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海南岛” 相关
共 320 条 1 / 22
1
知识出处: 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 | 类型: 正文
此电为1940年6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收到的一份电报,内容是古大存同志谈及海南岛的情况。电报中表示,海南岛国民党的形势已经非常不利,国共力量对比明显倾向于中共一方,但是由于党的统战策略错误,对国民党过于退让,导致党的发展不大,没有建立根据...
2
知识出处: 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 | 类型: 正文
此电为1940年7月4日中共中央转港粤省委的工作意见。电报中提出,海南岛必须坚决建立抗日根据地,广东省委要派遣干部亲往海南岛主持领导,把广东全省百分之七十的干部调往海南岛,并尽量抽调友军和抗先队的干部和积极分子送往海南岛参加工作和培训。广东...
3
知识出处: 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 | 类型: 正文
该文是关于海南岛抗战的报道,介绍了侵略者在海南岛付出高代价却未取得实质进展。作者表示,关于中国军队在孤岛上的抗战力量,目前还缺乏正确的报道,但他会见了一位从战地回来的华侨回乡服务团代表,听取了该代表的介绍,得知中国军队在抗拒侵略者方面展现出...
4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人类活动的历史和落笔洞的发现。海南岛的人类活动遗址位于三亚河流域,其中落笔洞是最早的人类栖居场所之一。落笔洞是一个独特的喀斯特山体,其洞口像一道女性的生殖之门,深入山洞可以防御猛兽和天雨。在山洞里发现了大量古人类活动遗址,包...
5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远河在海南岛南部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变迁,以及对当地文化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描述了宁远河源头位置、流经路线、小溪和支流合流的情况,并引用了历代文献和地图的记录,分析了地名变迁和河流改道的原因。
6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茅草在海南岛以及南滨农场的历史背景和应用价值。描述了在茅草屋里住宿的生活环境和搭建茅屋的过程。还介绍了知青在盖茅屋过程中的劳动过程和经历,以及他们在后勤班编织茅草片的情景。
7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通过一位海南岛崖州渔民的讲述,文章介绍了海南渔民的生产经验和文化特色。包括如何通过天气、水流、季节等因素选择出海和找寻捕鱼区域,渔民的工作危险性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海南岛特有的建筑骑楼,休渔期和开海节等文化传统,以及一些当地有代表性...
8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崖城是海南岛最早的开发区之一,历史上一直是琼岛南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自秦始皇、汉武帝时期至今,崖城颇具战略地位。现为崖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9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大蛋港是古代海南岛南端崖州湾的一个大海港,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贸易交流的角色。大蛋港在唐宋元明清等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繁荣发展,但在清代中叶完全淤废。大蛋港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与海南岛的发展息息相关。
10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海南岛珠崖郡被汉元帝废置的历史背景以及崖州作为贬地而受到那些贤相朝宦的赞扬和纪念的情况。文章重点介绍了崖州贬谪官员们的感叹和态度,以及崖州人民对他们的尊敬和纪念。文章指出,虽然崖州历史上曾有许多令人哀怨的故事,但是这里的山水有灵,...
11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清两朝崖州人才的兴盛与衰落。明代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崖州人才辈出,中进士、中举、岁贡士子众多,崖城也因此兴旺发达。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腐败以及清代的到来,崖州人才的起落剧烈,数量急剧减少。
12
知识出处: 黎族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黎族中原封建势力进入海南岛我国史籍最早有关海南岛的记载,以《汉书·地理志》最为详细,书内记述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于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〇年)在岛上设立珠崖、儋耳两郡,“广袤可千里,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并对岛上的物产和土著居民...
13
知识出处: 黎族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黎族人民和海南岛各族人民的解放的情况。
14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作者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被国民党抓壮丁的父亲迫于生计将三个小儿子送人,后被母亲找回,积极报名参加青年垦荒队,去海南岛插队落户,最终留在当地成为农民的故事。
15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作者讲述了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广东参加青年垦荒队,到海南岛落户垦荒的经历。作者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而无法升学,于是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山区去,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垦荒队中,作者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