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朱子学在明代的发展及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在建阳》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062
颗粒名称: 二、朱子学在明代的发展及演变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63-16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朱子学在明代的发展及演变。
关键词: 朱子学 明代 发展

内容

明朝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的时代,皇帝把军政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命刘基拟定八股程式,试八股文开科取士。读书人只许读朱熹注的《四书》和宋、元人注的《五经》。许多知识分子从少到老背诵《四书》、《五经》,习作八股文。考取秀才、举人的,便可免除赋税,收容荫户;考取了进士,就有机会作官。直至明代中期,思想界几乎被朱子学独家所统治。
   与元代朱子学相比,明代朱子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变化开始于陈献章(1428—1500年)。陈献章为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解决朱熹思想中心与理如何吻合的问题。他把“太极移到了心中”,四时所以运行,万物所以化生,无非在我之极。”(《白沙子全集》卷一),即万物皆源于我心中太极。他进而否定了心外之物的独立存在,提出了“宇宙在我”的命题:“天地独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同上书,卷四)这就彻底否定了朱熹的心外有物的思想。他主张,认识方法只能是“反求诸心”,“存心养性”。这就彻底取消了朱熹“即物穷理”的方法。因此,朱熹哲学到了陈献章那里,进一步大变化了,使朱学更加心学化了,但陈献章并未否定天理,只是把心与理完全合一了。他仍认为“吾道之宗主”是朱熹。陈献章的思想成了王阳明学说的直接来源。
   王阳明(1472-1528年)的心学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但他克服了陆学的粗糙性,他的心学比陆九渊的心学更加精致。王阳明作《朱子晚年定论》,不仅仅是借助于朱熹这个权威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确实发展了朱子学。在王阳明看来,朱熹的错误在于“析心与理为二”,而只有他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学说才能克服朱熹学说中的矛盾。王阳明发展了朱熹的“致知说”,提出了“良知说”。以良知为最高本体,代替了以理为最高本体,用主观精神代替了朱子的客观精神。从朱熹到王阳明,经历了三百年,终于从朱学中分化出王学来。由此可知,朱子学在明代,是在发展中不断演变的。
   明代发展朱子学的真正代表是罗钦顺和王夫之。罗钦顺在“理气”问题上和朱熹有不同观点,但在“心性”、“理欲”等问题上则和朱说完全相同。朱熹区分理欲,是从公私、义利角度来分,他并不否认喜怒感情上的欲,认为“人欲中自有天理”。罗钦顺也说:“人之有欲,固出于天,盖有必然而不容己,且有当然而不可易者。”(《困知记》卷四)又说:“欲,未可谓之为恶,其为善为恶,系于有节无节耳。”(《困知记》卷一)罗钦顺提出,“道心”、“人心”都是此心。他说:“人心道心之辩,只在毫厘之间,道心,此心也,人心,亦此心也,一心而二名,非圣人强分别之。体之静正有常而用之变化不测也,须两下见得分明,方是尽心之学。”(《困知记》卷四)这是对朱熹关于人心道心思想的发展。王夫之(1619—1692年)的理论则更为精细。在理欲问题上,他强调理不离欲,同时指出理欲二者在人心系统中是相互包含而又确有分别,明确指出“喜怒哀乐,只是人心,不是人欲。”(《读四书大全说》卷二)这是说人心道心互相含藏。他更进一步指出,“人心亦统性,道心亦统情”。这些既强调了“人心”和“道心”的联系,又坚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王夫之推崇朱熹的理欲观,认为理欲之分主要在于每一具体行为上是否道心(仁)居于统率地位,而不是限定什么事为天理,什么事为人欲,所以说“随处见天理,随处见人欲”。他用这种观点理解朱子所说“道心为主,人心听命”,就更为深刻,更具理性主义了。 以上简略分析,说明朱子学在明代有发展也有演变。朱学作为旧传统思想的主流,在明代影响最大。朱学经过罗钦顺、王夫之的补充和发挥,达到相当圆满的程度。而明代中期从朱学分化出王学,正表明这一时期是朱子学演变的最重要时期,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朱熹在建阳》

出版者:政协福建省建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记述的是搜集整理朱熹与建阳有关文献、资料,对朱熹在建阳的行踪、事迹、遗址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现代名人对朱熹的评价,朱子学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阅读

相关地名

陈献章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王夫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