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82条
析出资源
130条
图表
52条

检索条件

共 182 条 2 / 13
1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被学者称“延平先生”。李侗与朱熹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史的一段佳话。朱熹拜求过的老师很多,但拜学李侗是最重要的转折点。李侗改变了朱熹的学术方向,为朱熹日后创立宏大的理学思想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1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精神与地方文化的联系。我们纪念缅怀李侗,就是景仰他的爱国、爱乡、亲民的高尚情怀;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做人做事精神;就是要养成他那种以静为乐、静中求进、静中获取大气象的胆识。静就是不浮躁,静就...
18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对李侗画像的考述,其中包括宋明时期的李侗画、清代李侗画像遗存。
19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宋明时期的画像。其中包括“祠像弗立”、“殿塑圣像”、“独先生也”、“捐资塑像”。
20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清代时期遗存的画像。其中包括著名画家孙承恩,上官周,王云等。
21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以李侗家族祖训为例浅议在扬弃传统伦理道德中建设当代伦理道德。
22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从李侗投书罗从彦看其为学思想的转变,透过李侗投书数年后的目标理想和性情变化,我们得以了解到李侗在学术追求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了解到李侗在生平活动中的点滴状况。
23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典籍中李侗拜师投书贴,透过这封言辞恳切的投书可知,李侗在拜师罗从彦之前,不仅为攻取举业熟读了众多只为应试而定的儒家经典,而且还对那种致力于拯救道统、刷新儒说的正传之道非常向往,曾私下进行过一定接触,只是由于未能找到名师指点而烛...
24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投书后的思想行为转变,其中包括(一)从力求举业到只为真学,(二)从潇洒豪放到澄心默坐。
25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李侗在继承儒家先贤“仁”思的基础上,对“仁”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其通过本体论上的“理一”之仁,认识论上的“体认”之仁,价值论上的“义理”之仁,建构了一套系统性的仁学思想其用一生践履了立世之“仁”、处世之“仁”及遁世之“仁”李侗之“仁”思,不仅实...
2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仁”的解释。其中包括“理一”之仁,“体认”之仁,“义理”之仁。
2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对“仁”的践履表征,其中包括三方面立世之“仁”,处世之“仁”,遁世之“仁”。
28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对“仁思”的重要的意义,内容包括(一)对传统“仁学”的突破与发展,(二)对朱熹有着很大的影响。
29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无论是李侗还是朱熹,他们都要求穷理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知性层面而应转化为主体的一种德性,其最终境界就是我与理一、自我与规则的统一。
30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作者对李侗认知以及对立同德赞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