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20条
析出资源
86条
图表
88条
事件
15条
地名
1条
专题
29条
作品
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检索条件
与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相关
共 220 条
14
/
15
196
慈城“秋收冬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秋风一起,四乡农民船运肩挑把大量的秋果送进城来。城里人家家户户忙着贮存。贮存最多的是雪里蕻。腌雪里蕻工序很多,要挑、洗、晾、汆、腌。道地里挂满了晾晒的雪里蕻,满目翠绿,扑鼻清香。腌菜工作量很大,全家人都参加劳作,连小孩子也派上用场,让他们站...
197
慈城“妇女撑起一片天”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在厨房里是妇女撑起了一片天。慈城家庭的吃食无论是主食、糕点还是菜肴,都由妇女承担,我们吃的每一样东西,无不是由母亲、妻子、嫂嫂或姐姐妹妹做成的。慈城妇女心灵手巧,做出的东西不但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品种众多,花样百出。 如糕团,除了金团,...
198
慈城“摆酒摊”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慈城人爱喝黄酒,黄酒醇厚温和,适合慈城人“温良恭俭让”的性格。我父亲喝酒时,一杯酒下肚,话就滔滔不绝地多起来,海南天北,中外古今,什么都有,大家爱听,围着他提问,他就更加兴奋。像我父亲这样边喝酒边说话的人不在少数,慈城人给他们起了个专门名称...
199
慈城咸光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饮食
观音堂附近的街上,有一家专做咸光饼的铺子。上午,他们好像不营业,到下午两点左右,他们才开始买卖。还在离他们店铺数百米外,即听到一片“啪、啪”的敲击声,有时一阵饼的香味送来,这意味着又一炉饼出炉了,小孩子放晚学回家,在父母处要来两分钱,就可以...
200
慈城乳酪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饮食
慈城人称牛奶为乳酪,这名称古典得很,但乳酪只作为牛奶的专有名称,其他动物的奶,如羊奶、驴奶,都不叫作乳酪。 清晨,卖乳酪的挑着担子来了,一身洗白了的青布衫裤,担子一端放着许多劣质玻璃的汽水瓶,被里面的牛奶映成青绿色,另一端是一只豆绿色的瓦缸...
201
慈城乳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饮食
牛奶中加上米醋、盐,使之凝结,沥去水分,捏成寸余见方,叫做乳饼。食时也需加一点黄酒,佐餐极佳,用以佐粥,更是妙品。这东西其实颇似西方人的奶酪,但是风味比奶酪好,没有那么浓的乳膻气。乳饼似乎是慈城独有的食品,我在外地,从未见到过。袁枚的《随园...
202
慈城寒九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饮食
“寒九头”这名字有点怪,其实就是松蕈。《慈溪县志》上作“寒贵蕈”,以为贵,俗音鬼,言此蕈天寒价贵也,其实解释得有点牵强。农历的十一月底,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天气总是要燠热几天,如初春然,这时松蕈就破土而出了,不过只短短的几天而已。西风一起,松...
203
慈城冬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饮食
慈城过去虽说是县城,却依然保存着许多农家的习惯。过年前家家都要磨制糯米粉的,因为磨制的时间总在进入冬令之后,所以称之为冬粉。磨制冬粉的手续颇为麻烦:糯米淘洗干净后,须放在水缸中浸泡十天左右,如果这时天气转暖,还时不时要换水,以免米发酸。那时...
204
慈城糟萝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饮食
古人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鼓励人们要耐得清香,不屈于口腹之欲,追求生活的享乐。我们古人因生产力低下,吃肉向来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因此,“肉食者”就成了统治阶级的别称,一般老百姓当然只有“咬菜根”的资格了。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05
慈城春节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大年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始于殷商时期。旧时慈城人都特别重视,人人着新衣,穿新鞋,戴新帽,衣服里外三层新(布衬衣、夹袄和外袍)以示辞旧迎新。或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在新年里可脚轻手健。家家户户都张贴春联,悬挂门红、灯笼及贴门神等。一大早,开门...
206
慈城元宵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的一次月圆,故称上元节,也因这个节日以张灯结彩为主要特色,故又叫“灯节”。 旧时慈城人闹元宵是从正月十三开始的。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四日为“试灯夜”,十五日为“正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 过了初十后,家...
207
慈城清明节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三月初过清明节,旧时慈城家家户户广泛开展扫墓、踏青、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而修整坟茔的石作和土木活计则必须在清明前完工,一直到冬至都属禁坟期。一些在外的孝子贤孙往往请假回乡祭祖,返乡情结甚至胜于过年。人们既有对古人离别的思念情,又有踏青游玩...
208
慈城立夏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立夏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因在农忙前,故又称“苦节”。农谚说:“吃了立夏蛋,眼睛苦呖烂。”旧时慈城乡村对此十分重视。 旧时慈城人立夏要吃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拌合的粳米煮成的“五色饭”,后演变为倭豆肉煮糯米饭,称吃“立...
209
慈城端午节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此节正当盛夏之初,处在大忙之季,又是疾病、虫害及天灾高发之时。 旧时慈城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壁上要张贴“端午老虎”,画上孩子多是胖脸小辫,光头赤脚,胸系肚兜,露出两条粉藕似的圆腿。画中或二孩一虎,或二虎一...
210
慈城七夕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类型:
民俗
七月初七为七夕,是旧时慈城“少女节”,因为慈城的少女、少妇都在此日乞巧、洗头,因此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洗头节”。相传天上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织女用槿叶汁洗头,因而青丝乌黑,光洁美观,牛郎见秀发爱意深深,便向织女求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