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45条
析出资源
69条
图表
72条
人物
1条
事件
2条

检索条件

与 “郭守敬” 相关
共 145 条 3 / 10
31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1、下诏编制新历,2、成立太史院,3、焚毁阴阳伪书,4、建造司天台,5、研制天文仪器,6、四海大测验,7、恒星观测,8、颁行《授时历》。
32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为了尽快地编订出新的历法,并施用于全国,元朝廷在至元十三年六月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也就是太史院。许衡在忽必烈的大力支持下,网罗各方面人才,马上组织编历班子。昭文馆大学士张文谦、枢密副使张易二人总管改历工作。王恂当时为太子赞善,后升任国子祭酒...
33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对于郭守敬焚毁阴阳伪书,为制历提出科学主张一事,后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陈遵妫就曾经说过:郭守敬力反占验浮说,重视实际观测,不仅表明郭守敬科学制历的决心,同时促使天文学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34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太史院成立后,制定新历的工作按照原来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郭守敬早年就积土为台,用自制的竹浑仪观测天象。建立一座先进的司天台,全面系统地开展天文观测工作是郭守敬的一个梦想,现在人员、设备、资金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原来的金朝中都在建有...
35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共制成了简仪、圭表、浑天象、玲珑仪、景符、窥几、正方案、仰仪、侯极仪等十几种仪器。
36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郭守敬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观象授时”的传统,从实践中发现规律,借以确定季节日时,编制历法,指导农事活动及时进行。他在1299年向忽必烈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天文测量的建议。测出了当地的日影长短和北极出地高度。现今元代的疆域,...
37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他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恒星表,已可从现存的石氏星表、宋代星表至元代的星表,以及从敦煌星图到元明诸星图,贯穿成了一条链锁,反映了中国古代星象观测比较完整的面貌,并且反映了中国在世界恒星观测史上的地位。
38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1)废除沿用已久的积年和日法,采用新的实测历元法,(2)郭守敬在授时历中进行了精密的天文观测,考证了七项天文数据。
39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积年又叫上元积年。古代人们在编制历法时,为了便于推算朔日和节气的日子,往往要定出一个类似标准日的初始日期,称为历元或上元。这一天的订立,一般是干支纪数的第一个数“甲子”。同时还须正好是在夜半时日月合朔又逢冬至节气的时刻,称作“甲子朔旦冬至”...
40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冬至时刻的测定,考订岁余和岁差,测定冬至日太阳位置,测算冬至前月亮过近地点的时刻,测算月亮过交点时刻,测定二十八宿距星的赤道宿度,考定大都日出日没时刻及昼夜时间长度。
41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古人曰“冬至者,历之本,而求历本者,在验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时刻是最为重要的,这就要首先测定出冬至的准确时刻。只有“至日气正”,才能“一岁气节,从而正”。为了制定授时历,郭守敬带领太史院的工作人员从至元十...
42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郭守敬连续测出了4年的冬至时刻,那么两个冬至之间就是一回归年的长度。所带的尾数2425,这叫做岁余。汉朝以前的历法中,岁余定为0.25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就显得大了。后来的历法中逐渐缩小,统天历中定一年回归年长度为365.242...
43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太阳在天球上作视运动时,它所在的位置成为日躔,太阳位于何宿何度,有时也称作日躔。推算太阳的运行就成为“步日躔”。古代推求日躔的方法,总是采用间接的办法,就是观测夜半上中天的恒星,以它的入宿度来推求太阳的位置。但是由于古代计时用的漏壶的精度是...
44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我们知道,月亮绕着地球运动,了解它的运行情况,远比了解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月亮在星星间运行时,它在天球上的位置叫做月离。它行至哪一星宿附近,也称作月离月宿。汉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月亮的运动是匀速的,平均每天在天球上走13又九分之七度...
45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郭守敬从至元十四年五月开始,每天测量月亮的去极度。然后把测得的数据同当时黄道上相关点的去极度相比较,便得到了白道与黄道的两个交点——升交点和降交点的位置。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角距离,就是月亮轨道的一个根数。白道与黄道的交点在天球上逆行,称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