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仁”之诠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302
颗粒名称: 一、“仁”之诠释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
页码: 89-92
摘要: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仁”的解释。其中包括“理一”之仁,“体认”之仁,“义理”之仁。
关键词: 李侗 解释

内容

“理一”之仁从《延平答问》看来,李侗对“仁”的体悟,大多通过书信往来,集中于师徒二人的问答之中。但他并未沿袭先秦儒家的“仁学”之道,而是另辟蹊径。面对朱子的“仁思”及“仁问”,李侗通过“仁论”,巧妙地阐述了本体论范畴的“理一”。面对朱熹的“天地生物本乎一源,人与禽兽草木之生莫不具有此理,其一体之中即无丝毫欠剩,其一气之运亦无顷刻停息,所谓仁也,但气有清浊,故禀有偏正,惟人得其正,故能知其本。……谓理一而分殊此一句,言理之本然如此,全在性分之内、本体未发时看”李侗相继作了“有有血气者,有无血气者,更体究此处。”、“以上大概得之。他日更用熟讲体认”、“须是兼本体已发未发时看、合内外为可”的批注。显然,在李侗看来,世间万物不论像人一样的血气者,还是类似物一样的无血气者,“都是‘本乎一源’,都蕴摄着本体意义的‘理一’——仁的呈现而已。”正所谓:“盖天地中所生物本源则一”李侗曾言:“所云见语录中,有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一句,即认得西铭意旨所见,路脉甚正,宜以是推广求之。然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其曾感慨道:“某尝以谓仁字极难讲说,只看天理统体便是。”李侗在阐释“理一”之仁的同时,还对“分殊”作了特别的强调,“然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此外,在李侗看来,“分殊”的原因大抵为“虽禽兽草木生理亦无顷刻停息间断者,但人得其秀而最灵五常中和之气所聚,禽兽得其偏而已。此其所以异也。”以上足见,李侗通过对“仁”的诠释,全面地阐释了“理一”和“分殊”的内涵,深刻地论述了二者的辨证关系,更剖析了二者形成的内在机理。李侗用“理一”之仁,建构了个人哲学的基础,且对朱熹有着较大影响。
  “体认”之仁。在李侗看来,“仁”是可以认知和践履的。所以他告诫朱熹要在知上格外用力,为此他曾言:“龟山云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之意,盖全在知字上用着力也。”李侗还引用了谢良佐的《上蔡语录》所言,“仁字只是有知觉了了之体段。若于此不下工夫令透彻,即缘何见得本源毫发之分殊哉?若于此不了了,即体用不能兼举矣。此正是本源体用兼举处。”以诠释“仁”的体认。通过《延平答问》,我们不难看出,李侗注重的则是如何通过践履,对仁“下功夫令透彻”。正如他曾对朱熹所言:“承谕近日看仁一字,颇有见处。但乍喧乍静乍明乍暗,子细点检,尽有劳攘处。详此足见潜心体认用力之效。盖须自见得病痛窒碍处,然后可进,因此而修治之,推测自可见。甚慰甚慰。孟子曰夫仁亦在夫熟之而已。乍明乍暗乍喧乍静,皆未熟之病也。更望勉之。”此外,李侗还借用孔门求仁的例子来进一步阐释体认之理,“仁字难说,论语一部只是说与门弟子求仁之方,知所以用心,庶几私欲沈天理见,则知仁矣。如颜子仲弓之问,圣人所以答之之语,皆其要切用力处也。”通过以上足见,李侗在认识论上,对仁有着睿智的阐发,他强调仁的可知和可寻,亦提出仁的可行和践履,这无疑是李侗“仁学”的一大亮点。
  “义理”之仁。从道德修养层面对“仁”进行了深刻的阐发,从“二程”、杨时、罗从彦以来一脉相承,为此,李侗对“义理之仁”的阐释成为一种应然。他曾对“仁”作出强调,“盖五常百行无往而非仁也。”且还从仁义结合的角度,对仁进行了强化。正如其所言:“仁之一字,正如四徳之元,而仁义二字正如立天道之阴阳、立地道之柔刚,皆包摄在此二字尔。”可见,在李侗看来,只有仁义并举,才符合义理之道。此外,李侗对朱熹的“大抵仁字正是天理流动之机,以其包容和粹涵育融漾不可名貌,故特谓之仁,其中自然文理密察各有定体处便是义。只此二字包括人道已尽,义固不能出乎仁之外,仁亦不离乎义之内也。然则理一而分殊者,乃是本然之仁义。”进行了“推测到此一段甚密为得之,加以涵养,何患不见道也。甚慰甚慰”的批注,也充分地凸显了李侗对朱子“仁义”体悟的认同和赞许。实际上,李侗还通过对例证的分析,进行了“仁”的道德考量。在给朱子的答复中,李侗有着:“此求仁得仁者也。微子义当去,箕子囚奴,偶不死尔。比干即以死谏,庶几感悟。存祀九畴,皆后来事,初无此念也。后来适然尔,岂可相合看,致仁人之心不莹彻耶?仁只是理,初无彼此之辨,当理而无私心,即仁矣。胡明仲破东坡之说可矣,然所说三人后来事相牵,何异介甫之说三仁?恐如此政是病处昏了。仁字不可不察。”由此,在李侗看来,“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实际上,李侗在义理层面的仁之体悟,不仅强调立“仁”之心,行“仁”之事,更注重仁在义先,义为仁辅,仁义结合。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这本《李侗文化研究(第三辑)》,较为系统地展示了理学先贤李侗先生的理学造诣,让留存于故纸堆中的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文化产品,从而使它释放岀理学的巨大能量和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