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食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29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粮食运输
分类号: F512.755.4
页数: 3
页码: 180-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历史上就有粮食运输,解放后粮运任务增大。1949年至1991年间,宁海以外地船舶为主调入调出大量粮食,支援各地。1975年起外调量渐减,1987年粮食外调终止,后每年从奉化、鄞县调入粮食约7000吨。
关键词: 宁海县 专项运输 粮食

内容

古有漕粮南米,为军国禄米所需,运往京师或军事重镇。明洪武十三年(1380),亭头渡设河泊所,主管漕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宁海漕运输出米1042石。民国29年(1940),宁海运奉化米540万市斤。民国31年5月,日军入侵情势紧迫,县政府下令征夫数千,星夜肩运城区及东、北两区赋谷50万市斤,移屯拱西、王爱、上金等地。民国35年输出谷米50万市斤。
  解放后,粮运任务增大。1949年10月,台州专署下达支前紧急通知,县人民政府调集民工300人、大小船舶数百艘,首批运粮300吨、旋增400吨,共700吨抵石浦,支援解放舟山群岛。1951年9月,为解决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从三门、临海等地调入大米51.5吨,稻谷137.5吨。1953年6月21日,县政府决定每天调集劳力1000人、手车300辆、木帆船10艘,省粮食厅调派汽车60辆,水陆并运,突击外调稻谷8100吨,支援苏北灾区及供应上海市场。1956年“8·1”台灾台,向外地突击调入早熟种籽秋玉米9.25吨、秋大豆10吨、养麦10吨、小米、马料豆30吨。1960年3月(3年灾害期间)县航管站组织木帆船33艘,突击调入种籽51.5吨。翌年,复从东北、山西调入养麦、马铃薯种籽300吨,县内调拔种籽785吨。1976年县内粮食供应紧张,县委采取紧急措施,交通部门组织船只,调入大米300吨、玉米250吨、面粉50吨、麦皮40吨。解燃眉之急。
  1949年~1991年间,以外地船舶为主,共调入粮食80965吨,由交通部门组织船舶调出粮食377905吨,流向苏北、上海、宁波、舟山等地为主。1975年起粮食外调量渐减,1984年入差增大,1987年粮食外调终止。后,每年从奉化、鄞县各地调入粮食7000~7250吨。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华艺出版社

本志记载宁海县交通运输事业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解放后的变化。设概述、大事记、设施、运输、管理等部分。记事上限不求划一,下限至1991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据以县统计部门为准。地名采用《浙江省宁海县标准地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