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慈城元宵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唯一号:
112534020220000228
专题名称:
慈城元宵岁时习俗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5/001
起始页:
0213.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的一次月圆,故称上元节,也因这个节日以张灯结彩为主要特色,故又叫“灯节”。 旧时慈城人闹元宵是从正月十三开始的。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四日为“试灯夜”,十五日为“正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 过了初十后,家家户户为元宵节忙于制灯、买灯。花灯样式繁多,简易的有兔子灯、元宝灯、鲤鱼灯、宫灯、蛤蟆灯、荷花灯等,而制作精美的则有龙灯、狮子灯、船灯、嫦娥奔月灯、天女散花灯、孙悟空大闹天宫灯等。正是百花齐放、百灯纷呈。在十三日“上灯夜”,供人选购谓之灯市,还要做上灯羹饭迎接祖宗进城观灯。儿童多穿彩衣以跑五色灯为游,以锣鼓为伴,谓之“闹秧歌”。这天夜饭家家户户吃芦稷汤果。 十四日“试灯夜”,家家张灯,户户结彩。门前、堂上、大街、小弄到处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各色花灯,在老县府、市心口、永明寺等地,还搭起牌楼、灯棚,楼棚结彩,花灯高挂,雄伟壮观。这夜还有“照蛇虫”的习俗,或者叫“赶蛇虫”,各家儿童用五彩纸灯遍照门后、墙角、天井、灶下,并唱俚曲“蛇虫去,金银来”。 正月十四夜为邀请天仙,也叫请紫姑,即屙缸姑娘问凶吉。相传屙缸姑娘是一位职位低微的小神仙,对凡人小事有所了解,所以大家乐于求教于她。旧时慈城姑娘们乘别人上街看灯的机会,抬着米筛把屙缸姑娘请到自己的屋里来问卜,据说屙缸姑娘还有求必应。也有少女相约于屙缸边、猪栏里迎祭紫姑,并扶乩,以求卜长大后的智愚和婚姻。 十五日为“正灯夜”,是元宵正日,也是放灯高潮。此时家家吃汤圆,以示合家团圆和睦。慈城的汤团,用芝麻或黑洋酥及板油作馅,咬开来会流汁,要细嚼慢咽趁热吃,否则会“猪油汤团烫嘴巴”。饭后,亲朋好友三五成群,走街穿巷,观灯游玩闹元宵。慈湖边、直街上、下横街,都成了灯的海洋,汇集着各种精美的彩灯。灯会中还伴有猜灯谜、放焰火、奏民乐、玩杂耍等活动,成为人们赏灯闹元宵的活动中心。老慈溪十里八乡农民耍灯队、闹灯队再次进城。放灯进入高潮,街道各色花灯齐放异彩,堂前挂元宝灯、走马灯,小孩拉兔子灯、老鼠灯。而乡村之间都流行“穿马灯”,迎灯游行灯队串村互相喜庆佳节,大的村落还举行舞龙舞狮、踩高跷、搭台唱戏等活动。迎灯游行的目的在于驱瘟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八为“落灯日”,要做落灯羹饭,送观灯的祖宗回去,闹元宵也在这夜结束。慈城城乡妇女还有离家出游“走百病”又称“走三桥”的习俗。在这一天走过三座大桥,可使终年消除百病。城内妇女一般喜欢走骢马桥、德星桥、通济桥等城内三座高桥,而南乡妇女喜欢走夹田桥、三板桥、太平桥等横跨慈江的三座大桥。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