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5条
析出资源
135条
图表
110条

检索条件

共 245 条 2 / 17
16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每卦之中都含有两个八卦符号,这两个八卦符号,凡居下者称为下卦,又称内卦,《左传》谓之贞卦;凡居上者称为上卦,又称外卦,《左传》谓之悔卦。
17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究竟是谁首先将八卦演成六十四卦的,历来众说纷纭,大体有伏羲、神农、黄帝、夏禹、商代的巫咸、周代的文王推演等说法。尽管《易·系辞》已有明确记载,但疑者多。“六十四卦”的“方圆图”,是根据伏羲先天八卦的方位排列的,而先天八卦的方位就是古昆仑的地...
18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伏羲生在八卦地,长在八卦地,东迁之前的一切活动皆在八卦之地,其脑海里早已存有八卦之象。经反复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观灵龟背甲裂纹,宛如斯地。再观地之脉理,地理又宛如龟纹。如...
19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易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溥,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当“八经卦”诞生之后,继续“仰观”“俯察”,继续“观鸟兽之文”。当二灵龟重叠之时,二龟背甲裂纹上下相对应,羲想到了地理之八个方位与天体之八个方位也是相对应和重叠的,从而产...
20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这种演卦法推演出的六十四卦,由于其方法的不同,所演出的卦序与传统的几种卦序有明显的差异。传统的卦序随意性很大,而这种六十四卦天体演卦法,不具有随意性。不具有随意性,是说演卦时必须按照“伏羲先天八卦图”方位,依次轮转,每转一个方位,出现八个重...
21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山海经的若干问题,概括了《山海经》被认为是地理类书、《山海经》被认为是小说类书、《山海经》被认为是记载怪物的书、《山海经》被认为是巫书、《山海经》被认为是历史类书、《山海经》被认为是因解《天问》而作、《山海经》的读法和解法、关于《...
22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东汉治水专家王景,被朝廷派去治理黄河时,明帝刘庄赠送给他一些参考书,其中就有《山海经》。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引用《山海经》达80余处。自古以来的堪舆家们,以《山海经》中所述古“昆仑”的要件为依据,牵强附会地将其依附于今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上...
23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山海经》……书中叙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故道藏收入‘太元部竟字号’中,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按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
24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史记·大宛列传》:“《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论衡》...
25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祗(qí)、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xú),与巫术合,盖古之巫术也,然秦汉人亦有增益。”
26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山海经》……惟其中保存有较近古之传说,可谓治历史者珍贵材料,则亦毫无异议。”顾颉刚先生在《中国上古史讲义》中说:“《山海经》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系。《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
27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南宋哲学家、《易》学家朱熹(1130—1200年)在《楚辞集注》中云:“大抵古今说《天问》者,皆本此二书(指《山海经》《淮南子》),今以文义考之,疑此二书本皆缘解此《问》而作。而此《问》之言,特战国时俚俗相传之语,如今世俗僧伽降无之祈,许逊...
28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通观《山海经》全文,原文是没有篇目的,而这个“目”是汉代刘向、刘歆父子所编。《山海经》中此山与彼山之间的里程是不可信的等。
29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对于《山海经》的地理方位问题,总体上不应怀疑。因为该方位是作者以事实上的古昆仑为坐标确定的,倘若离开了这个坐标点考证,就不可能与《山海经》相符。不但地理方位不符,连方位名词以外的地理名词、河流名词、人文名词、民间传承等均无法考证。即使碰巧出...
30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我国的地理学发展历史悠久。大约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地理名著《水经》,至于作者,唐宋学者认为是桑钦。但据清代学者的考证,认为并非桑钦所作(桑钦的《水经》早已失传)。由于原书没有留下作者姓氏,郦道元作注时在序言中也未曾提及,可能已无法查证了。自晋朝...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