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蔡必胜” 相关
共 25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一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百步峻,顺溪风景旖旎,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据传说,有一位天神用开山斧劈开了一块大岩石,形成了一百级的阶梯,因此得名“百步峻”。顺溪还有仙人迹和稚童口斗秀才等传说和历史故事。陈氏家族有三代武生员,在浙南地区很有声望。其中梦飞...
2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阳宋韵文化主要分布于县城周边及南雁荡山一带,涵盖学风、科举、望族、文献、诗歌、音乐戏曲及风物。
3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塘河位于平阳县北,是平瑞塘河的俗称,南宋时已形成村落。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如陈傅良、林景熙等文人留下诗篇。沿岸学风盛行,造就了大批人才。河道上曾建有多座桥梁,如今多为后人修建。北塘河承载着千年宋韵记忆。
4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徐谊的生平事迹、与同乡的学术关系及其学术思想的特点。
5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徐谊的生平事迹、与同乡的学术关系及其学术思想的特点。
6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考证了万安桥的历史现状与林拱辰的为官经历及收入,探讨了桥的构造与费用,并推测林拱辰可能与朱熹有过交往。
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温瑞塘河沿岸的“三铺”塘河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强调了对塘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蔡必胜(1139-1203),南宋嘉宗时期的武状元,以清廉正直、仁政为官,深受人民爱戴。在政治危机时期,与他人合作稳定朝政,但后受人排斥被贬谪,却依然在各地任官,致力于治理、教育,并遭逢病逝,享年64岁。
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沙塘陡门位于万全乡六都宋埠社区陡北村,是南宋吴蕴古于1145年创建的调节内河蓄泄的水利工程。1146年大水后陡门被毁,1147年范寅孙任平阳县丞后主持重修,吴蕴古负责具体施工,于6月竣工。沙塘陡门在调节水量、防御咸潮、防洪等方面发...
10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口村,这个浙南地区的千年古村,如同一颗千年大树,枝繁叶茂,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村子里的吴氏家族,其先祖宋代名臣吴蕴古的事迹尤为引人瞩目。他孙三代四修沙塘陡门,治水防灾的故事,成为了这个古村最为脍炙人口的传说。
1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南宋武状元蔡必胜的历史贡献与智慧,强调其坦荡为怀、严于律己的操守,居官清廉的品格,踏实肯干、敢于突破的实干精神,以及在大事急事面前敢于担当的勇气。文章指出,面对当今发展新常态,蔡必胜等先贤为后人提供了重要启示,特别是强调了“廉”与...
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宋时期平阳县在武科举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地域特点。南宋时期,平阳县产生了大量的武科进士,其中包括15名武状元、6名武榜眼、7名武探花和18名文武双科进士,被誉为中国的“武状元之乡”。这些武科进士的数量和比例在南宋时期都相当可观,...
1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南宋时期平阳武举的地域特点,平阳因此被誉为“武状元之乡”。文章指出,平阳之所以能够产生众多武进士和武状元,主要归因于南宋时期国家形势、平阳的社会经济基础、深厚的地域人文背景以及移民带来的社会变革。平阳作为南宋时期的移民理想场所,其...
1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周梦江先生是永嘉学派研究权威,著作等身,对家乡平阳也有深入研究,值得我们怀念。
1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武科则始于武则天,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平阳在科举历史上共出了686名进士。历代文、武状元和榜眼、探花的情况也有所介绍,包括他们的姓名、年代、职位和原址。这些历史数据展示了平阳在科举制度中的卓越成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