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陈黻宸” 相关
共 14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振椒(1873-1921),字子蕃,号闇庐,平阳县山门坎头人。他在清朝时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办起新式学校。为了改进学制,他和刘绍宽一同去日本考察教育,并借鉴了日本的经验。振椒回国后创办了龙里初等小学和怀新高等小学,采取了一系列新...
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黄溯初先生是温州平阳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早年接受维新改良思想,后赴日本深造法政。归国后,面对清政府腐败,他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并在辛亥革命期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然而,由于国会被迫解散,他转而创办报纸并投身护国运动。黄先生深恶痛绝帝国主...
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著名学者、教育家、民主运动领袖马叙伦与作者父亲马翊中之间的师生情谊。文章通过叙述马叙伦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他对马翊中的教导和影响,展现了马叙伦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精神。
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本记录了中国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浙江温州地区留学日本学生的情况。留学生们在日本接受教育,接触西方文化,部分人参与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对中国近代思想变革和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他们通过学业和社会活动,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金鸣昌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求学经历、与学人的交往、对颜李学说的传承与实践、参与创办“求志社”的经历、对科举制度的反感、教育事业的贡献、对乡里文化教育的关心、晚年的信仰与善举等。
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恕是晚清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生活才华出众,深受当时学术界的尊重和关注。他主张以黄宗羲说为体,以颜习斋之学为用,融合西学,痛诋程朱理学,在学术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晚清时期政治思想变革的历史性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宋恕这一维新派思想家的政治观点和主张,以及他如何通过著书和发表政论来推动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文章还详细探讨了宋恕的“三始一始”思想,特别是他强调的设议院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这一...
8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录了温州市著名历史学家胡珠生先生与作者之间的书信往来,主要围绕宋恕及其作品《宋恕集》的增订工作。胡先生对宋恕有深入的研究,并在编订《宋恕集》的过程中得到了作者提供的宝贵资料。通过书信交流,作者与胡先生共同探讨了宋恕与萧山长河来裕恂的交...
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雁荡山脉西北的坎头村,是陈姓家族的聚居地,已有375年的历史。陈家族人农桑并举,重视教育,培养出了众多贡生和留学生。陈振椒是平阳近代教育的改革家,他积极推广新式教育,并曾赴日本考察教育。陈家族人的善举和支教精神在当地传为佳话,对...
10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1997年的温州书画名家展上,张红薇与蔡笑秋展示了她们才华横溢的绘画才能。两位画家都擅长工笔花鸟,尤其擅长牡丹、菊花等题材。姐妹俩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和相互扶持,甚至结拜为义姐妹。她们都没有生育子女,将画艺传承给了姨甥,为艺术事业...
1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温州地区一百多年来流传的“瑞安出才子,平阳出戏子”的俚语,并重点讲述了平阳戏剧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文章提到,平阳戏剧源远流长,自南宋以来就十分活跃,孕育了不少戏剧人才,如高则诚、林椿、叶良金等。晚清以来,平阳戏剧界更是人才辈出,...
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 时代: 民国
黄群(1883—1945),字溯初,祖籍平阳万全郑楼,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正月。祖辈迁居永嘉(今温州)朔门,父辈从事商业,开设黄正兴南货店,生父黄公冠璈有四子,黄群居第三,因其兄冠圭无子,以黄群过继为嗣子。黄群少时好学深思,曾从学瑞安...
1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时代: 民国
林公铎,男,同为瑞安清末思想家陈黻宸的入室弟子,与黄梅生等人有交往。
1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时代: 民国
马叙伦,男,同为瑞安清末思想家陈黻宸的入室弟子,与黄梅生等人有交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