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通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357
颗粒名称: (一)学术通明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页码: 254-255
摘要: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李侗对儒家经典非常精通,给朱熹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实说明了李侗的学术造诣深厚,已达贯通洒落的境界。
关键词: 李侗 学术通明

内容

李侗对儒家经典非常精通,朱熹曾说:“(李侗)语《中庸》曰:‘圣门之传是书,其所以开悟后学无遗策矣。然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者,又一篇之指要也。若徒记诵而已,则奚以为哉。必也体之于身,实见是理。若颜子之叹卓然,见其为一物而不违乎心目之间也。然后扩充而往。无所不通,则庶乎其可以言中庸矣。’其语《春秋》曰:‘春秋一事,各是发明一例。如观山水,徙步而形势不同。不可拘以一法。然所以难言者,盖以常人之心推测圣人。未到圣人洒然处,岂能无失耶。’其于《语》、《孟》他经,无不贯达(一本作通)。苟有疑问答之必极其趣。……其辨析精微,毫厘毕察。尝语问者曰:‘讲学切在深潜缜密,然后气味深长,蹊径不差。’”又说:“其语治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励廉耻为先。本末备具,可毕而行。非特空言而已。异端之学,无所入于其心,然一闻其说,则知其诐淫邪遁之所以然者。盖辨之于锱铢眇忽之间,而儒释之邪正分矣。”以上李侗的这些观点,给朱熹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实说明了李侗的学术造诣深厚,已达贯通洒落的境界。李侗虽然不著书却不影响他作为朱熹老师的资格,正如颜子不著书,并不影响颜子作为“亚圣”(明代改为“复圣”)一样。清代延平知府金州周元文曾说:“(朱子)尝于集注中称述之,至云:‘默坐体验,洒然融洽。’盖其辨晰经书,推见至隐,虽虞廷之精一,孔门之一贯,不过是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这本《李侗文化研究(第三辑)》,较为系统地展示了理学先贤李侗先生的理学造诣,让留存于故纸堆中的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文化产品,从而使它释放岀理学的巨大能量和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