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朱熹“诚意”学说对王阳明“修身”观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162
颗粒名称: 四、朱熹“诚意”学说对王阳明“修身”观的影响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5
页码: 103-10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修身”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并列举了朱熹和王阳明对于“修身”的不同观点。朱熹认为“修身”是内敛的功夫,以“正心”为导向,重点在日常人际关系中加以自律,在言行上加以审察,及时改过。而王阳明则将“修身”定义为“主敬”,认为修身的关键在于立志,并强调内外兼修,动静结合,以实现天下太平、和合社会之理想。此外,王阳明还论证了修身与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其思想源头追溯到《尚书·尧典》和《大学》的要旨。
关键词: 朱熹 王阳明 思想进路 影响

内容

“修身”是儒家重要的道德修炼要求,也是“立志”进德的自律途径,是《大学》中所列“八条目”之一。汉唐以来的儒学主要以训释经典为治学门径,对“修身”之道的学理探究则不太重视。到了宋代,理学家们不光继承了汉儒对经典训释的传统,还特别注重对先圣经典中关于“修身”义理的诠释,并引入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身之路。
  朱熹在治学与教育方法上,要求学子直接面对经典而导入生命的过程,以回应社会所关注的伦理道德秩序问题,尤其强调人伦纲常需落实在生活细节中。朱熹认为:“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13]此言,揭示了“修身”是内敛的功夫,以“正心”为导向。重点在日常人际关系中加以自律,在言行上加以审察,及时改过,而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主要功夫,以“修身”为本。就方式而言,在言谈举止上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及情感的表达,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朱熹认为:“然常人之情惟其所向而不加审焉,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14]朱熹的这一修身思想与王阳明的“修身”观内涵互补,相辅相成,只不过王阳明在表述上更加缜密,发挥更具神采。
  立志修身,是王阳明道德修炼的重要方面,也是其思想探索的主要内容之一。其进入仕途后,省察自悟,学问思辨,在修身实践上深有所得,并将这种体悟作为引领学子“修身”观的价值理想。诸如,其在任山东乡试主考时,在试题中将“修身”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考察考生。王阳明据《中庸》出题:“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在程文中,王阳明阐述了修身的关键在于“尽持敬之功”。指出“九经”之本在于“修身”,又将修身分为“内修”与“外修”之统一,并以“孔子告哀公之问政”一事借题发挥:
  “九经”莫重于修身,修身惟在于主敬。诚使内志静专,而罔有错杂之私,中心明洁,而不以人欲自蔽,则内极其精一矣。冠冕佩玉,而穆然容止之端严;垂绅正笏,而俨然威仪之整肃,则外极其检束矣,又必克己私以复礼,而所行皆中夫节。不但存之静也,遏人欲于方萌,而所由不睽于礼,尤必察之于动也,是则所谓尽持敬之功者。如此,而亦何莫而非以修身哉?诚以不一其内,则无以制其外;不齐其外,则无以养其中,修身之道未备也。静而不存,固无以立其本;动而不察,又无以胜其私,修身之道未尽也。今焉,制其精一于内,而极其检束于外,则是内外交养,而身无不修矣。行必以礼,而不戾其所存;动必以正,所而不失其所养,则是动静不违,而身无不修矣。是则所谓端“九经”之本者。如此,而亦何莫而不本于持敬哉?大抵“九经”之序,以身为本;而圣学之要,以敬为先,能修身以敬,则笃恭而天下平矣。[15]
  上述,王阳明将“内修”定义为“主敬”,而“主敬”则是“内志静专”“中心明洁”,将“外修”与“内修”联系起来。又将“外修”定义为:“穆然容止之端严”“俨然威仪之整肃”,认为人的仪容仪表“端庄”有“克己复礼”之约束力;而“内修”则为不以人欲自蔽。内外统一,动静结合,即能存静遏欲,合乎于礼。修身之道,以身为本,以敬为先,以实现天下太平、和合社会之理想。王阳明还将修身与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较透彻的论证。考其思想源头,是对《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思想的回应,这与《大学》要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完全一致的。修身的关键在于立志,这也是王阳明人生态度和思想探索的重要方面。王阳明还在山东乡试策问中据《中庸》出:“古人之言曰: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诸君皆志伊学颜者,请遂以二君之事质之。”在程式文中,王阳明将古代圣贤伊尹之志和颜子之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阐明了人生的境界是“箪瓢之乐”:
  盖箪瓢之乐,其要在于穷理,其功始于慎独。能穷理,故能择乎中庸,而复理以为仁;能慎独,故能克己不贰过,而至于三月不违。盖其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是以内省不疚,仰不愧,俯不怍,而心宽体胖,有不知其手舞足蹈者也。退之之学,言诚正而弗及格致,则穷理慎独之功,正其所大缺,则于颜子之乐,宜其得之浅矣。嗟乎!志伊尹之志也,然后能知伊尹之志;学颜子之学也,然后能知颜子之学。生亦何能与于此哉?顾其平日亦在所不敢自暴自弃,而心融神会之余,似亦微有所见。[16]
  王阳明认为,要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的“慎独”。只有通过内心的修养,才能达到内圣,只有做到内圣,方能够治国安邦,达到外王的目的。因此,王阳明十分推崇孔门弟子颜回的“内圣”精神,自我主宰,独立独行:“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生境界。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同时,王阳明也十分敬仰商初大臣伊尹的才德。告诫学子,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地位,都要以修身养德为要,内具圣道,外施王道,师范天下。王阳明将伊尹之志和颜子之学作为自身道德修炼的楷模,体现了道德观与政治观的统一,“修己”与“治国”的结合,体现了《大学》三纲领的基本要求。相对而言,在“内圣”和“外王”的关系上,王阳明不仅推崇“箪瓢之乐”的人生境界;而且对伊尹“见细微于平常”的“修己”与“治国”相结合的“修身”进路同样赞赏,这是其“修身”思想探索的重要内容,更是其立身的准则。明弘治十五年(1502),王阳明在《题汤大行殿试策问下》中对“修身”思想的论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夫伊尹之所以告成汤者数言,而终身践之;太公之所以告武王者数言,而终身践之。推其心也,君其志于伊、吕之事乎?夫辉荣其一时之遭际以夸世,君所不屑矣。不然,则是制也者,君之所以鉴也。昔人有恶形而恶鉴者,遇之则将掩袂却走。君将掩袂却走之不暇,而又乌揭之焉,日以示人?其志于伊、吕之事奚疑哉?君其勉矣![17]
  在上述题辞中,王阳明十分强调为官者当有“伊、吕”之志,必须做到“言行一致”“以言为鉴”,即以自己所言对照自己所行,摒弃那种口是心非,知行二分的“伪君子”行径。可见,王阳明在山东乡试程式文中对“修身”的阐述,与朱熹的“修身观”是一致的,只不过是王阳明在山东乡试程式文中做了进一步的系统发挥而己。在修身学说上,朱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逻辑性的哲学范畴,构建了一套严密的道德本体论、认识论和工夫论体系,代表性的学说是“格物论”,即“格物穷理”。尽管“格物论”的逻辑外延十分宏阔,但其中自然包含了儒家的修身之论。王阳明年轻时,因深受朱熹修身”诚意”观的影响,在自身道德修炼中虽有不少困惑,但总体上对朱熹的修身观是接纳、融通的。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录了《展现福建传承弘扬朱子文化新气象》《朱子文化的基本精神》《朱熹的民本思想》《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价值与建设路径》《民本视域下的朱子慈善思想及其实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