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冬粉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唯一号: 112534020220000225
专题名称: 慈城冬粉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5/001
起始页: 0194.pdf
专题类型: 饮食

专题描述

慈城过去虽说是县城,却依然保存着许多农家的习惯。过年前家家都要磨制糯米粉的,因为磨制的时间总在进入冬令之后,所以称之为冬粉。磨制冬粉的手续颇为麻烦:糯米淘洗干净后,须放在水缸中浸泡十天左右,如果这时天气转暖,还时不时要换水,以免米发酸。那时候,似乎每家都至少有一具源于石器时代的石磨。小的石磨,只要一个人即可操作;大石磨就得两个人,一人把持磨头,并负责不时向磨孔中添米,另一人牵挽磨担,引导石磨旋转。有一首流传极广的儿歌这样唱道:“癞头啊,来牵磨!磨担重重嗬!癞头啊,吃汤果,我要多两个!”这是在调侃贪吃懒做的孩子。 市上也可见到一种叫做“懒头牵磨”的玩具,用竹头或木头削制成一具石磨形状,另一端安置一个粗糙的人形,就是所谓“癞头”。他的两臂用一木条与小磨连接,那小磨下用一铁丝控制,只要摇动铁丝使小磨旋转,那一端的癞头就会一俯一挽,做出牵磨的样子来。那玩具虽做得粗陋,但染上红红绿绿的颜色,十分得孩子们的喜爱的。一次在课堂上,为了说明直线运动通过曲轴可转化为圆周运动,我举了“癞头牵磨”这一玩具为实例,可是学生都听得一脸惘然。这才恍然:现在的孩子只熟悉变形金刚、电子枪之类的玩具,而市上不见“癞头牵磨”几近20年矣! 因为糯米是带水磨制的,所以磨得的粉呈浆状,还得沥去水分,然后用手掰成一块块的置于太阳下去晒干。常有一奇怪的现象,明明是雪白的米粉,蒸熟之后却变成了明艳的金黄色。色泽虽漂亮,但吃在嘴里却全没了米粉原来软糯的特色,这其实是在米粉制作过程中遭受了某种霉菌污染的缘故。有时甚至同一筐中的米粉,一半变了质,另半筐都好好的。迷信的就以为这是遭了秽邪的缘故,于是在晒粉时,往往在每框粉上加一小张红纸以驱邪。一筐筐雪白的米粉,衬上鲜红的纸片,在煦煦的冬日下,像是幅后期印象主义的图画。 用水磨米粉制作的点心,特别细腻软糯,与北方以面粉所制作的点心风格迥异,犹如以吴侬软语演唱的评弹与高亢响亮的梆子之间的区别。用糯米粉制作的点心,最简单的是汤果、圆子,把米粉搓制成小球状即成,佐以或咸或甜的佐料,这点心是粗放型的。稍讲究点的是汤团,裹上芝麻猪油的馅,香、甜、糯是它的特色,一般只在过年时供客,因为制馅手续麻烦,平时恐怕谁也不会特地去做了来吃。 但是宁波汤团却随着宁波人的脚印,在全国各地大大扬名。北方人吃的元宵与汤团相比,形状相似,制作手法都不同。他们是先把馅儿搓成小团,放在洒满了米粉的竹筛中,不断摇动,那米粉就逐渐粘到馅儿上去,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体积约有我们汤团的两三倍,因制作手法粗放,吃起来就少了那一份细腻软糯的滋味。不过对食味的爱好也因地而异,听说上世纪80年代有人在北京开了家汤圆店,专卖宁波汤团。但北京人只习惯于他们粗大的元宵,对细腻的宁波汤团并不欣赏,以致门庭冷落,只得关门歇业。 其实宁波的猪油汤团,太甜太腻,稍尝尚可,多吃了不易消化。除了对甜食有特殊喜好的人,一般人稍吃几个,就觉腻了。所以慈城人待客的上品用肉馅汤团。 南京有名的点心四喜汤团,在一碗四只不同馅子的汤团中,有一只是咸味的肉馅团。台湾作家刘枋在她的《吃的艺术》中说起,在南京吃到肉馅团后,惊诧为“元宵中的肉丸”,这或者是由于北方人的顽固——以为元宵一定是甜的,或者是她吃到的汤圆做得欠地道,那馅儿太实,真的像只肉丸的缘故。 慈城人做肉馅团对用料是十分讲究的。选用上好的腿肉,去皮去骨,剔尽筋膜,瘦肉与肥肉约以七比三的比例配置,肉必须细细地切,不能剁,加上细切的冬笋与香菇丁,适当加上葱花、作料。裹肉馅团需十分娴熟的技巧。在一团松软的米粉中把松散的馅儿包进去,那难度是十分大的,在笨拙生疏的手中,往往不是这边的皮子破了,就是那边散了,最终是一塌糊涂溃不成军。在和面粉时加进一只鸡蛋清,可以增加米粉的韧度,稍为减轻点难度。一碗好的汤团,每只如小皮球那般大,莹泽洁白,如白玉球一样,皮薄而匀,几乎是半透明的,隐约可以窥见里面的馅。咬上一口,软糯鲜美,满嘴馨香。常见外国人赞美中国水饺,嗟为人间至味——也许这只是他们见识浅,没吃过我们肉馅团的缘故。 现在很少见到有什么人家磨制冬粉了,因此少了很多忙碌。有人感叹这样过年减少了年味,其实是社会的进步。若要制汤团,到粮店去买一包糯米粉来就是。想要更方便,连猪油汤团也不用自己裹,超市中有现成的速冻汤团卖。但就是不见有卖肉馅团的,因为它太讲究,以手工来制作已不是人人能掌握的,更不用说让机器来成批生产了。最精美的东西还得靠手工来完成,就好如香园的顾绣,电脑绣花怎么能代替呢?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