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蕉城区” 相关
共 294 条 1 / 20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政协宁德市蕉城区委员会 ; 阮建东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2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政协宁德市蕉城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3
知识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 类型: 正文
位于蕉城区蕉北街道炮台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宁德(今蕉城)曾先后在后岗和山亭两处择址建设烈士陵园。因范围狭小、地点不合适而两度迁移。1975年,经多方选择,选定距城关2.5公里的炮台岗作为陵园建设新地点。该处地势高,可俯瞰宁德全城,又紧靠1...
4
知识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 类型: 正文
位于蕉城区前林路蔡威家庙和蔡威故居内。2007年,蔡威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蕉城区委、区政府决定将蔡威故居和蔡氏家庙改建为蔡威事迹展陈馆,按照“修旧如旧”原则重新整修。2008年7月1日正式开馆,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
5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宁德县蕉城区举办的诗社活动情况。
6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福建省宁德县蕉城区闽剧团诞生的始末。
7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蕉城区原名宁德县。宁德县在晚唐时系长溪、古田二县地,还包括今政和、寿宁的部分地与周宁县,这因为原宁德县城在建县前是长溪县一盐场,但到明清修《宁德县志》时?修志人员已经不知感德场与盐场是什么关系,可看看乾隆本《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公署》。...
8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市蕉城区滨海区域南起飞鸾镇油车岭,北至八都乡霍童溪河口,东临三都澳内海海岸滩涂,西倚鹫峰山东麓,地形地貌多样,高山、丘陵、盆谷、平原、海岸、滩涂齐全,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在这面积不算大的区域内,恰好是国家植被区划中,中亚热带照叶林植被...
9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蕉城滨海地区国家保护的植物种类有:属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由于南方红豆杉材质优良,属裸子植物杉科(Taxodiaceae),属优良材用树种。水松为我国特有树种。是躲过冰川期的孑遗植物,现整个桫椤科所有种类都被确定为国家二级重...
10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我省有些植物种类数量稀少,蕉城区常见的地方保护植物种类有。该植物为高大乔木,蕉城区浅山系偶见少量的泡花润楠。属被子植物禾本科(Gramineae),蕉城区仅在七都溪流域偶见分布。属被子植物小檗科(Berberidaceae),在蕉城区该植物...
11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蕉城区飞鸾镇碗窑村,总人口3000多人,依山面海,地形狭长,沿飞礁线公路绵延四五公里,海上交通便利,是个外来人口聚居地。自距今大概300多年前的清康熙、雍正至道光年间一二百年,陆陆续续从闽南泉州、安溪、南安等地迁入于此,至今仍说闽南语,村民...
12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近几十年来,我区沿海的渔业生产也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许多由祖宗遗留下来的陈旧作业,有的已被抛弃,有的也行将逝去,化成一桩桩的历史记忆。
13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市蕉城区被国家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仍处于大黄鱼自然繁殖时期,每年从“立夏”至“夏至”四个节气的天文大潮,闽东沿海各县(含相邻的罗源、连江)居民均自发组织“瓜对”船前往三都澳中心—官井洋这一特定海域捕捞野生大黄...
14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渔网种类繁多。定制网是张网中的一种,叫“桩张网”。因为水下埋有木桩,通过绳索把渔网固定在港道流水处,网罗过路(逐流)的鱼儿,故名。它与这一捕捞作业的船只连在一起,称作“艋艚船”,捕获的海产品,叫作“艋艚货”,大潮日挂网生产,小潮日解网回家。...
15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驯鹰叼鱼,是沿海居民传统的捕鱼方法之一,过去很普遍,现在没有了。鱼鹰,也叫“鱼老鸦”,鸟纲,鸬鹚科,通称鸬鹚。体长可达0.8米,羽毛多为黑色而带有紫色金属光泽,喜栖在河川、湖沼和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常巢于草丛中或矮树、峭壁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