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32 / 3354
4966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基于形神关系论,进一步论证了体魄和灵魂,即形体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4967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魂魄论是关于精神与形体关系的深入揭示和论述,鬼神论则是发挥精神与形体的作用的,朱熹的鬼神论是对汉以来企图摆脱世俗鬼神迷信的尝试的一种继承。
4968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哲学逻辑结构的各方面及其基本范畴之间,造作出一幅丰富多姿、包罗万象的现实世界。
4969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为了摆脱本体理化生万物的困境便构成了理、气、物逻辑结构。
4970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动静学说的修正和发挥,几方面是值得注意的,分别是: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说、动静的冲突融合、静主动客说、新与故。
4971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运动所采取的相对隐定和显著变动的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化与变,都是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显现的不同状态和形式。
4972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所继承和发挥;“中庸”作为对整个世界的体认和处理事物及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也是有积极价值的。
4973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哲学逻辑结构仅止于物,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的理发生冲突,朱熹提出了以格物、致知、穷理为主旨的体知方法,以便回到形而上之理,这是朱熹哲学逻辑结构的重要环节。
4974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说到底,是要人们去发现心中固有的仁义、道德。
4975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在积累到贯通的认知过程的探讨中,具有合理性,也给人以启发,在认知自然、社会、人生的过程中,是需要经过这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反复的过程的,即由逐渐积累而到豁然贯通的飞跃,以达到对形而上理的体知,所以“比验”、“触类可...
4976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在“格物致知”、“积习贯通”的认知过程中,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的来源和思维作用等问题。
4977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持敬”、“正心修身”、“虑心观理”、读书以“管摄此心”等,都是讲体知主体修养和如何修养问题,包含着合理思想,如“虑心切己”、“整齐严肃”、“居敬涵养”、“主一无适”、正心诚意修身等。
4978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于知行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等方面的论证,体现了中国体知史上的重要思想。
4979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自孔孟以来的人性论,自以为集人性论之大成,也确有些独到之见和发前人之所未发,哲学逻辑结构落实到人,便表现为性、心、情等人性问题。
4980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各集力、各派别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主张的理论依据,也是其政策的所谓人性根据,朱熹从性即理出发,对性作了一些探讨,而发前人所未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