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慈城清明节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唯一号:
112534020220000229
专题名称:
慈城清明节岁时习俗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5/001
起始页:
021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三月初过清明节,旧时慈城家家户户广泛开展扫墓、踏青、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而修整坟茔的石作和土木活计则必须在清明前完工,一直到冬至都属禁坟期。一些在外的孝子贤孙往往请假回乡祭祖,返乡情结甚至胜于过年。人们既有对古人离别的思念情,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声,展现了古县城特有的节日风貌。 扫墓又称上坟,大人小孩到墓地祭祖,借以表达慎终追远的孝思。上坟祭祖的时间,一般为清明前后三天,上“头年坟”,需在清明节正日,辰光以太阳还在山冈为宜。 旧时慈城多豪族聚族而居,每个宗族都建有祠堂,族人过世,将牌位放置于祠堂供奉,故清明要进行“祠祭”。祭祖经费来源于祠堂田或祖宗田,由族人轮流耕种,轮到者谓之“值年”,由值年者主办祠祭和聚饮。聚饮按规定设“清明羹饭”,豆腐是必备的菜肴,凡族谱有姓名者均可入席,席间有一盘鹅头颈,必须由族长吃,意为“领头者”。还按人分碗或分猪肉。有的族里把妇女排除在外,或在有妇女吃的桌上减少酒的壶数,如男桌放2壶,有妇女的桌上放1壶。 慈城人过清明,仪式较为复杂,而心意十分虔诚。各家门窗插柳,妇女发簪插柳梢,小孩头戴柳圈,老人脚穿柳皮鞋。各家用糯米和黑树叶汁做“黑饭”,又称“乌米饭”;用糯米做麻糍,上散松花;以艾青或艾吉吉等和入糯米粉揉透,以豆沙为馅,团色青碧,谓之“青团”。随后全家祭祖扫墓,随带锄头,以青团、麻糍、乌米饭、牲礼和水果祭坟。用锄头削坟上野草杂树,以畚箕用来培土。祭墓封土后,各家在墓上插柳,或挂纸钱,再用红黑漆把坟碑的字涂涂新。 明清以来,慈城人的心目中,清明已不光是扫墓祭祖了,还借此机会进行郊游。再说此时正值天气转暖,陌上草木抽青,山野花香萌动,郊外风景特佳,人们在扫墓之余观赏青山绿水和秀峰怪石,挖掘小竹,采摘杜鹃。若响过春雷,人们也会挑些马兰和荠菜头,经过冬天的野菜特鲜美,难怪老话说:“荠菜马兰炒年糕,灶君菩萨会馋捞。”然后大家便散坐在山间,席地野餐,各色酒菜糕点,尽情享用,颇有与先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味道,亦颇具野趣。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