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对六十四卦作者的争论和确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45
颗粒名称: 十、对六十四卦作者的争论和确定
分类号: B221
页数: 7
页码: 43-49
摘要: 这种演卦法推演出的六十四卦,由于其方法的不同,所演出的卦序与传统的几种卦序有明显的差异。传统的卦序随意性很大,而这种六十四卦天体演卦法,不具有随意性。不具有随意性,是说演卦时必须按照“伏羲先天八卦图”方位,依次轮转,每转一个方位,出现八个重卦卦象。这个规律是一定的,不可变的。
关键词: 八卦 八卦探渊

内容

1.《易·系辞》曰:“圣人设卦。”李鼎祚注曰:“案圣人伏羲也,始作八卦,重为六十四卦。”
   2.《系辞》曰:“以类万物之情。”《九家易》注:“六十四卦,凡有图28 伏羲八卦方位
  万一千五百二十册,册类一物,故曰类万物之情,以此,庖牺重为六十四卦明矣。”
   3.《易·系辞》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虞翻注:“庖牺则天,八卦通为六十四,以德化之吉凶,与民同患,故有忧患。”
   4.《易·说卦》曰:“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虞翻注:“谓参天两地,乾坤各三爻而成六画之数也。”“章,谓文理。乾,三画成天文。坤,三画成地理。”
   5.《易·系辞》曰:“默而成,不言而信。”崔憬注:“言伏牺成六十四卦不有言述,而以卦象明之。”
   李学勤先生在《周易溯源》中引宋王应麟语曰:“重卦之人,王辅嗣等以为伏牺,郑康成之徒以为神农;淳于俊云,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六十四;孙盛以为夏禹;史迁等以为文王。《淮南子》曰:‘伏羲为之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李学勤又结论性地说:“《淮南子》语见其《要略》与《系辞》相呼应,可见淮南九师之学本于《易传》。如果相信《系辞》《淮南子》的说法,自然是最合理的。把重卦讲在神农之后,都不合于《系辞》所说。……因而重卦始于何时也就无从证验了。……文王始作六十四卦之说是不合史实的。”李学勤先生的结论,认定“八卦”“六十四卦”的原作者非伏羲莫属。
   这种演卦法推演出的六十四卦,由于其方法的不同,所演出的卦序与传统的几种卦序有明显的差异。传统的卦序随意性很大,而这种六十四卦天体演卦法,不具有随意性。不具有随意性,是说演卦时必须按照“伏羲先天八卦图”方位,依次轮转,每转一个方位,出现八个重卦卦象。这个规律是一定的,不可变的。
   事实上传统的演卦法已完全可以满足预测之需要,一般占卜者尽可依旧法而行,无需再习此法。倘若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则当别论。笔者在此演出此法,主旨在于论证“八卦”“六十四卦”均系伏羲所作,并非他人。所以,《易·系辞》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历史上对于“太极”“八卦”“六十四卦”首创作者的问题,争论从未停止,考古从未停止。主古派认为是由伏羲所创。疑古派认为非伏羲所创,其理由是认为伏羲时“无文字”、伏羲时“没有那样高的数学水平”,甚至不承认“伏羲”是一个历史人物。主古派因疏于证据难以说服疑古派。疑古派却自以为得志,形成一股很强的势力,大唱反调。
   伏羲时若无“太极图”,孔子为什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伏羲生于“太极”“八卦”地,长于“太极”“八卦”地,“仰观”“附察”于“太极”“八卦”地。这天成地就的“太极”“八卦”地,就是“先天已有”的“八卦”图形。依此而画的“八卦”图就是“先天八卦图”
   至于“无文字”的问题,随着对“黄帝”身份的确立,便会迎刃而解。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的《易林注》“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曰:“伏羲四图,其说皆出邵氏,盖邵氏得之,李之才挺之。挺之得之穆修伯长,伯长得之华山希夷先生陈抟图南者,所谓先天之学也。此图圆布者,乾尽午中,坤尽子中,离尽卯中,坎尽酉中。阳生于子中,极于午中,阴生于午,南极于子中,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布者,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圆于外者为阳,方于中者为阴。圆者,动而为天,方者,静而为地者也。”这是学界先辈们对“方圆图”方位及寓意的解释。笔者这里要说的是“方图”和“圆图”排列的先后次序问题。
   乍看起来,“方圆图”六十四卦的次序有些乱,但它是乱中有序,并且这个序是一定的,永恒的,不可变的。这个序是按照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即天体演八卦法)推演而来的。
   推演方法如下: 方图:参照图19、20、21、22、23、24、25、26、27、28、29标记推演。
   圆图:推演方法是按照图30最外围标注的“1-64”的序号,使天体向左转动,一次转一格,取一个卦象。64个序号转完,“六十四卦”备矣。这与“方图”演卦法不同,“方图”是转一格取八个卦象,转八格“六十四卦”备。相同点是同为伏羲先天八卦卦位,卦序同样是一定的,永恒的,不可变的。
   不管“方图”也好,“圆图”也罢,依然不知道“河图”“洛书”在演卦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