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40 / 1811
586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地区装卸搬运业的发展历史,从民国时期的无组织状态到专业搬运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再到社会装卸组织的兴起。1991年,农村装卸搬运组织完成年装卸量27.84万吨,搬运量8.24万吨,营业收入93.43万元。
587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濒海,航运发轫甚早。宋初即与日本国通航。受战事等影响,几经起落。民国时期34艘外轮相继行驶薛岙、岳井、白峤等埠。解放前夕衰落。建国后,重振海运。1983年运输船舶机动化。航运事业方兴未艾。本章分工具、客运、货运3节记述。
588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地区历史上使用过的多种运输工具,包括竹筏、木帆船、绿眉毛船、舢舨、木质机动船以及钢质货轮等,并详细描述了其中一些船舶的特点和规格,如280吨级、350吨级、485吨级和1100吨级沿海货轮。
589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地区的历史客运情况,包括内港运输、沿海运输的发展历程,以及民国时期轮船的运营情况。在解放初期,由于国民党军队盘踞沿海岛屿,海运停滞,外海客运终止,而奉海公路则恢复通车。
590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地区货运以溪流运输、内港运输和沿海运输为主。溪流运输主要靠竹筏,内港和沿海运输则由木帆船逐渐发展为机动船。1980年代后,个体联户运输兴起,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格局。1991年,全县货运量达30.74万吨,周转量14...
591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篇幅小,但每年发生、运量较大,或在运输中起过作用。分散、繁琐,不易记述。列“专项运输”记之。本章分冰鲜、鲜番薯、活猪禽蛋、粮食、春运、索(滑)道运输6节记述。
592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冰鲜运输俗称“做冰鲜”,一年两期,需冰鲜船运销。历史上有不同渔业生产合作社租用不同吨位的船只进行运销。1950年代后,专业运输船和机动船逐渐加入。随着渔业资源减少,冰鲜运输减少,现主要由县水产供销公司自备船舶完成。
593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是鲜番薯重要产区,但鲜储难。1958年起,县成立鲜番薯运输办公室统一调运,通过汽车、木帆船、机帆船等方式外运,年外调量曾达万吨以上。1980年后,因糖蔗、柑桔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鲜番薯产量减少,外调终止。
594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农村传统饲养生猪、家禽,外销活猪始于1954年,以岔路区最多,调往宁波、上海等地,11月至春节为旺季,1971年达6.09万头。1988年起生猪外调减少,白肉外调增多,1989年外调白肉1.84万头。
595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历史上就有粮食运输,解放后粮运任务增大。1949年至1991年间,宁海以外地船舶为主调入调出大量粮食,支援各地。1975年起外调量渐减,1987年粮食外调终止,后每年从奉化、鄞县调入粮食约7000吨。
596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春节运输是宁海一年一度的重要任务,涉及多个部门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客流量增多,宁海采取多项措施,如增设售票窗、开展优质服务劳动竞赛等,确保安全、及时、保质、保量完成春运任务。1991年,宁海组织多种车辆和水上客船完成春运。
597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山区曾采用索道和滑道进行货物运输。50年代末,王家染试装成功单线钢丝索道,后因木材停伐而废弃。1969年,烟顶山架设双线钢丝索道用于矿石运输,至今完好。下南山曾建木制滑道运输粘土,1964年因手车道建成而废弃。
598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91年,境内全民运输企业1个、集体运输企业4个,联运企业19个。本章分全民运输企业、集体运输企业、个体运输企业、联运企业4节记述。
599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原为私营,后改组为公私合营,1952年被政府接收并改名。1958年成为县级站,负责全县公路运输。1987年体制改革下放,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下辖车站、车队、修理车间、油库等设施,1991年总营收445万元,亏...
600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有多家集体运输企业,包括宁海县第一、第二运输公司和宁海县第一、第二航运公司。这些企业以货运、客运和装卸为主,拥有汽车、船舶等运输工具,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航运公司还涉足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