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朱熹树立了洒落的榜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361
颗粒名称: (一)为朱熹树立了洒落的榜样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页码: 257-258
摘要: 本文内容记述了朱熹受到了李侗淡泊名利、超然远引人格潜移默化的感召。深受李侗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在学术思想和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关键词: 李侗 榜样 朱熹

内容

朱熹深受李侗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在学术思想和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学术思想上,李侗“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的情怀和点拨,已使朱熹心智开悟,从而实现“逃禅归儒”学术转向,这为朱熹以后的终身辟佛奠定了基调;李侗“教熹看圣贤言语,熹将圣贤书读之,渐渐有味,顿悟异学之失。乃返博归约,就平实处为学,于道日进”,为朱熹后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集理学之大成指引了方向。朱熹对《四书集注》的精确解释,与李侗对儒家经典洒然无碍解释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李侗曾特别指出了朱熹学术中的一些窒碍之处,例如,他曾说:“深测圣人之心,一个体段甚好,但更有少碍”;“谕及所疑数处,详味之,所见皆正当,可喜。但于洒落处恐未免滞碍。”等等。在接到朱熹不洒落处已渐融释告知之后,李侗称赞说:“承谕,近日学履甚适,向所耽恋不洒落处,今已渐融释。此便是道理进之效,甚善甚善。”朱熹对李侗的逐件“融释”不洒落之处的方法颇受启发:要达到心中“洒落”之功,须融释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通过对每一件事情的透彻理会,经过日积月累,心中自然能够明了洒落了。朱熹说:“旧见李先生说理会文字,须令一件融释了后,方便理会一件。融释二字,下得极好:”朱熹后来在仕途上屡屡辞官,具有深厚的隐士情结,这无疑又是受到了李侗淡泊名利、超然远引人格潜移默化的感召。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这本《李侗文化研究(第三辑)》,较为系统地展示了理学先贤李侗先生的理学造诣,让留存于故纸堆中的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文化产品,从而使它释放岀理学的巨大能量和深远影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