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5条
析出资源
135条
图表
110条

检索条件

共 245 条 4 / 17
46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sì)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或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jī)。会稽者,会计也。”《集解》皇览曰:“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越绝书》曰禹到...
47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也称玄圃。后泛指仙境
48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流沙”是古昆仑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地望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对古昆仑的定位。
49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诸典籍对流沙的定位研究。
50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山海经》关于流沙的记载研究。
51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流沙”一词在《山海经》中的出现、“昆仑”的三处,系于“钟山”一处、“苍梧”一处、“白玉山”一处、“鸟山”一处、“黑水”三处、“泑水”一处、“西海”两处、“西北海”两处、“壑市”一处、“黑水之山”一处、“不死之山”一处、“三水”一处、“南入...
52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山海经·海内西经》在叙述完四条小水之后,紧接着就是“开明兽”。“《海内西经》曰:“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这一段文字,按照“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解,开明兽是一个“兽”,而且是有生命的“兽”;若以...
53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雷泽的一般概念、对《山海经》雷泽的浅释、元朝时对伏羲文化的考证等。
54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随着伏羲文化及古昆仑的失传,伏羲文化的其他概念名词也随之失传。而在失传的过程中,史学家要不断地考证,寻找真相。因其考证者的考证方法不同,征集到的资料各异,从而出现了一名数地、一地数名的现象。《山海经》此类问题特别突出,如昆仑山、嶓冢山、不周...
55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山海经》中除了“雷泽”一名外,还有“稷泽”一说。“稷泽”就是“后稷”之“泽”,在这里已经没有了“恩泽”之意,仅存的是与水有关、与泥有关的“泽”了。事实上,后世称“稷泽”已失去了“雷泽”的本义。
56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元朝时对伏羲文化的考证,是继汉以后较为先行的,也是较为详细的。关于西和县、礼县域内自古尊奉之雷神,典籍中未见详录,无从考证。唯《黑池德圣忠惠威显广济王神道碑记》(以下简称《黑池碑记》)仅“惟神出处稽考未能”外,余皆详尽。今录《黑池碑记》全文...
57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黑池德圣忠惠威显广济王神道碑记研究。
58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华里——华胥故里、华里其名之由来、华里村名之更改、华胥与西王母等。
59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今甘肃礼县雷王乡陈阳坡行政村下辖一个自然村——“桦林村”(图49),据传就是华胥故里“华里”。距梁集寨任姓“庙堂寺”遗址约一千米处有“金狮庙”遗址,距“嶓冢山”“雷神庙”约有三公里。“华里”与“庙堂寺”“金狮庙”“雷神庙”皆相望可及。而且“...
60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华里”之名,由来已久,是民间传下来的,但具体年代当以“华胥”入住为起点。根据该区域内伏羲文化遗址的集中出现,充分说明此“华里”就是“华胥故里”。由此可以推断出《尔雅·释天》“天根氐也”,指的就是此地域。《史记索隐》引曰“角亢(kàng)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