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3条
析出资源
73条
图表
10条

检索条件

共 83 条 2 / 6
1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李侗的学术造诣十分敬仰,李侗亦发现朱熹是一个人才,甚为器重,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侗是把禅理中关于静思的智慧和儒家中庸之道的思维方法结合了起来,着重去探索中庸的心理奥秘。
18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先生和朱熹继承了孔门弟子的教学方法,采取师生平等的问答式、讨论式、辩论式外加启发式和函授式。
19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侗详述了儒家“仁”字的真谛,阐发了二程性理之学。他还给朱熹讲解《孟子》尽性、养气的内容,传授所谓存养、持守的方法
20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侗反复教诏朱熹,李侗还给朱熹指出,上朝后应当“首论《大学》之道,次言今日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三论古圣王制敌之道。”(《宋名臣言行录·外传》)朱熹遵嘱进京应对,皇帝封以武学博士之职,辞不就而归。
21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在建阳开办沧洲精舍时,他把李侗和历代名儒列于从祀孔子的地位。此举,开创了升祀之典。以后各代统治者都模仿朱熹的做法,把升祀于孔庙作为对学者的最高褒奖。
22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书写“鸢飞鱼跃”原因以及讲述了“鸢飞鱼跃”的理学意蕴探考。
23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侗的“太极”思想、“求中未发”思想以及“理一分殊”说对朱熹的影响。
24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太极是自然之理,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李侗在其师之师杨时之说的基础上,对“太极”的思想作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和发展。李侗认为,太极是最高的理,它充塞在宇宙天地之间,贯穿在一切事物之中,太极(理)有动静阖闢,万物成始成终,流行发育,都是...
25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侗一生用力处与罗从彦一样,皆在体验未发,以便进入涵养的纯熟境界,即“浑然气象”、“真有所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
2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侗李侗的“理一分殊”朱熹的主要影响朱熹之学有来自李侗的影响,也有直承程颐,但就程氏学派而言,杨时一传而为罗从彦,罗从彦再传而为李侗,则朱子为杨时之三传。罗从彦、李侗亦因朱熹而知名:所以,全祖望在《宋元学案·豫章学案》中说:“豫章...
2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通过福建古代的文化即闽文化的发展来探讨“延平四贤”杨、罗、李、朱对闽文化的贡献。
28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四贤”杨、罗、李、朱与闽文化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他们对闽文化有些什么贡献,就必须明了闽文化的发展情况。
29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文化形成时期,闽族人在战国中期前创造了以武夷山悬棺葬、南安大盈青铜器、建瓯青铜钟、闽侯黄土仑印纹硬陶、华安汰内原始图像文字等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独具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我们称之为闽族时代的七闽文化,是闽文化的形成期。
30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战国中期闽文化开始吸收外来文化。闽族人民开始吸收越族文化,并与越族通婚。入闽的越族人,以其强悍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很快影响并控制了闽族社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