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伯温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155
人物姓名: 毛伯温
人物异名: 字汝励,号东塘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202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482年
卒年: 1545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浙江三衢

传略

毛伯温(1482 ~ 1545)字汝励,号东塘。祖籍浙江三衢,宋初先祖守吉州,定居吉水县(今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正德三年(1508)考中进士,初授绍兴府推官,正德六年,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抚福建、河南。嘉靖元年(1522),任大理寺丞,后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因受“李福达狱”株连被削职归家。嘉靖十一年九月复原职理院事。次年,升左副都御史。嘉靖十五年冬,为右都御史。次年冬, 升工部尚书。嘉靖十八年二月,皇帝下诏,命毛伯温总督宣化、大同、山西三关军务。他到任后就考察大同所辖镇边、镇川、弘赐、镇河、镇虏等靠近敌人前沿阵地的五大防御工事,命军士加固工事,布置侦察, 细防间谍;并招募三千军士防守,发给田地,不征税赋,自此边疆安定。毛伯温因防边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少保。是年闰七月,毛伯温奉命统兵南征。挂帅岀征时,世宗皇帝亲斟御酒饯行,并赠《送毛伯温》诗一首:“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月刀。风吹臺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喽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世宗皇帝对毛伯温寄予深切厚望。 嘉靖十九年秋,毛伯温肩负重任,率领南征大军到达广西。他不顾远涉劳顿之苦,立刻会同两广总督张经等商议讨敌之计。首先,他令两广、福建、湖广官兵12.5万余人,自凭祥、龙晌、思陵州三路进入广西待命,并以两支骑兵作声援;又命云南巡抚汪文盛率兵三路入镇,驻守莲花滩,形成强大的军事攻势。接着,他对安南臣民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大力宣传明王朝的安抚政策,并发出通碟:“莫登庸只有痛恨自己的罪过,向大明至朝投诚认罪,才能得到宽大处理,不咎既往。”莫登庸见毛伯温立志扫平安南, 又听到探马急报,明朝大军来势勇猛,士气高昂,锐不可当。惧于明朝大军威势,而安南国内众多旧臣不服,各拥兵自据,有的向明朝军队投降。莫登庸陷于内外交困之际,为保性命,求得宽大,向明朝投降。 毛伯温将安南乞降事件上报朝廷,皇帝大喜,下诏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嘉靖二十一年春,毛伯温率领大军回到京师,皇帝特令嘉奖,毛伯温迁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加封为太子太保,授正一品。 毛伯温受命讨伐安南,不费一刀一箭,不折一兵一卒终于和平解决。使安南臣服,边疆安定,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次战役,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诱降并重的策略,取得成功,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嘉靖二十三年(1544)秋,伯温因在兵部多所兴革,为近侍所怒,被诬陷获罪,削籍戍边,后赦归。隆庆元年(1567)穆宗立,恢复毛伯温官位,赐恤。天启元年(1621),追谥“襄懋”。著有《毛襄懋集》18卷、 《东塘诗集》10卷以及《毛襄懋奏议》20卷等。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