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十四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41
颗粒名称: 七、六十四卦
分类号: B221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每卦之中都含有两个八卦符号,这两个八卦符号,凡居下者称为下卦,又称内卦,《左传》谓之贞卦;凡居上者称为上卦,又称外卦,《左传》谓之悔卦。
关键词: 八卦 八卦哲学 六十四卦

内容

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每卦之中都含有两个八卦符号,这两个八卦符号,凡居下者称为下卦,又称内卦,《左传》谓之贞卦;凡居上者称为上卦,又称外卦,《左传》谓之悔卦。
   1.南宋朱熹根据《易·序卦传》阐述,作了《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央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2.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该图(图9、图10)依据阴阳相生的原理,采取二分法,即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的办法,亦是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到六十四卦。它反映的是由太极派生出八卦、六十四卦的过程。但其表示六十四卦的次序和《序卦传》不符,一般都以《序卦传》的卦序为准。
   3.按照八宫变卦法则,则出现如下图示。(图11) 吴玄《易经半月通》:“六十四卦的起源远远早于周文王时代。当时有成熟的结构,而且是多姿多彩的。” 4.六十四卦方圆图 朱熹《周易本义》载“六十四卦方圆图”,宋人认为可以用方圆图解释伏羲重卦的方位、次序,故又称“伏羲六十四卦的方位”,属“先天之说”。朱熹说其说出自邵雍。
   对于方圆图,传统的解释认为,是指示天地阴阳的生成发展规律。外圆内方各分六十四卦为阴阳两类,复卦至乾卦为阳,三十二卦;姤卦至坤卦为阴,也是三十二卦。方圆图阴阳之行皆始于中,即阳卦始于复卦、极于乾卦;阴卦始于姤卦,极于坤卦。阴阳循环,消长生息不止。其中阳卦运行可象征春、夏两季,阴卦运行可象征秋、冬两季。卦中阴阳又可象征夜昼。(图12)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