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戏剧与艺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742
颗粒名称: 平阳戏剧与艺人
分类号: K825.7
页数: 9
页码: 80-8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温州地区一百多年来流传的“瑞安出才子,平阳出戏子”的俚语,并重点讲述了平阳戏剧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文章提到,平阳戏剧源远流长,自南宋以来就十分活跃,孕育了不少戏剧人才,如高则诚、林椿、叶良金等。晚清以来,平阳戏剧界更是人才辈出,如文元、陈美娟等。文章还介绍了平阳戏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变迁,以及各个剧种的代表人物和艺术特色。最后,文章强调了戏剧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并呼吁社会重视和扶持戏剧事业。
关键词: 平阳县 戏剧 艺人

内容

一百多年来,在温州地区一直流传着“瑞安出才子,平阳出戏子”的俚语。
  瑞安自晚清以来,确实出现过不少才子,如孙家的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孙诒泽等。孙锵鸣曾有“天下翰林皆后辈,朝中宰相两门生”的豪言。他如黄家的黄体芳、黄绍箕、黄绍第以及陈虬、陈黻宸等,真是才人辈出,誉满全国。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从事戏曲工作的演员,被称为“戏子”,往往被人瞧不起,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职业。清朝科举考试,就有一项不平等的待遇,凡祖上三代从事过戏子、轿夫、屠夫,接生婆、妓女等职业的人,都不准参加考试。这种世俗的偏见,在“五四”运动以后,已逐渐受到清除荡涤。“戏子”和“才子”同样是社会的人才,应该给以应有的地位。因此,“平阳出戏子”,实际上是平阳人民的光荣,而且是渊源有自,名副其实的。
  戏剧在平阳确是源远流长。早在北宋宣和到南宋绍熙(1119—1194)年间,南戏开始在温州形成以后,平阳就是温州领域中南戏最为活跃的地区。从此,戏曲在平阳播下了种子。及至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7),杰出的戏剧家高则诚创作的《琵琶记》,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后人称之谓“南曲之祖”。高则诚出生在阁巷乡柏树村,这里虽属瑞安,但与瑞安县城尚有一江之隔,而跟平阳万全平原的宋埠、榆垟等村镇,却是“鸡犬之声相闻”的毗邻。高则诚的亲朋戚友也大都在万全一带。他和平阳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高则诚的影响下,明、清以来,平阳陆续孕育了不少戏剧人才。清乾隆年间,平阳有一位名叫林椿的演员(俗名阿桃),他原在“和合戏班”当一名普通演员,首先利用马灯演出剧目,后来看到这个戏班是由各剧种的二、三流演员组合而成,唱腔芜杂,难以统一。林椿为了振兴班誉,立志改革,带头学会高腔班所用的大鼓来统一节奏。这时候,胡琴已开始从北方流传到浙南,于是他便以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提高音响质量。遂有“鼓是令,琴是命”的戏谚。林椿改进的剧目,多从高腔、昆腔等剧种中移植过来,从而在和调的基础上提高了一个台阶,对和调的改进作出了很有意义的贡献。此后代代相传,后辈艺人对林椿致力和调的改革,推崇备至,尊称他为“阿桃师公”。由于林椿是平阳人,浙南一带也就将平阳誉为:“和调的诞生地”。
  到了清同治年间,平阳人叶良金和杨盛桃在温州创建著名的昆班“同福”,对戏剧影响很大。叶良金(1854—1886)号丽生,擅演生角。因为是蒲门人,观众惯称之为“蒲门生”,他既演得一手好戏,而且才华横溢,不但能诗善画,还能自编剧本,至今温州昆剧保留剧目中的《花鞋记》和《杀金记》即是他主编的。蒲门生演技精湛,他所塑造的角色,如《十五贯》中的况钟、《千金记》中的韩信、《八义记》中的程婴、《金印记》中的苏秦等,都有独到之处,一时誉满东瓯,成为当时戏剧界名流。
  晚清以来,平阳戏剧界更是人才辈出。光绪初年,有一个平阳藉名叫文元的演员,原是和调班的净角。他演戏十分认真,深得观众好评。平时轻财仗义,乐于助人,喜欢打抱不平。瑞安画家林纯贤,曾以重金礼聘他扮饰关公,供其素描写生。文元不屑一顾,拂袖拒其所请,里人钦佩他的风骨,一直传为佳话。
  文元以饰演包公见长,由于他为人一贯刚义正直,气质与包公相似,因此他所演的包公,形神兼备,维妙维肖。据传说:一天晚上,文元在平阳县城某庙上演的《铡曹二》一剧中饰包公,剧终未及卸装,灯光下恍惚见有一断臂鬼童叩案告状后,匆匆离去。文元惊异万分,立即尾随其后,在一个荒凉僻静地方,鬼童忽然不见,文元终于在鬼童隐灭之处掘得一具死尸。经当地百姓报请县令勘验,案情始得大白。想不到文元回去后竟突然身亡,乡亲们痛真遽逝,感其忠义,便集资为他立庙祭祀,庙中所塑的包公像,据说就是文元的化身,曾经长期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后来有人蒙冤受屈,去向神像祈求后,传说往往得到应验。因而庙中香火不绝。庙的两侧,还镌有一联,联语是:
  为人果有良心,只当他木偶泥胎,休问真名实姓。
  作事若无天理,须信我银签铁笔,看取虎剑龙刀。
  这个传说,虽然有点荒诞不经,但却反映了广大人民为追求正义,痛恨邪恶的美好愿望。
  文元死后,后继乏人,平阳戏剧一度走向衰落。几个剧社几乎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服饰行头陈旧不堪,当时曾流传“穿了三件袍,还看到胳肢下毛”的俗谚。
  当地方剧种处于凋零沦落的时候,我国戏剧出现了新的转机,这便是四大徽班进入北京。它的“西皮”、“二簧”,曲调委婉流畅;节奏明快清新;感情丰富多彩,而且表演力极强,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可惜因温州地区交通不便,外地剧团难能跋涉到此。
  到了清末民初,这时离徽班进京已有多年,京剧逐渐风靡全国。平阳县城有一位中医师祝筱亭,他平日热心地方公益,对戏剧非常爱好,决心为振兴家乡的戏剧尽点力量,于是由他领衔,会同吴醒玉等士绅在县城筹募资金,到北京聘请了一位外号“大猫骨”的演员,来到平阳作为教练,创办了名为“改良会”的剧社。该会旨在改良戏剧,振兴剧运,还招收了数十名青少年进行培训。由于师资优良、教学严谨,曾培养出不少人才,他们后来大部成为平阳京剧界的骨干,一度载誉剧坛的,如老生阿崇;大面阿辣;小花脸漏斗舆(外号)、蔡森……等,都是改良会当年的学生,于是京剧在平阳一支独秀,逐渐压倒了其他剧种。后来改良会解散,它培养出来的演员,分别转到金福连、大三庆、大高升等京班,担任了主要角色,成为名班的台柱。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国难当头,地方剧团凋零衰落,科班陆续解散。抗日战争爆发后,社会上有识之士为了利用京剧作为宣传抗日的武器,满足广大群众渴望文化生活的需求。1938年夏,在县城成立了“复兴剧团”,它以复兴京剧为宗旨,广揽当时京剧爱好者,自愿组合而成,曾演出了由老舍编剧的《忠烈图》等京剧,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扬民族英雄的同仇敌忾精神。当时剧团里的主要旦角陈乐书(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音协理事、温师院退休教师)、陈公申(兼操琴,现改名陈寄萍,系上海前进中学退休教师),生角宋颂三(退休居鳌江)等均尚健在。剧团负责人尤葆枢、演员陈允强、郭尧等则已先后作古。剧团存在时间虽短,但对当时宣传抗战和繁荣社会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44年,国民党集团军某师驻温州的二十二补训处成立了“二二剧团”。曾在温州各地演出。是年秋,温州市区陷敌,剧团来到平阳在县仓广场(现法院与司法局所在地)搭起临时性的简易舞台进行售票公演,一度邀请温州名票陈佩玉来平献艺,哄动一时。该团培养了如黄少鹏等青年演员,为以后的“平阳京剧团”提供了建团的基础。
  京剧在解放前一段时期虽然在平阳还可以看到,但其他剧种均已走向枯竭之境。1949年,全国解放的号角给文化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戏剧在平阳到底源远流长,原来的地方剧种和调和瓯剧等几个戏班开始恢复活动。经过文化部门的倡导和社会人士的努力,红旗剧团(后改称平阳京剧团)和平阳婺剧团(婺剧后改称和剧,以与金华的婺剧有所区别)也很快相继成立,但限于当时社会条件,观众不多,剧团仍旧难以维持。五十年代初期,又走向低潮。
  这时,新大顺和调班的老艺人刘碎苟、董巨春等,发现了一位年仅十七岁的新星陈美捐,她来自平阳民间,具有一种清纯的自然美,而且嗓音甜润清亮,扮相俊雅,没有矫揉造作的花架子,深为下层群众所喜爱。她在《二度梅》中饰陈杏元;《倭袍记》中饰刁刘氏,都演得十分传神,一时声名鹊起,誉为一代女旦。新大顺和调班就因为有了这样一位茁起的新秀,得以延续生命,大家称她为“救命旦”。
  新大顺和调班是温州地区唯一生存下来的和调剧种,通过注册登记,改名“平阳人民地方剧团”。由于陈美娟作为该团的台柱和团长,在浙南一带声誉日隆。
  1954年秋,华东区在上海组织戏曲观摩会演,浙江代表团在温州地方戏曲中选拔代表前往参加。陈美娟在《断桥》一剧中饰白素贞,荣获一等奖。这一殊荣是温州地方戏曲有史以来的最高荣誉,一时引起轰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北昆名家白云生,看了陈美娟的演出后,十分赞赏,于第二天亲来浙江代表团住处登门拜访。梅兰芳对陈美娟说:“白素贞那种复杂的心理表情,你昨晚演得维妙维肖。你能把眼泪噙在眼眶里,没有让它夺眶而出,这是恰到好处,难能可贵的。”
  接着,梅兰芳问她:“你昨晚饰演的白素贞,那蛇游似的步法,你可知道名称叫什么吗?”陈美娟在这两位大师面前,心情十分紧张,听了这突如其来的问话,竟然一时哑口无言。梅兰芳便主动告诉她:“这叫‘云步’,在戏曲舞台上已绝迹多年了。我的祖父梅巧玲曾学过这技艺,如今失传已久,真想不到在温州地方戏曲中会被重新发现,而且还有所创新与提高。”
  临别前,梅兰芳、白云生还表示:“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戏曲蕴藏极为丰富,今后如有机会,要去温州向老艺人请教,也希望你们青年一代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陈美娟在名师的赞誉和鼓励下,既振奋又惶恐。会演后,她领到一笔巨额的奖金,决心留作永远的纪念,作为自己向艺术道路迈进的动力,以报答领导和前辈们对自己的期望。于是将奖金如数存入平阳银行。这笔存款后来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由于地生活俭朴,夫妇俩工资收入已足够一家用度,遂将储蓄存单锁入抽屉。到了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一个红卫兵到温州她家抄家时,发现了这张存单,竟然顺手牵羊,饱入私囊,但一时又不敢贸然来到平阳冒领。事隔十二年之后,那位当年的红卫兵还不愿放弃这块到手的肥肉,只是害怕亲自前去领取会败露机关,便将存单送到麻步银行办理托收。当托收寄到平阳银行时,我虽已退休,但仍留储蓄股工作,我们对此心存怀疑,遂商定由储蓄股长林景澄同志亲往温州找陈美娟,经了解才搞清个中底细。几经周折,总算使这笔存款合浦珠还,物归原主。
  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剧团又慢慢恢复了青春。艺人也随之受到器重。与陈美娟齐名的瓯剧名演员陈茶花,两人同时受聘为省政协第五届委员。陈茶花与陈美娟年龄相近;艺术生涯相似;且同属平阳籍。她出身贫苦,小时候以七钱黄金卖给平阳一个乱弹班当小演员,因此大家戏称她为“七钱金”。她从小刻苦学艺,粉相俊美,解放后她所在的乱弹班改组为瓯剧团,她很快崭露头角。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她主演的《高机与吴三春》一剧,荣获三等奖。瓯剧团也从此锐意革新,吸收其它剧种之长,不断改进唱腔,同时采用先进的灯光布景,增加乐器品种,给瓯剧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此时,陈茶花已进入中年,为使剧种后继有人。培养接班人已属刻不容缓。于是在六十年代初,从“温州戏剧学校”挑选了好几位新秀,进行悉心培养。其中翁墨珊为平阳鳌江人,年轻俊秀,色艺俱佳,很有前途,后来成为瓯剧挑大梁的青年演员,现为温州市政协委员。
  前面提到民国期间,京剧曾经压倒地方剧种,流行于温州各地,当时京班有金福连、大三庆、大高升、胜阳春、琴娱社、天声、五星等众多团社。其中演员多系平阳人,有的在解放后还留下来,继续发挥作用,突出的如名丑陈哈哈(俗名“弟弟”)担任过平阳京剧团团长、县政协委员。1953年,上海名角曹婉秋来平献艺,他反串老旦配合上演,足见其戏路之广。他对剧中人物在漫画化夸张的同时,能追求符合生活逻辑的真实。而在放大角色的可笑性时,却能使观众感到很大的可信性。其表演功力,深受观众的赞赏和喜爱。可惜在文革“清阶”中,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逼自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过了万马齐喑的“文革”以后,戏剧又回到了它的春天。原平阳和剧团自1958年上调温州后,平阳县剩下来尚有京剧、越剧和木偶三个剧团。1981年,平阳、苍南分县,将京剧团分给苍南县管辖。越剧和木偶仍留平阳。越剧团原系人艺越剧团活动在浙、皖两省演出。自1955年落实到平阳后,改名平阳越剧团。该团名角陈剑秋、商小红等初来平阳时尚很年轻,在平阳安家落户也近四十个春秋,现巳两鬓如霜,退休居家,安度晚年。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经常为培养下一代艺人而献心费力。她两人曾分别担任过县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陈剑秋培养的小生张雪清现为温州市人民代表;商小红培养的旦角朱晓平曾多次获奖,誉满东瓯。
  木偶戏在平阳历史悠久,1959年,他们的《水漫金山》和布袋木偶《武松打虎》两剧;曾为波兰党政代表团等十六个国家的外宾演出。老艺人许家卿、陈友三的艺术造诣深厚,戏路广阔,且能自制服装、道具。他们于1981年6月参加全省木偶现代戏会演,获得十一个奖。同年10月,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名列榜首,载誉归来后,大家认为这是平阳县在戏剧领域里空前的殊荣。
  1991年,北京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的时候,全国各地掀起了京剧热潮。三年来素称戏剧之乡的平阳,又出现了新的生机。民间剧团、剧社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不少人才重登舞台。新苗新秀,茁壮成长。在县总工会领导下成立了“平阳县职工业余京剧社”,由社长董伟桐、副社长陈德言、彭萱如凝聚了县机关、团体、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中京剧爱好者共五十多人联合组成。其中有四十年代名票李文年和苍南京剧团改业的名演员张晓薇、林万明等,两年来曾多次在昆阳镇上演十多出折子戏。今年8月为了配合县文明委和总工会组织的“创三优”活动,社员们冒酷暑、顶高温,先后深入昆阳、鳌江、水头、萧江等集镇的企业、车间进行宣传慰问,工人们深受感动,反映良好,受到了县领导的表彰。
  去年,县老干部局也成立了艺术团,以郑秀华为团长,陈劲浪、陈文楚、葛建平、应招鸾等为核心,组集老干部进行演唱,并曾与瑞安、苍南、鳌江京剧界交流联欢。
  在鳌江镇,由潘兴华领导的,有原平阳京剧团改业的名演员刘琴芬参加,联合当地京剧爱好者组成京剧协会,也经常组织活动,曾多次来县城联欢。他们都怀着一颗振兴京剧,维护祖国艺术瑰宝的心愿,积极作出无私的奉献。
  今年是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平阳县的京剧爱好者,将以高度的热情,精彩的演出,为弘扬京剧作出更大的努力。相信在文艺振兴的浪涛中,京剧逐渐为人们所喜爱的日子里,平阳的戏剧人才将后继有人。后浪推前浪,平阳的戏剧事业将不断迈步向前,“平阳出戏子”的流谚,定能永葆青春,发扬光大。

附注

附注:本文部份史料曾参考沈不沉先生《话说和调》等文章。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平阳地区历史和人物的回忆文章的集合。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英语专家吴景荣教授、革命家邓扫空、池传盈先生的生平、世界竹类专家林维治、刘昌镠先生的二三事、张仲谦与夏承焘的诗词缘、许可先生的传略、好县官何子祥、民国时期开明县长徐用、会稽郡东部都尉、县人民政权初建时的史实、平阳人在丽水办的浙东书店、白区地下革命斗争、海匪黄吕正被击记、训政时期的国民党平阳县党部、平阳戏剧与艺人、解放初期的平阳小学教育、1946~1947年平中学生运动、崛起的萧江镇、平阳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诞生、以及沧海桑田话鳌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文章由不同的作者撰写,提供了对平阳地区丰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允元
责任者
孙衣言
相关人物
孙锵鸣
相关人物
孙诒让
相关人物
孙诒泽
相关人物
黄体芳
相关人物
黄绍箕
相关人物
黄绍第
相关人物
陈虬
相关人物
陈黻宸
相关人物
林椿
相关人物
叶良金
相关人物
杨盛桃
相关人物
祝筱亭
相关人物
陈允强
相关人物
郭尧
相关人物
陈佩玉
相关人物
黄少鹏
相关人物
刘碎苟
相关人物
董巨春
相关人物
陈茶花
相关人物
陈美娟
相关人物
翁墨珊
相关人物
张雪清
相关人物
商小红
相关人物
朱晓平
相关人物
陈剑秋
相关人物
许家卿
相关人物
陈友三
相关人物
董伟桐
相关人物
陈德言
相关人物
李文年
相关人物
张晓薇
相关人物
林万明
相关人物
陈劲浪
相关人物
陈文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