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沙的地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76
颗粒名称: 三、流沙的地望
分类号: K210.7
页数: 4
页码: 103-106
摘要: “流沙”一词在《山海经》中的出现、“昆仑”的三处,系于“钟山”一处、“苍梧”一处、“白玉山”一处、“鸟山”一处、“黑水”三处、“泑水”一处、“西海”两处、“西北海”两处、“壑市”一处、“黑水之山”一处、“不死之山”一处、“三水”一处、“南入海”一处。共计二十处。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研究 流沙

内容

“流沙”一词在《山海经》中的出现、“昆仑”的三处,系于“钟山”一处、“苍梧”一处、“白玉山”一处、“鸟山”一处、“黑水”三处、“泑水”一处、“西海”两处、“西北海”两处、“壑市”一处、“黑水之山”一处、“不死之山”一处、“三水”一处、“南入海”一处。共计二十处。
   在这二十处之中,昆仑、钟山、苍梧、玉山、黑水之山、不死之山等八处皆为古昆仑山;黑水、泑水四处为古昆仑流出之水;西海、西北海、三水五处皆指“嶓冢导漾”之前的西海或西北海,也就是今西和县晚霞湖位置。因为《大荒西经》“龙山”一节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此“龙山”,就是今礼县雷王乡境内的“龙王山”。“三淖”:即今姜席境内四图河、冯沟河、赵海河三水相淖而成的“西海”。
   《山海经》所言“长沙山”是古昆仑地区“流沙”带形成的沙带走向的名称。“流沙”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沙,说特殊是因其不是水流沙而是旱沙。沙层上下未见任何水流沉积的迹象,故旱沙很大可能是在某一个地质年代,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在风力作用下沉积的。沙带大部都在全球可以见到的红土层以下,说明沉积年代在红土层形成之前。
   “流沙”的分布情况,以昆仑为临界点,东至于张、李山梁,西至于嶓冢山雷神庙,南至于彭寺河坝、马鞍村,北至于苟庄、武家湾梁等处,古昆仑主峰亦有。(图40、图41、图42、图43)
   笔者见到的典籍,凡“流沙”皆书作“流沙”,惟《齐语》书作“?沙”。虽然二字仅是古体和今体之别,在一般情况下,“流”字是通用字,而“?”字多不用。本文中是一个特殊情况,因为《山海经》之“流沙”和《齐语》之“?沙”,只有考证到古昆仑地的“?沙”带,才可以辩证二字是有区别的。“流”字从水,从云,从川,是一个自然现象,水蒸发为云,云携雨而行,行而降地,流动成川,故为“流”。而“?”字从水,从不,其义不为水流而为物“?”之“?”。古昆仑地的“?沙”非水“流沙”,而是旱“?沙”,故《齐语》以为“?沙”。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