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82条
析出资源
130条
图表
52条

检索条件

共 182 条 6 / 13
7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从序跋看《延平答问》在明末清初及清以后的理学乃至儒学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与推崇,当然这与当时朱子地位的再次得到提升与推崇以及明清之际的学术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7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将《延平答问》看作理学乃至整个道统所传授的“圣贤之心法”,进一步明确与提升了李侗在朱熹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也维护了朱子作为道统的正宗传承人地位。
78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论述了《延平答问》书中有二十三处涉及“洒落”、“洒然”或“脱然”。李侗的“洒落”思想及修为对朱熹的影响是深刻的。
79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洒落的思想,其中包括(一)“洒落气象”的提出,(二)“洒落气象”的路径。
80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的“洒落气象”具体表现为学术通明、道德纯备以及人生态度上的超然远引。
81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李侗对儒家经典非常精通,给朱熹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实说明了李侗的学术造诣深厚,已达贯通洒落的境界。
82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为人处世有极佳的品性。李侗的“洒落气象”的形成是他从日常生活中下功夫,长期涵养持守融释的结果。没有高贵的身份,一样可以成为道德纯备的圣贤。
83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能够做到变化气质,而且不干利禄,超然远引。李侗的个性已形成徐缓、中和、晓彻、清纯、怡然的超脱气象。
84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的“洒落气象”对朱熹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为朱熹树立了洒落的榜样,(二)坚定了朱熹成为圣贤的决心,(三)启发了朱熹继续探索致“中和”的修养方法,(四)“洒落”成为朱熹“圣贤气象”的中心话语。
85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朱熹受到了李侗淡泊名利、超然远引人格潜移默化的感召。深受李侗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在学术思想和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8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坚定了朱熹能够成为治道的圣人的决心,李侗勉励朱熹成圣,并告诉十年一进的方法,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朱熹成圣的信心。
8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洒落”的一个特征就是应事中节,为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加强致中和的修养方法,朱熹继续探索致“中和”的修养方法。
88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圣贤气象”的提出无疑是受了李侗的“洒落气象”的启发。“洒落”成为朱熹解释“圣贤气象”的重要词语。
89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在朱熹从学李侗期间,二人对《论》、《孟》、《学》、《庸》的讨论对朱熹建立四书学体系和理学体系都起到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四书学对于朱熹理学意义重大。
90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首先李侗对朱熹《论语》思想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强调《论语》的工夫论上。其次,李侗推动和完善了《论语》原有范畴的理学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