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德场、宁德县与蕉城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94
颗粒名称: 感德场、宁德县与蕉城区
分类号: K295.72
页数: 4
页码: 40-43
摘要: 蕉城区原名宁德县。宁德县在晚唐时系长溪、古田二县地,还包括今政和、寿宁的部分地与周宁县,这因为原宁德县城在建县前是长溪县一盐场,但到明清修《宁德县志》时?修志人员已经不知感德场与盐场是什么关系,可看看乾隆本《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公署》。《淳熙三山志》卷三《地里》宁德县“今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一带(包括蕉城区洪口乡、洋中镇的一小部分乡村)”这个辖区也是感德场场监所在的里“选在四都陈塘洋(今蕉城区金涵畲族乡琼堂一带)”设书院名西山草堂“草堂先后改为灵溪书院和灵溪禅寺”
关键词: 宁德市 蕉城区 概况

内容

蕉城区原名宁德县。
  宁德县在晚唐时系长溪、古田二县地,唐开成中(836—840)分置“感德场”。此场的辖区相当大,不仅相当于今宁德市蕉城区,还包括今政和、寿宁的部分地与周宁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正月,王延钧即皇帝位,立国号大闽,建元龙启,以福州为长乐府,随升感德场为宁德县。由此可见,唐代的感德场,也不是后来某些人所说的什么“盐场”,而是县以下的一种行政建置,但又具有县的雏形。
  既然如此,那么,许多人怎么会认为感德场是盐场呢?这因为原宁德县城在建县前是长溪县一盐场,但到明清修《宁德县志》时,修志人员已经不知感德场与盐场是什么关系,又不去细究。不信,可看看乾隆本《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公署》“各废署”条。
  感德厂:在县治后。唐开成间置。今废。
  这里竟然将“感德厂”说成是已废的官署,显然不知“厂(廠)”字的涵义。《广韵·漾韵》:“廠,露舍。”《集韵·养韵》:“廠,屋无壁也。”这两本韵书说得很清楚,“厂”是没有墙壁的简易房屋。这种房屋,怎能作为“办公处所”啊?《玉篇·广部》:“廠,马屋也。”据此,感德厂只是感德场设在盐场的一个“马棚”。
  那么,感德场的署所又在那儿啊?《淳熙三山志》卷三《地里》宁德县: 青田乡(县西百五十里): 感德前里:穹窿村、柽湖、杯竹。
  感德后里:福辇、石唐、常斛、葛仙翁岩。
  所谓“石唐”,今作“石堂”;“葛仙翁岩”,今称“葛仙峰”;“柽湖”,疑即“圣阳(洋)”……考此,今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一带(包括蕉城区洪口乡、洋中镇的一小部分乡村),当时是感德场直接治理的辖区;这个辖区也是感德场场监所在的里,故称为“感德里”。
  宁德建县后,治所才移出今虎贝乡一带。相传,当时以“占卜”方式来选择县城。起先,选在四都陈塘洋(今蕉城区金涵畲族乡琼堂一带),后因该地“土疏水轻”,才改在白鹤山南。为什么要选在白鹤山南呢?清刘家谋《鹤场漫志》载:因“城西一里灵溪寺右”有一井,“此井水独重”。此说相当流行,但不可信。因为宁德置县175年后,才建有灵溪寺。为了替刘家谋“圆场”,新编《宁德市志》卷三十二《人物》称,这口井是唐武毅大夫彭仲修挖的,当时他在这儿“设书院名西山草堂”,“草堂先后改为灵溪书院和灵溪禅寺”。然而,查《宁德县志》,书院是明时才有的;寺与书院,都与子虚乌有的“西山草堂”及“唐武毅大夫”等,没一滴关系。再说,既然山南是盐场,就一定有水源,也用不着到荒无人迹又不建城的西山,去找什么水井辨轻重啊? 建县初,始筑土城。按照《宁德县志》说法,当时的四城门“即今所立”。也就是说,闽龙启元年(即五代后唐长兴四年)立的城门,到清乾隆时,尽管名称已发生变化,但方位始终没变。即东门故址在今“八一五”东路与“八一五”中路交接处,西门却在今西门路与蕉城北路交会处,南门在今大华路与南大路连接处,北门在今西北路与北大路相接处。从公元933年立县后到公元1939年拆城止,其间1006年,原宁德县城都是那么大。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原宁德县城的轮廓,因为城墙拆除后还留下城基,而大部分城基就是现在的环城路,只有西北一小段成了蕉城北路的一部分,西北与西南还有部分城基被盖了房屋。这个城基的轮廓,尽管一点也不像“芭蕉叶”,但它的范围内却是后人所说“蕉城”或“芭蕉城”。不过,当然,那是明清后的事。据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载,宁德县城在“闽王”时被号称为“鹤场”。建县后,今政和与寿宁两县的部分地,由于在边要形胜之处,被置立为镇,名叫“关隶”。唐末五代时的“镇”,是小军事据点,有驻兵戍守。镇将镇使,除掌防戍守御外,还掌握地方实权。因此,对于新建的宁德县来说,它成了鞭长莫及的地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咸平三年(1000),也就是置县67年后,升关隶镇为县(在今福建政和县南)。从此,这部分地,就永远脱离宁德县了。
  关隶升县后,宋又在宁德县城立镇,名“关门”。宋代的“镇”,还指“市镇”。所谓“关门”,不是“把门关上”,而是“关口”、“要塞”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的宁德县城,不仅仅是个县以下的小商业集镇,还是古闽东一个出入的要道。在这里设“关”,目的是稽查行旅,防御横暴。事实上,一直到公元1960年以前,原宁德县城还是水陆要会之处。涨潮时,与清代差不多,“南面接连海港,逼近大洋;船自东冲入者,随潮直达城下”故址;鱼儿却能顺着护城河,一直游到今宁德车站各处。然而,这个关门镇,却是个土捏的“要塞”。第一次被摧毁是在南宋建炎三年(1129,钦按:《三山志》作建炎二年)。当时,建州(今福建建瓯)的驻防军发生兵变。以叶浓为首的叛变部队由古田入福州,再转到宁德时,那城墙便“岁久而圮”(《宁德县志》)。于是,“建寇”一举就将“令簿尉丞旧四厅”,全部烧光。此后377年,宁德无力修城,就环以木栅。到了明正德元年(1506),才改为砖城,增设小东门(故址在今前林路东北通院前路处),并在5个城门上头各建一个楼。然而,嘉靖四十年(1561)又陷于倭寇,全城夷为平地。嘉靖四十二年(1563)五月,知县林时芳“召良工,采巨石”,重建县城。和以往相比,就“东南潮涨啮城址,宜改曲者若干”,其他并没多大变化。这座宁德城便是后人所说的“蕉城”。正如前述,原宁德县城一点也不像芭蕉叶,故所谓蕉城或芭蕉城,都只是“焦(礁)城”的雅称。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卷三四《海道一》:“小于岛则曰屿,小于屿而有草木则曰苫,如苫屿而其质纯石则曰焦。”因此,所谓“焦城”,实是形容林时芳所建的宁德县城,尽管像苫、屿那么小,但它却由“纯石”筑成的,含有“固若礁石”的意思;用清李拔的话说,即“煌煌乎海上岩邑”。然而,清刘家谋等人大概认为“焦城”一词不是美称,故一定要说那是“芭蕉叶式,俗呼芭蕉城”(《鹤场漫志》卷上)。其实,普通宁德人并不忌讳“焦”字。由于位于海滨,故地名含“焦”的还有“焦坑”、“焦溪”、“三焦”、“焦门峡”(又称“礁头”)等等。平时,人们也不一定要将其中的“焦”字,都写成“蕉”。
  那么,现代怎么也有许多人认为宁德县城是“芭蕉叶式”呢?这因为国民党政府在1939年拆除县城后,翌年又在原城里城外置立一个镇,也叫做“蕉城”。它辖碧山、福海、长璋、鹏南、务本、继光、中正、崇文、三元、莲峰、菰洋、后溪、金峰、古溪、金涵、仙笠、鳌江等17个街、村。从1943年绘制的宁德县《地籍图》来看,它似乎“呈现南北长,东西狭的”“芭蕉叶式”。然而,这个“蕉城”并不是“城”名,而是“镇”名;它也不是刘家谋所说的“城墙轮廓”像“芭蕉叶”,而是“城内外连片的地域地形”好像芭蕉叶啊!这个形状也没存在多久。因为1950年改蕉城镇为第一区时,菰洋、莲峰、金峰等村改属第二区;1961年复称镇时,又将古溪、金涵、鳌江等析给新立的城郊区;到了1991年撤消镇建制,分设蕉南、蕉北两个街道办事处时,连“蕉城”这个名字也取消了。
  不过,当然,这只是暂时的。1999年11月14日,国务院同意宁德地区撤地设市,市政府驻新设立的蕉城区。于是,2000年9月3日“蕉城区”正式挂牌;2000年11月14日又正式设立地级宁德市,辖原宁德地区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六县和新设立的蕉城区,并代管省直辖的福安、福鼎两县级市。从此又有“蕉城”之称,但它不是原先的县城名,更不是镇名,而是原县级宁德市的整个行政区域名。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学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