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寒九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唯一号: 112534020220000224
专题名称: 慈城寒九头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5/001
起始页: 0193.pdf
专题类型: 饮食

专题描述

“寒九头”这名字有点怪,其实就是松蕈。《慈溪县志》上作“寒贵蕈”,以为贵,俗音鬼,言此蕈天寒价贵也,其实解释得有点牵强。农历的十一月底,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天气总是要燠热几天,如初春然,这时松蕈就破土而出了,不过只短短的几天而已。西风一起,松蕈即不见踪影,它的出现似乎是预报数九寒天的来临,所以我想应写作寒九头。 寒九头在五光十色的菌类中,实在有点其貌不扬。它跟普通蘑菇一样,作伞状,伞面是一种混浊的土棕色,常有铜锈色的斑点,不知道的人就不敢吃,怕它有毒。其实寒九头的鲜美,在各种蕈类中应列第一。美国作家麦克尔·哥尔德的小说《没有钱的犹太人》中的女主人公抱怨说:“美国的蘑菇能叫蘑菇吗?吃起来就跟嚼纸一样。”老实说,我们现在市上卖的各种菇类,味道真的跟纸差不多,与寒九头味道相差太远了。 寒九头背面,呈许多细密的放射的褶纹,里面常有细碎的砂粒,所以洗起来很麻烦。这东西又柔脆易碎,稍不小心,就满盆狼藉,不可收拾了,所以洗时须先摘去蒂部的泥块,放入一大盆水中,用手指托住蕈柄,伞面朝下轻轻在水面扑,使褶缝中所夹的沙粒沉入盆底,然后换一盆水继续洗,总得换三四盆水,才能洗净。 寒九头产于城周山上的,称本山蕈;产于外区山上的,叫野山蕈。以本山蕈为贵,不过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认。一次,母亲十分高兴地对我说,今天买到的寒九头是真正的本山蕈。她洗后两手染上很浓的棕红色,肥皂也擦不去,烧时汁水特稠,可用筷子挑起长长的细丝。真的,那天的寒九头吃起来特别糯软鲜美,回想起来,也只吃到过这么一次。 寒九头是无毒蕈,可是说不定有毒蘑菇混入其中,难以辨认。所以,烧煮时,要放入一银器,若银器变黑色,就认为其有毒,急弃之,其实这种说法缺少科学依据。食物中倘含有硫的成分,易与银生成硫化银,呈黑色,如松花蛋或某些乳腐,却不一定有毒,而毒蘑菇不一定能使银器变黑,所以想正确地判定其是否有毒,很不容易。但尽管如此,慈城人还是将寒九头看作难得的珍肴,好似湖北人好嗜河豚,谁又拒绝得了美味的诱惑呢? 嗜食寒九头的似乎只是慈城镇人,相隔仅十几里的洪塘,就没听说有吃寒九头的。据说北京人喜喝用做粉丝剩下的绿豆渣发酵后煮的豆汁,酸臭苦涩,却好之特甚,城外人就绝不喝,用此可作是否老牌北京人的标准。如此,用寒九头似乎亦可以作辨别慈城人的标准。 市上不见寒九头已好几年了,据说山上的树丛长得密,很难采到寒九头了,这实在是很可惜的,若开发出来,实为慈城最具特色的菜。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