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吴承志” 相关
共 14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阳历史悠久,佛教、道教等宗教流传广泛。佛教在晋明帝时传入,经历多个阶段,现有大小寺庵183处。道教虽传入时间待考,但宋时发展迅速,形成世家并修建宫观。元明后,道教分为正一和全真两派,其中全真龙门派在清后期兴起,对平阳道教影响深远...
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振椒(1873-1921),字子蕃,号闇庐,平阳县山门坎头人。他在清朝时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办起新式学校。为了改进学制,他和刘绍宽一同去日本考察教育,并借鉴了日本的经验。振椒回国后创办了龙里初等小学和怀新高等小学,采取了一系列新...
3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公鼎铭是清代末年的学者和医生,受西学影响,虽曾尝试仕途但终绝意,致力于医学和教育。晚年家道中落,治学益勤,医术精湛,注重实践,为地方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4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宋洛学名儒陈经正、陈经邦兄弟创立会文书院,推动平阳学术文化繁荣,成为平阳学统奠基者。
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平阳县城南门坡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多个古迹,包括证真寺、周枢密祠、迎坡阁、茶亭、新罗庙假山、贫民习艺所等。这些古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文章还提到了这些古迹的现状和保护情况,以及它们对于当地文...
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阳县近代教育始于1902年,以平阳县学堂、鳌江公学和集福学堂为代表。这些学堂的建立受到维新思潮和民族危机的影响,旨在开启民智,振兴国家。学校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培养了众多知名人才。鳌江小学更是具有革命活动背景,是浙南特委...
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赵璧城是一位中国画家,他以花鸟画和山水画著称。他的画作精彩绝伦,被誉为唐伯虎继起者。赵璧城曾在新加坡美术学校任教,并在新加坡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回国后,他担任萧江乡长等职务,积极参与抗战和地方建设。然而,由于受到政治运动的牵连,...
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晚清教育改革中,刘绍宽作为教育先驱,参与创办了平阳县学堂,并赴日本考察学务。他回国后,学堂迅速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学者,如苏步青等。刘绍宽对学堂管理、教学理论及通识教育有独到见解,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周干老先生与苏渊雷教授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文章通过介绍周干老先生的学术背景和苏渊雷教授的书法作品,引出了他们之间因共同兴趣而结成的深厚友谊和学术合作。文章还详细记录了苏渊雷教授致周干老先生的九通信札,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
1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末经学大师吴承志,对平阳教育文化贡献巨大,其著作丰富,被收入《求恕斋丛书》,彰显其学术价值。
1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吴承志作为刘绍宽、陈筱垞的考据学老师,对他们影响深远。陈筱垞创办平阳县学堂,推动现代教育。吴承志藏书丰富,陈筱垞继承其遗志。
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吴承志学问深厚,著作丰富,经史考据文章为多,其遗著编入《求恕斋丛书》,其中《横阳札记》备受赞誉,为清人读书笔记上乘之作。
1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万全平原上的首富黄裘(1880-1948),也被称为“雅里馨山”,是平阳县黄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其父振家虽英年早逝,但母亲游氏坚守节操,培养他成为一位才学兼备的绅士。黄裘受到启蒙师吴承志的影响,勤奋...
1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建筑
吴承志墓,在城南凤山麓东林寺侧。吴承志(1844~1917),字祁甫,杭州人。经学大师俞樾高足弟子。光绪二年(1876)举人。十年任平阳县学训导,最后定居平阳岭门。令汤肇熙延请编修县志,光绪二十一年志稿初成,因不收镇压金钱会的张启煊和杨配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