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阳明” 相关
共 74 条 1 / 5
1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正文
杨老师常说青年时的王阳明是个叛逆少年,似乎颇能符合朱子之路的主题。二女、三女分别嫁与朱熹学生和另一学生的儿子,从故居想象朱熹一家老幼的居家生活,朱熹的家庭应该颇为和睦。当朱熹成为孤儿时,王阳明正在离家出走(均约十五、六岁的年纪)。而状元家的...
2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朱子学在明代的发展及演变。
3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阳明心学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亦呈现出明显的进路阶段性。若以“龙场悟道”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可以说,从王阳明前期探究朱熹理学思想到“龙场悟道”的思想转折、创立心学,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探究王阳明前期思想进路的历程是无...
4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王阳明生活在明代中期,其故乡余姚是朱学传播的重要地区。当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科考必读书,余姚士子的工夫也大多下在攻读这本书上。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状元,其家学传承以儒学为主,包括朱子学的滋养。王阳明在余姚度过了童年...
5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王阳明在自启蒙至“龙场悟道”前的思想进路轨迹是以朱熹理学为主导的。他接受程朱理学的熏陶,立下“学成圣贤”之志,并深契“圣人必可学而至”。他专攻朱熹“格物之学”,但因对“格物”的理解产生误解,导致思想困顿。其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为学之...
6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宋明理学家的形而上学体系,并比较了不同理学家的观点。文章指出,朱熹认为“天理”是仁义理智的总名,具有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指向,而陆九渊则提出了“心即理”学说。文章还介绍了王阳明的“天道”观,认为他深化了朱熹的“天理”观,并强调了“大人...
7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修身”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并列举了朱熹和王阳明对于“修身”的不同观点。朱熹认为“修身”是内敛的功夫,以“正心”为导向,重点在日常人际关系中加以自律,在言行上加以审察,及时改过。而王阳明则将“修身”定义为“主敬”,认为修身的关键...
8
结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探讨了王阳明前期思想的发展进路,以及朱熹理学对其心路历程的影响。文章指出,王阳明在诸多方面受到朱熹理学的影响,这为其“阳明心学”的形成和发展做了必要铺垫。通过对王阳明前期思想进路的深入探究,可以明显发现他在“龙场悟道”前深受朱熹理学...
9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王阳明和牟宗三对《孟子》中的“尽心知性”章节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朱子认为知行相承,将尽心知性作为知,存心养性作为行,追求夭寿不贰和修身以待智慧和仁德的最高境界,但他从认知的角度没有完全与孟子的义理框架相符。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10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格竹是王阳明早期的思想探索,是心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格竹的失败源于朱熹格物论将性理和物理混淆,导致在格心外之理时出现性理如何体现、物理如何转化的问题。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中认识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是对朱熹格物论内在缺弊的矫正。
11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思想日趋成熟,与朱子之学分道扬镳。然而,当时朱子学在官方和民间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形态。为了调和与朱子学之间的冲突,王阳明编纂了《朱子晚年定论》,以赢得阳明学在当时社会的生存空间。因此,探讨《...
12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 类型: 正文
本书是任继愈先生撰写的关于朱熹、邓牧、王阳明、王夫之等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国学通俗读物,包含了许多关于这些人物及其思想的探讨。其中,任继愈先生介绍了朱熹的宗教观、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及教育哲学,同时也探讨了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和李贽...
13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王阳明编撰的《朱子晚年定论》一书,选取了朱熹与朋友往来反省责己之文,认为这些作品可视为朱子晚年之定论,体现了朱熹晚年痛切悔悟、直下工夫之作,与早岁“析心与理为二”“理在心外”“知而不行”诸说有所不同。朱熹的理论主要包括形上学普遍原...
14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和问题”是考察理学发展脉络的绝佳视角。程颐、吕大临、朱子、王阳明等人在论“未发之中”时,都注意区分儒释之别,并强调通过修养工夫实现学以成圣。通过对诸贤论“未发之中”的梳理,可以揭示出理学在论“未发之中”问题意识上的变化及其原因...
15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晚年定论》是王阳明与两京程朱派进行朱陆之学异同论战的产物,该论战是正德以来重新崛起的心学派向官方程朱理学发起的第一次挑战。虽然王阳明的反讽武器在挑战中失败,但为他后来用“良知”说挑战官方程朱理学准备了条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