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冬至日太阳位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971
颗粒名称: 测定冬至日太阳位置
分类号: P12
页数: 1
页码: 118
摘要: 太阳在天球上作视运动时,它所在的位置成为日躔,太阳位于何宿何度,有时也称作日躔。推算太阳的运行就成为“步日躔”。古代推求日躔的方法,总是采用间接的办法,就是观测夜半上中天的恒星,以它的入宿度来推求太阳的位置。但是由于古代计时用的漏壶的精度是有限的,又不容易校验,所以夜半或晨昏的准确时刻更难于掌握。郭守敬就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他利用至元十四年四月十五日月全食时月亮的位置,求出太阳位置,再进而算得那年冬至日日躔箕宿赤道度十度,黄道度九度余。他一共做了134次实测,都得出冬至日太阳位于箕宿十度,与月食冲时所取得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郭守敬 天文数据 太阳位置

内容

太阳在天球上作视运动时,它所在的位置成为日躔,太阳位于何宿何度,有时也称作日躔。推算太阳的运行就成为“步日躔”。古代推求日躔的方法,总是采用间接的办法,就是观测夜半(或黄昏后与黎明前)上中天的恒星,以它的入宿度来推求太阳的位置。但是由于古代计时用的漏壶的精度是有限的,又不容易校验,所以夜半或晨昏的准确时刻更难于掌握。郭守敬就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他利用至元十四年(1277年)四月十五日月全食时月亮的位置,求出太阳位置,再进而算得那年冬至日日躔箕宿赤道度十度,黄道度九度余。他将这作为基本资料,又在至元十四年(1277年)正月到十六年(1279年)十二月整整三年之间,“或凭星测月,或凭月测日,或径凭星度测日”,凭借着每日测到的太阳躔度,再加以计算。他一共做了134次实测,都得出冬至日太阳位于箕宿十度,与月食冲时所取得的结果一致。
  根据近代精密测量资料,可算得至元十七年(1280年)冬至日日躔箕宿10.219度,合古度10.368度,误差为21′8。考虑到当时是间接测量与推算的繁复,以及测定太阳与月亮圆面中心位置所需的修正与可能的误差,这个十三世纪时观测到的数据还是相对得比较精密。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高峰,其中郭守敬和他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就是最杰出的代表。郭守敬以其领先当时世界的二十余项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堪称“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的一生,是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的一生,是利用天文、水利等科学技术服务和造福国计民生的一生,是终生勤奋、孜孜不倦的一生。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叙述了郭守敬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展现了一代科技伟人的风釆,同时也表达了家乡人民对郭守敬的崇敬和纪念之情。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守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