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之“仁”思及践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301
颗粒名称: 李侗之“仁”思及践履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9
页码: 88-96
摘要: 李侗在继承儒家先贤“仁”思的基础上,对“仁”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其通过本体论上的“理一”之仁,认识论上的“体认”之仁,价值论上的“义理”之仁,建构了一套系统性的仁学思想其用一生践履了立世之“仁”、处世之“仁”及遁世之“仁”李侗之“仁”思,不仅实现了对传统“仁学”的突破与发展,更对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李侗 义理

内容

“仁”是传统儒家建构的一种道德规范,更是春秋以来无数士子的政治诉求千百年来,儒学先贤对“仁”的诠释和解读,可谓层出不穷。孔子将“仁”释解为“爱人”,且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他又以“仁”为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建构勾了一整套传统社会的伦理规范孟子在继承孔子“仁”思的基础上,对“仁”进行了政治视阈的解读和发挥其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以“民本”为基,以“王道”为用,建构了博深的仁政思想。实然,仁之深思,显见于诸多思者。对于“仁”,左丘明认为:“仁人之言,其利博哉!”庄子曰:“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司马迁说“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许慎指出:“仁亲也”。
  道南一派对“仁”的体悟则建构在唐之韩愈、周敦颐,宋之二程的认知之上。在“仁”的解读上,韩愈提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周敦颐则指出:“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更强调“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二程在继承前人“仁”思的基础上,对仁学有着新的发展:程颢说:“学者需是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又说:“克己复礼之说,所谓礼者,天之理也。……己私克则天理存,仁其在是矣。”程颐则认为,“大抵尽仁道即是圣人”又曰:“窃惟王道之本,仁也”。可见,二程把先秦儒家“仁学”所强调的爱人、博施济众、克己复礼等,进一步发展成为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认为前者还只是仁的“用”(表现),后者才是仁的“体”(根本)。在“闽学鼻祖”杨时看来,仁是最高的道德观念,由它派生的道德观念是义。人们按这种道德观立官行事,则与天理合一为此,杨时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并告诫人臣事君,不可佐以刑名之说,使君主失去仁义之心,并认为,人主无仁义之心,则不能得民心。罗从彦认为,仁是立身之本的重要德性之一,正所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体也,义用也”同时,在他看来,“掊克生灵”是与“仁”相对立的劣行实际上,道南一派对仁:学的展衍,凸显在对“理一分殊”的诠释,彰显于“体用”的明辩,功用于政治理想的诉求。李侗身为二程的三传弟子,又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老师,在“洛学”到朱学的嬗变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传统儒家先贤一样,李侗对“仁”进行了深刻的体悟,且躬身践履,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仁”之诠释
  “理一”之仁从《延平答问》看来,李侗对“仁”的体悟,大多通过书信往来,集中于师徒二人的问答之中。但他并未沿袭先秦儒家的“仁学”之道,而是另辟蹊径。面对朱子的“仁思”及“仁问”,李侗通过“仁论”,巧妙地阐述了本体论范畴的“理一”。面对朱熹的“天地生物本乎一源,人与禽兽草木之生莫不具有此理,其一体之中即无丝毫欠剩,其一气之运亦无顷刻停息,所谓仁也,但气有清浊,故禀有偏正,惟人得其正,故能知其本。……谓理一而分殊此一句,言理之本然如此,全在性分之内、本体未发时看”李侗相继作了“有有血气者,有无血气者,更体究此处。”、“以上大概得之。他日更用熟讲体认”、“须是兼本体已发未发时看、合内外为可”的批注。显然,在李侗看来,世间万物不论像人一样的血气者,还是类似物一样的无血气者,“都是‘本乎一源’,都蕴摄着本体意义的‘理一’——仁的呈现而已。”正所谓:“盖天地中所生物本源则一”李侗曾言:“所云见语录中,有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一句,即认得西铭意旨所见,路脉甚正,宜以是推广求之。然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其曾感慨道:“某尝以谓仁字极难讲说,只看天理统体便是。”李侗在阐释“理一”之仁的同时,还对“分殊”作了特别的强调,“然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此外,在李侗看来,“分殊”的原因大抵为“虽禽兽草木生理亦无顷刻停息间断者,但人得其秀而最灵五常中和之气所聚,禽兽得其偏而已。此其所以异也。”以上足见,李侗通过对“仁”的诠释,全面地阐释了“理一”和“分殊”的内涵,深刻地论述了二者的辨证关系,更剖析了二者形成的内在机理。李侗用“理一”之仁,建构了个人哲学的基础,且对朱熹有着较大影响。
  “体认”之仁。在李侗看来,“仁”是可以认知和践履的。所以他告诫朱熹要在知上格外用力,为此他曾言:“龟山云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之意,盖全在知字上用着力也。”李侗还引用了谢良佐的《上蔡语录》所言,“仁字只是有知觉了了之体段。若于此不下工夫令透彻,即缘何见得本源毫发之分殊哉?若于此不了了,即体用不能兼举矣。此正是本源体用兼举处。”以诠释“仁”的体认。通过《延平答问》,我们不难看出,李侗注重的则是如何通过践履,对仁“下功夫令透彻”。正如他曾对朱熹所言:“承谕近日看仁一字,颇有见处。但乍喧乍静乍明乍暗,子细点检,尽有劳攘处。详此足见潜心体认用力之效。盖须自见得病痛窒碍处,然后可进,因此而修治之,推测自可见。甚慰甚慰。孟子曰夫仁亦在夫熟之而已。乍明乍暗乍喧乍静,皆未熟之病也。更望勉之。”此外,李侗还借用孔门求仁的例子来进一步阐释体认之理,“仁字难说,论语一部只是说与门弟子求仁之方,知所以用心,庶几私欲沈天理见,则知仁矣。如颜子仲弓之问,圣人所以答之之语,皆其要切用力处也。”通过以上足见,李侗在认识论上,对仁有着睿智的阐发,他强调仁的可知和可寻,亦提出仁的可行和践履,这无疑是李侗“仁学”的一大亮点。
  “义理”之仁。从道德修养层面对“仁”进行了深刻的阐发,从“二程”、杨时、罗从彦以来一脉相承,为此,李侗对“义理之仁”的阐释成为一种应然。他曾对“仁”作出强调,“盖五常百行无往而非仁也。”且还从仁义结合的角度,对仁进行了强化。正如其所言:“仁之一字,正如四徳之元,而仁义二字正如立天道之阴阳、立地道之柔刚,皆包摄在此二字尔。”可见,在李侗看来,只有仁义并举,才符合义理之道。此外,李侗对朱熹的“大抵仁字正是天理流动之机,以其包容和粹涵育融漾不可名貌,故特谓之仁,其中自然文理密察各有定体处便是义。只此二字包括人道已尽,义固不能出乎仁之外,仁亦不离乎义之内也。然则理一而分殊者,乃是本然之仁义。”进行了“推测到此一段甚密为得之,加以涵养,何患不见道也。甚慰甚慰”的批注,也充分地凸显了李侗对朱子“仁义”体悟的认同和赞许。实际上,李侗还通过对例证的分析,进行了“仁”的道德考量。在给朱子的答复中,李侗有着:“此求仁得仁者也。微子义当去,箕子囚奴,偶不死尔。比干即以死谏,庶几感悟。存祀九畴,皆后来事,初无此念也。后来适然尔,岂可相合看,致仁人之心不莹彻耶?仁只是理,初无彼此之辨,当理而无私心,即仁矣。胡明仲破东坡之说可矣,然所说三人后来事相牵,何异介甫之说三仁?恐如此政是病处昏了。仁字不可不察。”由此,在李侗看来,“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实际上,李侗在义理层面的仁之体悟,不仅强调立“仁”之心,行“仁”之事,更注重仁在义先,义为仁辅,仁义结合。
  二、“仁”之践行
  一代宿儒李侗,不仅学识渊博,释“仁”透彻,更通过对“仁”的切实践履,彰显了高贵的人格魅力,因而被后人赞喻为“冰壶秋月”、“光风霁月”,可谓实至名归。李侗对“仁”的践履表征于以下三个方面:
  立世之“仁”。尽管身处于时局动荡、民生凋敝的社会场域之下,但李侗有着一颗济世的仁人之心。如同传统士子一样,他心怀家国情怀,有着浓浓的爱国爱乡情结。因此,面对“今日三纲不振,义利不分”及宋王朝的主张议和、消极抗金,李侗有着“然忧时论事,感激动人,其语治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厉廉耻为先”的呐喊。他曾言,“吾侪虽在山野,忧世之心但无所伸尔”。在李侗看来,时局之所以动荡不安,人心之所以不古,其原因皆出在纲常衰也。为此,他说:“缘三纲不振,故人心邪辟不堪用,是致上下之气间隔,而中国之道衰远方盛,”又言:“遐方所以盛者,只为三纲五常之道衰也。”为此,在给朱子的书信中,他特别指出,“要之断然不可和。自整顿纪纲,以大义断之,以示天下向背,立为国是可尔。”此外,他还强调,“不共戴天,正今日第一义。举此不知其他,即弘上下之道而气正矣。”李侗尽管屏居山田,但对“家国”的关心成为他立世之本。实际上,李侗正是在关心时局,反对议和,力主抗金,主张纲常整顿,任用贤人的呐喊中,践行了自己的立世之“仁”。为此,他热爱乡土家园,巧借朱子的封事,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诉求,切实彰显了传统士子的立世之“仁”。
  处世之“仁”。李侗在立身处世中,也切实有着“仁”行的践履。他将“仁”的体悟应用到日常之中,改变了秉性。朱子在《延平答问》中曾对年少的李侗有着这样的描绘,“尝闻先生后生时极豪迈,一饮必数十杯,醉则好驰马,一骤三二十里不回。”其实李侗曾说:“自非有志于求仁,何以觉此语录?有云罪已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可常留在心中为悔。来谕云悔吝己显然,如何便销陨得胸中,若如此,即于道理极有碍。”可见,李侗是一个极其自觉之人,他切实以道德叩问,时刻反省自身,进而注重践履。因而“后来收得恁地醇粹,所以难及。”“寻常人去近处必徐行,出远处行必稍急。先生出近处也如此,出远处亦只如此。寻常人叫一人,叫之一二声不至,则声必厉。先生叫之不至,声不加于前也。又如坐处壁间有字,某每常亦须起头一看,若先生则不然,方其坐时固不看也,若是欲看,则必起就壁下视之。其不为事物所胜大率若此。”李侗秉性收敛,以仁处世,“故其事亲诚孝,左右无违。仲兄性刚多忤,先生事之致诚尽敬,更得其欢心焉。闺门内外夷愉肃穆,若无人声,而众事自理。与族姻旧故恩意笃厚,久而不忘。生事素薄,然处之有道,量入为出,宾祭谨饬,租赋必为。邻里先亲戚或贫不能婚嫁,为之经理,节衣食以赈助之。与乡人处,食饮言笑,终日油油如也。年长者事之尽礼,少者贱者接之各尽其道,以故乡人爱敬,暴悍化服。”以仁做学,“其接后学答问,穷昼夜不倦,随人浅深诱之各不同,而要以反身自得,而可以入于圣贤之域。”李侗通过对仁的践履,实现了“仁孝友弟,洒落诚明。”正如朱子所言,“先生姿禀劲特,气节豪迈,而充养完粹,无复圭角。……平居恂恂于事若无甚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最终,“乡曲以上底人,只道他是个善人,他也略不与人说,待问了方与说。”
  遁世之“仁”。李侗迥异于传统士子,对科举之路并不兴趣,他的一生有着浓浓的遁世情怀。《宋史》有载“侗既闲居,若无意当世”,其“早岁闻道,即弃场屋,超然远引,若无意于当世。”由此,在李侗师随罗从彦从学多年后,并未走上科举之路,也未宦海弄潮,而是“既而退居山田,谢绝世故余四十年,食饮或不充,而怡然自适。”实际上,李侗的遁世之路,也是对仁者归隐的另一诠释和践行。李侗之所以归隐,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环境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促使李侗选择归隐。另一方面,罗从彦对李侗的影响颇深。罗从彦的静修思想及政治遭遇,直接触动了李侗的超然远隐。此外。李侗自身的人生追求——致力于治学之趣,因而山野田园成为他最好的归处。实际上,李侗是一个内心自适之人,正所谓,“箪瓢屡空,怡然自适。”又言,“自念所寓而安方是道理,”同时,李侗也是一个睿智之人,为此,他说“今日事势观之,处此时唯俭徳避难,更如韬晦为得所。”为此,朱子说,“而先生方且玩其所安乐者于畎亩之中,悠然不知老之将至,盖所谓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者,先生庶几焉!”李侗对时事的审视,循迹于遁世之仁,切实躬身践行,真正做到了识“仁”,守“仁”及用“仁”。
  三、“仁思”之要义
  (一)对传统“仁学”的突破与发展
  李侗之“仁”继承了“二程”之道,“杨罗”(指杨时、罗从彦)之学,但可贵之处则凸显于对以往“仁学”的突破与发展。李侗之“仁”,重在以“仁”释理,强调“理一”,旨在“理一”、“分殊”并举,并对“分殊”作了更高层次的强调。李侗提出,“分殊”比“理一”更难,“分殊”是相异之因,只有把握“分殊”才可深刻体悟万物。当然,李侗认为,“仁”是可知之“仁”,强调“仁”的可知性,从而使“仁”从抽象走向了具象。同时,李侗指出,在识“仁”的基础上,要务必行“仁”,为此,切身践履成为李侗“仁”思的一大亮点。在立世层面,李侗主张,要牢牢守“仁”,在金兵入侵面前,仁者要以身守“仁”,切身维护和捍卫家国故土,万不可轻易言和。通过以上,不难窥知,李侗对传统“仁学”有着巨大的突破,他不仅知“仁”、识“仁”,更守仁、行仁。因而李侗突破了前人的仁学之思,建构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仁学”系统,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儒家仁学的巨大发展。
  (二)对朱熹有着很大的影响
  李侗之“仁思”主要散落于和朱熹的答问之中,其仁学思想直接地影响了他的这个得意学生。李侗之仁思及践履对朱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李侗之“仁”对朱子之“仁”的引导和铺垫。李朱二人对仁的探讨,特别是李侗对何以为仁,如何知仁、识“仁”,怎样守“仁”、行仁的讨论,为朱子的仁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李侗以“仁”导“理”的学术思路及成果,直接影响了朱子理学系统化的形成。尤其是李侗以仁为基,巧妙地对“理一”、“分殊”进行的阐释,为朱子“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启蒙和理论铺垫。最后,李侗对“仁”之践履的强调和格外重视,为朱子“知行合一”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实际上,李侗作为道南一脉的关键传人,是朱子的第四位老师,其“对青年朱熹曾发生很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把朱熹引入道学系统的轨道。”在师徒二人往来的书信中,李侗之“仁”思直接引领了朱子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为朱子弃佛转儒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为朱子后来的理学之集大成进行了启蒙。
  综上所述,李侗身为一代大儒,尽管不好著述,留世的文字只言片语,但人们通过对《延平答问》等文献的梳理和考据,不难窥知,其对“仁”有着深邃的见解。李侗之“仁”,贵在强调知行合一,难得于“仁”学之系统性建构。李侗之“仁”思,彰显了道南一派的理学传承,更凸显了李侗的践履品格。李侗用一生的立身处世,伤时遁世,充分地向后人诠释了“仁”之内涵,的确值得后人去学习和深思。

附注

[1]李侗撰,李延平先生侗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2]朱熹撰,延平答问[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南平市志编委会,南平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脱脱等,宋史[M]卷四百二十八·李侗列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5]吴栻等修,蔡建贤纂,南平县志[M].卷十五,上海:上海书店;2000. [6]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李侗撰,宋罗豫章先生从彦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8]杨时撰,林海权点校,杨时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这本《李侗文化研究(第三辑)》,较为系统地展示了理学先贤李侗先生的理学造诣,让留存于故纸堆中的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文化产品,从而使它释放岀理学的巨大能量和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