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装卸搬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28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装卸搬运
分类号: F512.755.4
页数: 2
页码: 165-1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海地区装卸搬运业的发展历史,从民国时期的无组织状态到专业搬运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再到社会装卸组织的兴起。1991年,农村装卸搬运组织完成年装卸量27.84万吨,搬运量8.24万吨,营业收入93.43万元。
关键词: 宁海县 运输 装卸搬运

内容

三门湾白峤埠,象山港黄墩埠、凫溪埠、薛岙码头为物资交流主要集散地,装卸搬运业开始较早,但无组织。民国25年(1936)经县政府批准,县人娄芝梅雇夫在宁海车站专司行李搬运,为县内装卸搬运之雏形。民国29年始有手车、挑夫职业工会。
  专业组织 1949年11月,陈永法等着手筹建搬运工会,1950年4月宁海县搬运工会正式成立,址设都神殿(今大米巷40号),手车工人34人,手车为主要工具,人手1辆;装卸工16人。1954年迁址河头(今小北门路97号)。1957年改名宁海县搬运服务站。1959年6月转全民所有制,名象山县宁海搬运站,管理干部3人,生产工人42人。1962年2月复转为集体所有制运输企业,与城关运输队合并,增至84人、手车61辆、牛车6辆。改称宁海城关搬运站,1964年5月改名宁海县搬运站。1971年更名宁海县搬运公司。翌年派驻薛岙码头装卸队。1980年12月,称宁海县运输公司。1987年7月5日划分为宁海县运输公司货运站,宁海县运输公司客运站。下辖薛岙、城关2个装卸队。
  薛岙装卸队隶属县运输公司货运站。1987年装卸工12人,铲车1台,完成年装卸量6.21万吨,1991年装卸工11人,完成年装卸量5.06万吨,营收8.29万元。
  城关装卸队隶属县运输公司客运站。1987年装卸工12人,铲车1台,完成年装卸量3.38万吨,1990年装卸外包经营。
  社会装卸组织
  1953年,长街搬运队成立,从事石桥头~长亭港货运装卸转运。农民15人,手车15辆。为县内农村最早装卸搬运组织。1956年初,龙浦乡农民16人组成沥头装卸队,专司沥头埠货物装卸。1958年11月,宁(海)象(山)公路通车,力洋农民22人组成搬运队,从事车站及车站至埠头货物搬运。1960年,梅林30人、手车25辆,桥头胡50人、手车28辆,岔路56人、手车40辆,及朱行桥装卸队等,组织形式为队有社营或社有社营。1962年在区交管站辅助下,各地装卸搬运组织迭起。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装卸组织解体。1979年,区、乡(镇)、村级装卸搬运组织19个,从业人员208人,手车121辆;1987年增至26个,从业人员427人,手车218辆。吊车2台,(分别安装在薛岙、梅岙码头)。1991年农村装卸搬运组织23个,从业人员342人,手车173辆、吊车5台、拖拉机9辆。完成年装卸量27.84万吨,搬运量8.24万吨,营业收入93.43万元。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华艺出版社

本志记载宁海县交通运输事业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解放后的变化。设概述、大事记、设施、运输、管理等部分。记事上限不求划一,下限至1991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据以县统计部门为准。地名采用《浙江省宁海县标准地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