四月为中书舍人,六月为吏部侍郎,旋升尚书,八月即任参知政事,掌左仆射职权。后又被封庐陵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太平兴国宫复端明殿学士名义致仕。

绍兴二十五年冬,因受秦桧赠黄金千两,被罢去要职,给予资政学士衔贬谪归乡。董德元回乡后,自觉无颜见故乡父老,遂卜居吉州(今吉安市)城中,抚今追昔,似乎颇有悔意。他盖了一座“休茶亭”,自撰一联:“闲谈休论荣枯,静坐常思得失。”反省从政期间的过错。

董德元终染污名,故虽有状元、执政之荣却不能入乡贤祠。但是,对于他的家乡来说,他的影响依然巨大而深远。当时董德元与欧阳修一起,成为永丰的荣耀,永丰被称为“欧董名乡”。促使家乡形成极为深厚的科举文化氛围,熏陶、鞭策了历代子弟,为其后代树立了榜样。

周必大周必大(1126 ~ 1204)字子充,又字洪道,自号省斋居士,青原野夫、晚号平圆老叟,南宋吉州庐陵 (今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人。南宋丞相、文学家。周必大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作文赋诗,名噪庐陵。绍兴二十一年(1151)考中进士,授左迪功郎、徽州司户参军,从此步入仕途。 绍兴二十七年中博学宏词科,授建康府学教授、左修职郎。隆兴元年(1163)至乾道六年(1170),历任中书舍人、知州、兵部侍郎知太子詹事、直学士院、吏部侍郎和翰林学士等职。

淳熙七年(1180),周必大任参知政事,两年后兼枢密使。淳熙十四年(1187),拜为右丞相。淳熙十六年,拜为左丞相,直接参与处理朝廷大事,为安邦兴国作出了贡献。周必大从政期间,无论是辅佐朝廷还是主政地方,总是一片忠心,勤奋治政,处事有谋。他体察民间疾苦,蠲免赋税,赈灾救荒。人们敬重他,皇帝倚重他。周必大是朝廷重臣,协理皇帝治理国家,但他没有忘乎所以,而是对南宋局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任宰相后以国事为重,直言敢谏,第一个奏章就提岀:要居安思危,长治久安,不可急于求成。为达到富国强兵的战略目的,在内政方面,一要强兵,二要富国,三是安民,四是修政。在外交方面, 周必大始终抱着不亢不卑的态度。他非常重视选才用人,强调用人要赏有功,罚有罪,把任官、信赏、罪罚看作政治之道的三条原则。周必大所提出的这些内政外交方针,充分表明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表现了一个成熟的爱国政治家的骨气。周必大任宰相八年之久,他“立朝刚止”,言事不避权贵,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力排权贵败坏纲纪,故而勋业更为出色。

周必大五代为官,三代为相。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智识高远、学术精微的大学问家。 他一生不仅勤于著述,还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他在政务之余,积极进行印刷岀版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庆元元年(1195),周必大告老还乡,在青原山从事著书、刻书活动。他举全力雕版印刷任丞相时没有完成的欧阳修文集,使这部洋洋百万言的153卷《欧阳文忠公集》终于雕刻成功。刻版本卷帙浩繁,印装精美,校勘准确,是宋版图书中的上品。周必大刻本以其校勘精良、刻写俱工,在中国图书史上一直享有盛誉,备受推崇。在周必大所刻图书中,晚年所刻的《欧阳文忠公集》和《交苑英华》最为著名,也最能代表他的刻书风格与刻书成就。他是继毕昇之后第一个试验胶泥活字印刷并获成功的人,周必大的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印刷术作出了贡献,他的实践功不可没。庆元元年,周必大三次上书引退,遂以少傅致仕。嘉泰四年(1204),周必大逝世,享年79岁,死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遗著有80余种,内有《平园集》(又名《周文忠公全集》)200卷。

袁说友袁说友(1140-1204)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祖籍吉州庐陵(今吉安县)0年少时读书刻苦,对所学的课程能熟记不忘,且能说出一点新见解,令塾师惊异赞赏,使长辈深感欣慰。父亲逝世,母亲遂刻苦守志,以督劝说友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袁说友乡试考中。孝宗隆兴元年(1163)中进士,调漂阳簿。历官四川安抚使、户部侍郎、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副相)等。

袁说友为政理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宽猛相济,刚柔适度,处事圆满,不伤国体。南宋淳熙年间,他任四川安抚使时,一到任就深入百姓中调查研究,了解民情。他首先免除了这里过多的征敛,使老百姓负担有所减轻。二是发展商业,以增加收入。三是安民,放宽田赋的日期,稳定社会。袁说友实施的这三条有力措施,使四川的经济和社会明显发展与改观。由于袁说友治蜀有功,被召回朝廷任户部侍郎。正当袁说友回朝廷之际,朝廷发生了“绍熙内禅”的大事。

光宗绍熙五年(1194)六月,太上皇宋孝宗病死,光宗借口有病不肯主持丧事,丞相留正推诿责任也称病离去,一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舆论四起。知枢密院事、宗室赵汝愚和工部尚书、宗室赵彦逾等人议定请宋光宗退位,策立嘉王赵扩为皇帝。不日,正式宣布嘉王赵扩即皇帝位,是为宋宁宗。

庆元元年(1195),时任户部侍郎的袁说友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宁安、余杭二县和买科取之弊,上奏: “乞将余杭县经界元科之额配以绢数,不分等则,以二十四贯定敷一匹,兖科而下,足额而止,捐其余以惠未产之民。如此则吏不得而制民,民无资于诡户,救弊之良策也。”接着,袁说友又奏:“贯头均科之法行, 则县邑无由多取,乡司无所走弄,而诡挟者不能以幸免……”朝廷采纳了袁说友的意见,并宣布推行。

庆元二年开始,刘德秀、何澹、胡级、汪义瑞和沈继祖等人,相继上书指斥朱熹等道学先生是“伪学之党”、“逆党”,奏请销毁道学的语录、著作,不许伪学之徒做官,得到宋宁宗的支持。这就是朝廷发牛的 “庆元党禁”事件。此时,袁说友以户部尚书的身份赴浙江调查研究,他把调查的情况又奏朝廷:“浙西围田相望,皆千百亩,陂塘淺渎,悉为田畴,有水则无地可潴,有旱则无水可屛,不严禁之,后将益甚,无复稔岁矣。”另外,在抗金问题上,袁说友支持宋宁宗对金采取的强硬政策。

袁说友有才识,忠于国事,为官30年,奏疏多切时弊,发扬正气。朝廷发生的“绍熙内禅”与“庆元党禁”两大事件时,尽管当时袁说友在朝廷任户部侍郎、尚书,但他不因这两件事受干扰,或被卷进事件中去,而是办事认真,一丝不苟,注重调查研究,政绩突出,受到宋宁宗的欣赏与嘉奖。嘉泰二年(1202)八月,袁说友升为同知枢密院事。次年又升为参知政事。

嘉泰三年,拜为太师的韩促胄,以自己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集团势力。他得势后,鸡犬升天,拜为高官,操纵军事,虽没有任丞相之类的官职,但牢牢地控制了南宋的军政大权。他公开卖官鬻爵,从朝廷三衙的长官,到沿江将帅,都明码标价,多者至数十万缗,少者也不少于十万缗。袁说友一身正气、清廉奉公,不为权层所动。因而得罪了韩优胄,任参知政事不到一年就被罢免。

嘉泰三年,宁宗派袁说友以资政殿学士任镇江知府,他辞而未任。接着任临安府洞霄宫提举,加封为大学士。嘉泰四年(1204)卒于湖州德清寓舍。著有《东塘集》,已散失。

文天祥文天祥(1236 ~ 1283)初名文云孙,字天祥;以字贡于乡,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淳化乡富田魁巷村(今吉安县富田乡文家村)人。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状元。南宋民族英雄、文学家。

文天祥从小在严父和良师的教导督责下,刻苦学习,熟读诗文,精通经史,攻读之余,亦作诗绘画,苦习武艺,可谓文武全才。他关心百姓疾苦,立志要为国家做一番贡献。从16岁起,文天祥开始游学求师。宝祐三年(1255)转入白鹭洲书院,受业于海内名儒、山长欧阳守道先生,从此文思大进。宝祐四年, 文天祥在父亲的陪同下,赴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参加会试。对策集英殿,宋理宗赵旳以“天道人极”问,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他文思泉涌,运笔如飞.洋洋万言,其中除了部分内容针对试题作答而外,很多议论大胆独特"于是理宗亲定为进士第一名一一状兀,文天祥考中状元时,正好20岁,朝廷授以宁海军节度判官。后不久被起用刑部郎官,出守瑞州,改江西提刑.调任尚书左司郎官,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恰逢昏君无能,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外族入侵,人心涣散的南宋末期。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进,临安受到严重威胁。在举朝慌乱的危急时刻.文天祥提出抗元。从景定元年 (1260)到咸淳八年(1272),文天祥三次被劾罢官.咸淳九年正月,文天祥出任湖南提刑,只有8个月,获得“使民不冤”的好评’咸淳十年,文天祥调任赣州知州,仅3个月就将混乱的状况梳理得有条有理,使赣州出现了新气象。徳祐元年(1275)止月,朝廷闻元军沿江东下,直攻临安,急诏天下勤王”文天祥接到诏书后,几天就组织了一支3万多人的勤王军护卫临安,并用自己的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景炎元年 (1276)正月,元兵大举南下,至阜亭山,距临安30里,朝廷上下震恐端宗赵是授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谈判。他深入元营,展开而对面的舌战。尤军见文夭祥有胆有识,大义凛然,不敢杀他,也不敢放他,便把他拘留起来.押往北方"途中,在友人帮助下脱逃.复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率军进攻江西.接连收复许多失地,从此军威大振。祥兴元年 (1278)十二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

文天祥身囚敌营,但他一心挂念的仍是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痛苦。元军多方对他威逼诱降,只能激起他的报国之志愈加坚定。他的《过零丁洋》诗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犬祥被囚4年,经历种种磨难,宁死不屈,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昂扬的斗争意志,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在囚牢里.他集自己的诗作,编为《指南前录》3卷,《指南后录》5卷,又作《集杜诗》200首.写下长诗《正气歌》。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大都(今北京)菜市口从容就义。年仅 47岁。

文天祥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诗作过800余首,成就很高。他的著作,经后人辑为《文山先生全集》,多为忠义愤慨之文,诗风气势豪放,允称诗史.特别是在他临死前挥笔写下的《正气歌》,热情地歌颂历代忠臣义士的崇高气节, 表达了他自己以身殉国的决心,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永远传诵。

解缙解缙(1369 - 1415)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明吉水县城(今吉水县文峰镇)人。自幼颖悟绝人,年少才盛。5岁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诵数千言,13岁读四书五经, 贯穿其义理,世称“神童”。洪武二十年(1387)参加江西乡试,成绩最优,名列榜首。次年京都会试,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

解缙年少登科,风流倜傥,深得太祖朱元璋的宠爱,常奉伺左右。朱元璋常称赞他有经邦济世之才, 治国平天下之略。他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不久,以年少为借口,令缙回家修学。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驾崩,解缙进京吊丧,时惠帝临朝,以违诏旨谪河州(今甘肃临夏市以北)卫吏。建文三年(1401),缙被召还京师,授翰林待诏。永乐元年(1403),成祖朱棣登基,擢解缙为翰林侍读.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奉命总裁《太祖实录》、《烈女传》o这时,成祖对解缙很信任,曾对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永乐二年,进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他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是年春,奉命总裁《永乐大典》。永乐八年,成祖下诏逮解缙入狱。永乐十三年冬,成祖录囚,见解缙名字.即授意锦衣卫帅纪纲将解缙灌醉后活埋于雪地之中,时年46岁。成化元年(1465)宪宗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 大夫,谥文毅。

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亲自主持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作为总负责人的解缙,白天参与朝政,晚上参加修纂,统领全书。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领导3000 纂修人员得心应手,并且亲自翻阅资料,查检经典,认真补写、勘校无错。经过4年的通力合作,书稿在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编辑就绪,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这部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类书计有22877 卷,凡例、目录60卷,装订成11095册,共3. 7亿字,辑入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医学、工技、农艺、志乘等各类著作七八千种。这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在世界文化史上,《永乐大典》被誉为编纂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百科全书。

解缙学识渊博,才华卓越,为官清正,建树颇多,尤其在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除了主编《永乐大典》之外,还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解缙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诗歌、书法、散文等方面也很有成就。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他又擅长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他的著作有《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等。现留存下来的有《解文毅公集》16卷及《春雨杂述》1 卷,《古今烈女传》3卷等。

胡广胡广(1370 ~ 1418)字光大,号晃庵。明吉安府吉水县临江大洲(今吉安市天玉镇胡家边村)人。 是吉安府在明代12个状元中最早的一个。

胡广自幼聪颖好学,凡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日记千言,少年时期便学有所成,声名远扬。建文二年 (1400)庚辰科参加会试,名居前列。殿试原拟状元王艮。由于王艮其貌不扬,而胡广一表人才,惠帝朱允蚊一见很高兴,又想到胡广对策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的话,暗指燕王兴兵篡位。当时正好征讨燕王,正合惠帝的心意,就定胡广为状元,并赐名“靖”,官授翰林院修撰。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自北京起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攻入南京城。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后, 即为明成祖,以永乐为年号。胡广没有为明惠帝殉死,跟解缙一起依附了朱棣,仍受到重用。同年八月, 胡广被提升为侍讲学士,同解缙、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一起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永乐二年 (1404)升右春坊右庶子。永乐五年擢升为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为文授笔立就,曾参与修《洪武实录》。永乐七年正月,成祖北征时,他和杨荣、金幼孜跟随。胡广深得明成祖的喜爱,多次召去研究军机,有时谈论至深夜,白天就随成祖视察山川关隘,他在马上指点议论,有时掉队,成祖派坐骑四处寻找。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成祖的长孙跟随,即命胡广、杨荣、金幼孜随军讲经史,论济国安邦之理。

永乐十四年(1416),进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先前各职。由于政务繁多,以至于积劳成疾,于永乐十六年五月八日(1418年6月11日),卒于北京官舍,年仅48岁。胡广去世后,成祖哀悼不已,命工部具棺, 礼部赐祭。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文穆”。仁宗继位,加赐为荣禄大夫、少师。著有《胡文穆集》20 卷,其目录存于《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其中《文穆杂著》1卷.收录《四库全书》子部杂集类。另外他与杨荣、金幼孜等奉旨合编撰有9部175卷《五经四书大全》,还有《性理大全》70卷。

金幼孜金幼孜(1367 -1431)名善,字幼孜,号退庵(一作“静庵”),以字行。明临江府新没县(今峡江县沙坊乡徘山村)人。4岁就能熟练地诵读五言律诗。长大后,他还四处游学,拜谒名师,曾从进士聂铉学 《春秋》,研习颇深,且言辞雅致,文思敏捷。建文二年(1400),举进士乙科第四名,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大学士解缙、胡广、黄淮、胡俨、杨士奇、杨荣等7人同入文渊阁参与机务。是年十一月,升侍讲,主讲《春秋要旨》’永乐五年,晋升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

永乐八年(1410)二月,蒙古贵族戦靶本雅失背叛明朝,成祖朱棣率50万大军首次亲征,金幼孜与胡广、杨荣等扈行。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金幼孜随军起草诏书及时迅速,处理文件井井有条。成祖对金幼孜非常倚重,军中大事时常征询他的意见。永乐十二年,成祖再度出征,亲讨瓦刺,金幼孜再次随驾北征。此次出征金幼孜撰写《北征后录》。同年,他还与胡广、杨荣等人奉敕编纂了《五经四书性理大全》 这部经学总集。永乐十四年四月,晋升翰林院学士兼谕德。永乐十八年闰正月晋升文渊阁大学士兼翰4190 吉安地区志林院学士。永乐二十二年四月,成祖第五次北征,金幼孜侍从。明军队至答蓝木纳儿河(今蒙古境内), 不见敌踪,兵士疲惫,成祖就军队进退问题征询群臣意见,只有金幼孜进谏不能孤军深入,请求班师回朝。回师途中,成祖就返京后将军国大事交付太子一事,与金幼孜等商议。八月十八日,军队至榆木川 (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成祖病逝。杨荣急驰京师讣告,金幼孜与太监马云为稳定军心,密不发丧,每日晋见,进食如常仪,一切诏令皆出自金幼孜手笔。这次护丧归京,计程七日,故民间有金幼孜“七日为君”的故事流传。

洪熙元年(1425)正月,仁宗即位,拜金幼孜为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同年底,晋升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宣德元年(1426),宣宗诏金幼孜为总裁,负责修纂永乐、洪熙 《两朝实录》。宣德三年,金幼孜持节往宁夏册封安化、贞宁二王妃。途中,他不仅在河南、关东和关西等地凭吊了周、秦、汉、唐以来的遗墟故址,还特地访问了兵民疾苦,回京后如实上报情况,得到皇帝的嘉奖。宣德六年(1431)十二月十六日金幼孜病逝。赠荣禄大夫、少保、谥文靖。

金幼孜著作甚多,著有《春秋要旨》3卷、《春秋直指》30卷、《北征前录》、《北征后录》各1卷,有《金文靖公集》10卷行世。

杨士奇杨士奇(1365 -1444)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明泰和秀溪(今泰和县澄江镇)人。幼年丧父,在外祖父的教导下,学业大进。因家境贫寒,20岁后,便在家乡和湖北江夏(今武昌)、汉阳一带教书近20年。

建文元年(1399),经汉阳县令王叔英举荐,杨士奇入翰林院充编修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元年 (1403),被选入内阁管理机务,永乐二年,升侍读,入选做东宫皇太子的官僚,兼左春坊、左中允,永乐五年进左谕德。他居官谨慎从不私下言论朝廷政事。洪熙元年(1425 ),杨士奇升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又升兵部尚书。杨士奇历事五帝,辅佐君王40多年,文事武备,勤于政务,多谋善断,把握大局,深得皇帝的器重和厚爱,是“玉质金相,通达国体”,“有大雅之明哲”的一代名相,被赐予“绳愆纠缪”银章,参与咨询议事,制定方针政策,及时纠正失误。从洪熙元年到正统元年(1436)岀现的“仁宣之治”的盛世, 杨士奇是有功劳的。尤其是宣德五年( 1430),许多地方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宣宗召杨士奇商议下诏宽恤,免除灾区的赋税及所欠官马亏额。杨士奇请求将过去旧欠赋税和薪刍钱一并免除,并减免官田租额,平反冤狱,淘汰工役,这几项措施深受民众喜爱。

杨士奇平日宽厚待人,清廉律己。他为人宽宏大量,好称道别人的长处,检讨自己的不足,常以大局为重,从不记私恨。他谦虚厚道,不图虚名利禄。洪熙元年正月,朝廷任命他兼兵部尚书,对于这样显赫的高官,杨士奇却辞而不受,他说:“我任少傅、大学士之职已经超过了能力所限,尚书的职位更不敢当。” 皇帝很严肃地对他说:“黄淮、金幼孜都任三职,只有你二职,人们将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推辞。”杨士奇只好答应任职,但不要尚书的薪俸。杨士奇平生乐简静,闲暇时闭门读书。 居官奉职甚谨,在家里绝不谈公事。在京城为相几十年,妻子却在家乡躬勤家业,以耕作养畜为务。杨士奇深知民间疾苦,为相以后,常以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为念。他刚直敢言,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意见,使明朝初年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杨士奇的政绩还在于知人善任,拔擢贤能,史称他“雅善知人,好推毂寒士”。杨士奇爱才重才,不拘一格举荐人才。经他荐举的人,大都有政绩,官声好,清廉无比。杨士奇还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主张严格考试制度,以选拔和造就匡扶社稷的栋梁之才。 特别是在土木堡之变时,面临英宗被俘,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的危局,朝中大臣惊慌失措,杨士奇挺身而出,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领导了北京保卫战,击败了瓦剌的进攻,使朝廷转危为安。杨士奇是明代一位颇有政治远见的政治家,对明王朝的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士奇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他与杨荣、杨溥形成明代初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杨士奇为诗派盟主。他的诗歌雍容典雅,创造了一种铺扬功德,建缀太平的诗风,左右了当时诗坛。杨空奇著有《东里全集》99卷,其中《文集》25卷、诗集3卷、《续集》62集、《别集》5卷、《附录》4卷,还编有《三朝圣谕录》3卷、《文渊阁书目》20卷、《历代名臣奏议》350卷等。正统九年(1444)三月,杨士奇病逝,享年80岁。赠太师,谥文贞。

陈循陈循(1385 - 1462)字德遵,号芳洲。明吉安府泰和城东梁家村(今泰和县澄江镇城东村)人。永乐十三年(1415)乙未科状元。

陈循在5岁和10岁时,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二哥也英年早逝,他与大哥相依为命,生活清苦。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他对朝廷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到北京,命他带着秘阁的图书去侍读,并留在皇帝身边。洪熙元年(1425)任侍讲,为仁宗讲解经史。宣德初年(1426)命他在南宫与杨溥一同值班,以备随时顾问,并赐给玉河桥西面的一座豪华府。宣宗朱瞻基外出巡视时,总是带他从行。宣德五年,升为侍讲学士。正统元年( 1436),兼任经筵官。正统七年,又进为翰林院学士。 正统九年入文渊阁,管理机要事务。

宣德年间,御史张楷献诗忤旨,得罪宣宗,将要治罪。陈循从中劝解说,称张楷是出于一片忠爱之心,于是才得免死。陈循是明代第一个官至一品的状元,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熟悉政事,刚果能断。他为人宽厚,关心人民疾苦。有--年冬天,皇帝到河南、河北视察,适逢大雪,麦苗冻死。 陈循上疏,请求拨款购买麦种给百姓补种。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举兵,英宗不顾陈循等大臣们的劝阻,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英宗被俘。土木堡之变,人心恐慌,为稳定局势,陈循提出许多建议,大多数被采纳,晋升为户部尚书兼学士。景泰三年(1452)加封为太子太傅,并任《寰宇通志》总裁。七年,志书撰成,进为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大学士。天顺元年(1457),英宗朱祁镇复位,由于奸臣石亨陷害,充军铁岭。石亨阴谋败露,天顺六年(1462)四月,陈循结束了五年的流浪生活,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仅5个月,于十一月十七日因病寿终正寝,享年77岁。成化六年 (1470)二月,陈循得到平反,恢复官爵。

陈循是明代文学家。景帝时(1450 ~ 1457),他收集古代帝王的行事,编成《勤政要典》上呈皇帝,以资借鉴。还著有《芳洲集》10卷、《东行百咏集句》9卷、附录《芳洲年谱》1卷。

萧锚萧钱(1393 ~ 1464)字孟勤,今泰和县马市镇西洲村南坑人。明宣德二年(1427)考中进士,宣德八年,英宗命杨溥选三科进士 28人为庶吉士,萧磁为首。英宗即位,授翰林院编修。正统三年(1438)晋升侍读,代李时勉为国子监祭酒。景泰元年(1450),以年老抱病辞去官职。监丞鲍相率六馆生员联名上表挽留,代宗皇帝准奏。次年,以本官加爵翰林院学士,与侍郎王一宁一起进入文渊阁,成了名副其实的副宰相。

景泰三年,萧磁晋升户部右侍郎,仍兼原职。后加太子少师。朝廷易立太子,萧钱认为不可,但无济于事,于是潜心著述《寰宇通志》,完稿后进户部尚书。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他和众大臣在朝房等候上朝,太监兴安说:“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每日只知道上朝下朝,也不为社稷着想。”言下之意,就是要大臣们上表,奏请代宗皇帝让位,复归英宗为帝。事后,当李贤为英宗复位之事私下征求萧钱的意见时,他回答说:“上皇既已退位,不宜再复,如复.岂不乱了祖宗法度? ”英宗复位后,废景帝仍为瑯王,下诏罢了萧磁的官,削职为民。天顺八年(1464),萧钱病逝,终年71岁。成化十二年(1476),宪宗下诏恢复了萧铉官衔,并赐祭。

萧做学问渊博,文章雅正,撰《寰宇通志》,著有《成均集》、《祠垣集》、《尚约居士集》。

陈文陈文(1405 -1468)字安简,号曼斋。明庐陵县儒行乡瑞溪(今吉安县固江镇瑞溪村)人。自幼聪颖好学,读书出众,在三年一次的乡试中,取得第一名。正统元年(1436),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五伦书》。正统十二年,入东阁学习,期满后升为翰林院侍讲。景泰二年(1451),被阁臣高穀向朝廷推荐,授予云南布政使。景泰六年,于任上主纂《云南图经志》,为现存最早的云南省志。陈文一到云南后就显示了其执政的才能,做了几件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的事情。第一,减轻百姓负担。云南省东临贵州,连年用兵,经常打仗,一切物资军饷都从云南送去,沉重的运输负担压在当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难以应付。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让商贾代替老百姓运输,老百姓加倍付给商贾运输费用。这种办法实施后,老百姓和商贾都满意。第二,惩罚贪污官吏。朝廷分派云南的税收任务每年70 余万,官吏的俸禄都是从中提取。但是,掌管税收的官吏却侵占了不少税额,有些官吏连续几年都得不到俸禄。陈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对不法官吏进行惩治,使云南的税收日益增多,国库也更加充实。第三,廉洁自律。陈文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凡是要求下属官吏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 云南是白银主要产区,但他始终清廉持身,分文不贪。陈文的这些做法,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他的名声逐日增高。后又调任广东布政使,但因母丧守孝,没有赴任。英宗复位,诏为詹事。天顺七年(1463)二月,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

成化元年(1465),陈文晋升为礼部尚书。成化三年八月,宪宗皇帝以《英宗实录》、《宝训》修成,赐纂修总裁官阁臣,加封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四年(1468)四月二十八日去世,终年63岁。追赠“少傅”,谥号“庄靖”。

刘定之刘定之(1409 -1469)字主静,号呆斋,今永新县埠前乡仰山村人。刘定之出身书香门第,有异常的天赋,父亲教他读书,每天能朗诵数千言;没有教他写文章,他能写《祀灶文》及《咏桃浆诗》。正统元年(1436),会试考中第一名,殿试列为一甲进士,获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刘定之以直言条陈,力主强国富民而著称。正统四年(1439),京城发大水,灾情十分严重。朝廷力求整治水患之计,诏令大臣和各地官员直言献策。刘定之条陈10事直奏英宗。景泰元年(1450),北京保卫战结束后,景帝即位,刘定之上书景帝,又陈述了十件事:(一)战阵;(二)守御;(三)简使臣;(四)迁降;(五)兵士;(六)守令;(七)选将;(八)武臣滥爵;(九)总揽权纲;(十)经筵进学。皆深切时宜,皇帝下诏嘉勉他。景泰三年迁洗马。景泰七年,迁右春坊右庶子。次年,英宗复位,调任通政司左参议仍兼侍讲,旋升翰林学士。成化元年(1465),宪宗立,进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值经筵。成化二年十二月,入文渊阁,参与机务。成化三年,晋升为工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学士。当时,江西、湖广等地发生旱灾,有关部门还向灾区百姓征收赋税,刘定之上疏说,国家粮仓储备充实,还向灾区催逼租税,这不是圣明君主体恤臣民的做法。宪宗被刘定之的话所感动,马上下令停止征收租税。成化四年,升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五月初九,刘定之以久病为由上疏请求致仕。宪宗令他病愈再供职。是年八月初十,刘定之逝世。追赠礼部尚书,赠谥号“文安”。

刘定之为明代五朝命官,勤政一生,谦虚恭谨,质朴直率,廉洁自律,爱国爱民,爱文而不爱财。他文思敏捷,知识宏博,自六经、子史至稗官小说、释老杂伎之书无不精通,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他著写的文学作品门类很多。有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琐记等。著有《呆斋集》45卷、《易经图释》12卷、《宋史论》 3卷、《否泰录》1卷、《文安策略》10卷等,清代均收入《四库全书》。至于名扬当时的一百首《元宵诗》, 惜已散失,仅存古诗、近体诗250首。

彭时彭时(1416 -1475)字纯道,号可斋。明吉安府安福(今安福县枫田镇松田村)人。幼年丧母,由继母余氏抚养成人。余氏虽目不识丁,但性善知理,聪明贤淑,对彭时的学业要求很严。正统十三年 (1448)进士第一名,中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统十四年八月,土木堡之变中,彭时由六品修撰被瑯王召入内阁辅政,这是科举史上罕见的殊遇。是年,又升任侍读学士。景泰元年(1450)初,兵事稍息, 彭时请求回家为继母守满三年孝,代宗皇帝不高兴,他被排斥内阁之外。景泰三年,迁左春坊大学士, 《寰宇通志》修成后,任太常少卿兼侍读。天顺元年(1457)九月,英宗朱祁镇命彭时复入内阁,掌膏机要事务,仍兼翰林院学士。天顺三年,进中宪大夫。天顺八年,任吏部右侍郎兼学士,同知经筵,为皇帝讲解经史。成化元年(1465)改任通议大夫,后升兵部尚书,修成《英宗实录》后,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其间,作为总裁官编修有《续宋元资治通鉴纲目》。成化四年,任内阁首辅;同年冬,改吏部尚书。

彭时才智过人,多谋善断,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得到充分显示。成化四年,甘肃少数民族首领满俊闹事,都御史项忠讨伐不力,朝廷命抚宁侯朱永率领京军出征,朱永迟迟不启程,夸大对方力量,向朝廷提岀过分要求。恰好这时项忠报告,说已将满俊包围在石城。彭时认定,京军不必出动,项忠可以取胜。 果然满俊被项忠所擒,战争取得了胜利。大臣们敬佩彭时的智慧和判断。

成化五年彭时得疾,先后七次上书请求致仕,未获批准。宪宗皇帝一面安慰,请医生治病;一面挽留,仍保原职。成化七年,彭时又向宪宗上疏直谏,所言政本七事:“一毋惑佛事,糜金钱;二传旨专委司礼监,毋令他人,以防作伪;三延见大臣议政事;四近幸赐予太多,工匠冒官无纪,而重囚死徒者,法不蔽罪,宜戒淫刑潜赏;五虚怀受谏,勿恶切直;六戒廷臣毋依违,凡政令失当,直言论奏;七清理牧马草地,减退势要庄田。”言词恳切,切中时弊。成化十一年(1475)三月卒于任上。赠太师,谥文宪。

彭时为官30年,忠于职守,勤于国事,扶扬正气,顾全大体,不计较个人荣辱与进退得失,生活节俭, 服饰简朴,公私分明,非义不取。有“贤相”之誉。

彭时工书法,是一位小说家,著有笔记小说《可斋笔记》、《彭文宪集》、《正学阶梯》、《韵书正误》和 《续宋元资治通鉴纲目》27卷等传于后世。

彭华彭华(1432 -1496)字彦实,号晋轩,又号素庵。明安福北乡智溪(今安福县山庄乡大智村)人。幼时聪慧好学,博通经史。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会试第一名,中会元,入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参与撰修 《寰宇通志》,授职翰林院编修,又参修《大明一统志》。成化元年(1465),彭华主管应天乡试,不久升侍读,担任经筵日讲官,为皇帝讲史传经。成化八年壬辰科会试,彭华任受卷官,其兄彭时任读卷官,其弟彭礼在该科中了进士。兄弟三人同宴礼部,士林中以之为荣。接着,升任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任期满后,特命翰林学士,进阶通议大夫。

成化二十年甲辰科会试,彭华以阁臣礼部侍郎的身份为主考官,当时有一权贵子弟已在录取之列, 待拆号时发现朱墨卷互异,属他人代考。许多负责官员畏于权势,不敢定夺。彭华置个人进退不顾,大胆决定除名,以维护考试的严肃性。成化二十一年,升吏部左侍郎,仍兼学士,并被选入内阁,参与机务。 成化二十三年,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仍兼翰林院学士。不久,因病致仕归里。去世后赠资政大夫,太子少傅,谥文思。

彭华是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文力追古人法度,写作态度严谨,常数易其稿而成文,其内容多山水游记。著有《素庵集》10卷、《彭二文合集》20卷「尹直尹直(1431-1511)字正言,号骞斋,晚号澄江。明吉安府泰和(今泰和县沙村乡尹家村)人。景泰五年(1454)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元年( 1465),任经筵讲官,参加纂修《英宗实录》。成书后,升为侍讲学士。成化六年上疏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成化十一年升为礼部右侍郎, 上书辞谢,未获批准。后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于成化十五年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右侍郎,不久改为南京礼部左侍郎。成化二十二年春,尹直被召回京都任兵部左侍郎,辅佐兵部尚书掌管兵部事务。 当时占城(今柬埔寨)王古来,受安南(今越南)人的逼迫,逃到中国求援,在商议处理办法时,有人主张送他回国。尹直辩驳说:“他们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才来求援,我们如果送他们回去,等于送他们去死,应派大臣去查明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处理。”宪宗赞同他的意见。朝廷派都御史屠庸前去贵州镇守,巡官送来奏本说苗民要造反,请求朝廷发兵镇压,皇帝召集大臣商议后同意发兵。尹直认为,这可能是镇巡官谎报军情以求得到功劳,不可轻易相信。后派人前去调查,果然并没有苗民造反之事。是年九月,改任户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文渊阁,参与机务。一个月后,升为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

尹直精明强干而又博学多才,谋事急就,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善拟文稿。但他胸襟狭窄,很不谦虚。 孝宗即位(1488),朝臣对尹直有很多议论,孝宗令他退休。居家20多年,于正德六年(1511)去世,享年80岁。谥号文和。著有《澄江集》25卷、《名相赞》5卷、《南宋名臣言行录》16卷、《明良交泰录》18卷、 《審斋琐缀录》8卷等。

尚书彭彦昭彭彦昭(878 -996)今吉水县白水镇洪桥村人,唐安定王、吉州刺史彭王干第五子,生于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卒于北宋至道二年(996),享年118岁。

彭彦昭博学多才,精忠报国,很受朝廷器重。唐昭宗时(889 -904)曾任工部尚书兼检校驾部郎中, 静江军节度使、兵部太保等职。五代后唐明宗时(926 -933),敕赠“龙图阁学士”。

周彬周彬(912~?)五代十国吉州永新禾川(今永新县禾川镇)人。年轻时,不务农,不作工,不经商,一心一意终日伏案,手不释卷。妻子责备他说:“你天天这样读书,有什么益处呢?看看你的兄弟,个个辛勤耕种,不仅收获粮食养活全家,而且口袋里硬邦邦,箱子里满满的。可你呢.只晓得跟古书旧纸打交道,一点也不懂得养家糊口。你不惭愧,我都感到害羞!”周彬笑了笑说:“我说你呀,真是妇人之见!自古以来,务农的种田,求学的读书,各有各的职业,各有各的爱好。你为什么强求我跟兄弟们一样去种田呢?再说,你常常花钱为我买灯油,供我夜读,这不也是辛勤耕种吗?至于收获,你不要慌,年底你就可以看到成果”。

吴太和三年(931),身为吴国太尉和中书令的徐知诰在朝野上下广收人心,广招四方儒生。周彬得知这个情况,觉得时机已到,预感自己的才气、文章一定能得到徐知诰的赏识。于是,他揣着几篇得意之作,信心十足地去金陵晋见徐知诰。徐知诰看了他的文章,果然连声称赞,将他留在朝内听用。天祚三年(937),吴王杨溥派遣代理太尉杨麟传旨,将皇位禅让给徐知诰。徐知诰原为徐温养子,既受吴禅,复姓李,改名为异,自称是唐宪宗子建王恪四世孙,故建国号为南唐。昇元三年(939)四月,李昇在金陵南郊举行隆重祭祖昊天上帝的仪式。举行这样隆重仪式一定要有优秀的祝史之文在祀天坛上宣读,上告于天,下告于民,以求达到假上天之命号山川,震撼万民,统摄朝野的效果。当时南唐建立不久,尚无取士的科举制,烈祖李昇下令募集四方英才,撰写祝史之文,然后选用。周彬胸有成竹,写了一篇《郊望论》 被李昇看中,任命为诸卫代理巡官,这是未上品级的小官。由于他文才出众,又恪尽职守,太子李璟和寿王李景遂、宣城王李景达常常发出文书,不时地招聘周彬到门下去办事,因此,他得到的赏赐特别丰厚。 李昇死后,李璟继位,改年号为保大(943年)。周彬改任大理司直,从无品级的诸卫巡官,一跃而为从六品官员,足见李璟对他的器重。

不久,周彬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一次,他大大咧咧地去县衙参见县令,县令见他缺乏孝敬地方父母官的礼节,便冷冷地说:“你这大理寺的官员,不见得就能做一县之尊吧? ”周彬闻言,愤然拂袖而去,暗暗说道:“我若不回来做个县令,太阳从西边出来! ”周彬守孝期满回到金陵,复任大理司直。他向李璟申请回故里任县令,李璟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他以从六品回到家乡任七品县令,原县令悻悻然挂冠而去。 家乡人都庆贺他衣锦荣归。周彬为政廉洁,不分亲疏贫富,一视同仁。他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有人打官司,他和颜悦色地接待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一劝解。在他任满考绩之时,数百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和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聚集于县城,自发地前往吉州请求让周彬留任。于是,周彬连任永新县令并经七次考绩。当他任满回金陵时,李璟已去世,后主李煜(961年)赐给周彬四品官享用的银印章和粉红色丝绸绶带,嘉奖他的劳绩并示宠爱,以后周彬的官职一升再升,直到尚书郎,最后出任武昌节度掌书记兼江夏县令。不久,在任上去世。著有《郊望论》一书。

毛让毛让(生卒不详)字伯逊,号泗山,今吉水县八都镇龙城毛家村人。五代十国时闽永和元年®35)中进士,授大理评事,有政绩升为工部尚书。宋建隆三年(962),长子毛休任吉州太守,遂携次子毛任全家随长子徙入吉州龙城开基。成为吉水毛氏一世祖。死后葬仁寿乡九都院。

郭知章郭知章(1039 - 1114)字明叔,北宋吉州龙泉(今遂川县零田镇城溪村)人。治平二年(1065)进 ±o初入广西幕府,后历任县令、知州、提点刑狱、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左司员外郎、左司谏、工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宝文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枢密院直学士、显谟阁直学士,并曾兼知太原府、开封府、邓州、成都、虔州、京东东路安抚使等职。食邑九百户。

郭知章初入仕途,即“有政绩,决事清明,不挠于大吏,所至民爱重之”。他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采取支持态度,在推行过程中,清正廉明,不避权贵,使所在州县府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在为谏官时,数年之中“凡百余奏”,其内容“若复铃法,若通行募役,若用经学取士,皆关朝廷大体”。在论赏罚和用人的奏章中,有当时称为“至切”的语句:“爵禄庆赏,以待天下之贤,愿毋以假借大臣,行己私恩;刑罚诛戮,以惩天下之恶;愿毋以假借大臣,行己私忿。”“忠于陛下者必见憎于大臣,党于大臣者必上负于陛下。”北宋哲宗元符间(1098 -1100),辽国派使臣为西夏“请还河西地”。朝廷命郭知章接待,他对辽使待之以礼,并晓以两国通好的大义,同时指出:“夏人累犯边,法当致讨,以北朝劝和之故,务为优容。彼若恭顺如初,自当有恩旨,非使臣所预知也。”辽使语塞,并服其至诚。郭知章在知太原府时建言:“展南城, 据高阜,以御外寇,括营田,募弓箭手,以代替禁卒。”得到朝廷的许可,有利于加强边防。他为官40余年,清正廉明,反对结党营私,任人唯贤,办案极为谨慎而公正。

郭知章还工诗律,与当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时有唱和,黄庭坚称他“诗篇清奇,文语温雅,长于碑碣”。在郭知章任职的州县,上至缙绅,下至一介之士,都很推崇或求索他的诗文和墨宝。著有《易义》、 《易谍义》各10卷,并有《明叔文集》10卷,可惜这些诗文大都已失传。

政和四年(1114),郭知章病故。谥号文毅。去世时,黄庭坚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宋徽宗谕祭文称他“秉赋德性,浑厚淳全。躬自表树,良吏式宣。台谏著绩,风纪凛然。特立无惧,持之弥坚”。

许贵许贵(1069 -1147)字公和,今万安县弹前乡上洛村人。出生官宦世家,高祖许吉成在唐贞元年间曾为湖广节度副吏,世代簪缨,书香门第。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酷爱书画,长大后,更是“法业宏博, 文武扬烈” 0他“为人敦行谊谨于规,为文深究古今典籍”,素有硕儒之称。

宋靖康年间(1126 -1127),金兵大举南侵,许贵随抗金名将宗泽起兵勤王,“摄弓而驰,荷戈而走”, 又“提兵督粟,溯江犒师”,保证了抗金部队的后勤供应。“靖康事变”后,徽、钦二帝被掳,宗泽、许贵等人极力拥戴康王赵构为帝。建炎元年(1127),对有拥戴赵构为帝的人大加封赏,许贵也以起兵勤王有功,超升为礼部尚书,资政殿大学士,加光禄大夫.赐紫金鱼袋,并在加封敕书上说:“礼部尚书许贵,恪恭乃职盖三十年,朕在储位,多资匡益……”绍兴七年(1137),许贵以老病乞休,卸职还乡里。归家以后,闭门谢客,课子孙,修族谱,济贫寒,兴义渡,备受乡亲里人的欢迎。卒时,御赐祭葬。

刘才召卩刘才?P( 1086 - 1158)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庐陵(今吉安县)人。宋大观二年(1108)±舍释褐,掌赣、汝三州教授。宣和二年(1120)中宏词科。靖康元年(1126)选校书郎。高宗时,建炎元年 (1127),任中书舍人兼代理学士院直学士,得到宋高宗的器重,夸他的文章“文不加点”。当时的宰相对此生妒,竟借故将他贬任漳州知州。刘才召卩到了漳州,眼看那里连年遭受干旱,五谷歉收,便带领漳州人民在城东开渠道14条,建水闸和斗门储汇水源,使数千亩农田灌溉通畅,获得丰收,当地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立生祠供奉。后官至吏部尚书,以疾请辞,加显谟阁士。卒后,赠通奉大夫。著有 《杉溪居士集》22卷。杨万里杨万里(1127 -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黄桥乡滋塘村)人。南宋杰出的文学家,著名爱国诗人。杨万里自幼读书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绍兴二十四年(1154)春,考中进士,初授赣州司户参军。绍兴二十九年,调任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县丞。隆兴元年(1163)秋,因张浚推荐, 任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归家为父守孝。三年守服满后,又待职三年,改任奉新(今江西奉新)知县。 期间,他兢兢业业,勤政为民,治理井然有序,仅仅几年时间,当地风化大变,政绩显然。乾道六年(1170) 任国子博士,不久迁太常丞。淳熙元年(1174)出知漳州(今福建漳州)后改知常州(今江苏常州)。淳熙六年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八年改任广东提点刑狱。淳熙九年任吏部员外郎,第二年升为郎中,经常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淳熙十一年被召入京任尚书右郎。淳熙十三年,又升职枢密院检讨官兼太子侍读。他在朝刚正不阿,举荐忠贤,正直之声斐然朝野。绍熙元年(1190),出任江东转运副使。 绍熙三年,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韩促胄意,改知赣州(今江西赣州)。此时,久经颠沛流离的杨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是年,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而归故里。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又是一位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领钱物。在朝中做了几十年的官,仍保持俭朴的家风。年过70,便告老还乡。回家后,他长鬓赤脚耕耘田野,住的房屋也是破烂不堪,“三世不增饰”。就连他的夫人除操劳家务外,还种植桑麻、纺线织布、裁缝衣服,直到80多岁。世人称杨万里“清得门如水,贫唯带有金” o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同为“江西诗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人称南宋“中兴四大家”。他写作极为勤奋,一生写诗2万多首,是历史上多产的诗人之一。现存的《诚斋集》中有《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和《退休集》等共4200余首诗。他的诗,语言自然活泼,想象丰富,新颖且富于幽默诙谐。因别具一格,后人把杨万里的诗称为“诚斋体”。 它的特点是新、奇、活、风趣、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诗意透脱。他的诗文《诚斋全集>(133卷)是对中国文学宝库的贡献。

开禧二年(1206)正月,杨万里任宝谟阁学士,赐衣带鞍马。五月,卒于故乡,终年79岁。追赠为光禄大夫,谥“文节”。

易祓易祓(生卒年不详)字彦唯,一作彦章,号山斋,吉安县人。侨居湖南潭州宁乡,自易祓后其子孙即定居潭州。宋淳熙十一年(1184)上舍及第,为翰林学士,累官至礼部尚书。退闲30年,自号山斋居士, 著述自娱。著有《周礼总义》30卷、《山斋集》等书。

胡山立胡山立(生卒年不详)名明,以字行。安福县人。少年家贫苦读,工五言诗,又名胡五言。元至正年初任辽阳左右司郎中,历御史,上疏陈十事,抬棺随行,义无反顾。后升兵部尚书,封安定郡侯。元亡, 隐居不出。著有《清啸前稿》、《清啸后稿》、《宦游纪行录》、《稽古录》、《知非稿》等书。

刘松刘^(1321 -1381)原名楚,后更名松,字子高,号槎翁,今泰和县塘州镇龙口村横塘人。刘牴家贫力学,7岁能诗,随父执教蒙馆就学,长年坚持苦读。元至正十六年( 1356)乡试中举。明洪武三年 (1370)举经明行修,改名宼。授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前往江苏镇江征粮。因当地田赋不均,群众负担甚重,他如实上报,极力请求,方得减轻。洪武六年,升任北平按察副使,轻刑省事,招集流亡人员安排复业,使社会得以安定。他崇敬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民族气节,立文天祥祠于学宫之侧畀共人参观,以激励人们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体恤民间疾苦,又向朝廷请减僻地驿马以益宛平。他的所为,遭奸相胡惟庸忌恨,被免职还乡。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诛后,征拜为礼部侍郎,不久又擢为礼部尚书。后因故辞去尚书积务。次年三月,又召为国子监司业,赐给鞍马。不久病逝,终年60岁。追赠为礼部左侍郎,谥恭介。 著有《刘松文集》18卷、《槎翁诗集》8卷、《北平八府志》30卷、《北平事迹》1卷。

刘松为官清廉,身为尚书,地位显赫,家产并没有增加。他兄弟三人共住一栋茅屋,只有50亩田。 盖了 10年的一床布被,因为被老鼠咬坏才换了一床新的,但换下来的那床旧布被仍用来给孩子补衣服。 化任职期间,他从没有因家里的事而影响政务。赴北平任按察司副使时,路上只带了一个僮仆跟随,到了目的地,便打发僮仆回家去。

刘牴博学工诗,入仕后,他长年坚持在孤灯下读书、吟诗到深夜,从而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成为坍初著名诗人。刘松诗作的风格除清和婉约,正平典雅外,还有不少作品别具一格,表现在深沉中带有某种哀怨悲愤之感。对于刘松的作品,历代评价都很高。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宋濂赞称刘牴“以天赋超逸之才,加稽古之力,雕肝琢肾,宵吟夕咏,而又得于师友之资、江山之助、五美去备,而诗于是乎大昌”。而《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刘松“大抵以清和婉约之音,指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豫章人士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而骨力不坚,久之遂浸成冗漫,北地信阳(指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门户。然牴诗正平典雅,实不失为正声,固不能以末流放失,并咎轲始之人”。上述诸多评价,大体符合其实际,并非阿谀之词。

熊概熊概(1385 -1434)字元节,今吉水县文峰镇七里湾人。初随母姓胡,明宣德五年(1430)始复姓熊。永乐九年(1411)考中进士,授御史。永乐十六年升任广西按察使。宣德元年(1426),升任大理寺卿。浙西一名黄姓恶霸把持郡邑,强占粮田、美女,鱼肉人民。朝廷派熊概前去浙西,他到浙西后,深入百姓了解情况,掌握大量的证据,将这个恶霸捕获并当众杀之。从此,浙西的社会安定,各卫所粮运不断。当时军队缺乏军饷,熊概得知后立即发放赎罪米42000余石作军饷。仁宗对此十分高兴,并指示刑部不得追究其擅自专权罪。

熊概一生清白,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刚正不阿。他任按察使时执法甚严,土豪劣绅非常害怕他。尽管熊概一生清廉,也遭到一些小人的陷害。宣德二年,都御史弹劾熊概每到一处“作威作福”,“纵兵扰民”。宣宗暗地里派御史去调查,查无实据,认为纯属诬陷。熊概更加受到朝廷信任。宣德三年七月,朝廷表彰熊概的功勋,赐玺书嘉奖。他更发奋自励。熊概敢于直谏,对于应兴应革的政务都奏明朝廷。那时,朝廷经常派大员到江南设厂造纸,征购铜铁,熊概认为江南水灾连年,百姓困苦,不能给百姓增加负担,请求停止,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宣德五年,熊概调任右都御史治南院事,代行左都御史,兼刑部尚书。

宣德九年十月的一天,熊概因审查囚犯的案情,自清早到傍晚,连饭也顾不上吃,在案堂忽然中风而卒,年仅49岁。朝廷赐祭,专派官员送灵柩归故里治丧。著有《芝山居山集》40卷、《公余集》30卷。

周忱周忱( 1381 - 1453)字恂如,号双崖,明代吉水鹳薮(今吉水县醪桥乡鹳薮村)人。自幼聪颖好学, 永乐二年(1404),中二甲第十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次年,进学文渊阁,参加《永乐大典》、《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书的修撰。永乐十年,任刑部主事,不久升刑部员外郎。洪熙元年(1425),调任越王府右长史。在这段时间里,他身居属僚,无法施展他的才力,但朝廷重臣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知道他的才能,对他十分器重。宣德五年(1430)至景泰二年(1451),是周忱大展才华,政绩颇佳,对历史贡献甚大的20年。他总理江南财政,爱民勤政,惜民务实,以理财促生财,一改长期以来“人厌为农”的局面,使江南庶民“人乐为农”,以致“民不忧而禀有余羡”。周忱因理财有方,政绩突出,而成为“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的一代著名理财家。

宣德五年,宣宗看到全国各地田赋紊乱,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向为财赋重地的江南地区情况尤为严重。于是,朝廷提升周忱为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周忱到江南后,了解民间疾苦,注意调查研究。情况摸清后,立即采取对策,全力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他创立“平米法”,令富豪4198 吉安地区志与平民之田出耗必均,负担公平。又请工部敕制铁斛发至各县作为收粮的标准量器,确定粮长权限,改革储藏、运输、计算损耗,以及处理余米和各项费用等,杜绝了历年来的种种弊端。同时,又制定借贷法、 军民漕运法、马草折银法、纳布折粮法、金花银折纳税粮法等。经过改革,百姓负担减轻了,而国家的赋税却年年充足。于是他拨出专款兴办公益事业,修建官署、学校、先贤祠堂、桥梁道路、资助游民等。周忱在江南当了 22年巡抚。期间,他禅精竭虑,为国聚财,政绩卓然。官衔从工部右侍郎转为左侍郎。正统十三年(1448)又升为户部尚书,后改工部尚书,兼巡抚。他清廉刚直,乐观旷达,待人平易,和僚属百姓相处融洽、亲如家人。他常微服出访,体察民间疾苦,独自和农夫农妇相对而坐,促膝谈心,问长问短。 遇到难处,便和他们商量解决的办法。凡是来自下层的意见,都乐意采纳。他能推心置腹地与当地官员研讨政务,务尽其长,并无事不成。

景泰初年(1450),周忱被人诬陷。代宗素知他勤政爱民,廉洁自律,不予处分,只令告老还乡。周忱离任后,全家迁至庐陵山前村(今吉州区长塘镇山前周家村)居住。他静心颐养,潜心致学,著有《双崖集》11卷等书。谥文襄。

王直王直(1379 -1462)字行俭,号抑庵,明泰和达尊坊(今泰和县澄江镇西门)人。明代著名大臣和诗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改庶吉士,与曾榮等28人在文渊阁学习。明成祖朱棣赞赏他的文章,命入内阁起草诏书,不久授修撰。洪熙、宣德年间(1425 - 1435)任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三年( 1438),进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正统五年出任部事。正统八年任吏部尚书。任用官吏时,严禁请托钻营,凡是御史出巡归京,都要报告地方官的表现,以备提拔任用。正统十四年,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王直在翰林院20多年,起草诏书,编纂文献,注录起居等,大多由他负责。他处世理政,公正执法, 不搞乱法度。英宗和代宗年间(1436 -1464),人心浮动,朝廷众多官吏都持观望态度,而当政的大臣,多阿谀取悦于皇上,唯王直遇事侃侃而议,刚正不阿,不随波逐流。所以他深得众望,称得上老成持重的忠肝义胆之士。他与在翰林院共事的金溪王英齐名,时有“西王”、“东王”之说,并称“二王”。王直任尚书 14年,清廉耿直,名望很高,皇帝对他特别优待,免其早朝。

王直在文学上受台阁体影响,文风雍容典雅,端重温和,诗歌偏于娱性。其著作有《抑庵集》13卷、 《后集》37卷等。《四库全书总目》评论他的作品说:“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之遗风”,“盖明自中叶以后,文士始好以矫激取名。直当宣德、正统间,去开国之初未远,淳朴之习犹未全离,文章不务胜人,惟求当理。故所作貌似平易,而温厚和平,实非后来所及。虽不能追古作者,亦可谓尚有典型者矣。”他的诗作很多,今尚存2300多首,不少作品表达了诗人内心思想的深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景泰三年(1452),王直加封少傅,不久,兼任太子太师。王直终生仕途平稳,但在“夺门之变”后,尤其是忠臣兵部尚书于谦被斩以后,他感到灰心,于是决心尽早退出官场,回归家乡,以免遭受杀身之祸。 景泰七年回乡。天顺六年(1462),卒于家,享年83岁,赠太保,谥文端。

廖庄廖庄(1406-1466)字安止,号东山。今吉水县乌江乡枫坪鱼梁村人。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宣德八年选庶吉士,历事六科。

正统元年(1436)授刑科给事中。正统五年赈灾陕西,令县官打开粮仓,及时向灾民发放救济粮,救活了不少百姓。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士奇的家人犯法,他没有因其权势而徇私舞弊,仍按刑律公正处分。正统十一年升南京大理寺少卿,被诬进狱,事情清白后才释放,并官复原职。

景泰六年(1455),因上书请善待上皇,触怒了代宗,命廷杖八十,谪定羌驿丞。

天顺初(1457)英宗召返,仍官南京。天顺五年擢礼部右侍郎,后改刑部。成化初( 1465),召为刑部左侍郎。次年卒于任上,无以为殓,事后,大家凑点银两才办理了丧事。赠尚书,谥“恭敏”。著有《鱼梁集》2卷、《东山居士集》等。刘孜刘孜(1411 -1468)字显政,今万安县桂江乡邓林村人。明正统十年(1445)进士。授御使,出按辽东.再按畿辅,擢山东按察使,历左布政使、右副都御使,巡抚江南十府,召拜南京刑部尚书。成化四年 (1468)致仕。著有《经济疏义》、《白玉堂集》。

萧维祯萧维祯(1406-1472)名兆,后改名肇,字维祯,号廖阳。明庐陵宣化乡(今吉安县永阳镇)曲山人。 曾祖父复心、祖父乐存、父亲不敏都是读书人,也都是能赈济贫穷的人。胞叔萧时中中了状元入翰林,主考永乐十二年(1414)会试,父亲为避官嫌,不去参加会试,回家养亲,设馆授徒。

萧维祯诞生时,父梦天星坠入母其怀,因而命名为“兆”。他自幼聪明异常,读书过目成诵。先生、长者要他作对,能应口而成。10岁能诗文,出为童子师。20岁补邑庠生。

明宣德元年(1426),参加乡试中举人。宣德五年中第三榜第七名进士。正统二年(1437)授刑部四川清吏立事。正统四年升刑部山东清吏司员外郎。正统九年升刑部浙江清吏司郎中。正统十二年升大理右寺丞。正统十四年升大理左少卿。景泰元年(1450)升士卿,入侍经筵。景泰三年升太子少保兼职。 景泰四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泰七年进资政大夫。天顺元年(1457)掌南京都察院事。天顺四年升刑部尚书进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天顺六年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兼参赞机务。天顺八年升司马职。成化元年(1465)因病重皇帝批准休政。

萧维祯练达事体,老于断狱。正统六年(1441),祁州民王宪等五人为盗,其中一人杀了人,五人并罪。他辨其杀人者抵罪,其余的人或轻判或释放。刑部凡是有难决断的案子,都由他解决。萧维祯任南京兵部尚书兼机务参赞后,事无巨细,都由他决策。沿江海盗猖獗,他设计捕获,绳之以法,保障了沿江的太平,受到皇帝嘉奖。

成化八年(1472)3月25日,萧维祯病故于家。谥文昭,宪宗皇帝遣大学士商辂撰写神道碑祭奠。萧维祯公事在朝廷,声誉天下。京师国老称之曰:“庐陵文章之盛莫如萧时中,功业之盛莫如萧维祯。”不敏、时中、维祯著有《曲山三萧全集》在世。

刘宣刘宣(1425 ~1491)字绍和,一字应用,号静斋。今安福县甘洛乡三舍村人。父戍任庐龙卫,后死, 刘宣补其役,以庐龙籍科考。景泰元年(1450)中举人,顺天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修撰、会试同考官、南京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南京工部尚书。参与修《英庙实录》。疾恶如仇。弘治四年(1491)卒,终年66岁。封赠资政大夫,卒谥号文懿,祀乡贤。著有 [成化]《处州府志》18卷,《同心集》、《冲淡集》。

萧祯萧祯(1432 - 1501)字彦祥,泰和县冠朝乡龙陂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由刑部主事升湖广佥事,历官都察院副都御使巡按陕西,进南京工部侍郎转刑部尚书以疾致仕。弘治十四年(1501)病故,终年69岁。著有《寅庵稿》书。

张敷华张敷华(1439 -1507)字公实,号介轩,安福县严田镇杨梅村人。天顺八年(1464)考中进士,选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被任命兵部主事,接着改任郎中。成化十一年出任浙江参议,在浙江任事18年之久,后升任布政使。弘治初年(1488)调任湖广。期间灾荒民饥,张敷华命令府县大修学官,以工代赈, 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不久,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陕西,下令禁止婚娶论财,丧葬举乐,提倡勤俭办理婚丧事。旋即被调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弘治十二年改任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南、扬州各府。当时正值暴雨成灾,高邮湖堤崩溃,张敷华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组织指挥农民开挖深沟以排洪涝,又筑宝应堤防洪,使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减少损失。事后改掌南京都察院。张敷华由于品行高洁,政绩突出,受到人们的普遍称颂,与吏部尚书林瀚、佥都御史林俊、祭酒章懋并称为“南都四君子”,不久,被提升为刑部尚书。

正德元年(1506),张敷华被召为左都御史。是年冬,朝廷许多大臣与谏官极力主张罢免奸臣、宦官刘瑾,当时内阁也极表赞同,但皇帝犹豫不决。张敷华乃斗胆上书,指陈利害,他不顾自己身家性命安危,公开指责“陛下宴东逸游,日狎检壬,政令与诏旨相背,行事与成宪交乘,致天变上千,人心下拂。政令纷孥、弊端滋蔓”,并指出:“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请陛下审察。”正疏送去后,被中官扣留不报。于是宦官刘瑾越来越显得有恃无恐,恣意妄为。同年除夕朝拜结束后,忽然传旨要张敷华与工部尚书杨守随一起辞职,张敷华即日就起程回家。刘瑾还余恨未消,想借湖广粮仓稻谷霉烂的事来罗织罪名陷害张敷华。修撰康海指责刘瑾说:“我们陕西的老百姓爱戴张公如爱自己的父母,你怎么能妒忍心刻薄他呢?”但刘瑾还是不放过张敷华,又以奸党的莫须有罪名,将张敷华与杨守随榜名朝堂, 以泄私愤。正德二年(1507)六月,张敷华被撤销功名,忧愤成病,含恨而亡.终年68岁。刘瑾被诛后两年,张敷华得到平反,恢复名誉,封赠太子少保、谥号简肃。

张敷华一生性情刚介,直言论奏,不计较个人得失,办事秉公正直,不徇私情。弘治年间,刘大复推荐他,而皇帝却说:“张敷华确实是不错,但为人太峻厉。”张敷华官位虽崇,但生活简约,担任兵部郎中时,一次夜间遇盗被搜身,贼仅得7枚铜钱而已,可称得上-代廉臣。著有《张简肃公集》、《张简肃公奏议》3卷。

徐穆徐穆(1468 -1512)字舜和,又字纯和,今吉水县文峰镇人。成化二十二年(I486)参加乡试,考中第二,弘治六年(1493)进士,殿试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历代通鉴纂要》、《孝宗实录》°正德元年(1506)武宗皇帝朱厚照登基,明王朝要向周边国颁发大明历法,朝廷要派遣特使出使各国,徐穆被朝廷选派出使朝鲜的特使。临行前,武宗皇帝赐给他麒麟一品服。按明朝惯例,凡出使外国者,需费千金。徐穆为节省路费,一切从简。他一踏上朝鲜国土,朝鲜以郊迎道跪礼仪迎接徐穆。徐穆完成特使使命后,启程回国时,朝鲜馈赠珍贵礼品,他见到这些珍贵礼品,毫不动心,全部退回,拒绝不受。朝鲜国王感叹地说:“大明特使真是良臣啊!”朝鲜侍者把这件事转告武宗皇帝,武宗十分高兴。提升徐穆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因宦官刘瑾揽权,徐穆受到陷害,由南京刑部员外郎改南京兵部员外郎。不久,刘瑾被朝廷诛杀后,徐穆为侍读学士,在清理武官黄籍时,徐穆已身染重病,可是他仍然勤奋地处理政务。其精神受到朝廷嘉奖。当时,内阁因翰林春坊缺员多,上疏请具有才望的大臣补缺额,吏部将推荐名单送呈审览,徐穆名也在其中,审批为特进侍读学士。这是特殊的恩宠。但徐穆于三日前.即正德七年(1512)七月的一天病逝,年仅44岁。赠礼部尚书。

徐穆学识渊博,对朝廷典故、兵民利病、四方地理及各种物产、风俗民情,都有研究,而且了如指掌。 著有《徐穆诗文集》、《南峰稿》1卷。

陈寿陈寿(1440 -1522)字本仁,号蠹斋,今新干县麦乡王坑村息冈人。其祖陈志弘于洪武间代兄戍辽东,遂籍宁远卫(辽宁兴城县)。陈寿生于兴城。自幼聪颖,虽家境贫穷,但荤荤自豪,终日潜修学问,10 岁就能写出好文章,15岁遴选为卫学生,居学宫之首。陈寿从小养成一种穷不移志、富贵不淫的美德。 成化元年(1465)考中举人。成化八年考中进士。成化十年授户科给事中。陈寿在户科任职13年,遇事讲大体,公正廉洁,对贪赃枉法者,正色敢言。成化二十三年,进任都给事中。弘治元年( 1488),擢大理寺丞,后改任南京光禄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弘治十三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

弘治十四年正月,陈寿以巡抚职被派任镇守延绥(今陕西省绥德县)后,对作战牺牲将士首祭国疡, 厚金抚恤,并忠榜门庭,随后又命令守城将士扼守十路要塞,广遣哨探,公布赏令,重振军威,并加固城防,扎营双山堡高地,使延绥能攻能守,壁垒森严。弘治十五年,軾靶40万精兵压境,延绥部分守将力主第三十九篇人物 4201撤军回避,而陈寿主张敌众我寡,不可轻避,避则示弱,正中敌计,唯有用计退敌。于是,陈寿通知各路伏兵将领,随时准备相援阻击,并派出百余骑兵诱敌入境;而自己独坐帐营,从容饮食,帐前仅布兵十骑。 此时,戦輕遣通使探营.回报火筛诸酋,却不敢轻举妄动。深夜轍靶兵蒙睡,陈寿命各守将火炮突起,金鼓齐鸣,各路伏军围追堵截,歼敌数千,夺获车马器械不可胜计。

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延绥民饥不堪。陈寿身为镇守巡抚,父母之官,为安抚民心,饱食民众,他一则对外出榜告示,招商纳粮,对内发放种子牛具,鼓励勤耕劳动;二则新募士兵,自行垦荒种粮。这样,穷困饥荒的边塞,一年之内便物阜民安。

弘治十六年,陈寿擢升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十七年正月离延绥,两郡军民数万人相送,并拟建祠挂像敬供,以示纪念。

正德九年(1514)春,陈寿为陕西巡抚。上任之初,张榜谕众:一禁市价;二捕窃盗;三丧不停柩、婚不索财;四清冤狱、减刑杀、去杂捐;五严办贪吏,收其不义之财,取一半赊济民众。为此,陕西庶民才安心耕牧。正德十年,陈寿晋升南京刑部尚书。由于年老体弱,他屡疏乞休,最后上允,侨寓南京,潜心休养, 兼著忆稿。是年秋,陈寿调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离陕西时,万余庶民拥集抚台,纷纷要求陈寿留任。陈寿回京启程之日,道旁观送之民,暗暗挥泪,拥塞阻行。嘉靖元年(1522)授陈寿一品荣禄大夫。其著作有《退食小稿》、《起废集》、《闲居漫稿》、《筹边录》及《封驳奏议》。

陈寿一生论事平直而不迂,待人宽大而不隘,为民刚正而不倚,内志直而行不泥。为官40余年,廉名功著,终生不贪,故老无私宅,家无田产,为国为民昭昭可述,众称他为“清白官”。

刘缨刘缨(1442 ~ 1523)字与清,号铁柯,原籍新涂县,后迁苏州卫。明成化七年(1471),乡试中举人。 成化十四年,会试中进士。知滕县,历官三年,召为河南道御史。弘治中,任福建、四川巡抚,都被称誉清正严明。成化末年,闽中沙县(今福建沙县)曾有一匿名事件,并酿成奇案。刘缨巡抚到此,几经民间探访,终被侦破。严办了诬告者,雪洗了受冤人。历官兵部右侍郎,正德五年(1510)擢南京刑部尚书。著有《刘铁柯文集》。

赵璜赵璜(1456 - 1532)字廷实,号西峰,明安福(今安福县平都镇萱塘村)人。成化二十二年(I486) 举人,弘治三年(1490)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员外郎。并先后任济南(治今山东济南)知府、顺天(治今北京市)府丞,敢于逐猾吏,归民田.政绩显著。因得罪权奸刘瑾被捕下狱。直到刘瑾被正法后才得以复职。旋即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后调山东。赵璜到山东任职时,当地有河滩地数百里, 原规定由移民开垦种植,且免收其租税,但番僧要求朝廷仍要收租,以充斋粮,皇帝也随口答应。由于新垦荒的土地瘠薄,产量低,租税重,农民不愿耕种:赵璜敢于直谏,为移民据理力争,终于使皇帝免除了垦荒地的租税,维护了移民的利益,发展了农业生产。赵璜在山东政绩显著,被提升为工部右侍郎并担任河道防汛总负责人。此时,白沙河口洪水警报接二连三,他深入防洪救灾第一线指挥,采取得力措施, 终于战胜了水灾,建立奇功。在顺天赈灾工作中,他能体恤民情,解决饥民的实际困难,使饥民顺利渡过难关,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世宗皇帝即位,赵璜晋升为工部左侍郎,掌管部事,他大胆裁减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整顿税收。嘉靖元年(1522)赵璜提升为工部尚书,适时维修仁寿、清宁宫时经费不够,他奏请将石景山诸旧房拍卖以资用,减轻人民负担,得到皇帝允许,节省了大批经费。施工中,赵璜身先士卒,与工部施工官员一起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把握工程进度和质量;制订严格的财经制度及管理条例,执行考勤纪律,杜绝营私舞弊现象。两宫顺利建成后,朝廷许以重金并提升职位来奖赏他,赵璜婉言谢绝。赵璜执掌工部, 对于营造陵、庙、宫、府,严格把关;对于可建可不建的则缓建,能不建的则不建;对于确实需要建造的,也要精密计算,尽量节约费用。

赵璜担任工部尚书6年,深谋远虑,立意革新,办事干练,且十分周到,建立了卓著的功绩。然而,皇帝跟前的许多心腹对于赵璜的才干和政绩非常嫉妒,屡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以弹劾他,使皇帝慢慢地对赵璜疏远了。赵璜于是辞职回乡。嘉靖十一年( 1532),皇帝下旨,恢复赵璜尚书职务,但他未上任即病逝,终年76岁。赠太子太保、谥号庄靖。著有《归闲述梦》1卷、《西峰奏议》8卷、《大学管窥》1卷、《文稿》1卷。

毛伯温毛伯温(1482 ~ 1545)字汝励,号东塘。祖籍浙江三衢,宋初先祖守吉州,定居吉水县(今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正德三年(1508)考中进士,初授绍兴府推官,正德六年,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抚福建、河南。嘉靖元年(1522),任大理寺丞,后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因受“李福达狱”株连被削职归家。嘉靖十一年九月复原职理院事。次年,升左副都御史。嘉靖十五年冬,为右都御史。次年冬, 升工部尚书。嘉靖十八年二月,皇帝下诏,命毛伯温总督宣化、大同、山西三关军务。他到任后就考察大同所辖镇边、镇川、弘赐、镇河、镇虏等靠近敌人前沿阵地的五大防御工事,命军士加固工事,布置侦察, 细防间谍;并招募三千军士防守,发给田地,不征税赋,自此边疆安定。毛伯温因防边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少保。是年闰七月,毛伯温奉命统兵南征。挂帅岀征时,世宗皇帝亲斟御酒饯行,并赠《送毛伯温》诗一首:“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月刀。风吹臺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喽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世宗皇帝对毛伯温寄予深切厚望。

嘉靖十九年秋,毛伯温肩负重任,率领南征大军到达广西。他不顾远涉劳顿之苦,立刻会同两广总督张经等商议讨敌之计。首先,他令两广、福建、湖广官兵12.5万余人,自凭祥、龙晌、思陵州三路进入广西待命,并以两支骑兵作声援;又命云南巡抚汪文盛率兵三路入镇,驻守莲花滩,形成强大的军事攻势。接着,他对安南臣民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大力宣传明王朝的安抚政策,并发出通碟:“莫登庸只有痛恨自己的罪过,向大明至朝投诚认罪,才能得到宽大处理,不咎既往。”莫登庸见毛伯温立志扫平安南, 又听到探马急报,明朝大军来势勇猛,士气高昂,锐不可当。惧于明朝大军威势,而安南国内众多旧臣不服,各拥兵自据,有的向明朝军队投降。莫登庸陷于内外交困之际,为保性命,求得宽大,向明朝投降。 毛伯温将安南乞降事件上报朝廷,皇帝大喜,下诏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嘉靖二十一年春,毛伯温率领大军回到京师,皇帝特令嘉奖,毛伯温迁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加封为太子太保,授正一品。

毛伯温受命讨伐安南,不费一刀一箭,不折一兵一卒终于和平解决。使安南臣服,边疆安定,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次战役,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诱降并重的策略,取得成功,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嘉靖二十三年(1544)秋,伯温因在兵部多所兴革,为近侍所怒,被诬陷获罪,削籍戍边,后赦归。隆庆元年(1567)穆宗立,恢复毛伯温官位,赐恤。天启元年(1621),追谥“襄懋”。著有《毛襄懋集》18卷、 《东塘诗集》10卷以及《毛襄懋奏议》20卷等。

罗钦顺罗钦顺(1465 -1547)字允升,号整庵,今泰和县上模乡西冈村人。弘治五年(1492),乡试第一。 次年会试,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十五年,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正德三年(1508)四月,罗钦顺因奉亲归里,请假养亲,触怒刘瑾,被夺职为民。正德五年,刘瑾伏诛后,诏复原职。正德七年,迁南京太常少卿,正德十年,再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入为吏部左侍郎。嘉靖元年(1522)四月,世宗即位,罗钦顺被擢升为南京吏部尚书,充实录副总裁,后因父病,于同年十二月省亲乞归。嘉靖二年,改为礼部尚书,因居忧未及拜。嘉靖六年二月,又改吏部尚书。以张堪、、桂萼逢迎世宗遗旨,得宠秉政,罗钦顺耻于与其同朝而列,累诏不出,经批准退职。

罗钦顺退职返乡后,居家20多年,足不入市,每天早起即到学古楼看书,每餐吃饭大都只有两个菜, 生活很俭朴,专心致志地研究性理之学,建立自己的唯物主义理气学说。

罗钦顺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信,废一不可。他的哲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理气论中。在理气关系上,罗钦顺确认理为气之理,非气外别有一理,在气的运动过程中便显示出理。他继承和发展了宋代以来的唯物主义观点,不但讲明气是万物之源,并进一步阐明气与理的关系,论证了气为本体,理不离气的唯物主义观点。在世界观方面坚持“气”这个物质概念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气'之外,别无什么主宰世界。这就否认了有神论,坚持了唯物论。罗钦顺的专著《困知记》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他认为“盈天地之间唯万物,人固万物中一物尔”,“人犹物也,其理容有二哉?然形质既具,则其分有能不殊”。这些论点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针锋相对的。罗钦顺除了与王守仁辩论之外,还对陆九渊及陆学传人杨简、陈献章和湛若水等人的学说发表了自己的评论。从整体上看,这些评论是对整个心学系统的评价,立脚点是修正了的宋学。此外,罗钦顺对禅学也提出了批评,指岀禅学否定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产牛.的感觉和印象,从而把人和客观世界隔绝开来,使人的思维活动停止。

罗钦顺是明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反对封建主义顽固派的斗争有着很深的影响。他的哲学著作《困知记》 8卷,任继愈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评价为“是一部直接批判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乂著有《整庵存稿》30卷。卒后,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欧阳德欧阳德(1496 - 1554)字崇一,号南野,今泰和县栖龙乡站前村人。从小就发愤读书,20岁时参加乡试.崇尚王阳明“良知”之学,专心理学。正德十三年(1518),理学家王守仁在赣州任地方官,欧阳德专程前往谒见,与王守仁就“良知”之学反复辩讨,他大受启发,疑虑一扫而空,幡然感悟。于是拜王守仁为师,并开始在赣州讲学。

嘉靖二年(1523),欧阳德考中进士,被派往安徽六安州任知州,并建龙津书院,召集学生讲学。不久,升为刑部员外郎。嘉靖六年,以文学选拔为翰林院编修,寻改南京国子监司业。建讲亭,同诸生及各地来的学者研究学问。尤其是改任南京尚宝司卿时,欧阳德曾集四方名士讲学于灵济宫。他讲学言语明白简洁,深受学者欢迎,从学者达5000人之多,灵济宫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

欧阳德在仕途上发展比较顺利,先后任太仆少卿、南京鸿胪寺卿、礼部左侍郎兼学士,掌管詹事府事,累官至礼部尚书。因母亲年老,欧阳德辞官回家赡养母亲。他利用在家照料母亲的时机,专心致志研究理学,有时还邀请本地名士邹守益、聂豹、罗洪先等到家中共同探求理学,交流学术问题。欧阳德为江右王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发明师旨、卫护师说方面功不可没。他认为良知出于天性,不学而能,但被私欲蒙蔽了就会失去这种天性。他的主张和王阳明的观点一样,对知识和人的求知欲,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欧阳德的学说是阳明后学中一个重要流派,与邹守益的学说相近,被称为主敬独知派,或称为修正派。

欧阳德身为高官,但为人诚恳、襟怀宽广、和蔼可亲,为政清廉。为感念欧阳德高尚的品德,乡里和他所治之州府,为他建祠、立塑像纪念。卒后,赠太子少保,谥文庄。著有《欧阳南野集》30卷、《南野文选》4卷。

周延周延(1499 -1561)字南瞬,号峰山。明吉水泥田(今吉水县盘谷乡泥田村)人。从小专心治学,博览群书。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潜江、新会知县。嘉靖七年,升兵科给事中。时正审议王守仁罪,将夺其爵,以廷抗疏,因此,谪太仓州判官。嘉靖十七年后,历南京吏部郎中,出为广东参赞,宣抚安南,征讨黎寇,周延均参与,而且立过功。嘉靖二十五年,调任广东左布政使。嘉靖二十七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宣府等地。周延每到一地皆上疏朝廷,招贤纳士,弹劾奸佞小人,使其行为有所收敛,豪绅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周延返朝后,因惠政异绩,升为吏部尚书。后绥靖海寇林成乱,任兵部右侍郎,提都两广军务。后召为刑部左侍郎。历南京右都御史。嘉靖三十年,任兵部尚书。嘉靖三十四年,诏为左都御史。后因荐举人才一事没有顺从世宗旨意而受到切责。

周延颜面寒峭,注重气节.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卒后,赠太子太保,谥“简肃”。著有《周简肃公遗稿》3卷、《附录》1卷。

聂豹聂豹(1487 - 1563)字文蔚,号双江,明永丰双溪(今永丰县佐龙乡聂家村)人。从小就发愤读书, 以《易经》中江西乡试,正德十二年(1517)考中进士,授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县。

聂豹任知县后,一上任就首禁官吏侵吞国家财产,严防衙门为政不公;不许豪强拖欠国家赋税,盘剥百姓。对那些贪赃枉法者,置之以法。查出吏胥私吞应减免的税银1.8万余两,以抵民间积欠。于是上下称快,境内大治。聂豹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水利在农业中的作用。他深入各地,访求懂得水利的人,设计图纸,疏浚陂塘河港及修筑堤岸3万余丈,修复废塘1.2万余丈,以防旱排涝。百姓不为缺水所苦,农业生产连年丰收,逃亡归来的达3223户。他在华亭县任职三年,扭转了财政困难的局面,积谷至19万余石。在抓生产的同时,聂豹还非常重视教化作用。他建名宦乡贤祠,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华亭治绩,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因而声名鹊起。

嘉靖四年(1525),聂豹迁为福建道监察御史。他不畏权势,不计较个人得失,一上任就指斥宦官违制,敢于弹劾那些官高权重的不称职者和不法行为。嘉靖七年春,聂豹再次巡按福建。嘉靖九年,出知苏州。他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振纪纲,察吏治,抑豪强,惩奸匿,使贪官污吏望而生畏。聂豹在福建持法严正,官风凛然,深得群众的拥抱,人们称他为“真御史”。嘉靖十年,因父母先后去世,回籍守制家居。 嘉靖二十年,聂豹任平阳(治今山西临汾)知府,上任后,号召富户捐款,筹得军饷2.1万两,用以加固郭家沟、冷泉、灵石等隘口。又募乡勇6000人,加紧训练,严密守防,击退了蒙古俺答汗所部的进犯。嘉靖二十二年,升迁陕西按察司副使。有人诽谤他曾在平阳贪污,宰相陈言偏听谤言,将聂豹逮入诏狱。次年,冤案终于大白,但仍落职回到永丰。嘉靖二十九年,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不久,转兵部左侍郎。

嘉靖三十一年,聂豹升任兵部尚书。他在任职期间,严禁请托,痛革夙弊,修筑关隘,以固国门。特别注意选调将士,积聚粮草,扼守要塞。他东防倭寇,北拒俺答,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为此,朝廷先后加封他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嘉靖三十四年,聂豹因反对赵文华请视师祭海神和朱隆禧差田赋开海禁等事忤帝意,被降俸二级。随后,聂豹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致仕归乡。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初四 0(1563年11月19日)卒于家,终年76岁。隆庆元年(1567)诏赠少保,谥贞襄,赐祭九坛。

聂豹推崇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后又倾向宋儒的“主静”说。王守仁死后,又以其弟子自处,成为江右王门代表人物。聂豹不但精于吏事,而且勤于著述。他每到一地,必有著作问世。其著作主要有 《巡闽存稿》、《大学古本臆说》、《丰阳古今人物题名记》、《被逮稿》、《困辨录》、《幽居答述录》、《致知议略》、《良知辨》、《质疑存稿》及《双江聂先生文集》14卷等。

欧阳必进欧阳必进(1491 -1567)字任夫,号约庵,今安福县平都镇萱塘村人。明正德八年(1513)中举人, 正德十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出任浙江布政使。

嘉靖二十三年(1544),欧阳必进巡抚鄭阳(今湖北娜阳县),这年鄭阳发生了大规模牛瘟,耕牛几乎死尽,农田无牛耕种,农民心急如焚,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欧阳必进对这一严酷灾情十分关注,深切同情无牛耕地之苦。在忧虑之中,他想起了前人曾经有人力耕地的设想,从资料中找到了鲁王翼遗制作的人力耕地机的设计图。他亲自动手仿制,并加以改进,装置机关,用人力通过滑轮绞动绳索牵引耕犁。经过多次试验,中国第一台人力耕地机诞生了。这项机械的创造,不仅克服了当时缺牛的困难,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显示了省力、高效的优点,深受农民欢迎。当地人民依靠这种人力耕地机,战胜了饥荒,发展了农业生产。欧阳必进的人力耕地机的发明,在耕犁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是一项走在世界前列的古代农业科技的光辉成就。同时,人力耕地机的创造,启迪了发明创造电犁的原理,可以说是现代电犁的始祖。

欧阳必进岀任鄭阳巡抚期间,在政治上敢于革新,曾上疏奏免一些不称职的官员。他为百姓所想, 为百姓所急,政绩显著。不久,被调任应天(今南京)巡抚。他一到任就深入苏淞一带了解实情,得知苏淞位于太湖之滨,地势低下,湖水泛滥,常有水患。他当机立断,打开粮仓,赈济了苏淞一带万余名饥民O 后移督两广,升任工部尚书。在任工部尚书时,曾主持修缮北京紫禁城中的午门和天安门,尤其是在新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座殿堂中,调度有方,显示了非凡的才能和魄力,又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才能。

欧阳必进任刑部尚书期间,严整法纪,执法如山。他审理案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和流言,不搞刑讯逼供,并平反冤假错案,深得百姓称颂。在任吏部尚书后,他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但仍保持严绝请托,廉洁奉公,夙夜不懈的高尚品德。世宗称赞他“端慎老成”,并赐给玉带和绯鱼服。年近70 因病辞官还乡。回家后,他始终清廉持身,自甘淡泊。著有《白云山人稿》和《交黎勦平事略》5卷。

尹台尹台( 1508 - 1581)字崇基,号洞山,明永新石桥环浒(今永新县石桥乡石桥村)人。嘉靖七年 (1528)乡试考中举人,嘉靖十四年廷试登进士。尹台在榜上虽列入二甲,但世宗皇帝亲自览阅他的考卷,令将其对策与一甲的文章一起刊刻问世,一时被传为佳话。尹台入仕后进翰林院,官拜六品编修。 在翰林院,他潜心学问,博览群书,造诣精,学识深。

尹台一生从不卑躬屈膝,唯国人和社稷为重,与奸党佞幸水火不容。嘉靖二十九年,尹台岀任会试考官,私下担心严嵩父子专权误国,便以权臣与重臣命题,让应试的举人答对。对策抄呈,皇帝看后非常感动。嘉靖三十三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十四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院事,并选入宫给皇帝读讲经书。世宗皇帝见尹台学识广博且器宇轩昂,卓尔不凡,非常高兴。派他代视文华殿,为大学士。嘉靖三十五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生平荐拔甚多,奉诏荐举边才,后都起用为名臣。嘉靖四十二年,尹台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因大刀阔斧推行改革,理顺关系,革除弊政,因而触动了一些权要的利益,招致一些人的嫉恨,任期满后被弹劾罢归。万历元年( 1573),神宗皇帝下诏重新起用尹台为南京礼部尚书。复任满半年,便请求辞职回归故里。回到永新后,带头出资倡众建乡社,在城东修东山寺、清风桥,创建崇正书院,大力倡导教学,兴盛文风,培育人才。万历四年,尹台主纂《永新县志》,万历六年成书刊行。他曾同修《大明会典》,享有良史之称、信史之誉。

尹台不仅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还是一位造诣精深的文学家。他能文善诗,诗文典雅,文辞朴茂,人称他的文体能与西京并提,诗歌可跟建安、天宝媲美。他一生著作甚多,著有《洞麓堂全集》38卷, 其所著《思补轩古律体诗》8卷,皆列选《明诗综》。《四库全书》列选其文6卷、诗4卷,广传于后世。

朱衡朱衡(1502 -1574)字士南,一字惟平,号镇山,明万安县东门庆元里(今万安县桂江乡桂林村)人。 从小聪明绝人,看书一目十行,日诵千言。11岁时补邑弟子员,督学史者看了他的试卷非常惊诧,称他为神童。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进士,授龙溪(《宋史》作尤溪)县令,后改婺源县令,惜民务实。嘉靖十三年,擢刑部主事,分掌福建、山东等省刑案参驳、处理。后迁员外郎,转郎中,任福建提学副史,先后参政四川、河南。升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嘉靖三十九年,晋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其时,山东百姓缺粮,即上疏暂停商禁,允许外地转运粮粟至灾区,以救灾民。商运暂开后,又打开青州以西道路,堵截商运中奸人暴利。事成,诏为工部右侍郎。

嘉靖四十四年,朱衡升任南京刑部尚书。是年秋,黄河在江苏沛县境内的飞云桥河堤决口,向东注入昭阳湖,河道淤塞百余里,南北漕,运断绝。于是改朱衡为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河漕事。他接到皇帝诏令,就火速赶到现场视察,了解灾情,妥善安排百姓生活,组织抢修。他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一些治过水害的人现场办公,总结河堤决口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朱衡从大家的发言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并且经过实地考察,便放弃在原基础上修浚河道的打算,决定开挖新河为根治水患。以原都御史盛应期所开新河故址走向,引鲂鱼、薛沙诸水,在吕孟湖筑堤,以防溃决,筑马家桥堤阻止飞云桥决口。他亲自率领数万群众,艰苦卓绝,全面进行开挖新河的劳动。他还亲自参加劳动,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在朱衡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几年的艰苦劳动,使工程进展顺利。全长194里的新河胜利竣工,漕运船只航行畅通无阻,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朱衡和治水大军还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隆庆元年( 1567) 朱衡因治水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授正一品。

隆庆元年春夏之交,山东、河南等地山洪暴发,新河被凶猛的洪水冲坏,致使漕船数百艘受损。朱衡为了掌握第一手水文资料,观察洪水的流速,顶着风雨,驾着小舟,穿行在波涛洪峰之间。他还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找到了新河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一堤捍群流”。几天后,他又率领治水大军开赴新河两岸。朱衡重开四条支河,分流诸水,减少新河堤岸的冲击力,获得成功。治水需要大量经费,他不畏强权,大胆为民请命。一方面精打细算;另一方面向皇帝上疏,请朝廷停止织造袍缎,停制鳌山灯,停建光泰殿、瑞祥阁等耗资巨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朱衡对工作尽职尽责,身体力行,人们无不为他的精神感动。隆庆六年正月,再度被召兼左都御史,仍经理河道。五月,穆宗死,大学士、当朝首辅高拱以修昭陵需要召他回部,朱衡以古稀高龄由治河工地返朝治理部事。

朱衡是明代一位成绩卓著的治水专家,一生性强耿直,遇事不挠。他在工部任职多年,不以大兴土木为功,尽量裁减浮费,节约资金,减轻人民负担。神宗即位,任用大学士张居正,与朱衡意见不合。万历二年(1574),朱衡遭其弹劾而归乡。诏加太子太保。著述有《镇山奏议》10卷、《镇山集》20卷、《道南原委录》12卷及诗集。

张鸣冈张鸣冈(1535 -1603)字治贞,号见庵,今万安县窑头乡轸塘村人。明万历八年(1580)考中进士, 授湖广宣城知县。以政绩卓异,升浙江道监察御使,因上疏言事触怒朝廷,贬为广德州判官、常州府推官。不久入京为礼部精膳司主事、主客司员外、光禄寺丞,历任南京大理寺右丞、北京大理寺左丞,升为大理寺少卿。

张鸣冈品行清廉,自御史左迁以后,耿直之名日盛。又历任外官,“才成练达”。神宗皇帝十分看重他的才能,将其大用。转为太常卿,迁通政使,不久又升兵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神宗皇帝特命张鸣冈总督两广兼巡抚广东,对所辖区内的武官,自都指挥使以下均受他节制,对文官五品以下,有不法行为的,有权直接逮问。张鸣冈大权在握,重任在肩,为官清廉,对地方官吏严格考核,不讲情面,做到赏罚分明。他在巡抚广东期间,发现社会混乱,当地百姓也反映一些贼寇气焰嚣张,经常骚扰百姓,地方治安很难保证。他一方面深入百姓中调查,将混乱的状况梳理出来,提出了施政方针。老百姓都相约守法,地方秩序良好。另一方面禅精竭虑,想方设法剿灭了这些危害百姓的流匪,百姓遂得以安居。张鸣冈治理广东三年,“恃廉秉公,正己率下”,不久即威德皆著,处理军政大事有条不紊,使广东民风吏治,出现了新气象。神宗高兴地说:“有鸣冈在,朕无南顾忧矣。”张鸣冈总督两广兼巡抚广东,政绩显著,升南京刑部尚书。万历三十一年(1603),张鸣冈卒。赠少保衔,御赐祭葬,并为他立牌坊。墓在赣县境内。牌坊刻有“两京尚书坊”,在今万安县窑头乡轸塘村路口,巍峨耸立,历数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

曾同亨曾同亨(1533 - 1607)字于野,吉水县人。明嘉靖三十八年( 1559)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初 (1567),为文选郎中,升太常少卿。

万历初(1573),调任大理少卿、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为了体察民情,他微服私访。对为虎作佞,讹诈百姓的府尹,报刑部治罪。对太监冒充钦差,私办婚事,逼死人命,当场斩首示众。御史刘台得罪张居正,曾同亨是刘台的姐夫,给事中陈三谟企图清洗他们俩,上奏说:“同亨体弱多病,不堪任职”,因而被诏调南京,遂以多病告归。

张居正死后,曾同亨任南京太常卿。召为大理卿,后改任工部右侍郎,负责督建寿宫,为朝廷节约浮费30余万两银子,由左侍郎升为工部尚书。他管理财务,监督建造,很重视节约经费开支,裁冗员,减轻赋税。九门工成,加太子少保。后任南京吏部尚书,屡辞不上任,后乃就职,诏加太子太保致仕。曾同亨和严嵩是同乡,吴鹏是其父亲的同年,他从不去拜访他们。他清正廉明,勤奋公务。万历三十五年(1607).曾同亨告老还乡,同年病逝,终年74岁。赠少保,谥“恭端”。著有《历官奏议》8卷、《工部条例》10卷、《泉湖山房稿》30卷。

郭子章郭子章( 1542 ~ 1618)字相奎,号青螺,又号嬪衣生,今泰和县冠朝乡冠朝村人。8岁就学,日诵千余言,稍长,博览诸子百家,并对《左传》、《尚书》、《易》、《毛诗》、《礼记》等经典著作有特殊兴趣。还善于犬文、力算,又会写文章,引起时人重视。明隆庆五年(1571)考中进士,历任福建建宁府推官、南京工部主事、广东潮州知府、四川提学佥事、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万历二十七年(1599),以副都御使兼任贵州巡抚,同总督李化龙一起,举用刘铤为提督,平定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万历三十五年回籍养亲。万历四十年,以功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郭子章仕途通达,政绩卓著,民皆敬重。后告老还乡,尽心著述。他是一个饱学之士,提倡正学。曾经与王时愧、邹元标等讲学于吉安青原山和白鹭洲。他有天赋之才,卓识超群,勤于著述,每任职一处, 均有专集,并以任处为集名。郭子章的著作涉及面极为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律、历史、地理、 工艺、文学等。据《四库全书》存目有21种,296卷。在文学方面,他的著作有《六语》31卷。其中《谚语》7卷、《谣语》7卷、《谐语》7卷、《隐语》2卷、《讥语》2卷和《谶语》6卷。还有笔记小说《黔类》18卷。 诗歌作品多收入《自学编》,计66卷,其中《粤草》10卷、《蜀草》7卷、《晋草》9卷、《楚草》12卷、《黔草》 21卷、《家草》7卷等。郭子章尤好著述地方史志,历官所至各地,虽政事繁冗,仍广泛收集各种资料,编著地方史志,著有《豫章书》122卷,《黔记》21卷,实为江西和贵州省的通志。此外,他还著有《闽草》16 卷、《留草》10卷、《浙草》16卷、《闽藩草》9卷、《平播始末记》2卷、《阿育王山志》10卷、《圣门人物志》12 卷、《蜻衣生马记》1卷、《蜻衣生剑记》1卷、《豫章诗话》6卷、《蜻衣生易解》14卷、《郡县释名》26卷、《管蔡记》等。

郭子章不仅是作家、方志学家,而且也是评论家。他写的《豫章诗话》,成书于万历四十五年。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部地域性诗话著作"令评江西籍诗人和外地寓居于江西的诗人作品,为江西人研究和评论江西作家开了先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万历四十六年六月十七日(1618年8月7日)去世,葬故里井坑“赠太子少保,谥文定"邹元标邹元标(1551-1624)字尔瞻,号南皋,今吉水县城小东门邹家人。从小聪颖好学,9岁学习儒家经书.20岁时拜明嘉靖进士、福建按察使胡直为师并出游,遍历名山大川,拜访诸多书院,饱闻各家学说,深受影响,从此立下为学之志,潜心考究理学。

万历五年(1577),考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他一上任,就忠言直谏,抨击时弊,改革朝政。因对首辅张居止进行指责,而受到贬官,流放到贵州都匀卫六年,在蛮荒之地泰然处之,更加专心致志于理学,学以大进。万历十一年,张居正死后,邹元标被召回朝廷任吏部给事中。他又上疏改革时政六事,规劝神宗勿溺于声、色、游宴。因而触犯了神宗皇帝,再次遭到贬谪,为南京刑部照磨。不久调兵部主事, 改吏部主事,进员外郎,因母丧归。后又起用,任户部验封。又上疏改革吏治,医治民瘓,再次触犯了神宗,被调离南京,后以病归乡。从万历十八年至万历四十八年,邹元标整整30年居家讲学,从游者日众, 名高大下。刑部郎中李廷谏、兵部尚书李邦华、吏部尚书李日宣、崇祯状元刘同升等许多重臣名贤皆出其门下。

天启元年(1621),光宗立,邹元标重返朝廷,诏拜大理卿,未至而进刑部右侍郎。有感于朝内党派纷争,大臣各怀偏见的情况,向皇帝进谏“和衷”之议。他恳切地指出:今日国事,皆二十年诸臣酝酿所成。 过去没有做到进贤让能,而是锢贤逐能,朝廷大臣不降心平气,专务分门立户。现在当务之急,是朝臣 “和衷而已”。以前“各怀偏见,偏生迷,迷生执.执而为我,不复知有人,祸且移于国”,今后评价一个人, “当惟公惟平,毋轻摇笔端”;评论一事“当惩前感后,毋轻试耳食” o这样才能做到“以天下万世之心,衡4208 吉安地区志天下万世之人与事”,如此则“议论公而国家自享安静和平之福”。忧国之心,溢于辞表。在此期间,邹元标还举荐重用涂京浚、李邦华等18人,受到皇帝优诏褒纳。此后,他还提出开发荒地,积集财赋,加强军备等数事,并请召用叶茂才、赵南星等贤才15人。前后建议,光宗全部采纳了。同年十二月,改吏部左侍郎,未到官,拜左都御史。期间,为原受诬蒙冤的大臣昭雪。对于时政,他也数陈良策,认为当今最重要的就是要简俭、和厚,收拾人才、调养正气,为国家计财用、为小民陈疾苦,这些都得到朝廷的认可,逐渐在朝廷树立了清直的形象。邹元标为东林党首领之一,对朋比为奸的小人深恶痛绝。邹元标后以建北京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忠贤等驱逐辞归。

邹元标一生清正廉直,潜心治学,他拜王守仁(字阳明)为师,并终身研究王守仁的“致良知”理论, 把“致良知”发展为“致良知务良能”,这就是邹元标哲学思想的精髓。邹元标的学说影响极大,是明代后期江右王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名誉颇高,堪称一代忠臣名贤。崇祯初年(1628)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谥忠介。一生著述颇丰,有《愿学集》8卷、《太平山居疏稿》4卷、《日新篇》2卷、《仁文会语》4卷、《礼记正议》6卷、《四书讲义》2卷、《工书选要》11卷、《邹南皋语义合编》4卷等。

周嘉谟周嘉谟(1545 -1629)字明卿,今安福县连村乡枫塘村人' 明隆庆五年(1571)考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不久调任韶州知府。万历十年( 1582)升为四川副使,分巡泸州,惩治大恶棍杨腾霄,将其处以死刑。建武所士兵放火焚烧总兵沈思学的住所,一时形势紧张,周嘉谟轻车简从,了解情况,处理善后,使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不久,抚治白草番少数民族聚居地,督兵邛州、灌县,皆有方略。周嘉谟在职五年, 成绩斐然,后晋职按察使。当时权税中官丘乘云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动辄拘留与逮捕人。周嘉谟对压迫百姓的人十分反感,下令对那些狐假虎威,为虎作伍的猾吏进行严厉制裁,使得丘乘云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不久,周嘉谟迁任左布政使,接着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当时陇川宣抚多安民叛乱,并逃入缅甸,占据蛮湾。周嘉谟奉命统兵平叛,将多安民擒获归案,并确立其弟安琪为宣抚,以稳定边境秩序。周嘉谟调任兵部右侍郎后,仍到各地巡抚。当发现黔国公沐昌祚侵占民田8000余顷引起农民极大愤慨时,他从维护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出发,不畏权势,大胆审决讼案,对沐昌祚及其孙沐启元进行弹劾。在周嘉谟改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期间,广西一土著首领勾结交趾(今越南)兵侵犯内地,他指挥官兵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并增加兵力加强防务,使边境得以安宁。南海、三水、高要、四会、高明等县洪水冲毁好岸多处,周嘉谟发动官兵护岸筑堤,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周嘉谟由于秉公执法、治政有方,被提升为南京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后又转任工部尚书,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他为国理财,精打细算,坚持原则。在料理孝定后丧事时,内廷准备大肆铺张,提出种种过高要求,周嘉谟答复说,朝廷历来对于丧礼有开支标准,不应当听某些投其所好的人挑唆,浪费国家钱财。万历末,周嘉谟又改任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成为权倾朝野、连任三部尚书的重臣。神宗末年,奸党乱政.对于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之权,吏部不能自主。周嘉谟担任吏部尚书时,正色立朝,力持大议,唯才是举, 大胆启用虽已革职但德才兼备的文武百官,一时耆硕满朝,那些朋奸乱政者逐渐销声匿迹,中朝为清。 他极力指岀吏治敝坏的原因,主张改革以往上官注考率用虚浮失实的四六俪语对辞,而以六事定官评。 即为:一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否有胜任之才;三是否忠心耿耿;四政绩如何;五年龄资历;六品性作风,要各注其实,不准用虚词掩饰。 •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结党专权,排斥异己,在皇帝面前进谗言,打击一大批公正廉明的循良清官, 周嘉谟据理力争,出面营救保护,由于势孤力单,天启五年(1625)周嘉谟也遭陷害被削职。崇祯元年 (1628),魏忠贤阉党倒台后,周嘉谟复用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崇祯二年卒于任上,赠少保。

练国事练国事(? - 1637)字君豫,练子宁八世孙,原籍今新干县金川镇东门人,明万历年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万历四十四年(1616)赴丙辰会试,考中进士,任沛县(今江苏沛县)知县。后调任山阳(今江苏淮安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任御史。崇祯元年(1628)升太仆少卿任右佥都御使,巡抚陕西。崇祯九年任户部左侍郎,又改兵部侍郎。是年十二月,升任兵部尚书。

李邦华李邦华(1574 -1644)字孟闇,号懋明,今吉水县盘谷乡谷村人。少时拜同里邹元标为师。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考中进士,授泾县知县,政绩优异,拟授御史。值党论初起,朝士多诋顾宪成、邹元标,李邦华受株连.遂指其为东林党。因此,二年后才赴任。李邦华不畏危言激论,多次上疏,针对时弊,他陈 “法祖用人”十事,未被采纳。万历四十一年,又上疏“革除时弊”十事,触犯了权贵利益,又未被采纳。 万历四十四年,李邦华请病假归故里。时朝中坏人指控邹元标为东林党党魁,暗中阴谋陷害他。李邦华站在邹元标一边,与朝中奸佞小人辩论是非,于是受到嫉恨。次年任山东参议,他因父疾而不上任。

天启元年(1621),李邦华被荐起任御史,饬易州兵备。次年调任光禄少卿,升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山东。天津军府新立、庶务草创,他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升兵部右侍郎。天启四年抵京,李邦华再次遭到阉党的诽谤和诬陷。天启五年,被削其官职,谪戍岭南。

崇祯元年(1628)四月,李邦华复职,任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不久改兵部侍郎,协助戎政。他竭力改革,所设云辇、龙旌、宝廉、金鼓、旗帜、甲胄、剑戟,焕然一新,崇祯皇帝大加赞赏。崇祯二年,李邦华任兵部尚书。时军政大坏,他先陈更操法、慎拣选、改战车、精火药、专器械、责典守、节金钱、酌兑马、练大炮九事。又革除兵役虚报冒领之弊,杜绝滥借营马,且带头减去自己班马三分之一,非公事不骑。共减少营马一万匹「他还精简编制,裁汰老弱8万余人,每年节省军米22万石。这些改革措施都得到崇祯皇帝的许可,并且作为法令颁布执行"同年10月,满桂兵拒清兵于德胜门外,李邦华令城上发大炮为满助威,因操作不慎,误伤桂兵士,都察院都事张道泽上疏弹劾李邦华,并遂罢其官职。

崇祯十二年四月,李邦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又着力改革军务,定营制、汰老弱,并提议坚守江北, 扼守上游,南京可守。又请开采石之山,置哨于太平港,垦当涂荒田数万顷.以资军需,设总督于徐州,更可确保南京的安全。后因父逝离职未成。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攻下山西,不久又攻下北京, 李邦华自缢身亡于煤山,终年70岁。弘光年间,赠太保、吏部尚书,谥文忠,清代追谥忠肃。著有《李忠肃奏议》6卷、《李忠肃公文集》14卷等。

李日宣李日宣(1579 -1646)字晦伯,号辑敏.今吉水县盘谷乡谷村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中书舍人,不久,升云南道御史。

犬启元年(1621)辽阳破,李日宣请帝(熹宗)开言路、肃名分,受到严厉谴责。又荐用丁元荐、邹维连、麻僖等十余人正派官员,乞召回朱钦相、刘廷宣等,熹宗给以“滥荐逐臣,停奉三月”的处分。旋出理河东盐政。返朝后.又因族叔父李邦华任兵部侍郎,就避嫌归里。天启五年七月,逆党倪文焕弹劾李邦华、李日宣为东林党,将李日宣革除官职。

思宗立,崇祯三年(1630)起复官,巡按河南,掌河南道事。不久,任大理丞,累任太常卿。崇祯九年冬,升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崇祯十二年,任左侍郎,协理戎政,并任守护明太祖陵墓工作。因护陵功著,升兵部尚书。崇祯十三年九月改任吏部尚书。

崇祯十五年五月,因推荐阁臣又触怒了思宗,竟以“恂情滥举”罪,被锦衣官逮捕下狱。廷臣纷纷上书营救,都不获许。思宗怀疑刑部未把李日宣投进监狱,便责刑部限三日内审判定案,结果被流入边疆重庆。后敕归家乡。著有《平回始末》、《沧浪诗集》、《敬修堂全集》等书计19部202卷。

郭维经郭维经(1588 -1646)字六修,号云机,明吉安龙泉(今遂川县五斗江乡五斗江村三溪)人。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廖氏在艰难中把他和两个弟弟抚养长大。郭维经中秀才后以教书糊口,赴省乡试和上京会试,也赖友人资助旅费。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初官授行人。崇祯三年(1630)迁南京御史,从此,在既居留都负责纠察的官位上达8年之久。

郭维经目睹明末政治腐败,权奸误国,多次给皇帝上书,诉权奸罪状,并竭力反对他们排斥正人,不筹国是,争权倾轧。他很关心民众疾苦,曾多次奉命巡城、巡江、巡仓,在巡视中了解到淮安等地百姓遭旱、洪、暴风、海啸等自然灾害,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他不但直报朝廷,并要求减免税赋,进行救济。 对一些骄横的勋戚、豪猾、禁卫与社会上的恶势力互相勾结,为非作歹,郭维经一反过去一些官员姑息包庇的态度,切实侦查,予以严惩。

崇祯十年,郭维经因母亲病故,回籍居丧,一直在家住了 6年。在这期间,他曾集合邑中人士,在县城修复银山古塔,创建东郊长堤,并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关系.千方百计减轻家乡人民的负担。也就是在这一期间,他和大女儿郭明珠发明了龙泉码。

遂川自古为“龙泉杉木”产地。郭维经家就住在杉木中心产地区五斗江,大女儿郭明珠很有才华,父女俩对木材交易中所存在的问题深有了解。他们巧妙地运用商品交易中采用斤、两、钱、分重量标准为计价单位的方法,把木材之积浓缩为斤、两、钱、分;以围量五尺之木定位为一斤,三尺之木定为一两,一尺五寸之木定位为一钱,八寸之木定位为一分,在基本确定斤、两、钱、分四个基数后,其他木材则按木材尺寸大小和使用价值,合理换算码两,从而产生龙泉码。龙泉码是世界上最早的原木材积表,比德国的国际公认的“柯达山毛樺材积表”要早一个半世纪。龙泉码是一种相当科学的木材计算材积和价钱的计量方法。随着木材的流通而不断流传扩展,长期进行总结和推广,由省内而省外,由赣江而长江,进而半个中国相沿成规,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一直流传郭维经父女是“龙泉码”的发明人。

崇祯十六年,郭维经复官南京,十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4),崇祯皇帝死后,福临王晋郭维经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顺治二年,唐王朱聿键又晋他为吏部尚书,加大学士。顺治三年,清兵破吉安,围赣州;五月,唐王加郭维经太子太保,吏、兵二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湖广、江西、广东、浙江、福建五省军务,并命郭维经率兵援赣。六月,郭维经同御史姚奇允募兵8000人一起至赣州共同防守。八月,唐王在汀州被清兵所执。十月,清兵登城,郭维经等犹督众巷战,姚奇云等人战死,郭维经乃入嵯峨寺自焚而死,时年58岁。

为推崇和宣扬郭维经的“忠君报国”气节,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朝政府在县城南门内和三溪郭氏宗祠门前,分别为郭维经竖起镌刻有“宇宙正气”大字的高大红石牌坊。乾隆四十三年,又追谥郭维经 “忠烈”。著有《求忠堂奏疏》。

曾樱曾樱(? - 1648)字仲含,号二云,明临江府峡江县金坊(今峡江县砚溪乡金坊村)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天启二年(1622)任常州知府。曾樱持身廉洁,为政公正,不畏强权。当时巡视南京盐仓、江河漕运和提学屯田的各御使,手握举发大权,往往索贿不得而妄加罪状,一时举发牒如蝗,曾樱即行文南京都察院“请求告诫诸御使并防止株连,取消一切陋习”。引起诸御使的重视并对诸御使的行为加以约束。崇祯元年(1628),曾樱以右参政分守漳南九莲山。时有上杭、武平等地流民结寨攻县,他就地招募壮士,捣毁其寨,尽歼其伍。崇祯四年升福建按察使,分巡福安、宁清二府。 其时,红毛夷(荷兰侵略者)进犯兴化(今福建省莆田市)、泉州,曾樱荐副总兵郑芝龙领兵抗击获胜.。次年,海上巨盗刘香滋扰广东沿海,曾樱又荐郑征剿,但巡抚邹维连以郑原是刘香同伙,心存疑虑而不'肯派遣,曾樱以全家百口人性命担保,邹维连才同意派郑会剿,终于讨灭刘香于远洋。

崇祯十年冬,东厂(特务机构)诬告曾樱贿谋升官,思宗皇帝命曾樱带枷进京,士民以曾樱贫困,筹集资金为他整理行装,地方乡贤耆老数千人随同到京,击鼓讼冤,加之朝内大臣叶初春竭力为他辩白,思宗皇帝见状,下旨不入狱,留京待命。崇祯十四年,曾樱升右副都御使、山东布政使,代巡山东。次年,清军入山东,各府州县尽失,唯独曾樱所部青州(今益都)、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县陷无几,曾樱据实奏报,被罢官下狱,而尽失地者王永吉等却被提升。入狱W天,李自成攻占北京,释放狱犯,曾樱得以隐逃。

清顺治三年(1646)唐王朱聿键自立于福州,改年号隆武,曾樱被起用为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旋改任吏部尚书、进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同年清军破福州,曾樱全家避居中左卫(今厦门市),清顺治五年(1648)清军攻下厦门,曾樱全家赴难。清乾隆间谥忠节。著有《亦政斋稿》、《曾二云遗书》。

刘士祯刘士祯(1577 -1649)字吉侯,号须弥,今万安县百嘉乡良坊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考中进士, 授广东韶州(今广东韶关市)推官。适逢阉宦魏忠贤专权,大兴牢狱,广为株连,刘士祯仔细勘问实情,尽力洗雪冤屈,时人称其公正清明。

崇祯元年(1628),刘士祯改授广西道御史,他上疏五事:一、“审势”,即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治国根本;二、“虚衷”,即虚心纳谏;三、“核饷”,即调查税收政策,核查军队饷额;四、“安民”,即减缓对农民的剥削,缓和阶级矛盾;五、“课绩”,即考察官吏的工作成绩,做到赏罚分明。崇祯皇帝对他的建议非常赞赏,全部采用。刘士祯又负责督修《天年赋役全书》,接着改授浙江巡按。浙江海塘因海潮冲决,淹没大片土地,刘士祯亲身前往,指挥抢修,数月后大功告成,海患得以消除。当地百姓传唱着“海不横,怕代巡;一日来,万户宁”的歌谣,以歌颂刘士祯。

刘士祯为官清廉,任巡按后,对地方官吏严格考核,不讲情面。浙、桂两地的贪官污吏无不闻风丧胆,所有贪赃枉法的各种行径都大为收敛,唯恐触怒这位铁面巡按。

因刘士祯为人耿直而得罪了权贵,被降为广东廉宪。以邹豺子为首的贼寇气焰十分嚣张,地方治安很难保证。刘士祯奉命维持惠、潮两州的治安,他弾精竭虑,想方设法剿灭了这股流匪,惠、潮两州百姓遂得以安居。因平寇有功,升福建右藩,不久迁湖广左藩。当时湖南、湖北地区正逢匪乱和灾荒。刘士祯为民请命,上奏朝廷,请求蠲免赋税,赈灾救济,又开设粥厂,帮助当地人民渡过了困难时期。

后来,刘士祯升为应天府尹,负责筹划军饷,保证军队的后勤供应。不久,又升为通政使司左政,他多次上书进谏,秉公办事。转擢兵部左侍郎加刑部尚书,赐斗牛服,先后8次受封赏,恩荫二子,在当时尚书级的官员中只有两人获此殊荣。

崇祯中期,刘士祯辞官在家。他回到家乡后喜欢结交当地名士,对生活困难的人能慷慨相助,淳朴之风,高尚之节,誉满乡里。著有《霄楼集》、《藜光园稿》、《澄观楼集》和《秉丹堂奏议》2卷,今俱散佚。 有《长江艮方玉田刘氏族谱》流传至今,现存于万安县潞田乡刘氏后人家中。

李元鼎李元鼎(1595 - 1668)字吉甫,号梅公,又号石园,今吉水县盘谷镇谷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行人,任吏部稽勋主事,调文选,迁升光禄寺少卿。李自成占领北京时,仍官原职。后降清,初授太仆寺少卿。清顺治元年(1644),升兵部左侍郎。

李元鼎生性刚直,不畏权贵。在京城为官时有几件仗义勇为的事,成为佳话,广泛传颂。

北京原有吉安府会馆一座,是吉安进京会试举子食宿之所,也是境内在外地做官的人士赴京晋见皇帝下榻之处。朝廷官员魏銷的义子魏仕企图把吉安会馆占为己有。一天,他带着一伙歹徒,手持东厂 (明朝特务机构一一锦衣卫)文牒,气势汹汹来到馆里,要强行霸占。当时在场绅士们见状纷纷逃避,有一个吏部侍郎怕惹祸上身也悄悄溜走,还有几个在场的官员也不敢抗争。唯有李元鼎挺身而出,严词抗争,并将一名打砸东西的歹徒捆绑起来,押送大理寺处理。魏仕和歹徒见李元鼎正气凛然,一个个溜走了,会馆没有被霸占。

熊廷弼以对军事政务策划处理不当而含冤下狱,嫉妒他的人,落井下石,争相诽谤、诬陷,谁也不敢为他辩护,以致死于非命。李元鼎怜惜其死非其所,就亲自为他料理丧事,并接济他的家属,因而惹祸上身,自己也被牵连下狱,多亏李邦华极力相救,才赦免其罪。

李元鼎受挫以后,筑石园于洪城(南昌)之南,以著述与研究学问自娱。顺治八年,经举荐官复原职。 两年后因行贿获罪,虽得免死,但以“杖徒折赎”。归乡后,优游林下,以诗文自娱。康熙七年(1668)卒,终年73岁。死后,以子李振裕之贵,赠户部尚书。著有《石园全集》30卷、《石园诗集》22卷、《灌研斋集》8卷传世。他的诗歌“宏博藻丽、清新俊逸、沉著顿挫、无不毕具”。其学师事邹元标,古文取法欧阳修,文笔清新、活泼。代表作《青原山观瀑记》,探幽觅胜,曲尽其妙,可与柳宗元比美。被列为明末清初江右名家。

李振裕李振裕(1642 -1710)字维饶,号醒斋,今吉水县盘谷镇谷村人。李元鼎之子。出生于官宦家庭,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勤奋好学,待人处事老成。清顺治十七年(1660)参加乡试,成绩名列前茅。康熙九年(1670)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官历庶吉上、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工、刑、 户、礼四部尚书。

李振裕任庶吉士时,参与编修《明史》。他知识渊博,才学深厚,康熙皇帝常召他“以儒术备顾问”。 朝廷安排他去江南督学,负责选拔贡士,由于他坚持公道正派的原则,选拔真才实学的贡士,康熙曾下旨对李振裕等四人进行褒奖。康熙二十八年,他受朝廷之命前去京都井13、医闾一带赈灾,因有功,被提任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是年,孝庄太后升祠太庙在山东泰山建成,举行落成典礼,康熙皇帝特命李振裕代自己赴泰山拜会,深得康熙宠爱。康熙三十年又被提升为工部尚书,后转任刑部尚书。由于他审案通明练达,判案公平,康熙三十八年又由刑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负责掌管朝廷的钱财和粮食, 督修皇宫太和殿。他经常上工地督促维修,严把质量关,做到“工成费省”,赢得朝廷上下的赞誉。康熙四十三年由户部尚书转任礼部尚书。四年后适逢礼部大考,为了安抚云南吴三桂叛乱后的反清情绪,李振裕主动上奏,请求朝廷对云南考生增加录取名额,康熙特破例批准。为了嘉奖他对朝廷的忠心,康熙皇帝亲笔题写了“咸中有庆树滋堂”,制成御匾赐给李振裕。

秉口进言是李振裕一贯的可贵品质。康熙年间,江西、河南、湖广一带经常遭受旱涝灾害。江西是鱼米之乡,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大量粮食。灾害之年,要完成贡粮任务就尤为困难;而运粮时间又被安排在冬季进行,冬季赣江因水浅道险,增加运输难度和成本。江西督抚曾多次上疏请求减少税赋任务和更改运粮时间,而户部一直未予批准。李振裕得知情况后,领头向朝廷上疏并陈明理由,康熙接奏折后,立即派人核实情况,批准为江西减免税赋,将运粮时间改在春季进行。

康熙四十九年(1710),李振裕因积劳成疾,死于任所。著有《白石山房集》28卷等书,参与了《清史稿》中部分编撰工作,与吉水知县王雅合作,编撰了 [康熙]《吉水县志》16卷。

刘广衡刘广衡(生卒年不详)刘昭年孙,今万安县城西横街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正统年间, 以刑部郎中出修浙江荒政,历官至陕西右布政使。景泰中,进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镇陕西,巡抚辽东,迁礼部尚书。卒于官。著有《云庵集》30卷。

萧晅萧晅(生卒年不详)萧用道子,字仰善,号雪崖,今泰和县上田镇栗苑人。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 历刑部主事、郎中、云南副使、湖广左布政使。天顺四年(1460)举行治卓异,拜礼部尚书。萧晅重厚廉静,不善奏对,后调南京,卒。著有《雪崖集》一书。 .刘玉刘玉(生卒年不详)字成栗,刘广衡孙,父刘乔,今万安县涧田乡石田村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知辉县,迁监察御使,景泰初历左副都御使,镇守陵西,复巡抚广东,擢刑部尚书。正德初忤刘瑾,遭诬拘,削籍归。谨诛,起河南佥事,历南右佥都御使、右副都御使,改左副都御使,迁刑部左、右侍郎。嘉靖A^(1527)坐李福达狱削籍,卒于家。隆庆初(1567年),赠刑部尚书,谥端毅。著有《执斋集》20卷等书。陈凤梧陈凤梧(牛卒年不详)字文鸣,号静斋,明泰和县千秋后街(今澄江镇)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 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出为提学副使、布政使,升副都御使,巡抚应天。历官30余年,卒赠工部尚书。 著有《四书六经集注》100卷、《居业类编》31卷等书。

王学夔王学夔(生卒年不详)字一卿,号两洲,今安福县江南乡人。明正德二年(1507)中举人,被授予郴州学正,曾奉命执掌陕西、河南省乡试,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正德九年,考中进士,先被授职刑部主事,后改吏部功司。

武宗皇帝在位时,几次打算下江南游玩,王学夔大胆上疏请谏,请求武宗皇帝放弃游山玩水的打算, 以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他的上疏请谏不但没有阻止武宗皇帝下江南游玩,反而引起武宗皇帝震怒, 罚他跪午门五日,并施以廷杖酷刑,被降级调任文选司郎中。由于王学夔勤奋谨慎,不久又执掌了六选会,迁南太仆寺,晋升为太常卿。接着他历任福建、广东参议,升左副都御史抚治鄭阳。王学夔在任期间,运筹帷幄,擒三省盗魁,平秦藩黄艮之变,政绩卓著。因有功升吏部左侍郎,不久又提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后转吏部尚书。王学夔任吏部尚书后,曾四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均不允。然后,调任兵部尚书后才被批准退休。

王学夔退休后,家居俭素,比一般儒生还艰苦朴素,主张县内诸士革除华靡之风。他关心家乡公益事业,曾捐资修筑湛陂,并作《湛陂记》,鼓励家乡搞好水利建设;作《学田记》,鼓励地方办好教育;作《丛录题语》.鼓励编修好方志书。王学夔享年94岁,赠太子少保,谥庄简,祀乡贤祠。

审立彭黯(生卒年不详)字显道,号草亭,今安福县寮塘乡荆山村人。明正德八年(1513)举人,嘉靖二年( 1523)进士。历官礼部祠祭司主事、光禄寺丞、太常寺少卿,后升佥都御使巡抚山东。因剿贼有功,升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将王府私吞的黄河故道数十万顷滩田,还之于朝廷,擢升刑部右侍郎,转任兵部左侍郎,又因擒斩侵犯浙江沿海倭寇有功,升南京工部尚书。期间,镇压进逼太仓的农民起义军。

张綱张絕(1488 ~?)字美中,今吉水县金滩镇田心村人。明正德八年(1513)乡试中举,嘉靖二年 (1523)进士,授工部主事。功绩显著,升湖广都察院按察使。

张綱担任巡抚官时,视察湖北颍州、襄阳两州,发现百姓生活很苦,又受寇贼抢掠,急在心里,忙派兵驻扎两州,歼寇贼,裁冗员,开仓放粮济抚百姓,受到两州百姓的爱戴,立“遗爱碑”纪念。因政绩优异,升任广西布政使,又升河南巡抚,管辖滇、黔、西蜀等地,歼灭红莲妖教,严惩奸吏,救释百姓,官声颇佳。升为左都御史、南京工部尚书。

张綱一生爱民至诚,常说:“我心中一念为百姓而安,累死也甘心。”因而受到朝廷嘉奖,赐封太子少保。著有《古学偶编》1卷。

王学益王学益(生卒年不详)字虞卿,号大廓,今安福县平都镇蒙岡人。明正德八年(1513)举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都水司主事,改武库。上疏整肃军队,迁职方员外郎,进郎中,擢升福建按察副使,应天府丞。巡抚贵州兼理军务。改任南京佥都御史,北刑部左右侍郎,升南京工部尚书。以疾乞休。著有 《兵曹疏议》。

萧大亨 '萧大亨(牛卒年不详)号岳峰.今吉水县邱陂乡仕坑村人,寄籍吴陵。生性聪明,学业优秀。明嘉靖四十年(1561)举应天乡试。四十一年占籍泰安举进士,诏为余姚县令。工作认真负责,关心部下,一年后升为郎中,二年提拔为观察使,五年升为御史中丞。万历十三年(1585)升为刑部侍郎。萧大亨事务大小,务求谨慎,所理事务都受到朝廷嘉奖和百姓称赞。由于政绩卓著,又升兵部尚书。从此,在朝廷工作更是意气风发,廉明公正。他运筹中枢,提拔人才,效忠人民,振兴朝廷。因一贯所为有功,历事三朝, 朝奖民爱。在他退位告老还乡之际,皇帝赐玺书慰劳,封及三世,并建“四世一品”坊于仕坑,光宗耀祖, 乡人荣之。著有《藩封纪略》、《萧岳峰奏议》10卷、《夷俗记》1卷等。

其他职官张钦张钦(生卒年不详)字汉弼,宁冈县四保定溪(今宁冈县葛田乡树背村)人。祖籍青州(今山东省),后迁居南京。唐末举进士,官至清远军节度使,诏封上柱国南平陆侯。

天复年间(901 -904),张钦奉旨讨吉州刺史彭町。彭开兵败走湖南,投奔马殷。张钦遂率部镇守永新,驻兵胜业乡(今宁冈县),阻遏彭耳部。戍边期间,张钦亲督部属修缮城郭,完葺庐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垦荒种植。他又捐俸赈穷,复设义田,创办义塾。其戍边所为,深得民心,人称其德,屡受朝廷嘉奖和赏赐。

张钦卒于军,葬湾里村金鳌山曲靓寺前。谥“德广”.其长子吝,次子懑定居宁冈。据传此为宁冈张姓之始祖。

鲁崇范鲁祟范(生卒年不详)庐陵县(今吉安县)人。家贫,富藏九经、诸子和史书,皆手自校定。南唐统治相对稳定,注重文治,办学校,兴科举,广育人才。其时金陵官学典籍残缺,李昇诏郡县搜求。吉州刺史贾皓即向崇范购买藏书贡献朝廷,崇范献其家藏,谢绝报酬,并说:“坟典,天下公器,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吾非书肆,何酬价为?”李昇授之以太子洗马之职。李璟即位后,仍任为东宫使,为皇太子辅导学习。南唐三代皇帝,受其教习者有2位。

萧俨萧俨(907 -982)字茂辉,又字弘道,号可仪,五代时庐陵(今永新县台岭乡南汶村)人。幼时奇敏, 10岁去广陵应特设的童子科考试,擢进士第。稍长,授秘书省正字。南唐烈祖李昇时,初官大理司直,后改刑部郎中,精研法比。江南庐陵,民有盗食冤狱,萧俨暗中微服私访,深入调查,以确凿的证据和无可辩驳的事实平反了冤案,受到烈祖李昇赞誉,迁为司门郎中,判大理寺。

萧俨一生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大变革时期,国家的兴亡与朝代的更替都达到人们无法接受的程度。烈祖晚年,因药物中毒,暴怒无常,近臣数被责罚。宣徽副使陈觉怕累及自己而称病,数月不上朝,萧俨秉公劾奏陈觉。南唐元宗李璟刚继位时,就封其弟李景遂为兵马大元帅,实际上是向国人表明,他今后的皇位应该由弟弟来继承。保大二年(944),又下诏书,命齐王景遂代他管理一切政务,文武百官都向景遂奏事,其他人无权面见元宗本人。这一决定,在南唐官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萧俨上书劝谏道:“元帅建立自己的独立官府,大家对此都表示震惊,何况又把朝廷大权交给他处理,现在陛下决定深居宫中,又怎么能了解民间的疾苦呢?我担心的是内外隔绝,奸人得志,于陛下不利。”元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收回那道诏书。 °元宗在宫中作高楼,召侍臣观之,众侍臣皆赞叹不已,唯独萧俨说:“恨楼下无井。”问其故,他说:“以此不及景阳楼耳。”南朝陈景阳殿有井,贞明三年(917),隋兵南下过江,后主闻兵至,与张妃丽华投此井。 后人称为“辱井”。萧俨提及此事,意存讽谏。元宗怒,贬其为舒州(治今安徽潜山县)副使。后主李煜对文学情有独钟,对政治却漠不关心,他只图享乐,把政务、国家、人民完全忘却,曾引起大臣们的不满。 三朝老臣萧俨在上书极力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冲入宫中,当着不理朝政,正在与妃子下棋的李煜的面,把他的棋盘掀翻,气得李煜厉声责问:“萧爱卿如此大胆,是想作今日魏征不成? ”萧俨气呼呼地直视着李煜,针锋相对地还了一句:“老朽比不上魏征,陛下也不是唐太宗。”李煜无奈遂为之罢弈,听他奏事。

开宝八年(975),赵宋平定江南,国亡,萧俨称病不出。太平兴国七年(982)病卒,终年75岁。对萧俨的评价,南宋淳熙末年(1189),光禄大夫、端门殿大学士、中书右丞相周必大有《南唐大理寺卿俨公赞》:“感民忆雪盗食冤,驳奏仍为鬻子怜。千载九京谁作伴,魏征汲黯共盘旋。”赞扬萧俨的显赫政绩,并将他与唐朝贤相魏征、汉朝名相汲黯相提并论。

郭鹏郭鹏(909 -987)字时举,今永新县禾川镇秀水村人。幼年聪颖活泼,勤学苦读。南唐保大元年 (943)开科取士,郭鹏赴考,中进士,朝廷授他扬子(今江苏扬州市)尉,后任庐陵县令。不久,授中议大夫,升为大理寺少卿。他与刑部郎中萧俨一起处理当时轰动朝廷的一宗冤狱案:有人诬陷一僧强奸南平王钟传夫人,将僧押进牢狱,僧口称冤枉,否认有此事。萧俨得知,委派郭鹏审理该案。郭鹏深入调查研究后,确认纯属冤案。他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地将这一冤狱平反昭雪,众人称赞他是秉公执法的清官。

郭鹏晚年告归永新秀水桥,作诗自娱,著有《秀水桥诗集》2卷传世。

孔文仲孔文仲( 1033 - 1088)字经父,北宋临江军新冷县(今峡江县罗田乡西江村)人。与弟孔武仲、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肚称“三孔”。孔子第48代裔孙。孔文仲个性耿直,平时少言寡语。他从小就非常刻苦,勤奋学习.强于记览,“经史传注,百氏子集,外至于天文、律历、算数之书,无不识于心而诵于口,其议论泱治,解讲精辨,诸宿儒老牛-往往不能出其右”。嘉祐六年(1061),孔文仲参加进士会考,由于他的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提岀了“用言纳谏,惜民力,宽刑罚.选拔人才重德行、文辞”等正确主张,加上文笔有荀卿、扬雄之遗风,故深得考官的青睐,特被擢拔为第一名。孔文仲考中进士后,从此进入仕途,先后担任余杭(今浙江余杭)县尉,台州(今浙江临海县)军事推官等职。

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当政,倡导变法.他制订和推行的“免役法”遭到守旧派人物的攻击和阻挡。 翰林学士范镇推荐孔文仲为贤良,去应“制科”之举°孔文仲在他的对策中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训兵”极力反对。王安石启奏神宗,得到御批同意罢黜孔文仲。孔文仲被罢官后,致力研究学问,著书立说,积极参加欧阳修的文学革新运动。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即位不久,下旨将孔文仲召进宫中,封秘书省校书郎,复用为起居舍人。不久.被任为左谏议大夫,升礼部员外郎。旋因直奏“青苗”、“免役”诸法的利弊,元祐三年改任中书舍人,同知贡举,同年病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葬江州德化(今九江县) 开元庄孟家山。终年55岁。孔文仲大殓时,在朝仕官失声痛哭,其好友苏轼抚其灵柩哀曰“世方嘉熟软而恶峥喋,求劲育如吾经父者,今无有矣”。对其刚直不阿,不事权贵的品质作了评价。著《孔文仲文集》 50卷、《唐书集注》130卷、《清江三孔集》40卷、《舍人集》2卷。

孔武仲孔武仲(1042 - 1097)字常父.文仲大弟,从小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癸卯科省试考取进士第一,为省元。初授谷城县(今湖北谷城县)主簿,历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信州(今江西上饶市)军事推官,湘潭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诗赋取士,选贤举能。元祐六年(1091)七月,以宝文阁侍制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绍圣三年(1096),因朝廷党派斗争激化被免职,定居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从此,专事文学研究,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

武仲学识渊博,著书立说甚多,一生著说百余卷,主要有《书说》13卷、《尚书集解》14卷、《诗说》20 卷、《论语说》10卷、《孔武仲文集》50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清江三孔集》40 卷、《宗伯集》17卷。孔平仲孔平^(1046 - 1106)字毅父,文仲二弟,北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今江西修水)主簿。熙宁三年(1070)后,历任密州(今河南密县)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今浙江衢县)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今江西赣州)骑都尉。元祐二年(1087)升太常博士,后历任太仆丞校理、江浙提点、 京西南路刑狱。元祐六年,充任秘书阁校理、朝奏大夫。绍圣年间,受人诋毁降为惠州(今广东惠阳)别驾,不久被免职,流放英州(今广东英德)。元符三年(1100)七月起用,授朝奏大夫,主兖州仙源县(今山东曲阜)景灵宫。崇宁元年(1102)十一月任户部郎中,后改任佥部郎中、提举永兴路(今陕西省长安县) 刑狱。

孔平仲擅长史学和诗词。诗词气势豪放,词句精炼。有《续世说》12卷、《释稗》1卷、《诗戏》3卷、 《五行璜新论》4卷、《孔氏说苑》5卷、《良史事征》1卷、《清江三孔集》40卷、《朝芨集》21卷等近百卷付梓。

孔文仲与弟武仲、平仲一门三进士,皆治学刻苦,善于辞文,其诗词注重杜甫、韩愈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因文名蜚声江西内外,所以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的赞语。“三孔”,一时与“二苏”(苏轼、苏辙)齐名。“三孔”为人正直,为学博洽,为官清廉.以直言进谏著称。

胡铃胡^(1102 -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琴城(今吉安县值夏镇)人。自幼聪慧好学,强于记览,跟随泰和萧楚习读《春秋》,能得其精髓。这对他为学从政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胡栓生活在北方金兵不断南侵的时代。面对严峻的形势,他不畏强暴,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把一生奉献给抗金事业, 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操。

南宋建立伊始,急需人才。建炎二年(1128),年方25岁的胡铃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参加应试。髙宗皇帝见到胡栓的试文后大加赞赏,想点他为状元,只因有的考官以胡铃的言词过于直率,而把他排在第五名。胡栓被授予抚州(今抚州市)军事判官。因父去世,他回家守孝,没有赴任。建炎三年,金兵大举进攻南宋,高宗仓皇渡江南巡,同年十一月,隆裕太后为躲避金兵追击,逃至吉州(今吉安市)。吉州太守杨渊弃城出逃。正在家中守孝的胡栓闻讯后,立即招募乡勇入城固守,协助官军抵御金兵,保卫家乡。 由于抗敌有功,他被起用为承直郎兼吉州军事判官。绍兴五年(H35),升任枢密院编修官,掌管全国军事文件。

绍兴八年,奸相秦桧决策主和,朝野舆论一片哗然。身为枢密院编修官的胡栓对此坚决抵制,奋笔书《戊午上高宗封事》,直截了当指出秦桧卖国求荣的险恶用心,劝诫高宗“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并声明自己“义不与秦桧等共戴天”,要求皇上砍下秦桧、王伦、孙近的头,然后“羁留虏使, 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否则,他宁愿“赴东海而死”,也决不“处小朝廷求活” o这篇奏疏,不仅“当日奸谀皆胆落”,而且使“勇者服,怯者奋”。金人闻讯急忙以千金购得此文,读后“君臣失色”,连连惊呼 “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像胡铃这样义正词严、毫不畏惧地上疏反对议和,甚至公然要求斩秦桧之头以谢天下的大臣,在当时绝无仅有。此后宋高宗和秦桧以“狂妄上书,语言凶悖,意在鼓众,劫持朝廷” 的罪名革除胡程官职,将他送往昭州(今广西省平乐县)管制,最终谪贬到吉阳军(今海南省崖县崖城镇, 即“天涯海角”处)。胡栓不以个人的生死为虑,非常关心海南文化教育的进步。他克服重重困难,著书立说,执经授徒。为发展海南的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胡栓流放了 23年。直至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才被起用,任命他为左奉议郎,知饶州、吏部官员。隆兴元年(1163),任秘书少监兼侍讲、起居郎、枢密院编修官、兵部侍郎等职。他向孝宗提出一系列积极抗战建议,又遭朝廷投降官僚忌恨,被排挤出朝廷。次年,任浙西淮东海道使,到前线指挥战事,将金兵击退。

乾道七年(1171)胡铃辞官回乡,定居青原山南麓。不久,又复原官,升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淳熙六年(1179),在资政殿学士任上致仕。淳熙七年(1180)卒于故里,终年78岁。被赠通议大夫,谥号 “忠简”。胡栓擅诗文,工书法,著有《澹庵文集》100卷、《春秋集善》30卷、《澹庵词集》等文献。胡铃的一生,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为了保全国家的完整、人民生活的安宁,他不辞辛苦,上下奔波;在被秦桧迫害的二十多年内,仍不改初衷,直至逝世,杀敌之心仍存。胡铃的这种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在广大人民心中永不磨灭。2000年1月,江西省的新闻媒体搞了一次很有价值的“千年回眸”,选评本省千年之中最杰岀的十位历史名人。胡铃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

孙逢吉孙逢吉( 1135 -1199)字从之,南宋吉州龙泉(今遂川县大汾镇寨溪村)人。隆兴元年(1163)考中进士,先后任郴州司户、常德教授、萍乡知县、国子博士、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讨官、秘书郎、右正言、国子司业、秘书监兼吏部侍郎等职。老年自号“静园居士”,死后谥“献简”,有《静园居士文集》70卷、《职官分纪》50卷等著作。

孙逢吉为地方官时,重视文化教育,尽量为民备荒和减轻百姓负担,以政绩显著而著名。此后,长期为皇帝近臣,曾担任执掌谏议的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绍熙二年(1191)二月,皇帝下诏书要朝臣论政事的得失。孙逢吉当时任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讨官。他应诏上书皇帝,提出“去蔽谀,亲讲读,伸论驳, 崇气节,省用度,惜名器,拔才武,饬戎备”八点主张,所言皆切时病,得到皇帝的信任和器重。接着,被升为右正言,他又上书批判皇帝的宗室、亲戚大肆建造府第,占地广阔,拆占民房,“每建一第,撤民房数百, 咨怨者多”。使一些亲王“闻之,亟令罢役”。孙逢吉当谏官70夭,给皇帝上书20次,并且“词旨削切,皆人所难言者”,充分表现了他的敢言和尽职。

孙逢吉官居秘书监兼吏部侍郎时,要和其他朝臣轮流给皇帝讲解经史。适逢朱熹因在给皇帝讲经时“持论直切”,并对权臣韩优胄进行了指责,激怒了皇帝,致使被罢逐。孙逢吉借给皇帝讲经的机会,以讲《诗经•权舆》——讽刺秦康公忘了先君的旧臣和贤者,规劝皇帝,与皇帝争论,使皇帝很不满意。孙逢吉由于不畏权贵直言敢谏,多次与皇帝争论,“寝失上意”,同时又得罪了权臣韩促胄,韩促胄专执国柄后,皇帝到重华宫,群臣行礼毕,都出宫门准备上马离去,忽然报说韩优胄来了,群臣又返回来,恭敬迎接。孙逢吉则说:“既出复入揖,臣子事君父之礼当如是耶?”独不拜揖而离去。随即孙逢吉便以“诬诋” 获罪,离开朝廷外放太平州知州.又转任赣州知州.不久以病致仕。

孙逢吉还有两个弟弟,名孙逢年、孙逢辰,均有文名,时人称为“孙氏三龙”。

张钢张钢(1134 ~ 1201)字德坚,号绍祖,又号净觉。今永新县东里镇东里村人。张钢少有奇志,常不分昼夜地读书。南宋淳熙八年(H81)考中进士。力任静江府司户、广州司理参军、常德教授、永平县令、 福州通判,还朝为宗正丞,出知郴州,积阶至朝奉大夫。

张钢从政恪守“明、廉、勤”,每遇狱讼,总是秉公执法,即使帅守怒责,也不屈从。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有件杀人案,因尸体日久腐烂,认辨不清,凶手乘机抵赖。张钢临场验尸,解散死者发鬓,现出致命伤痕,凶手只得服罪o张钢任广州司理参军时,府帅执法粗糙,喜用酷刑,他却坚持重证据。广州有家王姓大富户,王氏的一个婢女死了,府帅怀疑是她的主人所害.要抓来审问。张钢说,没有找到证据不能先抓人。经过调查.证明那婢女是暴病致死而不是他杀提刑王赅考查了几所监狱后,向狱吏叩问囚犯的案情,狱吏抢着卷宗呆立庭下,吞吞吐吐不能对答「这时张钢从幕后岀来,列述案件10余宗,没有一宗说得有差错。王赅大喜,急将张钢升为从政郎,授常德府教授。上任后,他得知湖外的学馆早已废止,就兴学办馆,沅澧一带读书人纷纷赶来入学。常德郡有条大渠道,横贯城北,可灌田5000多顷,渠水环绕西南向东流去,北宋崇宁年间,堤堰毁坏,农田不能灌溉。张钢将情况汇报给常平使薛伯宣,他令张钢筹划,命武陵(今湖南淑浦)尉段嵩组织施工。经张钢的精心筹划,这条渠道旱则能开渠引水,涝则能关闸蓄洪,农田旱涝保收。永平县(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边界五溪地方异常贫困,乡民暴悍好斗,常为一言两语,兵刃相残,影响社会安宁。张钢任永平县令,采用缓征索、罢科罚,严禁吏卒扰民,并借贷粮食赈济饥民等举措,社会渐渐安宁。当地乡民落后迷信,凡有疾病便杀牛祭鬼。张钢宣传群众求医服药,又召集医士备药下方.上门看病,药到病祛,陋习遂改。张钢离任时,当地瑶族首领及士民数百人涕泣送别。因张钢政绩卓著,转为承议郎。

张钢拜见丞相时,进呈“正君心,定国是”等治国方略五篇都有真知灼见,切中肯緊。丞相看后惊叹不已,留为司门郎,他托病婉辞。张钢为福州通判,转朝奉郎。这时新任丞相赵汝愚采用了一些轻徭薄赋政策,世人多受鼓舞,独张钢认为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有爱民恤民、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因张钢有政绩,上司奖励他200万楮币,他分毫不收,庆元六年(1200)十一月,张钢在京城与皇帝对策。他说,去伪存真是治国的依据,弄虚作假是乱国的祸端。他列举存在的种种弊端,如用人多是荐举竞奔投机钻营的角色,而有真才实学、清廉退隐的人得不到重用;文风初变,却缺少纯正典雅的风格;吏治宽大,地方官员可以肆无忌惮。他主张裁员省费,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富裕了,社稷自然稳固 To宁宗皇帝采纳了张钢的建议,责成宰相列出条例,颁布推行。

庆元七年(1201),张钢年届67岁,赴任前还乡休假。空暇时,常与客友闲游畅饮。他平日待人谦让,不分贫富老幼,一律和颜悦色。路上遇友,即使相隔较远,也要下车相迎。乡里人经常前来拜望,门庭络绎不绝。张钢一生著述浩繁,有《皇朝孝治类编》100卷,还有《表启》20卷、《诗文杂著》35卷、《六经讲义》5卷、《县斋随笔》10卷,合为《横江丛稿》70卷张钢的诗文华章精策,品位高雅,底蕴深厚,文如其人。

曾巽申曾巽申(1282 - 1330)字巽初,号亦轩,永丰县人.从小体弱清羸,好读书,尤爱古器物。早年曾在抚州儒学任学录。元至大元年(1308),携所撰礼仪著作《卤簿图》与《郊祀礼乐图》进献朝廷,被召至大都,以布衣授为大乐署丞,参与制定礼仪。3年后,受命规划园丘方泽,凡与祭祀相关的礼乐、祭品等,均由曾巽申裁定。延祐二年(1315)任翰林院编修,利用院中藏书研究祭祀与礼仪。英宗继位后,对现有礼制不满,曾巽申遂进呈自己的成果,因升任应奉翰林文字、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再升太常博士。当时造五略,以其图簿为依据。泰定初年辞归。天历二年(1329)召为集贤照磨。

著有《致美集》3卷,《崇文卤簿志》、《韵编杜诗》、《补注元遗山诗》各10卷,《过闻录》、《明时类稿》、 《超然集》、《心理论》、《理气辨》、《经解正讹》各若干卷。

刘鹑刘^(1290 -1364)字楚奇,号浮云,今永丰县坑田乡坑田村人。稍长,多方拜师求教,初学声律, 习举子业,但屡次应试不利,即放弃科举,自学成才。20岁时,其诗文已初露锋芒。后与虞集、揭像斯、欧阳玄等出游,北走燕赵、南游湖湘,广览名山大川,采访风俗民情,以恢廓其心志视野。当他祖父95岁时,写信给他说:“不知孙去身何地,深虑舟航浪拍天。”刘鹑得信后即归家侍亲,不再出游。

刘鹑在游历期间,结识较广,初露才气。元皇庆元年(1312),得到曾德裕、程柜夫等人的推荐,初任扬州儒学录。泰定二年(1325),被征召掌教河南、东坡、安阳三书院,四年任满返乡。在居室的西面建屋三间,为退息修养之所,内置经史百氏之书帙以万计,题匾额为“浮云道院”;并辟园五亩,栽杂树花果,品种以百计,种桑植茶橘数以千计。天历二年(1329),升任泰州儒学教授。至元二年(1336)提升为将士郎京师漕运司照磨。当时京师漕运收支达300万银,前任此职的少有善终,而刘鹑一无所私,严禁贪污,尽除旧弊,以廉能著称。至正元年(1341),改任从仕郎湖广儒学提举。原先部分学田租谷被有权势者鲸吞达30年,前任此职的往往不敢向上举报。刘鹑到任后,极力建议行省高级官员加以调处,终将学田查清,全部复归儒学所有。任未满,调升秘书监郎,常与虞集、揭像斯、欧阳玄、许有壬等同僚结为文友,往来唱和。至正四年,转承事郎海门县尹。至正六年,迁承直郎南雄路经历,政绩卓著。至正十年,升翰林修撰、奉训大夫,任内回乡奔丧而辞官。回乡后,改浮云道院为书院,杜门不出,读书著述。至正十二年, 红巾军兴起,州郡望风瓦解。朝廷遴选守令,刘鹑超试授江州路(治今九江)总管。至正十七年九月,授中顺大夫,升广东肃政廉访副使。至正十九年二月,奉命镇守韶州(今广东韶关市)。至正二十年九月, 升中宪大夫、广东阖帅。至正二十二年,拜嘉议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参政。至正二十四年九月,韶州少数民族起义,刘鹑在韶州分兵抵抗。时江西方面数万起义军乘隙突至,强攻韶州城。刘鹑与幼子运御战月余,其子毙命,刘鹑被俘,押解至赣州,囚于慈云寺,6天不食而死,终年74岁。

刘鹑以儒术著称,揭溪斯评论说:“其学以六经为主,其文以义理为本,其诗近陶阮之间。”吴澄评论他的诗说:“五言七言古体,五言七言近体,五言七言绝句,凡六体,无一体不中诗人法度,无一字不合诗家声响。”刘鹑著有《惟实集》8卷,《外集》2卷,《宪节堂集》,均载入《四库全书》行于世。

胡子祺胡子祺( 1333 - 1378)名寿昌,字子祺,明吉安府吉水县砖门(今吉安市天玉镇胡家村)人。自小聪慧好学,治《尚书》、习《五经》,凡天文、地理、兵律、历律,无不精研。元末明初,政局动乱,胡子祺在家设馆办学,他非常关心时政。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水域激战。鄱阳湖大战后,江西省城南昌牢牢掌握在朱元璋手中,然而赣中、赣南仍由陈友谅占据。此外,吉安等地尚有一小股地方割据势力,他们大都为元末乱世中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这些小股地方势力凭借险阻,自成一体。最著名的有永新周安、新洽(今新干)的邓克明兄弟。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发起了平定江西的战役,七月,朱元璋部将常遇春、邓愈率军深入江西。他们先扫平新冷的沙坑、麻岭、十洞等山寨,俘获邓克明兄弟。接着,朱元璋大军攻陷吉安,陈友谅败走,俘陈友谅所部千余人。这千余人都是被胁从的百姓,而朱元璋的将领毛广却打算把他们全部杀掉。跟随朱元璋的胡子祺一听到这消息,连忙赶到吉安见朱军将领毛广,力陈不可屠杀的理由,在胡子祺的说服下,朱军将领毛广同意了他的意见,保全了这千余人的生命。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明王朝,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的人才进入统治集团,胡子祺以“州文学”被选为监察御史,参与决策朝廷的军机大政。由于明王朝初建不久,治理任务繁重,为加强边疆的治理,朝廷任命胡子祺为广西提刑按察佥事。他一到任便不辞劳苦,深入民间,体察民情,重视农事。当他得知河流长年失修,河床淤塞.洪水泛滥,殃及两岸庶民。胡子祺一面奏请朝廷拨款修堤,一面亲自带领百姓对河流进行整治,为民造福。晚上他还详审案卷,平反了不少冤狱。胡子祺在广西期间,勤政爱民,为官清正廉明、耿介,深受百姓爱戴,称他是个好官。后改知彰州,官至延平知府。由于积劳成疾,洪武十一年( 1378),卒于任上,年仅45岁。著有《胡延平诗集》4卷。

蓝子贞蓝子贞(1334 -1386)名延瑞,号麟橄,庐陵(今吉安市长塘乡荷溪蓝家村)人,畲族。历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执掌全国刑狱的官员)、福建漳州府推官。是明初执掌国家刑狱的大臣之一,吉安历史上少数民族第一官。

蓝子贞自幼聪颖好学。但因文天祥带头抗击元人,故元朝统治者对吉安人参加科举考试特别苛刻, 受到种种限制,这就使蓝子贞这样出类拔萃的学子失去了求取科举功名的机会,只好在吉安乡间教书度过了大半生。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发动各州、府、县举荐有“经世济民”之才,经过考试,将其贤者派往中央及州、府、县任职。洪武十七年夏,朝廷柬帛征天下耆儒。知县沈士冇首先推荐蓝子贞到京师参加会试,会试成绩名列前茅,故受到朝廷重视,在都察院“总天下刑狱”。 蓝子贞上任后,以民为本,详审案卷,繁纷之诉讼日清。他在都察院任副都御史只有一年,处治刑狱能力就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嘉奖。繁重的工作,加上长期生活在艰苦的乡间,体弱多病,他怕影响工作,便主动提出“以老告辞”。不久,蓝子贞即赴福建漳州上任。他一到漳州,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多病,即伏案详审刑狱,受到当地吏民的钦敬。漳州属地有山民出没肆行焚劫,官府欲派兵镇压。而蓝子贞却认为, 如果派兵镇压,很可能会错杀无辜。于是他一面要求政府不要遣兵镇压,一面亲自到山地对草寇作说服教育工作,草寇深为感动,他们向蓝子贞保证今后不再岀现焚劫事件,因而避免了一场大屠杀。蓝子贞上不辱君,下不虐民的品德,深深受到朝野士民的爱戴。

梁潜梁潜(1366 -1418)字用之,号泊庵,今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村人。先世居湖南长沙,七世祖任南唐征仕郎,后迁泰和。祖父为元代海州儒学教授,父亲梁兰善于诗词,著有《畦乐诗集》。梁潜少年时从王子启学《诗经》,又从舅父陈仲述学古文。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考中举人,次年授四川苍溪县学训导,历任四会、阳江、阳春知县。其间,推诚爱民、崇尚宽政、热心教育、亲授学业,尤以为政清廉著称。

永乐元年(1403),梁潜被诏修《太祖实录》,书成后,擢翰林修撰。不久,兼右春坊右赞善,代礼部尚书、总裁官郑赐总裁《永乐大典》。处事果断明决,奖勤罚懒,公正严明,各方学士司职不敢怠慢,编撰进展迅速,成祖屡屡称赞。明成祖朱棣巡视北京,屡派驿使诏为随从。永乐十五年,成祖再次巡视北京,由太子高炽监国,成祖亲自挑选杨士奇和梁潜为太子侍从。太子高炽赠给梁潜诗一首:“侍从有嘉士,朝端斯得人“夙昔自卿至,接见言益亲。旦夕恣论纳,岂独词华新。仲冬风日暄,和气如阳春。湛湛樽中酒, 欣然对良辰。”称赞他不但文章清新,而且品德优良。

廷臣陈千户擅自索取民财,成祖下令流放交趾,数日后,太子念陈千户曾有军功,宽免放回。这时, 有人向成祖进谗说:“皇上所流放的罪人,被太子释放了。”成祖闻言大怒,下令将陈千户杀掉。事情牵连到梁潜和司谏周冕.二人被押解到北京,成祖亲自审问、梁潜等将情况如实说明,成祖对杨荣和吕震说: “这事怎能完全由梁潜负责。”但是,因没有人为梁潜证实,仍被关入监狱。后有人控告周冕放肆无礼,梁潜和周冕一起被杀。梁潜妻恸夫死于非命,绝食数日后而逝。

梁潜文学造诣颇深,诗文大都流散失落,仅存诗抄1卷。其古文别具一格,著有《泊庵集》16卷。

刘球刘球(1392 -1443)字求乐,更字廷振,号两溪.明安福北乡茨溪(今安福县连村乡葛洲村)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家居读书十年,被朝廷任命为礼部仪制主事。刘球一上任,便对庞杂浩繁的礼教仪轨制度,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建立索引目录,“于是礼仪制度不烦考察,一阅可尽得”。刘球的工作和才能得到礼部尚书胡淡的赏识,于正统元年(1436),推荐他参与修纂《宣宗实录》。书成,入侍经筵,升为翰林侍讲,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刘球一贯主张为政要清正廉洁,堂弟刘殡任福建莆田知县时赠一匹夏布给他,他当日封还,并在信中告诫堂弟要廉洁为公,不要接受任何贿赂馈赠。

正统六年,处于中缅边境的麓川(今云南腾冲一带)的土酋思任叛变,执掌司礼监的宦官王振力主发兵征讨。刘球吸取历史教训,向皇帝进言,主张对麓川用兵须攻心为上,征剿与屯田相结合,而把主要兵力布防于西北,用于对付主要敌手瓦剌。刘球因陈词上疏,反对穷兵験武,主张屯田边疆,而得罪了朝中执掌司礼监的宦官王振。正统八年四月,刘球又应诏力规朝政,他上疏十事,建议:分别派遣给事、御史、 巡视、检查京师和边境驻军;及时训练操习,不要让某些武官借公济私,培植个人势力;要公开武官选举办法,以求取良将;确定招募法规以保证兵源;要大力屯田积粮,以保军需;要严格公正地执行盐法,收取利税,以增加国家资金储蓄。刘球的这些宝贵意见,却遭到宦官王振的忌恨,他勾结内臣权势人物,以莫须有的罪名上疏朝廷,将刘球逮捕下狱,又秘使锦衣卫指挥马顺秘杀刘球。正统八年(1443)的一天深夜,马顺带一帮凶闯进牢房,将刘球肢解而死,时年51岁o景泰初年(1450),景帝怜悯刘球忠直,追赠翰林学士,谥号忠愍。明朝爱国忠臣、兵部尚书于谦称赞他“铁石肝肠,冰玉精神,超然物表,不浣一尘,古之君子,今之枣臣。才足以经邦而济世,学足以尊主而庇民”,高度概括了他一生的品质和才学。

刘球为文多和平温雅。状元彭时评价其文“步趋圣贤之途,根本道德之实。年整雅洁,无一浮靡怪诞,足以取重于世”。著有《两溪文集》24卷,《两溪诗集》4卷及《隶韵》等。

李时勉李时勉(1374 -1450)名懋,号古廉,明吉安府安福(今安福县枫田乡坊下村)人。出身贫寒,刻苦好学,5岁发蒙,7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12岁能作诗会赋。明永乐二年(1404)登进士第,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参与纂修《太祖实录》。后授刑部主事,复参与重修《实录》。书成,升任翰林侍读学士。

李时勉在任刑部主事时,巡按湖广。时值地方多盗贼,犯人送法司,严刑拷打,不准申辩。他到任后,心存仁厚,执法公正,允许犯人申诉。并深入调查,重证据,不搞刑讯逼供,直至人赃俱获,才结案发落.被当地百姓称为“李青天”。

李时勉性情刚正耿直,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永乐十九年(1421),他上书成祖皇帝,批评时弊,并提出:“停止营建,罢四夷朝贡,沙汰冗官,赈恤饥荒,慎选举,严考核,清理狱囚,罢黜赃官,罢遣僧道,优抚军士”等意见,因此触怒皇帝,被发落入狱。一年后释放并复职。洪熙年间(1425),李时勉目赌奸臣宦官擅权渓国,又上疏言事,由于宦官挑唆,仁宗大怒,召至便殿,他应对不屈,仁宗命武士用金瓜(一种瓜状兵器)击他,打断了他三根肋骨,把他流放到交趾(今越南一带)当监察御史。他到交趾才三天,不顾个人荣辱迁贬,以国家社稷为重,又向朝廷第三次上书,侃谈国事,毫不避讳皇帝之短。仁宗阅后,非常恼怒, 又下令锦衣卫将他逮捕问罪,险遭杀头。至宣宗临朝,突然想起狱中李时勉,于是命人提审。提审后,宣宗明白了李时勉所言之事都是为国为民,实是好人,于是命出狱官复原职。“打不死的李时勉”又一次为世人传颂,宣德五年(1430)《成祖实录》修成后,调任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后,提升为学士,执掌院事兼经筵官。正统六年,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任职六年期间,始终以“成就贤才为己任”。 他订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勤查课业考试,列岀“格物、致和、诚信、正直”四条要求,严格训练学生。他主张崇尚礼仪廉耻,反对追名逐利;主张一心为公,德才兼备,反对狡诈虚浮,华而不实的作风。他讲授《尚书》、《五经》,透彻明朗,通俗易懂.听者云集。教育学生“以毋自欺为本,忠孝为先”,要求学生按“绝、 杜、革、禁”四字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绝私俗之路;杜幸进之门;革奔竞之风;禁淫荡赌博之习。在他言传身教下,为明代培养『像商辂、姚夔、彭时、岳正等一代名臣。正统十二年春,李时勉因病辞官还乡,满朝文武官员和数千学生送出崇文门外。沿途观众塞道,爆竹嗔夭.隆重热烈。送行的人看到为官一世的李时勉.只有一箱一笼的书.无钱财积蓄,众人无不表示钦敬。

李时勉回到家乡后,生活清贫.不能自给,但还时常出卖字画以资助贫苫乡民。他家的主要牛活来源全靠自己画画写字卖钱买米为生。景泰元年(1450),李时勉病逝,得朝廷褒奖,封文毅谥号,成化五年 (1469)改谥忠文,赠礼部侍郎。有著作《古廉文集》12卷、《古廉诗集》11卷遗世。

李昌祺李昌祺(1376 - 1451)名祯,以字行,号侨庵、运凳居士,明庐陵县(今吉安县)人。永乐二年 (1404)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预修《永乐大典》擢礼部郎中,迁广西左布政使。永乐十七年因过失被撤职,罚役房山,后赦免回京。洪熙元年(1425 )亜新起用为河南左布政使。正统四年( 1439)告病致仕。

李昌祺为官清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罚役房山其间,仿拟瞿佑《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余话》5卷,虽然胡广、曾槃、李时勉等人都曾为此书作序跋,但昌祺仍然因为此书进不了乡贤祠。其实此书虽谈男欢女爱.谈妖魔神怪,也“多讥失节,有为而作”,讥讽了当时一些官吏乡绅的腐朽。另有《运覽漫稿》7卷。

周叙周叙(1392 -1452)字公叙,号石溪,明吉水县泥田乡下居村(今吉水县盘谷乡下居村)人。孩童时虚心好学,11岁能写诗。永乐十六年(1418)考中进七.选庶吉士。作《黄鹦鹉赋》而深得皇上喜爱,授翰林院编修。周叙在朝20多年,历官侍读、直经筵。他虽然官职不高,但长期为皇帝近臣,经常能与皇帝接触。所以,在给皇帝讲经史时,也谈论国事,并直言敢谏。

正统六年(1441),周叙陈述改革时政,英宗乐意采纳。正统八年夏,他又上疏,言及近来天旱,陛下能检查自己的过失,虔诚地祈祷苍天,普降甘霖。在奏章中说:没听到哪个臣子考虑自己如何效忠朝廷, 纠正过失,只是陈情乞用而已;负责轻选的官员,不问德才贤否,只凭资格决定去留;管理国家财政的大员,从不过问农田蚕桑,只是勤于赋敛;军士疲惫于劳役;官府滥施刑罚;宰相懦弱疲沓;言官对种种弊政不闻不问:僧道数万.消耗米粟:到处是无业流民.也不设法赈济。英宗以周叙奏章传示大臣。王直等大臣自知严重失职,均引罪自请罢官。由于周叙敢言和尽职,正统十一年,升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正统十四年八月土木之变后麻王监国(即代宗皇帝),周叙又上疏请求重视励刚明、亲经史、修军政、选贤才、 安民心、广言路、谨微渐、革庶政等8个问题。嘟王很满意,采纳了他的建议。

景泰二年(1451),周叙又上疏代宗,要求恢复午朝,接见大臣,征询治国安民的意见;经筵之余,召集文学从臣讲论政事,并下诏天下臣民直言时政得失。景帝从之,下诏广征官民对朝廷的意见。周叙讲求气节,笃守行谊。其曾祖父认为宋、辽、金三史体例不当,想重新修编。周叙有心承继先祖遗志,正统末年(1449),向皇帝请求,获准私人编撰,苦心选编经年,因劳而疾未成。著有《石溪文集》等书。

钱习礼钱习礼(1373 -1461)名干,以字行,号三宜居士,今吉水县水南乡村背人。明永乐六年(1408),中江西乡试第一名。永乐九年,廷试登二甲进士,选为庶吉士。不久授翰林检讨。永乐二十二年,第一次任考官。

洪熙元年(1425),仁宗即位,钱习礼升侍读,知制诏。朝廷命他参与编修《太宗实录》。宣宗即位,进侍讲学士,为讲官。朝廷又命他修《仁宗实录》。正统元年(1436),英宗下诏修《宣宗实录》。后升翰林学士,主管翰林院事。钱习礼一直得到朝廷的信任。宣宗皇帝还诏令官员以他为楷模,忠于职守,勤政廉明。正统九年,钱习礼申请退隐,不许,升礼部侍郎。正统十二年,得以告老还乡。回乡这天,皇帝赐宴,公卿大夫置酒为他送行,送出都门,并竞相赠诗作文以赞之。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兼经筵国史总裁王直在《赠礼部侍郎钱公习礼南归诗序》中说:“心之所有,事之所行,皆明白正大。无忝于廷,则退而左于家。亲戚故旧皆与共荣,山川草木亦增华采。此大人君子之能事,而公兼之,进退之间岂不烽然有耀哉!”裴廷洛赠诗:“蓄深道德柱文旌,领袖江西到海滨。礼乐班中名世望,经纶阁下先民程。四朝恩命如山重,八典文衡似水清。捧读遗编悉素履,邦家闾里播芳声”。席间,钱习礼歌唱《归去来辞》,以表达自己辞官回家的痛快心情。众公卿没有一个不为钱习礼感到荣耀和高兴。

钱习礼非常重视品德操行,遵守先哲遗训,一言一行合乎礼规仪范,居官谨慎,刚正不阿。他一生为官四十年,历事四朝,两度北巡,三修实录,八次作为殿试、乡试的主考官。当时大制作均出其手。但他却清廉自持,正大光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三月二十二日,钱习礼病逝,享年88岁。皇帝命礼部遣官谕祭,工部为治坟祠,赠谥“文肃”。敕葬本里门首洲背象形。著有《钱习礼文集》、《应制集》、《词垣稿》、 《归田稿》及[景泰]《吉水县志》等。

罗通罗通(1389 -1470)字学古,晚号迂斋,今吉水县枫江镇洲桥村人。明永乐十年(1412)考中进士, 授御史,巡按四川。弹劾都指挥郭斌与清军御史汪林中狼狈为奸,谎报军情,冒领军饷,恣意不法,朝廷诏允。后因力陈时政得失,触怒了朝廷被贬为交趾(今越南)清化知州。宣德元年(1426),黎利叛乱,罗通与指挥何忠坚守,又乘机歼灭了不少叛军。在这次平叛战斗中,罗通显示出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取得了平叛的胜利。返朝后,宣宗大奖有功劳,升户部员外郎。正统初(1436)升兵部郎中。后从尚书王骥整饬甘肃,因贪淫事下狱,谪广西容山闸官。

景帝时,于谦、陈循等内阁大臣力荐罗通,调升兵部员外郎。正统十四年,瓦剌族人侵北方,朝廷派罗通守居庸关,歼灭入侵的大股敌人。升郎中,进右副都御史。景泰元年(1450)召还。当时杨洪督京营命罗通参军务兼理院事。到任后,他深入调查研究,精心撰写改革防务的建议,提出:第一要募勇士击杀瓦剌族首领也先、伯颜帖木儿、喜宁;第二要培养导军、侦察、守备等军事人才。罗通的建议,朝廷欣然采纳,下令实施,果然行之有效,瓦剌族受到沉重打击。为稳定边疆局势,作出了卓越贡献,加太子少保。 景泰四年,进右都御史,赞军务如故。成化三年(1467)致仕返乡。著有《沿海经略》、《将才要略》1卷。.李绍李绍(1407 -1471)字克述,号拙庵,今安福县江南乡浮山村人。明宣德八年(1433),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升修撰。大学士杨士奇卧病期间,英宗派遣使臣征询人才,杨士奇推荐李绍等5人遴选。当时正值“土木之变”,国家政局动荡,京师实行戒严。朝廷官员大多将家眷转移到南方以避战祸”李绍说:“皇上受辱,廷臣应该尽忠报国而死,怎么能先考虑个人家庭安危而置邦国于不顾呢?” 他的家眷一直未外迁,坚持守土抗战,表现了他誓与京城共存亡的气节。

天顺元年( 1457)英宗恢复君位,凡有邀迎驾功者一律招来授予官职,但李绍一再谦让。由于李贤、 王翔推荐,李绍被提升为礼部侍郎。有些奸臣权贵攻击他奏事多南方音腔。皇帝说:“选拔大臣以德才是举,怎能以口音为准呢?”朝廷缺祭酒一职,王翔请求由李绍兼任。皇帝说:“礼部不可无此人。”祭酒只好另选別人。成化二年(1466)李绍因病要求解职归里。

李绍一生刻苦好学,自壮至老,未尝一日去书。担任官职,刚正有气节,能奖掖后进。李绍是最先提出“唐宋八大家”的命名者。“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著名的散文家,他们都提倡先秦和汉代普遍使用的散文体,主张语言朴实自然,反对六朝以来堆砌辞藻的骈丽文体,是当时古文运动的重要作家。关于“唐宋八大家”的命名,有关文学辞典上介绍:明初朱右选八人文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据清代博学多才的大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载:明成化四年,江西吉安府重刊苏轼文集,请解职赋闲在家的翰林学士李绍为序。序云:“古今文章作者一人,其以之名天下者,惟唐昌黎韩氏、河东柳氏、宋庐陵欧阳氏、眉山二苏及南丰曾氏、临川王氏七大家。”虽然在李绍之前,朱右把韩愈等人的作品编成《八先生文集》,但未正式命名为“大家”。 在李绍之后,唐顺之编《文稿》、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所选八大家,皆以李绍所定七大家为准,只是增入苏洵罢了“由此可知,“唐宋八大家”的命名最先提出的人是李绍。

著有《浮山集》和《拙庵集》4卷。

E3 -H-天 T>吴节(1406 ~ 1491)字与俭,号竹坡,今安福县横龙镇洲里村人。吴节出身贫寒,半岁便失去父亲, 由慈母工氏含辛茹苫,抚养成人。他牢记母亲的殷殷教诲,刻苦向学,且聪慧过人,记忆力惊人,能日记万言,过冃不忘。在名师鲍楚的精心教导下,学识H益长进,名重乡里”为了积攒读书经费,减轻母亲的负担,吴节16岁便开始教书,同时于授课之余也孜孜钻研,毫不懈怠。由于他博学多才,善于启发诱导, 教学有方,邻里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明宣德四年(1429),吴节参加乡试,以优异成绩考中第一名,翌年参加会试,名列进士二甲十九名。 当时朝廷为了选拔28名学识渊博,文笔出众的文人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修撰国史,由皇帝宣宗亲试于斋宫。吴节以突出成绩独占鳌头,名列榜首.为皇帝御笔亲题第一,并赐以金币,召入翰林院。历任编修、 侍读,参与预校《五伦书》,修《宣宗实录》。正统十四年(1449)秋,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全国一片混乱,吴节于景泰年间,上疏提出报仇雪耻的治国方略,多被采纳,不久提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在任祭酒期间,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教育状况。宪宗即位后,被授予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修《英宗实录》时被任命为副总裁。

吴节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历官40年,自带两个仆人,至老不易。他多次要求退休而未被允许,直到成化十二年(1476),70岁时才得到批准。他回乡时,无钱财积蓄,带领两仆自耕自种。他为文快捷,数千字文章授笔立就,尤以诗作雅洁。著有《吴竹坡文集》5卷、《竹坡诗集》28卷。另纂修有《吉安郡志》、 《南雍旧志》、《万安县志》、《安成志录》。

刘敷刘敷(1421 - 1503)字叔荣,号扬休,今永新县石桥乡樟觇村人。从小刻苦读书,16岁跟着叔父益初学《礼记》、古诗。明景泰元年(1450)参加乡试,考中第二名举人。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南京监察御史。巡江时与他同差的锦衣卫官校,沿途利用职权渔利虐民。他便写奏折要求革去这位锦衣卫官校的职位。由于刘敷的奏折入情入理,代宗皇帝只好准奏,罢免了这位锦衣卫官校。同僚佩服他的胆识。4224 吉安地区志天顺元年(1457),刘敷提升为湖广按察司佥事。湖广一带连年发生旱涝灾害,大灾之年又发生大瘟疫,有些地方官吏趁火打劫,滥征赋税,剥削百姓。刘敷受巡抚白圭的委托,悉心筹划救荒救灾。他平抑冤狱,减轻征敛,禁止官吏剥夺民财,并且发仓赈济,使数十万饥民保全了性命。武冈刘贵义写诬陷诉状,牵连大批人,当地官吏不辨黑白,严刑拷打,从而冤死了很多人,最后只剩下11人仍关在狱中。刘敷知道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是冤案,便将他们全部释放.从此.他博得了“青天大老爷”的美誉。

成化二年(1466),刘敷被任命为湖广按察使,因母亲病故,守孝3年,后改任福建按察使。福建一带倭寇猖獗,并和地痞流氓相勾结,明火执仗,侵扰沿海地区。刘敷上任后,大力协助福建布政使何乔新, 亲冒矢石,督率将士,将来侵的海寇歼灭。随后,刘敷被提升为福建左布政使。成化七年,刘敷上京述职,宪宗皇帝下诏,要求“群臣修省,条时政得失”。他借这个机会,结合现实上疏,提了切中时弊的12件事,词意慷慨激昂,所呈建议又切实可行,得到了宪宗皇帝的嘉许。任命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同时命令他立即启程巡抚两浙。刘敷到了两浙后,正面临海风侵袭、海潮肆虐、房舍倒塌、农田淹没不计其数。 他发动百姓修筑堤坝,并向灾民发放救济粮,使数千户人家得到安顿。浙江的重男轻女风俗严重,有的人家女孩一生下来便被抛弃,有的甚至将女婴溺死。刘敷了解这一情况后,一方面明令禁止,另一方面耐心教育疏导,从而使这一落后风俗有所改变。不久.刘敷又受命巡抚湖广。荆楚地区分封的藩王较多,这些藩王大造府第,并且互相攀比,花费的钱特别多,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也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于是他向皇帝建议,规定藩王府第的规格,严禁超标建造,皇帝认为刘敷的建议很好,便命令执行,并且推广到全国,从此成为固定的制度。又有皇宫的宦官经常到常德采办黄金,征收苛税,他极力指出这种做法的弊病,经上报朝廷批准,废除了这一苛敛。

刘敷为国有功,得到皇帝的奖赏,提拔为左副都御史,荫一子为锦衣百户。成化十五年,刘敷因年老多病退休回家。成化二十二年,宪宗皇帝重新起用他为右都御史,执掌院事。

弘治元年(1488)孝宗皇帝即位,对刘敷“复加优礼”,赠赐他的祖、父两代为二品爵位。他离任时,又晋升为一品散官。弘治十六年(1503),刘敷病逝于家中,享年82岁。孝宗皇帝亲自作祭文,称赞他“才猷练达,品度宏深”。并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杨守隅参加葬礼,宣读皇帝祭文。

王懋中王懋中(1460 -1522)原名中立,字心远,又字与时,号庸斋。今安福县金田乡人。明成化二十年 (1484),考中进士,被任命河南南乐知县。他一上任就在老百姓中提倡节俭婚嫁,防止婚姻论财。后历任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不久升任云南按察佥事。当地有一重大案件,十年久拖不决,王懋中亲自调查审讯,给以结案发落。贵州有一土知州之妻,乘夫死想自袭其职,于是杀害庶子,举行叛乱。他协同王轼平叛,使边境得以安宁。嗣后,王懋中相继调任山东按察使,湖、浙左右布政使。在任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时,正值海口淤塞民田百万余亩,他坐镇指挥,督令部属组织民工疏浚治理,使荒野变沃壤,民受其利。

王懋中治政严肃、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镇守太监梁裕,一贯依仗权势侵犯商贾利益,敲诈勒索,民怨鼎沸,听说王懋中要来,也有所收敛,不敢轻举妄动。当地老百姓编出歌谣说:“今都御史姓是王,镇守门上悬蛛网。”嘉靖初年,王懋中调任员卩阳巡抚,不久转任南京左右副都御史,接着又被提升为南京右都御史。后病故于任上,王懋中病逝后,朝廷赠太子少保,祀乡贤祠,葬洲湖,王守仁亲自为其题写墓碑,称为“真君子也! ”著有《心远集》。

李中李中(1478 -1542)字子庸,号谷平,今吉水县盘谷乡谷村人。明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武宗朱厚照行事荒唐,自称“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庙,任用藏僧为住持。朝中大臣对此十分不满,却无人敢言。李中任职才3月,上疏劝谏武宗不应废弃礼教,迷惑于异端。疏入,武宗大怒, 欲予重惩,由于大臣的说情,将李中贬为广东通衢驿丞。

当时王守仁为南赣汀漳巡抚,开府赣州,将李中召至赣州,为军事参谋,并参与平定宸濠之叛。世宗即位后,恢复李中旧职,尚未赴任,即升广东按察司佥事,又升广西提学副使。广西文化落后,李中选取学生中才华出众者,入五经书院,每五日即亲自赴书院讲学,授业解惑。后升广东右布政使,因违背总督和巡抚的意愿,被劾不称职,当罢官。当时主持吏部事务的霍韬,力言李中清廉正直、干练有才,当留任。 降职为四川右参政。嘉靖十八年(1539),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境内蝗虫猖獗,李中下令开仓,捕蝗多者奖谷物,蝗虫捕灭了,百姓粮食也充足了。因功升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嘉靖二十一年病逝于任上,终年64岁。光宗时追谥庄介。

李中为官清廉,一介不取。学术也有独到处,学者称“谷平先生”,门人罗洪先等皆能光大其学。著有《庄介奏议》6卷、《谷平先生粹言》、《谷平日录》、《谷平文集》5卷。

胡经胡经(1488 -1555)字用甫,号前冈,今吉安市长塘镇长塘村胡家人。自幼好学,天资聪颖。成长后,治易,补邑增生,明正德举人。嘉靖八年(1529),廷试11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改任兵部侍驾。后又主持云南、贵州乡试,考评公正,备受赞誉。擢河南监察御史。后转为编修,负责校修各朝宝训、实录之类典籍。书成后充经筵讲官,升侍读、太常少卿,至提督四夷馆事致仕。回乡后,专精心学, 与同年好友罗洪先在石莲洞(今吉水县阜田镇境内)讲学,又和聂豹、邹守益、罗钦顺等建白鹭复古之会。 有时也爱写诗。其诗描景绘物颇为逼真,读后令人悠然神往。

胡经是明代嘉靖年间学者、诗人,著作丰富,有《胡馆卿集》、《吾乐园集》10卷、《易演》18卷等存世。

刘恵刘1508 -1571)字秉卿,号唐岩,今万安县城西横街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升虞衡司郎中。他上奏朝廷,请求大幅度削减宫廷每年的物资征派。出任云南按察使时,镇帅沐朝弼包庇凶犯,对原告陷以他罪。刘懑得知此事后,立即写信斥责沐朝弼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并及时向朝廷报告。镇帅大为惊恐,地方上一时法纪肃然。不久,升为浙江右布政使,减免苛捐杂税,清理地方冤狱,颇有政声。又任湖广巡抚,看到先朝所建的富丽豪华的元佑宫,愤然斥为“蠹民伤财之尤者”。 他兴修水利,修筑江汉堤防、疏浚污、沱诸水,又建7条水渠以消除水旱灾害,周围诸县获益匪浅。

刘惡最大的功绩是在任嘉兴知府时,方值倭寇由海道击来,骚扰海盐、平湖、嘉善一带,直逼郡城嘉兴,又劫掠崇德等地,危及省会杭州,沿海千里震动。刘惡身委于守士之间,百计筹备,晓谕军民,保境自守。当时巡抚虽手握重兵,但动摇怯战,而监军赵某又是个贪财骄横的小人,因向刘恚索贿不成,便公报私仇,坐视嘉兴危急而不救。刘懑叹道:“内治不修,何以胜敌,宁失上心,无携下志。”于是他先疏浚城中水井,储粮备战,又命令所属县邑加固城防,坚壁清野。刘愿亲自骑马往来指挥,大开四门,接纳各地避难百姓。倭寇兵临嘉兴城下,刘惡与家人约定,如果战斗失败,便全家自杀殉国,准备与倭寇以死相拼。 尔后拍马直前,大呼杀贼,嘉兴守军和当地百姓纷纷响应,从莺湖到王江一线,浴血奋战一昼夜,斩敌首 2000余级,给倭寇以歼灭性的打击,保证了嘉兴地区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嘉兴保卫战的胜利,使刘愿深受人民的爱戴,当地百姓为刘愿建立了生祠,并置匾其上,大书“永怀功德”四字。旧志赞刘恿有“公爱民直如爱子,治官无异治家,扫荡妖氛,何绥黎庶”之语,这是对刘懑一生高度的评价。

隆庆元年(1567),加刘懑中宪大夫,升大理寺正卿,转为工部侍郎。著有《唐岩集》8卷、《凤台集》等文集传世。

宋仪望宋仪望(1514 - 1578)字望之,号阳山,更号华阳,明永丰县滁溪(今永丰县佐龙乡花园村)人。9 岁入私塾,10岁便能遍诵章句。17岁时,从江夏(今武昌)县令萧蚪三学习,即领悟王阳明致良知之说, 思想逐渐成熟,并胸怀大志。以孝顺父母传闻乡里。嘉靖二十五年(1546)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授苏州吴县知县。宋仪望一到任,便考察民间利弊与风俗好坏。设置公田,以除民困;宽免苛税,以招抚流亡。又创文学书院,祀奉子游,表彰孝悌。他还常与郡县中俊秀者交往,讲学谈艺。其间,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吴县士民无不感蒙宋仪望恩德。嘉靖二十八年,升河南道监察御史。上任不到一个月.上疏揭发大将军仇鸾奸状,语极愤切,见者吐舌。疏文虽被扣压,但不久,仇鸾死,其通虏事被揭发,朝廷即下诏,令剖棺枭首,以谢天下,众人都佩服宋仪望的先见。后他又陈时务十二策,建议扼守三关。力主打通桑干河,通宣大饷道。对此,朝廷众议不一,终未开成。

接着,宋仪望出任按河东政,他持法公正,不徇私情,严禁藩室移贷之弊;又创河东书院,弘扬河汾宗旨,社会风气大有改变。

不久,宋仪望因病请假归里,筑象城山房数十楹,经常与师友聂豹、邹守益、罗洪先同游青原山、白鹿洞、五幟山、螺子山等胜地,讲学赋诗,阐发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宋仪望病愈后还朝,恢复御史官职。上疏指陈边防军事六弊二难,又揭发胡宗宪、阮鹄奸贪事实,阮鹑被逮捕。因胡宗宪、阮鹑是严嵩私党,所以严嵩怀恨宋仪望。

朝廷下令修复三殿及午门,宋仪望奉命监督,省水衡钱数万缗。一富商以五千金贿赂严嵩子严世藩,要求参与此项工事,严世藩嘱工部尚书欧阳必进私允其请,而宋仪望执意不肯。工程完成之后,宋仪望升为大理右寺丞,却不按惯例馈谢,严世藩恨之入骨。继而,宋仪望母病故,他守制居家。刚好朝廷考察京官,欧阳必进迁吏部尚书,利用职权,竟以浮躁的罪名,谪贬宋仪望为夷陵州判官。严嵩垮台后,宋仪望才被提升为霸州兵备佥事。不久,转为大名兵备副使。适逢福建倭寇猖獗,宋仪望改任福建监察副使。他到任后,即整饬武库,训练兵卒.严备海防。倭寇进犯,他与总兵戚继光合力将其击溃,维护沿海地区安全。

隆庆二年(1568),吏部尚书杨博想要罢去宋仪望的官职,考功郎刘一儒认为不可。结果.宋仪望还是被降俸二级。他愤而弃官,游览武陵,赋诗述怀。不久,归里南村(今八江乡南村)新地,灌园种树,淡泊自如。

万历二年(1574),张居正当权,他素知宋仪望才能,起用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这时,边事比较平静,有的将军有松劲思想。宋仪望认为不可大意,与副使王叔果加紧战备。不久,倭寇果然又侵扰,宋仪望率领将士阻击于黑水洋,擒获倭寇卒及兵械无数。捷报传到朝廷,神宗皇帝赐给白金、文绮、 剑服,并提升他为右副都御史。

万历四年,宋仪望晋升南京大理寺卿。一年后,改官北京。因议论张居正夺情及盐徒事,与省议不合,他被弹劾,皇帝下令暂时解职归里。从此,宋仪望回到故乡永丰县南村,足不出户,天天与老者、旧友赋诗讲学,但念念不忘国事。临终,与亲知程君瑜说:“我死无恨,惟以不尽报国及研学未竟为憾!”著有 《华阳馆文集》12卷和《华阳馆诗集》14卷等书行于世。

陈嘉谟陈嘉谟(1521 -1603)字世显,自号蒙山居士,明庐陵县(今吉安市禾埠乡岔路口村)人。少时与安福王时槐从刘文敏为师。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历官庐州府(治今合肥市)推官,吏、户、兵三科给事中。因不依附权臣,任四川按察司副使,分巡川南,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平定土官叛乱。隆庆四年 (1570),称疾返乡。后召为湖广布政司左参政,不赴任,仍专心用力于治学。在庐翠峰莲塘间,讲学不辍,独身居住39年,与王时槐互相印证各自心得,共同研究“良知”之学。陈嘉谟讲学推崇王时槐,凡来求教者,辄说:“学非一家之私也,有塘南(时槐之号)在,贤辈当往师之。”与刘教在城郊相山诗人堂组织 “西原惜阴会”,集本县学子切磋讲授性理之学。

著有《念初堂稿》4卷、续集2卷及《四书就正稿》、《周易就正稿》、《道德经注疏》、《阴符经注疏》、 《朱陆摘要》等。诗风受理学家邵雍、陈献章影响较深,但有些山水诗、怀古诗富有诗意。

甘雨•甘雨(1551-1613)字子开,号应溥,又号义麓,今永新县怀忠乡虹桥村人。明隆庆四年(1570),乡试中举,但会试两试落第,遂与吉水邹元标读书于青原山,共相切磋,结为挚友。万历五年(1577),第三次参加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侍讲学士。曾授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不久出任福建佥事。当时邹元标因“夺情”事上疏弹劾张居正,遭廷杖,险些丧命。甘雨密托同乡护救,得以不死。万历七年,迁南京兵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万历二十一年迁广西学政,因病告归。此后淡泊仕进,欲终老林下,但因至交好友郭子章出任贵州知府,便推荐甘雨为贵州学政。其间,深得士子之心。诸生纳卷,随阅随取,无不公允,士子皆庆得良师。因当时贵州地方动荡,官员多缺,甘雨不得已而身兼数职,但“案无留牍,狱无滞情,问兵兵集,问饷饷足”。百姓称之为“天人”。万历三十七年,迁福建按察副使,司道缺人,甘雨身兼九职,但处事井井有条。万历四十年迁湖广参政。

著有《春秋注疏》、《翠竹青莲山房集》24卷、《白鹭洲书院志》12卷、《古今韵分注撮要》5卷、《吉安贡举考》4卷等。

王言王言(1641-1711)字慎夫,号雨峰,清临江府新没县钦风乡大车里村(今新干县漂江乡塘边村) 人。康熙二年(1663)考中举人,康熙十八年考中进士。清誉“大车四进士”,即王言一家三代四位进士: 王言、王泰姓(王言长子)、王云焕(王言孙)、王云翔(王云焕堂弟)。

康熙二十七年秋,王言任马平县令。马平是一个穷县,土瘠民贫,到处一片凄凉景象。他一到任,便不辞劳苦,走出衙门,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了解到县内河流长年失修,河床淤塞,洪水泛滥,殃及两岸庶民。他一面奏请朝廷拨款修堤,一面带领百姓对河流进行整治,为民造福。为了治理好马平,使百姓过上好日子,王言极力推行“减火耗、省差徭、恤夫役、免行户,加学校”的治县良策,上任不到一月,便深得民心,受到百姓的拥护和赞许。马平地处边境,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矛盾时有发生。有人反映有个乌石堡部落的徭人,时常抢劫无辜,十分猖獗。提督李公提出要发兵围剿,王言却认为不妥, 主张不可伤及无辜。他亲自登门拜访李提督,建议自己单骑前往,教其从善。他怜悯百姓,不伤徭民的行为,极大地感动了当地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徭民首领更是感激不尽,表示要改恶从善,睦邻友好。从此,徭民与汉人和睦相处。王言任马平县令时间不长,但政绩十分显著,全县百姓称他是个好官。

康熙四十年(1701),王言调任永清知县。次年,任永定河任总监。这时,有人对王言说:“王兄,监修永定河这个浩大的工程,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你可不要错过呀!”可是,王言却没有发财之心,他想的是工程越大,责任越重,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王言虽任总监,但他从不坐在府上指手画脚,而是深入工地第一线,坐镇指挥,狠抓施工质量。为修治永定河,立下了汗马功劳,且不贪不拿,两袖清风。3年后,竣工那天,康熙皇帝至永定河巡视,夸赞王言才德超人,提升他为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地区)知府、顺天府尹。

王言一生清白,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政绩显著。然而遭奸臣的陷害,诬告他“家田万顷、奴仆成群”。 皇帝听信谗言,将王言革职查办,并指令朝官乔装打扮,奔往王言老家察访。可朝官见到的是王言家“田庐荡废、四壁萧然”,吃的是粗菜淡饭,住的是一栋又矮又窄的土瓦平房,妻子正在脚踏车纺纱,媳妇正在帮人家弹棉花.连招待这位京都朝官的鸡蛋还是向邻居借来的。朝官见到此情不禁惊叹道:“天下竟有如此贫寒的贪官!”朝官回京伏奏见闻.康熙皇帝听后,又惊又喜,连称:“清官,天下难得的清官!”因此急忙召见王言,说道:“卿家如此贫寒,天下少有,朕甚怜惜。你要多少金银财宝,尽管开口!”王言伏地回道:“万岁,微臣什么都不想要,只要能给我留下一个清白的名声,便心满意足矣。”于是康熙皇帝令御史拿来文房四宝,凝神屏气,写下了“天下清官第一”六个大字的金匾,赐予王言,并将他官复原职。王言婉言谢绝,执意告老还乡。康熙四十七年秋,王言辞朝别京,回归故里。

著有《十砚斋遗稿墨迹》1卷。

王赠芳王赠芳(1762 -1849)字曾馳,号霞九,又号伦堂。清庐陵县(今吉安县盘田乡鹤洲村)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嘉庆二十一年充广西乡试副考官。嘉庆二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又充福建乡试副考官。道光五年(1825)充湖北乡试副考官,旋任湖北学政。历官福建、河南、 陕西、山东、江南、贵州等道御史。升户科给事中,转兵科给事中。后出知山东曹州府知府,调济南府知府。又升云南盐法道兼署按察使,看到盐场兵役多借口缉私而扰民,认为“盐法固以裕课,而其实原以便民。民便则销必畅,销畅则课自充,不在缉私也”。遂令各井官恤灶督煎,但平抑盐价。推行一年,官民称便。因疾辞职归乡,以著述自娱,道光二十九年卒于家,享年87岁。学宗宋儒,以身体力行为主。博览群籍,购书5万余卷。工诗古文词,不拘体格,不主门户家数,以性情出之。著有《毛诗纲领》、《春秋纲领》、《纲鉴要录》40卷、《慎其余斋诗集》6卷、《湖北表微录》1卷、《华皇日记》4卷、《书学汇编》4种4 卷、《慎其余斋文集》24卷、《续集》4卷、《外集》2卷。

黄赞汤黄赞汤(1805 - 1869)字尹咸,号莘农。清庐陵(今吉安县固江镇瑞溪村)人,道光十三年( 1833 ) 进士,授编修。历任福建学政、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刑部右侍郎。咸丰三年( 1853),黄赞汤任刑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是清朝《南京条约》签署者。咸丰五年江西境内湘军支用口粮百余万两,大部分依赖黄赞汤在籍督办劝捐。

咸丰九年至同治元年(1862)4年间,黄赞汤出任河东河道总督。《河东河道总督奏事摺底》即完整地记录了其任职河东河道总督期间的为政情形,保存了这一时期有关政务的重要档案。内容涉及查核豫东黄、运两河疏浚;盘查山东省兖、沂两道河库钱粮;饬部巡防、巡检堤岸、稽查渡口及人事更迭、修防御贼;督办粮台,及治理水灾河工善后事宜等诸多政务,其是非功过可从中一见端倪。同时奏底中还详细记录了黄赞汤在任四年间,鲁豫两省内南旺、马场、蜀山等七湖各月确切存水尺寸数字,对于研究清晚期环境的变迁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个案资料。

《河东河道总督奏事摺底》中,有着大量关于政治、经济、治河以及整饬吏治等方面的史迹,为研究咸丰、同治时期河道治理及河道整治对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史料书。

黄赞汤治绩颇著,以病辞归。撰有《河南守城保案奏稿》1卷等书,存南京图书馆。

朱益藩朱益藩(1860 - 1937)字艾卿,号定园,今莲花县(今萍乡市)花塘乡花塘村人。父亲朱之杰,清咸丰年间进士,陕西知县。兄长朱益浚,光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湖南提法使兼署巡抚。弟朱益湛, 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广东丰县知县。

朱益藩幼时天资聪颖,在父亲熏陶下,4岁就能写一手好字。光绪十六年(1890)恩科会试中贡士, 殿试二甲第九名,赐进士出身。在保和殿御试时,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光绪二十三年大考翰林, 取一等第一名,擢翰林院侍读学士,钦命南书房行走,兼经筵进讲大臣,在养心殿为光绪皇帝和皇后讲 《贞观政要》,后多次外放为正副考官及学政。曾充任湖北、湖南、浙江主考官,陕西提学使,山东学政,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监督(相当于校长),兼充廷试游学生(留学生)阅卷大臣等职。宣统元年 (1909)任宗人府府丞,宣统二年授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毓庆官授读少保,诰授光禄大夫。辛亥革命后回籍。1915年任前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汉文老师。

光绪二十七年,江西赣州、吉安、抚州、饶州(今上饶市)等地洪水成灾。朱益藩闻讯后,立刻奔走呼号,联结江西在京朝臣奏请朝廷赈济灾民。朝廷颁发内帑银5万两,予以救济。光绪二十九年,江西复遭水灾,饥民遍野,朱益藩一面与在京同乡向各方劝募,一面向清室和京、津、沪诸收藏家,借得历代名贵书画举办展览,集资赈灾。各界人士,异常感动,捐者甚多。然后,将劝募及展览所得,尽数送往灾区,灾民深得其益。

光绪三十四年,南潯铁路总理李有菜遇难,继任总理刘裔祺,因病辞职。朱益藩心急如焚,唯恐停工。立即联络人员,联名呈请邮传部奏派人员接办,使南潯铁路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朱益藩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时,湖广督府大僚因声名狼藉,弃官逃匿,携带大量金银至京都行贿,以求保全名职。当时御使台众议上本合参,后领衔人畏惧权势,其他人亦多动摇。朱益藩不畏权贵所惧, 不为金钱所动,毅然决然独上弹章,弹劾权奸。及至廷对面争,领衔者牵朱益藩衣角,示意勿再弹劾。朱益藩仍挺身而出,直前历陈湖广督府劣绩,朝廷上下为之肃然。

1917年,张勋以调停黎洪元与段祺瑞之间的矛盾为由,带兵入京,以图复辟,请朱益藩出仕。朱益藩审时度势,申之以大义,力劝张勋莫逆时而行,以免犯罪于天下,且断然拒绝出山。袁世凯称帝后,大肆逮捕进步人士,将时称“六君子”的江西欧阳武、朱念祖等投入监狱。朱益藩千方百计予以声援,直至欧阳武、朱念祖获释为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秘密与郑孝胥和溥仪勾结,组成伪满洲国,要溥仪做傀儡皇帝。朱益藩闻讯后,即奔赴天津,劝溥仪切勿出卖祖国,否则将沦为民族败类,成为千古罪人。朱益藩在津三天, 竭忠力谏,未能达到劝阻之目的,遂怫然回京。自此不再见溥仪。溥仪登上伪满洲国皇帝宝座后,一班王公旧臣前往朝贺,朱益藩愤然不去,溥仪慕益藩之才,多次征召,朱益藩坚持不就,其子侄有欲往求仕者,他竭力劝阻。

朱益藩善诗能文,精通中医学,兼为“御医”。同时,朱益藩入值南书房时即以擅长书法为名,经常承代御笔书写匾额、春牌、福、寿字等。他写的楹联、条幅、中堂、册页、扇面以及长卷寿屏,实属书法精品, 是当时宫廷书法家中最出色的一位。可惜生前所著的诗文手稿和书法作品均在“文化大革命”中焚毁, 存世无几。

朱益藩在清朝被推翻之后,仍坚持没落的封建思想,保持对清王朝的一片愚忠,闲居北京,过着遗老生活。卒赠太保,谥“文诚”。著有《萧公芸圃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