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会稽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71
颗粒名称: 八、会稽山
分类号: K210.7
页数: 1
页码: 96
摘要: 《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sì)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或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jī)。会稽者,会计也。”《集解》皇览曰:“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越绝书》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因病死,葬,穿深七尺,上无泻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吕氏春秋》曰:“禹葬会稽,不烦人徒。”墨子曰:“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地理志》云:“山上有禹井,禹祠,相传认为下有群鸟耘田者也。”《索隐》:“抵,至也,音丁礼反。苇棺者,以苇为棺。 谓‘蘧(音渠又音巨)蒢(音除)而敛。’非也。禹虽俭约,岂万乘之主而臣子乃以蘧蒢裹尸乎?墨子言‘桐棺三寸’,差近人情。”《正义》括地志云:“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庙在县东南十一里。”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研究 会稽山

内容

《山海经·海内东经》曰:“会稽山在大(楚)[越]南。” 《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sì)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或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jī)。会稽者,会计也。”《集解》皇览曰:“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越绝书》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因病死,葬,穿深七尺,上无泻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吕氏春秋》曰:“禹葬会稽,不烦人徒。”墨子曰:“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地理志》云:“山上有禹井,禹祠,相传认为下有群鸟耘田者也。”《索隐》:“抵,至也,音丁礼反。苇棺者,以苇为棺。
  谓‘蘧(音渠又音巨)蒢(音除)而敛。’非也。禹虽俭约,岂万乘之主而臣子乃以蘧蒢裹尸乎?墨子言‘桐棺三寸’,差近人情。”《正义》括地志云:“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庙在县东南十一里。”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书·尧典》:“日若稽古帝尧。”《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礼檀弓》:“拜稽颡(音桑,义额)京戚之至隐也。”有注曰:“稽颡者触地无容。”《仪礼土丧礼》:“主人哭拜稽颡”。有注曰:“头触地无容。”《说文》:“稽,从禾从尤从旨,声自为部。”《书·尧典》:“禹拜稽首。”又《广韵》释稽音“康礼切”、《集韵》、《韵会》“遣礼切”。《正韵》“祛礼切,从音啓(qǐ),下拜首叩地”。可否考虑,“夏啓”之“啓”源于此,待进一步考证。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